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教案
1025692215734
二、文学常识
作家: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人。郭沫若写蒲松龄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品:《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
思。《聊》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三、基础知识:
1. 缀行 zhuì
屠大窘 jiǒng
苫蔽成丘 shàn
bì
弛担持刀 chí
眈眈相向 dān dān
目似瞑 míng
隧入 s uì
狼亦黠矣 xiá
2. 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181100336777(1)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弛担持刀。
2787395161811狼不敢前,眈眈 相向。
其一犬坐于前。
3253740161810久之,目似瞑,意 暇 甚。
又数刀毙之。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 以 攻 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乃 悟前狼假寐,盖 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五、翻译下列句子。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 其后也。
172059516117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六、文章理解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2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本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主旨:禽兽再狡猾也无法战胜人的智勇。
启示:对像狼一样的阴险、狡猾的恶势力,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决不可怯懦妥协。(除恶务尽)。
从后面的情节发展看,“一狼径去”是为了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是为了 ,表现了狼的 。
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的是(用原文) 。
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
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5387340161810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可归纳为:开端是屠夫遇
7208519132696626352157365狼、发展是惧狼和御狼、高潮和结局是杀狼。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 (狼无论多么狡诈阴险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