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山东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七年级招生考试一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届山东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七年级招生考试一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9-18 09:13:20

文档简介

2017届山东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七年级招生考试一语文试卷
一、书写
1.(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读拼音,写词语。
kǒng bù chōu yē fěi cuì cán bào
               
piě zuǐ dǎ jiǎo lǐng yù tòu xián
               
二、其他
2.(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在横线上写出括号里字的正确读音。
歼灭   (jiān qiān) 勉强   (qiǎng qiáng) 揉皱   (ròu lòu)
戛然而止   (jiá gá) 挨打   (āi ái ) 模样(   mò mú)
3.(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用“然”字组四个词,分别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大家盼望着太阳早点下去。傍晚时分,天空   静寂下来了。
(2)今天一大早,天气   变冷,天上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3)花盆里的花都枯萎了,我不再理它们。没过几周,花盆里   长出了一株小苗。
(4)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一脸的   。
4.(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加关联词。
蜜蜂   在酿蜜,   在酿造生活;   为自己,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5.(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改成陈述句。
人类又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呢?
6.(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判断正误。
(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组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同的。(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以文章的中心命题的。(  )
(4)“鲁滨逊终于吃到了自己千辛万苦种出的粮食。”可缩句为“鲁滨逊吃粮食。”(  )
(5)“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  )
(6)“孰为汝多知乎?” 其中“为”的意思是“说”。(  )
(7)《匆匆》的作者是老舍。(  )
(8)“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是病句。(  )
(9)“同学们无不佩服李明乐于助人的品质。”是双重否定句。(  )
(1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议论文,论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
7.(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写出和“标新立异”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各一个   、   。
8.(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请你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格言来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
9.(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常识填空
曹操是小说《   》中的人物;“王熙凤”是小说《   》中的人物。
三、默写
10.(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诗文填句
(1)“白日放歌须纵酒,   。”这句诗出自   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    ,诗中“青春”的意思是:   。
(2)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
(3)李洋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   ,   。”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我们用“   ,   。”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   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锻炼出一颗   。
11.(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按要求描写
现在正是夏天,请用一句诗来描写夏天吧:
四、现代文阅读
12.(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除夕体现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可以用热闹来形容。用“﹏﹏﹏”在文中画出表示除夕热闹的句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在文中起_______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4)“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5)“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   。
(6)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情景,属于(  )。
A.详写 B.略写
13.(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啊(ia ua)!”
时光老人见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忙说:“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bēi bèi)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玩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
(1)给下列带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返老还童   (①交给原主 ②回报 ③恢复)
B试探   (①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试图发现 ③看望)
(2)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真后悔啊   (ia ua) 背   (bēi bèi)着书包
(3)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4)短文1—2自然段可归并为一段,请你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5)你对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
(6)流浪汉后来又遇到时光老人,时光老人可能会对他说什么?展开想象,给短文补一个合适的结尾,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五、作文
14.(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作文: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谆谆的教诲,慈祥的目光;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朝夕相处的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忘不了……许多的忘不了萦绕在心头,请以“忘不了 ”为题,写出你心灵深处珍藏已久的那段记忆。
要求:450字左右,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恐怖;抽噎;翡翠;残暴;撇嘴;打搅;领域;头衔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本题要注意“噎”“翡”“撇”“衔”几个字的写法,注意偏旁部首。
2.【答案】jiān;qiǎng;ròu;jiá;ái;mú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本题要注意辨析“歼”“ 戛”字的声母、“模”字的韵母、“强”“挨”字的标调
3.【答案】(1)果然
(2)突然(骤然)
(3)竟然
(4)茫然
【知识点】词义理解;同义词;近义词;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本题要了解各句的语境,分析带“然”的词语所表达的作用,辨析词语词性以及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判断所用的词语。
4.【答案】不仅;而且;不是;而是
【知识点】并列复句;递进复句
【解析】【分析】阅读句子,了解句意及分句并的关系,判断使用的关联词。第一句“酿造生活”比“酿蜜”意义深刻,所以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第二句两个“为”是一否定的内容,一是肯定的内容,所以用取舍性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5.【答案】人类没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知识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常用句式的特点,如“反问句”的“反问”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本题改成陈述句时去掉句号,必须在谓语前加一个“否定”词。
6.【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知识点】反义词;主谓句;夸张;作家作品;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本题是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各小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析判断正误。第三句,书名号应该是引号;第四句缩句应该是“鲁滨逊吃到粮食”;第五句,反义词应该是词的本义要反,加否定词是错误的;第六句《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第十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中心论点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7.【答案】独出心裁(独具匠心);千篇一律(墨守成规)
【知识点】反义词;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标新立异”一词的含义即“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然后根据其意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8.【答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知识点】格言
【解析】【分析】首先理解“实践出真知”一句的含义,“实践”指的是具体地去做,“真知”即指在行为过程中获得知识或道理。按照这个意思,根据所学积累,写一句格言。
9.【答案】三国演义;红楼梦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两个人名即可判断作品。
10.【答案】(1)青春作伴好还乡;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天的景物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不确定;生活的经验;独立自主的心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作、浑、己、涯、邻、蜡、炬,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11.【答案】略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词的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注意本题是根据写“一句诗”,既然是“诗句”,一定要突出形象性,语句的精短,要有韵律。可以选夏天一景物或某一特点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拟写。
12.【答案】(1)B
(2)“家家赶做年菜……日夜不绝。”
(3)A
(4)“铺户都上着板子……全城都在休息。”
(5)春节对人们的重要性,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6)A
【知识点】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阅读第二段的内容,根据“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一段所写场景的内容即可判断“光景”是表示“情景”的意思。
(2)阅读全文,根据要求在描写除夕气氛的文字梳理语句,如第一段写家庭的“热闹”,第二段写街市的“热闹”,摘录一句即可。
(3)根据语句的位置即两段之间,分析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即可判断出是起过渡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4)比较语句上正两段的内容,上段主要是写人们准备过年,突出在一个“忙”字,而初一“全城都在休息”,突出一个“闲”字。
(5)根据本文所写之事即过春节,抓住语句中“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中心内容,即可理解语句所表达的人们对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重视。
(6)“详写”和“略写”是描写的两种方法,“详写”即详细的描摹,细节丰富;“略写”即简单的陈述,一笔带过。根据本文的文字即可判断出是“详写”。
13.【答案】(1)③;②
(2)ia;bēi
(3)突然“扑通”一声跪下
(4)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
(5)让生命存在的更有意义,不虚度时光。
(6)略
【知识点】文章段落及层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1)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意思,据此来判断字义。“返老还童”指的是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返”“还”即是“返还”分用,根据词意应该是“恢复”的意思。“试探”指用带有某种含义的言语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那么“探”即有“了解”的意思,在本词中即是“试图发现”。
(2)给汉字注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啊”是句尾语气语,变读很多,要根据前字“悔”的韵母来uai来判断;“背”字根据语句判断其词性,在句中是动词,即可判断应该读第一声。
(3)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根据空前后情节内容来理解分析。根据前文流浪汉“真后悔”“哭得可怜”和后面流浪汉所说悔过的话,可以设想流浪汉说此话时的表示“后悔”“恳求”的动作、神态,以此拟写简洁的语句填空。
(4)根据流浪汉前后两句话“返老还童?”“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从“连忙”一词来体会流浪汉说话时激动、向往的心情,以此拟写语句。
(5)本题的问题答案就在流浪汉所说的话里“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因为流浪汉说过以后,时光老人表达了肯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
(6)根据最后一段中所写的流浪汉的行为来看,流浪汉并没有做到“好好努力”,所以再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应该表示遗憾,为流浪汉感到可惜,而并不同情。
14.【答案】【参考例文】我永远也忘不了你 那一天,我转过身看着你,很想记住你的脸上溢出的笑容,那是欣慰的笑容。是离别的时候了,我忆起往事,猛地吸了吸鼻子,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 三年级的时候,贪玩的我一不小心就把鼻子撞出了血。听到这个消息时,当时正在办公室的改作业的你吓了一跳。你连忙放下手中的红笔,从办公室里冲出来,看见了我狼狈地坐在地上,鼻子里溢出两条鲜红的液体。你慌慌张张地递给我卫生纸,然后便把我背在了背上,向诊所跑去。你的肩膀并不是很宽,甚至还有些硌人,但让我感觉很踏实。我忍不住侧过头去打量你:一双大眼睛,小小的鼻梁两侧有点点雀斑。你是才被学校招来一年的女老师,作为班主任,你很负责任。这便是我给你下的定义。 在你的背上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就到了诊所。你把我轻轻地放在椅子上,叫来医生给我看看。看着医生手里那些恐怖的器具,年幼的我顿时吓哭了。你在一旁安慰我,你说,一点也不疼,乖,把凝血的药上了就好了。你一边分散我的注意力,一边叫医生轻一点。我也乖乖的听话,乖乖地给医生帮我上药。最后,你帮我付了医药费,叫我好好的回去上课,以后注意点。那一刻,我很幸福,也很快乐。 从小我就很容易发烧感冒,常常旷课去打针,因此落下了一些课。你知道后二话不说,在放学后加班帮我补你的语文课,有时你也会帮我补补其他的科目。你真的对我很好,我也真的很感动。你我就像是朋友,几乎无话不谈。你说我是一个老成的孩子,我说,我知道。所以,你的爱我也懂。后面那句话,我放在了心里,没说出来。 回忆到此,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怎么擦也擦不掉不断涌出的泪水。 再后来,我有几次经过小学时,会看见你。你很忙,忙着去照顾那些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与他们嬉戏玩耍。我想,那些孩子是幸福的,有你这样的老师。我没有叫你,只是一个人就这样看着你,因为我不想打破这美好的画面。 对了,我们都叫你李老师。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注意引导语中的四句话,前两句是引子,作用是“起兴”,后几句是提示写作的内容,材料的选择。可写“忘不了”父辈的艰辛劳作、父母的爱给自己生活的依靠;可写老师“忘不了”老师的教诲促使自己成长;可写“忘不了”自己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一次次奋斗的经历。“忘不了”,是以前的事,以前的人,以前的经历,“忘不了”,是因为这一切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精神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将材料叙述清楚,将材料中的意义挖掘出来。“忘不了”,是铭记,把自己这种心理活动,别样的情感,特殊的感受生动的表达出;“忘不了”,不仅要写“因为什么”,还要再引申一步,“为了什么”,或为了“感恩”“报答”,或为了鼓励自己继续前行,像鲁迅不会忘记藤野先生时时仰望桌前藤野先生肖像一样,告诫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在自己将踏的人生道路上,时时“又一次忆起”,不断地汲取精神的营养。文题的表述含有浓烈的情感,给文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那么写作中就要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情,所述事件中融入了真情实感,文章就如鱼得水如木逢春。
1 / 12017届山东德州夏津县双语中学七年级招生考试一语文试卷
一、书写
1.(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读拼音,写词语。
kǒng bù chōu yē fěi cuì cán bào
               
piě zuǐ dǎ jiǎo lǐng yù tòu xián
               
【答案】恐怖;抽噎;翡翠;残暴;撇嘴;打搅;领域;头衔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根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本题要注意“噎”“翡”“撇”“衔”几个字的写法,注意偏旁部首。
二、其他
2.(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在横线上写出括号里字的正确读音。
歼灭   (jiān qiān) 勉强   (qiǎng qiáng) 揉皱   (ròu lòu)
戛然而止   (jiá gá) 挨打   (āi ái ) 模样(   mò mú)
【答案】jiān;qiǎng;ròu;jiá;ái;mú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判断汉字注音的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再结合语境判断。本题要注意辨析“歼”“ 戛”字的声母、“模”字的韵母、“强”“挨”字的标调
3.(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用“然”字组四个词,分别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1)大家盼望着太阳早点下去。傍晚时分,天空   静寂下来了。
(2)今天一大早,天气   变冷,天上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3)花盆里的花都枯萎了,我不再理它们。没过几周,花盆里   长出了一株小苗。
(4)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一脸的   。
【答案】(1)果然
(2)突然(骤然)
(3)竟然
(4)茫然
【知识点】词义理解;同义词;近义词;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本题要了解各句的语境,分析带“然”的词语所表达的作用,辨析词语词性以及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判断所用的词语。
4.(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加关联词。
蜜蜂   在酿蜜,   在酿造生活;   为自己,   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答案】不仅;而且;不是;而是
【知识点】并列复句;递进复句
【解析】【分析】阅读句子,了解句意及分句并的关系,判断使用的关联词。第一句“酿造生活”比“酿蜜”意义深刻,所以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第二句两个“为”是一否定的内容,一是肯定的内容,所以用取舍性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5.(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改成陈述句。
人类又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呢?
【答案】人类没有多少人能够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知识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常用句式的特点,如“反问句”的“反问”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本题改成陈述句时去掉句号,必须在谓语前加一个“否定”词。
6.(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判断正误。
(1)“医院:医生”和“学校:老师”两组词所表示的关系是相同的。(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以文章的中心命题的。(  )
(4)“鲁滨逊终于吃到了自己千辛万苦种出的粮食。”可缩句为“鲁滨逊吃粮食。”(  )
(5)“认真”和“不认真”是一组反义词。(  )
(6)“孰为汝多知乎?” 其中“为”的意思是“说”。(  )
(7)《匆匆》的作者是老舍。(  )
(8)“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是病句。(  )
(9)“同学们无不佩服李明乐于助人的品质。”是双重否定句。(  )
(1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议论文,论点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
【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6)正确
(7)错误
(8)正确
(9)正确
(10)错误
【知识点】反义词;主谓句;夸张;作家作品;表意不明
【解析】【分析】本题是有关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各小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析判断正误。第三句,书名号应该是引号;第四句缩句应该是“鲁滨逊吃到粮食”;第五句,反义词应该是词的本义要反,加否定词是错误的;第六句《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第十句,《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中心论点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7.(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写出和“标新立异”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各一个   、   。
【答案】独出心裁(独具匠心);千篇一律(墨守成规)
【知识点】反义词;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
【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标新立异”一词的含义即“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然后根据其意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8.(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请你运用本学期学过的格言来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
【答案】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知识点】格言
【解析】【分析】首先理解“实践出真知”一句的含义,“实践”指的是具体地去做,“真知”即指在行为过程中获得知识或道理。按照这个意思,根据所学积累,写一句格言。
9.(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常识填空
曹操是小说《   》中的人物;“王熙凤”是小说《   》中的人物。
【答案】三国演义;红楼梦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两个人名即可判断作品。
三、默写
10.(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诗文填句
(1)“白日放歌须纵酒,   。”这句诗出自   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    ,诗中“青春”的意思是:   。
(2)明代著名的诗人于谦曾经写过一首《石灰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操,这首诗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   。
(3)李洋是你视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   ,   。”这句诗来表达你与他依依惜别的感情。我们用“   ,   。”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   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   ,会锻炼出一颗   。
【答案】(1)青春作伴好还乡;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天的景物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不确定;生活的经验;独立自主的心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作、浑、己、涯、邻、蜡、炬,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11.(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按要求描写
现在正是夏天,请用一句诗来描写夏天吧:
【答案】略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词的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注意本题是根据写“一句诗”,既然是“诗句”,一定要突出形象性,语句的精短,要有韵律。可以选夏天一景物或某一特点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拟写。
四、现代文阅读
12.(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除夕体现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可以用热闹来形容。用“﹏﹏﹏”在文中画出表示除夕热闹的句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在文中起_______的作用。正确的选项是(  )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4)“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
(5)“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   。
(6)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情景,属于(  )。
A.详写 B.略写
【答案】(1)B
(2)“家家赶做年菜……日夜不绝。”
(3)A
(4)“铺户都上着板子……全城都在休息。”
(5)春节对人们的重要性,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6)A
【知识点】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分析】(1)阅读第二段的内容,根据“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一段所写场景的内容即可判断“光景”是表示“情景”的意思。
(2)阅读全文,根据要求在描写除夕气氛的文字梳理语句,如第一段写家庭的“热闹”,第二段写街市的“热闹”,摘录一句即可。
(3)根据语句的位置即两段之间,分析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即可判断出是起过渡性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4)比较语句上正两段的内容,上段主要是写人们准备过年,突出在一个“忙”字,而初一“全城都在休息”,突出一个“闲”字。
(5)根据本文所写之事即过春节,抓住语句中“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中心内容,即可理解语句所表达的人们对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重视。
(6)“详写”和“略写”是描写的两种方法,“详写”即详细的描摹,细节丰富;“略写”即简单的陈述,一笔带过。根据本文的文字即可判断出是“详写”。
13.(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与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打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啊(ia ua)!”
时光老人见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忙说:“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bēi bèi)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玩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痛哭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
(1)给下列带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返老还童   (①交给原主 ②回报 ③恢复)
B试探   (①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试图发现 ③看望)
(2)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真后悔啊   (ia ua) 背   (bēi bèi)着书包
(3)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4)短文1—2自然段可归并为一段,请你概括这一段的段意。
(5)你对时光老人所说的“真正的生命”是怎么理解的?
(6)流浪汉后来又遇到时光老人,时光老人可能会对他说什么?展开想象,给短文补一个合适的结尾,写在文末的横线上。
【答案】(1)③;②
(2)ia;bēi
(3)突然“扑通”一声跪下
(4)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
(5)让生命存在的更有意义,不虚度时光。
(6)略
【知识点】文章段落及层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1)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意思,据此来判断字义。“返老还童”指的是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返”“还”即是“返还”分用,根据词意应该是“恢复”的意思。“试探”指用带有某种含义的言语或举动引起对方的反应,借以了解对方,那么“探”即有“了解”的意思,在本词中即是“试图发现”。
(2)给汉字注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啊”是句尾语气语,变读很多,要根据前字“悔”的韵母来uai来判断;“背”字根据语句判断其词性,在句中是动词,即可判断应该读第一声。
(3)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根据空前后情节内容来理解分析。根据前文流浪汉“真后悔”“哭得可怜”和后面流浪汉所说悔过的话,可以设想流浪汉说此话时的表示“后悔”“恳求”的动作、神态,以此拟写简洁的语句填空。
(4)根据流浪汉前后两句话“返老还童?”“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从“连忙”一词来体会流浪汉说话时激动、向往的心情,以此拟写语句。
(5)本题的问题答案就在流浪汉所说的话里“我一定从头做起,干出一番事业!”,因为流浪汉说过以后,时光老人表达了肯定““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
(6)根据最后一段中所写的流浪汉的行为来看,流浪汉并没有做到“好好努力”,所以再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应该表示遗憾,为流浪汉感到可惜,而并不同情。
五、作文
14.(2017七上·夏津开学考)作文: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谆谆的教诲,慈祥的目光;忘不了亲爱的同学,忘不了朝夕相处的时光,忘不了我们结下的深情厚谊;忘不了……许多的忘不了萦绕在心头,请以“忘不了 ”为题,写出你心灵深处珍藏已久的那段记忆。
要求:450字左右,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
【答案】【参考例文】我永远也忘不了你 那一天,我转过身看着你,很想记住你的脸上溢出的笑容,那是欣慰的笑容。是离别的时候了,我忆起往事,猛地吸了吸鼻子,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 三年级的时候,贪玩的我一不小心就把鼻子撞出了血。听到这个消息时,当时正在办公室的改作业的你吓了一跳。你连忙放下手中的红笔,从办公室里冲出来,看见了我狼狈地坐在地上,鼻子里溢出两条鲜红的液体。你慌慌张张地递给我卫生纸,然后便把我背在了背上,向诊所跑去。你的肩膀并不是很宽,甚至还有些硌人,但让我感觉很踏实。我忍不住侧过头去打量你:一双大眼睛,小小的鼻梁两侧有点点雀斑。你是才被学校招来一年的女老师,作为班主任,你很负责任。这便是我给你下的定义。 在你的背上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就到了诊所。你把我轻轻地放在椅子上,叫来医生给我看看。看着医生手里那些恐怖的器具,年幼的我顿时吓哭了。你在一旁安慰我,你说,一点也不疼,乖,把凝血的药上了就好了。你一边分散我的注意力,一边叫医生轻一点。我也乖乖的听话,乖乖地给医生帮我上药。最后,你帮我付了医药费,叫我好好的回去上课,以后注意点。那一刻,我很幸福,也很快乐。 从小我就很容易发烧感冒,常常旷课去打针,因此落下了一些课。你知道后二话不说,在放学后加班帮我补你的语文课,有时你也会帮我补补其他的科目。你真的对我很好,我也真的很感动。你我就像是朋友,几乎无话不谈。你说我是一个老成的孩子,我说,我知道。所以,你的爱我也懂。后面那句话,我放在了心里,没说出来。 回忆到此,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怎么擦也擦不掉不断涌出的泪水。 再后来,我有几次经过小学时,会看见你。你很忙,忙着去照顾那些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与他们嬉戏玩耍。我想,那些孩子是幸福的,有你这样的老师。我没有叫你,只是一个人就这样看着你,因为我不想打破这美好的画面。 对了,我们都叫你李老师。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注意引导语中的四句话,前两句是引子,作用是“起兴”,后几句是提示写作的内容,材料的选择。可写“忘不了”父辈的艰辛劳作、父母的爱给自己生活的依靠;可写老师“忘不了”老师的教诲促使自己成长;可写“忘不了”自己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一次次奋斗的经历。“忘不了”,是以前的事,以前的人,以前的经历,“忘不了”,是因为这一切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精神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将材料叙述清楚,将材料中的意义挖掘出来。“忘不了”,是铭记,把自己这种心理活动,别样的情感,特殊的感受生动的表达出;“忘不了”,不仅要写“因为什么”,还要再引申一步,“为了什么”,或为了“感恩”“报答”,或为了鼓励自己继续前行,像鲁迅不会忘记藤野先生时时仰望桌前藤野先生肖像一样,告诫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在自己将踏的人生道路上,时时“又一次忆起”,不断地汲取精神的营养。文题的表述含有浓烈的情感,给文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那么写作中就要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情,所述事件中融入了真情实感,文章就如鱼得水如木逢春。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