河北省部分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部分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07 06: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部分名校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地球地图、中国地理、旅游地理、选修6、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图1为承德避暑山庄景点分布和地形等高线(单位:m)图。据此完成1~3题。
1.宫墙城门仅布局在正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缩短距京距离 B.减轻风沙侵袭 C.保持通风采光 D.减少原料运输
2.宫殿区宫墙修建难度最大的地段位于
A.东段 B.西段 C.东南段 D.西北段
3.宫殿区景点通视效果最佳的是
A.南山积雪与四面云山 B.梨花伴月与锤峰落照
C.南山积雪与松林峪 D.梨花伴月与四面云山
2020年9月,国际流星观测站观测到一颗冲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星在距地面90km处折回宇宙空间。经追踪发现,这颗流星是来自木星附近的彗星碎片。这颗在地球“打水漂”的流星把约10000个微生物菌落带离地球。在地球有生命存在的37亿年中,有约60亿个微生物菌落被带离,这可能是宇宙生命传播的一种形式。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这颗在地球“打水漂”的流星的特点是
A.由冰物质组成 B.轨道呈扁长状 C.体积、质量大 D.运行速度快
5.在地球“打水漂”的流星挟带菌群到达其他行星没能演化出生命是因为
A.菌群缺氧窒息 B.行星温度不适宜 C.流星亮度高 D.行星水源短缺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图2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我国四座山脉分布的地理位置和走向。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甲、乙、丙、丁代表的四座山脉分别是
A.南岭、阴山、太行山、长白山 B.秦岭、天山、武夷山、小兴安岭
C.秦岭、贺兰山、太行山、大兴安岭 D.南岭、武夷山、阴山、长白山
7.图示甲、乙、丙、丁四座山脉中,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是
A.甲山脉 B.乙山脉 C.丙山脉 D.丁山脉
辐射雾是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在初春、秋末和冬季较为常见。图3中甲图示意11月7日在我国西南地区某河谷上空形成的辐射雾,乙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甲图中的辐射雾形成主要是由于图乙中
A.①强 B.②强 C.④弱 D.⑤弱
9.推测甲图中辐射雾浓度最大的时刻可能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12时前后 C.14时前后 D.日落前后
10.使辐射雾消散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图4为某月20日美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受图示气压系统的影响,甲地最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A.龙卷风 B.冻雨 C.冰雹 D.干热风
12.该日乙地主要盛行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印度洋热带环流是全球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衔接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和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的关键环节,对整个印度洋海盆的海水温度、水团结构、热盐输运、海气交换等都产生重要影响。图5为印度洋热带环流圈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海域中,对图示印度洋海水高盐度形成影响显著的是
A.阿拉伯海 B.孟加拉湾 C.爪哇海 D.索马里海盆
14.与北印度洋环流相比,南印度洋副热带环流流向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海域面积广 B.海水水位深. C.海底地形平坦 D.风向较稳定
15.印度尼西亚贯穿流对南印度洋海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海水温度 B.稀释海水盐度 C.降低海水透明度 D.阻碍海水交换
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门头沟位于北京市西部,为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险要,“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图6示意门头沟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
(1)指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分析图示土壤层较厚区的形成原因。(4分)
(3)说明门头沟地形特征对城镇分布的影响。(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在四川西部的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突然陡升的地势犹如一面耸峙的屏风,冷暖气团往往在该地区形成上百千米的锋面,带来异常丰沛的降雨,该近似南北向的狭长地带终日细雨连绵,云雾笼罩,这个狭长的地带就是华西雨屏带。图7示意华西雨屏带地理位置。
(1)简述华西雨屏带的成因。(6分)
(2)分析华西雨屏带内终日细雨连绵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海南岛东北部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每年都受热带气旋影响,且集中于8~11月。该海域西北至木栏头,东南至抱虎角,岸线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7km。该岸段属于弧形海岸,湾口长28km。该海岸受混合花岗岩岬角控制,除海湾两侧有木栏头与抱虎角岬角外,海湾中段还有潮滩鼻岬角凸出,在东北向受优势浪和次浪向的入射作用,发育成南、北两个次级弧形海湾(即木兰湾和抱虎湾)。该海城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图8示意海南岛东北部海岸线形状和台风路径。
(1)指出影响该海岸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9分)
(2)说出台风中心经过前后木兰湾的风向变化。(6分)
(3)分析抱虎湾浅滩面积比木兰湾大的原因。(6分)
(二)选考题:共8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选修3:旅游地理】(8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沙漠旅游成为旅游的新热点。沙漠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又是旅游活动开展的空间范围,其范围内的湖泊、生物、建筑、民俗等自然文化事象共同构成了沙漠旅游资源,发展沙漠旅游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分析发展沙漠旅游产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原因。
20.【选修6:环境保护】(8分)
201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61791万吨,其中受杂草危害损失的粮食约有2000万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2%。杂草种类多、生命力强,与农作物争夺光照、水分和地下养分,是农业害虫、寄生虫的天然“庇护所”和越冬场所。
从杂草生长、生存特点的角度,分析我国草害严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B 6.C 7.A 8.D 9.A 10.C 11.D 12.D 13.A 14.D 15.B
16.(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位于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山地面积广,平原面积狭小。(6分)
(2)位于山间谷地,地形较平坦;雨季受流水搬运及沉积作用,泥沙淤积量较大。(4分)
(3)受地形影响,城镇多分布于山间谷地或地势较平缓的坡地;受地形的限制,城镇规模较小。(4分)
17.(1)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暖湿气流与来自高原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降水量大。(6分)
(2)水汽来源充足;受地形影响,冷暖气流充分交融;受锋面影响的时间长。(6分)
18.(1)地质地貌;台风;盛行风风向;海滩走向;海浪。(答出三点,9分)
(2)台风中心经过前盛行向岸风,风向与海岸线走向近似垂直;台风中心过后盛行离岸风,风向与海岸线近似平行。(6分)
(3)抱虎湾两端受潮滩鼻和抱虎角阻挡,有利于浅滩的发育;抱虎湾内多珊瑚礁和岩礁分布,能削减风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抱虎湾岸线近似东西走向,热带气旋经过时对海岸侵蚀作用较弱。(6分)
19.沙漠地区地处偏远,距离客源地市场远;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经济落后,接待能力弱;对外交通闭塞;气候恶劣,生态环境差。(答出四点,8分)
20.原因:杂草种类多,特别是入侵物种多;繁殖能力强;种子寿命超长;根系、茎干生命力强大;种子萌发持续时间长,发芽期不一致,除杀困难。(答出四点,4分)
措施:在杂草生长初期将其铲除;合理使用除草农药;将铲除的杂草经特殊处理,变成有机肥,避免再次复活;针对杂草的特点、种类培育植食性天敌。(答出两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