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观潮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6 22:0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目标
通过解析句子,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和壮观景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本文为写景文章,运用了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叙述,结构安排紧密,需要较强的概括能力。文章一开始就来中心句,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中心句展开描写,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学生想象能力还不够丰富,见识较少,理解困难:农村里大部分的学生旅游次数少,见识相应减少,这么宏伟壮观的景象难以想象,不懂得如何描述。
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法,分析句子,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内容。
通过播放实景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塘江大潮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观潮》,来感受下大潮的壮观景象吧。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2、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写作顺序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写出了大潮“奇”的特点。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呢?
初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
是的,从每段句首词语“这一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可以判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时间顺序来描写的。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一顺序一起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吧!
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潮来前
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潮来前的江面景色,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蒙蒙的薄雾”。
此时,江面很平静。
“江潮还没有来……盼着”。
从圈出的词语可以看出人们心情很急切。
(2)潮来时
读课文第3-4自然段,找出潮来时江面的变化。
“午后一点左右……什么变化”。
此时,声音好像闷雷滚动,而江面仍然无变化。
“过了一会儿,……沸腾起来。”
此时,声音越来越大,江面则是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江面。”
现在看到的江面景色: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水墙。”
江面:白浪翻滚,水墙。
从“两丈多高的水墙”体会到浪头高,范围宽。
“浪潮越来……白色战马。”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声音:如同山崩地裂;江面:犹如白色战马。
从声音和景象的变化来概括一下: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景象:风平浪静---- 一条白线----横贯江面----两丈多高的水墙-----白色战马
好了,百闻不如一见,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吧。
(3)潮退后
那么,潮退后,江面又是怎样的呢?
“霎时,……两丈来高了。”
虽然潮已退,但我们还听到风号浪吼,江面依旧有余波涌来,可见钱塘江真的是气势宏伟壮观呐。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指导朗读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宏伟气势,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夸张修辞手法表现大潮的声音及江面景象的变化。
小结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
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