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四川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2021?资阳)2020年资阳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文明城市,在此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
A.增强树木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其成活
B.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 部分枝叶,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且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D.有利于运输和移栽树木,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2.(2021?资阳)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了 重要作用
B.绿色植物给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
C.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D.绿色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
3.(2021?资阳)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
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4.(2021?乐山)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对整个生物圈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光合作用的原料只有二氧化碳
C.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光合作用只能以光能作为能源
5.(2021?达州)热爱生物学的小芳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6.(2021?乐山)温室大棚适时通风或增设二氧化碳发生器,都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增产的目的。其原理是( )
A.增强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增强蒸腾作用 D.增强呼吸作用
7.(2021?乐山)以下生产、生活实例所应用的生物学原理,不是通过降低呼吸作用来实现的是( )
A.夜间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利于增产
B.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贮藏水果、蔬菜
C.将粮食晒干后入库,可延长贮藏时间
D.向水中通入氧气,增加活鱼运输距离
8.(2021?广安)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冷藏蔬果——抑制蔬果的呼吸作用
C.田间松土——抑制农作物的呼吸作用
D.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9.(2021?广安)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B.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C.只有叶肉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降水量
10.(2021?达州)端午桃果肉细嫩,汁多味甜,深受人们喜爱。如图是关于端午桃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图一中的c可发育成图二中的e
B.端午桃汁多味甜,是因为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等无机物
C.移栽端午桃树苗时常常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D.图三可表示自花传粉过程,由图三到图四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受精
11.(2021?广安)下列关于玉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粒玉米即为一个果实 B.玉米具有双受精现象
C.玉米花属于单性花 D.玉米可进行自花传粉
12.(2021?乐山)水稻、小麦、油菜等收获种子的农作物,若在开花时遇上连绵的阴雨,将会严重影响产量。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不足,影响了光合作用
B.土壤积水,影响了根的呼吸作用
C.温度过低,影响了光合作用
D.连绵阴雨,影响了农作物的传粉
13.(2021?南充)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以下对绿色植物的认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
14.(2021?泸州)2020年,在新冠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仍再创新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B.水稻叶片蒸腾作用能促进筛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水稻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D.适当增加稻田中二氧化碳浓度可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亩产量
15.(2021?眉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贮存能量到有机物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释放有机物中能量
C.绿色植物生命活动白天仅由光合作用供能,夜晚仅由呼吸作用供能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16.(2020?凉山州)下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育期
天数
需水量(米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192
A.小麦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B.小麦的需水量随发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加
C.小麦的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
D.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叶片的光合作用
17.(2020?眉山)绿色植物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其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
A.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D.释放氧气,制造有机物
18.(2020?资阳)为了应对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发生,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粮食储备,但《国家粮油储存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原因是( )
A.种子的胚死亡而影响种子的萌发
B.种子进入休眠期而无法播种
C.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种子已经完全腐烂、霉变不能食用
19.(2020?资阳)近几年我国植被覆盖率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当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公园路上,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输导作用
20.(2020?乐山)插花前常会剪去大量枝叶,以适当延长存活时间。下列生产活动与该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B.对栽培的植物适时地松土
C.选择阴雨天气或者日落后的傍晚进行移栽
D.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避免水分散失过多
21.(2020?乐山)如图为幼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区段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区段是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
C.③区段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④区段是吸收有机物的主要部位
22.(2020?广安)如图所示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23.(2020?内江)如图为玉米的一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依靠风力完成异花传粉
B.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图(二)中的Ⅰ和Ⅱ融合,完成双受精
C.图(三)中的1由图(二)中的Ⅲ发育而成
D.图(一)中的A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成
24.(2020?自贡)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生物不同细胞呼吸作用强弱一定相同
B.植物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贮藏水果时应该保持干燥,提高氧气浓度
25.(2020?广安)有关动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能固定太阳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C.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的循环
26.(2020?广安)下列生产生活措施中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在密封包装的水果中充加二氧化碳气体
B.小麦种子晒干入库
C.低温储存蔬菜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27.(2020?广安)开花不一定能结果,能结果的花一定( )
①长有雌蕊和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要经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④只经历了传粉的过程 ⑤要进行光合作用 ⑥要进行呼吸作用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28.(2020?绵阳)图甲、乙表示绿色植物细胞中两种生理过程,M、N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
B.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
C.甲有能量的储存,乙有能量的释放
D.甲和乙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
29.(2020?雅安)下列能正确描述水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的循环途径的是( )
A.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0.(2021?乐山)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 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31.(2021?乐山)如图表示绿色植物所具有的A、B两项生理活动。请根据图示回答(填图中字母):
(1)充足光照条件下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排放二氧化碳急剧增加,植被被破坏,海洋被污染,破坏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与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活动有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32.(2021?达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引起了社会的大怀念(图1)。他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确保了我国仅占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了传承袁隆平爷爷的科学探究精神,达州市科研小组对水稻作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图2表示水稻果实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大棚内水稻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4表示水稻作物叶肉细胞示意图,其中①~⑥表示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吸收和释放过程。据图分析后回答:
(1)某同学将水稻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数天后种子不萌发,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分析,原因是缺少 。
(2)与菜豆种子相比,图2中①代表的结构内 数量的不同是两者区别之一;图2中②代表的结构是由 发育而来(填花的某一结构)。
(3)图3中f点时,水稻作物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4)图3中a点时,对应图4中箭头 (填图4中序号)表示的过程不出现。
33.(2021?广安)西红柿因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是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的首选品种。如图一为西红柿生活史图;如图二为夏季晴朗的一天,西红柿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如图三为西红柿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发育成B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它主要是用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由G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成。
(2)由图二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 (填字母)点开始的。
(3)结合图三,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建议: ,以增强西红柿植株的生理过程A,从而提高产量。
(4)西红柿植株的叶片在烈日炎炎下未被灼伤,主要是因为其叶片进行的 能使其有效地散热。
34.(2021?遂宁)关注健康,修建大棚发展有机农业成大势所趋。有机农业生产中,常采用施有机肥、调节温度和光照等措施,高效获取绿色健康蔬菜。请据此回答:
(1)绿色健康蔬菜的获取,利用了植物 制造有机物。
(2)有机肥富含有机物,经分解产生水和 ,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夜间降低大棚温度,可降低植物 ,减少 消耗,从而提高产量。
(4)若遇阴雨天气,为保证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两点)。
35.(2020?凉山州)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如图1是被子植物植株示意图,图2的⑦⑧是被子植物细胞的两种生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子萌发时, 发育,突破种皮形成[③]幼根。幼根的生长是靠 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的。
(2)A、B代表两种物质:A是 ,B是 。
(3)⑤⑥代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 (填序号),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是 (填序号)。
(4)①②③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 (选填“导管”、“筛管”),其属于 组织。
(5)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保护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以增强生理活动[⑧] ;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⑦过程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6.(2020?广安)如图甲示菜豆种子,图乙示菜豆幼苗,图丙示菜豆幼苗叶片的横切面,图丁示把菜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中,一段时间后将袋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除结构c之外,其余部分都由 发育而来。
(2)图乙中,水由D运输到A的动力来自于 作用。
(3)图丙中,有机物的制造主要发生在[ ] 细胞中。([]中填数字,横线上填名称)
(4)图丁中,菜豆幼苗的 作用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7.(2020?内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普通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在保证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对普通小麦的播种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 ,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
(2)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 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导致小麦产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控制株间距和行间距,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刚收获的小麦,未及时摊开晾晒,粮堆内部会发热,原因是 。
(4)2018年7月22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试种的海水稻成熟,产量超出世界水稻平均亩产量。“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要施用肥料、农药,不需要除草。如果你是“海水稻”推广员,你将如何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向潜在客户介绍“海水稻”的巨大优势? (答出1点即可)。
2020、2021年四川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绿色植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解答】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因此在移栽植物的时候应去掉部分枝叶或者选择在阴天或傍晚,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因此尽量带土移栽。
故选:C。
2.【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A正确;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生命体提供能量,B正确;
C、植物体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C正确;
D、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要进行有无光都可以,D错误。
故选:D。
3.【解答】解:A、植物的输导组织起运输作用,遍布植物的根茎叶中,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株各处,故正确;
B、图甲中的②是茎,由图丁中的②胚芽发育而来。图甲中的③是根,由图丁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来,故错误;
C、图丙中的1是果皮(俗称果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2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图乙中,5是子房壁,6是胚珠。故正确;
D、丁图是双子叶植物,子叶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子叶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植株吸收和胚乳产生的养分,故正确。
故选:B。
4.【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由公式可看出: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光合作用只能以光能作为能源,B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二氧化碳和水。由上可知B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选:B。
5.【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目镜和⑤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
B、植物通过导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气孔处散失到大气中的,B错误;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C错误;
D、图三中的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大棚适时通风或增设二氧化碳发生器,都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这样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故选:A。
7.【解答】解:A、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增加产量。不符合题意;
B、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不符合题意;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不符合题意;
D、向水中通入氧气,促进鱼的呼吸作用,增加活鱼运输距离,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答】解:A、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故A正确;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B正确;
C、田间松土,保证土壤透气,促进根部的呼吸,C错误;
D、晾晒粮食,减少水分,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错误;
B、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生命活动的进行必须需要能量,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生物的所有活细胞时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降水量,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A、图一中的c是芽原基,可发育成图二中的e侧芽,正确。
B、端午桃汁多味甜,是因为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类等有机物,错误。
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移栽端午桃树苗时常常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正确。
D、图三属于两性花,可表示自花传粉过程,由图三到图四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受精,正确。
故选:B。
11.【解答】解:A、一粒玉米由子房发育而成,即为一个果实,正确。
B、玉米属于被子植物,具有双受精现象,正确。
C、玉米花都是着生在花轴上的,属于花序;玉米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属于单性花,正确。
D、玉米属于单性花,进行异花传粉,错误。
故选:D。
12.【解答】解:水稻、小麦的花是风媒花,水稻、小麦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花粉被雨水冲落,影响风力传粉,水稻、小麦的果穗常常有缺粒。油菜花是虫媒花,油菜花开花如果遇到连绵阴雨,昆虫很少出来活动,影响昆虫传粉,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辅以人工辅助授粉。
故选:D。
13.【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A正确;
B、生物只要是活的,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植物也进行呼吸作用,B错误;
C、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C正确;
D、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D正确。
故选:B。
14.【解答】解:A、杂交水稻属于有性生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A正确;
B、水稻叶片蒸腾作用能促进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错误;
C、水稻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这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C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不断增强,D正确。
故选:B。
15.【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产生氧气。A正确。
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并将光合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B正确。
C、呼吸作用的意义是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C错误。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
16.【解答】解:A、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返青期需水量是635,拔节期的需水量是876,抽穗期的需水量是9556,灌浆期的需水量是1192,小麦的需水量随发育时期的推移而增加,B正确;
C、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小麦不同时期每天的需水量也不同:返青期:635÷29=21.9(立方米/天),拔节期:876÷23=38.1(立方米/天),抽穗期:956÷20=47.8(立方米/天),灌浆期:1192÷31=38.5(立方米/天),由以上可知小麦的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C正确;
D、植物在生长发育期需要的水量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D。
17.【解答】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因此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相对平衡方面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光合作用不仅能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还能产生氧气。
故选:B。
18.【解答】解:粮油正常储存年限一般为小麦5年,稻谷和玉米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由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不能作为粮食出售。
故选:C。
19.【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所以当你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和湿润,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故选:C。
20.【解答】解:A、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B符合题意;
C、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C符合题意;
D、移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解答】解:A、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B、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B正确;
C、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
D、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D。
22.【解答】解: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①胚乳中。
故选:A。
23.【解答】解:A、玉米是雌雄异株植物,靠风力传粉,所以玉米依靠风力完成异花传粉,A正确;
B、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Ⅰ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Ⅱ中央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B正确;
C、图(三)中的1是果皮和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珠被发育成种皮,C错误;
D、图(一)中的A是茎和叶,由胚芽发育而成,D正确。
故选:C。
24.【解答】解:A、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弱是不同的,A错误。
B、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呼吸作用是时时刻刻进行的,不受光照的限制,所以,植物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也能进行呼吸作用,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错误。
D、为了使水果保鲜应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可以采用低温、干燥及降低或隔绝氧气的措施来贮存,D错误。
故选:B。
25.【解答】解:A、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动物不能固定太阳能,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A错误;
B、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
D、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D正确。
故选:A。
26.【解答】解:A、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因此在密封包装的水果中充加二氧化碳气体,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了水果的储存时间;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小麦种子晒干,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
C、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存蔬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储存时间;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
故选:D。
27.【解答】解:绿色植物开花后,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雌蕊作为活细胞时刻进行呼吸作用,因此②③⑥符合题意。
故选:D。
28.【解答】解:A、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水和二氧化碳,故甲表示光合作用,乙表示呼吸作用,其中M表示二氧化碳,N表示有机物,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因此甲图中①代表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线粒体,因此乙图中②表示线粒体,B正确;
C、甲表示光合作用储存能量,乙表示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同一个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的,甲和乙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D错误。
故选:D。
29.【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增加了降雨量。在降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同时,绿色植物的根系和枯枝落叶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据统计,丰茂的森林可截留降水量的20%~30%,草地可截留降水量的5%~13%.植物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从根部运送到茎、叶等器官;再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水分在自然界与植物体之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故选:B。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0.【解答】解: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
故答案为:蒸腾作用
31.【解答】解:(1)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全天都能进行,故在充足光照条件下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和B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B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为:
(1)AB。
(2)B。
三.解答题(共6小题)
32.【解答】解:(1)某同学将水稻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数天后种子不萌发,从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分析,原因是缺少空气。
(2)与菜豆种子相比,图2中①代表的结构内 子叶数量的不同是两者区别之一;图2中②代表的结构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3)图3中f点时,水稻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图3中a点时,没有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对应图4中箭头 ①②③④表示的过程不出现。
故答案为:(1)空气(2)子叶;胚珠(3)等于(4)①②③④
33.【解答】解:(1)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A种子萌发成B过程中,A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西红柿果肉属于果皮,是G图中③子房壁发育而成。
(2)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图二中,从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3)图三中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光照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勤通风(或施气肥)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制造的有机物增多,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4)蒸腾作用对草莓植株自身的生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促进植株从土壤中吸收水,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株体内的运输,还能使植株有效地散热。
故答案为:(1)胚根;③
(2)b
(3)勤通风(或施气肥)
(4)蒸腾作用
34.【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健康蔬菜的获取,利用了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肥富含有机物,经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3)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夜间降低大棚温度,可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从而提高产量。
(4)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因此若遇阴雨天气,为保证作物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
(3)呼吸作用;有机物
(4)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35.【解答】解:(1)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形成[③]幼根。幼根的生长是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来实现的;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A、B代表两种物质:A是水,B是氧气;
(3)⑤⑥代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⑤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⑥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4)①②③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其属于输导组织;
(5)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保护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以增强生理活动[⑧]光合作用;另一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6)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⑦是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故答案为:
(1)胚根;分生区;
(2)水;氧气;
(3)⑤;⑥;
(4)导管;输导;
(5)光合作用;
(6)能量。
36.【解答】解:(1)图甲中,c是种皮,a胚轴、b胚根、d胚芽、e子叶构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蒸腾作用为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提供拉力。所以,图乙中,水由D根运输到A叶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
(3)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4)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图丁中,菜豆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受精卵
(2)蒸腾
(3)[2]叶肉
(4)呼吸
37.【解答】解:(1)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我国最早的农书《齐民要术》记载有“正其行,通其风”的种植方法。从光合作用原理分析,“通其风”能使作物周围有充足的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2)由图可知,当播种量为120千克/公顷时,普通小麦的产量最高。当播种量过低或过高时,均会导致小麦产量降低。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者可以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来控制株间距和行间距,进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刚收获还没有晒干的小麦,种子潮湿,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热量多,使小麦堆内温度升高出现发热现象,说明小麦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4)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海水稻”有着巨大的优势:如“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要施用肥料、农药,不需要除草。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120;降低;合理密植;
(3)小麦呼吸作用释放了热量;
(4)“海水稻”适宜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不需要施用肥料、农药,不需要除草,经济环保;能大大扩展水稻的种植范围;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