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朵杏花 1(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一朵杏花 1(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6-12 13: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2 第一朵杏花 重点 难点 学
课 型 讲读课 课 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
研究一比不苟的态度。 √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读熟课文,通过第一次看杏花和第二次看杏花的对比及竺可桢爸爸意味
深长的话来体会竺可桢对待科学研究一比不苟的态度。
教学媒体 小黑板、彩图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 生 活 动
一、创境激趣,自主设疑1.出示彩图,问:图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3.读准字音“竺”和“桢”。5.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说你对竺可桢的了解。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上虞县东关镇人。生于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是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7.这篇课文介绍的是他生前的一个故事。他们地讨论什么问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读完课题,想想课文写了什么?3.自己借助工具书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下列问题:(1)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2)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读顺句子。(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看彩图,思考4.读准音6.交流竺可桢的资料8.度答,齐读课题2.说一说4.认真读文,思考
5.反馈交流。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读文思考:(1)看了几次杏花?分别在什么时间?(2)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现段?(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段?3.反馈交流。第一段(1—5)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段(6—15)第二次看杏花。第三段(16)竺可桢意味深长的话。5.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品质。7.反馈交流。9.自由读课文6—15自然段,抓住孩子和竺可桢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11.反馈交流。13.最后一段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请你找出中心句,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15.反馈交流。17.小结。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比一比,组词皱( ) 仰( ) 株( ) 察( ) 候( )邹( ) 估( ) 曾( ) 查( ) 侯(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大概——( ) 郑重——( )明媚——( ) 绽开——( )5.试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6.汇报2.认真读文,据要求分段4.汇报6.计读,勾画,说一说8.汇报10.自由读文,勾画,说一说12.汇报14.说一说16.汇报18.全文小结2.组词4.写一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