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2、学习如何抓住特征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1、领悟作者根据事物特征组织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2、学习如何抓住特征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用具]
蜘蛛相关图片、CAI投影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一家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沮丧,茫然中,看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拉丝织网,尽管丝一次次被风吹断,蜘蛛又一次次重新吐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将网织成。将军深受激励,重振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
这个故事,不由得让我们对司空见惯的蜘蛛顿生敬意,那么,蜘蛛还有哪些生态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周建人的《蜘蛛》。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演示:(自读课文、思考)
(1)课文是怎样引出说明对象蜘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生态特征?
(2)这篇课文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蜘蛛的知识?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织网捕食、捕虫的方法、身体的机构、蛛丝的应用、不织网蜘蛛
3、分组读课文、思考:围绕蜘蛛的生态特征,作者又是怎样安排这些内容的?
(1)师简单复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本篇课文的说明顺序的逻辑顺序。
(2)学生简单说一说课文的说明顺序:由捕虫的方法到身体的机构,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由织网的蜘蛛写到不织网的蜘蛛,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教师总结过渡:依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说明顺序,作者安排了课文中这些内容,使课文的结构十分清楚。同样,在语言方面作者也下了一点功夫,在说明方式上既有平实说明,又有生动说明。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生动说明。
三、学习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
1、什么是生动说明?
(投影演示)生动说明是用具体详尽、幽默风趣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摹事物、描述过程,使读者乐于了解、便于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2、课文哪些部分写得具体生动?(第2、3自然段)自读课文、回答。
第2、3自然段主要运用了生动说明书的方式。
3、以第2自然段为例,归纳生动说明事物的方法。(同座讨论)
(1)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A、运用了一些形容词、动词、副词 —— 准确传神 再现情景
B、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 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受
四、出示蜘蛛相关图片,并要求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一篇关于蜘蛛的说明文,字数不限。
(1)学生临场作文
(2)学生朗读作文
(3)教师点评总结
附:板书设计
蜘 蛛
周建人
织网捕食
捕虫的方法
身体的结构
蛛丝的应用
不织网蜘蛛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共15张PPT)
蜘蛛侠
你的预习到位了吗?
1.注音:蜾 蠃 腺 柞 骸 萌 缀 恻
guǒ
luǒ
xiàn
zuò
hái
méng
zhuì
cè
2.两篇课文的体裁分别是什么?
答:周建人的《蜘蛛》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即用文艺手法写的说明文。
涂静怡的《蜘蛛》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周建人(1888--1984) 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浙江绍兴人,鲁迅之弟,有《回忆鲁迅》,《科学杂谈》等著作,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细读课文,开动脑筋,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一:作者用什么方式开头?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答:用幼年听到的关于蜘蛛的一则谜语作为引子。 作用是总起全文,这则谜语形象鲜明概括了蜘蛛的生态特征,富有情趣,能吸引读者。
二:作者首先说明蜘蛛哪一方面的知识?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的?请举例说说这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
答:首先说明蜘蛛结网捕食,捉拿各种“飞将”的生态特征;按捉飞虫由易到难的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有分类别:捉的虫分别有小小的飞虫,大一点的飞虫,带枪的飞将等;
举例子:举蜜蜂是带枪的飞将中的一种;
打比方:把蜜蜂比做带枪的飞将;甲虫是披甲飞将;
描写:写蜘蛛捉虫时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三:蜘蛛专捉飞虫,属食肉动物,那它有没有克星?
答:有,是蜾蠃。
四:蜾蠃是如何对付蜘蛛的?蜘蛛也有天敌,这说明了什么?
答:先用翅膀振动撞网,骗蜘蛛出现,然后迅速捉走蜘蛛,再刺麻蜘蛛,封进泥房。说明一物降一物,大自然有他保持生态平衡的法则。
五:蜘蛛丝是怎样形成的?
答:是蜘蛛腹部腺中放出液体遇空气凝结成丝。
六:蜘蛛一共有几种腺?各自有什么作用?这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有五种腺:壶状腺---用做绷架和辐射线;葡萄状腺---用做螺旋形线;复合腺---凝成细蛛状粘液;管状腺---用做产卵袋;梨状腺---粘着丝之用。主要用了分类别,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施展你的想象与动动你的巧手,你能画出一张蜘蛛网形成的示意图吗?
七:蜘蛛丝为什么不能用于织绸?它有其他的作用吗?
答:因为饲养蜘蛛很不容易。小孩捉飞虫,用蜘蛛网作网兜。
八:为什么蜘蛛不易饲养?
答:蜘蛛吃昆虫,胃口又好,吃得精细,专吸昆虫的汁液,比养蚕费时得多。
回顾与小结:
蜘 蛛
捕 虫
(生态特征)
捉小虫
捉大一点的飞虫
捉披甲的飞将
被捉
织网
(自然特征)
壶状腺(绷架辐射线)
葡萄状腺(螺旋形线)
复合腺(细珠粘液)
管状腺(产卵袋)
梨状腺(粘着丝)
由小到大
由易到难
从成功到
失败
用 途
制作:凡云
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