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四川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选择题(共41小题)
1.(2021?资阳)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d→c→b→a
B.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160倍
C.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1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与c所滴液体相同
2.(2021?资阳)“孔融让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有关“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构成梨树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B.梨树花开后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的两个生理过程是开花和传粉
C.梨树比人体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D.梨树细胞分裂和分化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3.(2021?广安)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下列不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
A.皮肤生发层 B.茎的形成层 C.枝芽生长点 D.根尖分生区
4.(2021?乐山)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图像由图甲变为图乙,进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C.转动遮光器,使用大的光圈
D.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反光
5.(2021?广安)“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生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
6.(2021?达州)新疆棉花拥有较高的品质优势,这使新疆成为了世界上多数服装制造商首选的原材料采购源头。如图是新疆棉植物体结构层次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棉花与人体内的唾液腺都属于器官
B.棉花种子的种皮属于图中A保护组织,该组织的作用是保护和分泌
C.同一受精卵经b和c过程,所产生的不同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产生的抗虫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7.(2021?广安)图示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有关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B、C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D过程表示生物变异
D.经过D过程,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8.(2021?广安)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B.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最深的是紫色液泡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
D.盖盖玻片时,应使它的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
9.(2021?广安)使用显微镜时,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物镜由4×换成40×,则视野更亮
B.对光时,若环境光线太强,应选用大光圈、平面镜
C.视野中看到了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D.视野中看到一个黑色污点,向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向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
10.(2021?眉山)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 )
A.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亮
B.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亮
11.(2021?南充)翟中和院士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B.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C.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却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D.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12.(2021?眉山)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遗传物质会改变
B.细胞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不变
C.细胞分化将会导致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D.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功能发生变化
13.(2021?眉山)细胞结构决定功能,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细胞核控制细胞生命活动
C.在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
14.(2021?凉山州)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都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液体为制作临时装片做好准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滴加的清水
B.都是滴加的生理盐水
C.两个实验滴加的液体不同
D.都是滴加的稀碘液
15.(2021?凉山州)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将如图中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
B.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C.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D.移动玻片标本
16.(2021?泸州)将番茄成熟果实的不同部位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图甲是表皮细胞,图乙是果肉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属于番茄的上皮组织
B.图乙细胞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换用大光圈可使观察到的视野更明亮
D.制作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生理盐水
17.(2021?遂宁)显微镜是打开微观世界的钥匙,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
B.借助显微镜可以认识新冠病毒的细胞结构
C.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
D.向右移动玻片时,可使物像同步向左移动
18.(2021?遂宁)图示为某植物体内细胞的生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的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裂
C.过程③表示细胞的分化 D.仅②就能实现植物生长
19.(2020?自贡)从个体水平看,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 )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维生素
20.(2020?凉山州)人体甲状腺细胞不断从血液中摄取碘,而甲状腺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高20~25倍。控制碘进入甲状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21.(2020?眉山)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核和叶绿体 B.细胞核和线粒体
C.线粒体和液泡 D.叶绿体和线粒体
22.(2020?眉山)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
A.调节物像的数量 B.调节物像的清晰度
C.调节视野的明暗 D.调节物像的大小
23.(2020?眉山)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b→c
B.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C.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D.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4.(2020?资阳)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25.(2020?资阳)2019年6月26日,资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柠檬树为资阳市市树,柠檬花为资阳市市花的提案,柠檬花有粉红、黄色和白色等多种颜色的花瓣。体现花瓣不同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核
26.(2020?资阳)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形从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⑤→③→②→④ C.⑤→①→②→④ D.⑤→④→②→③
27.(2020?泸州)光学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
B.在低倍镜下要看清物像需先调节②再调节①④
C.使用③和⑤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60倍
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④和⑥
28.(2020?达州)为了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绘制了相关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细胞壁和液泡
B.若想将图1视野中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
C.若想将图1中的细胞结构放大到最大程度,应选择图2中的镜头②③组合
D.制作装片时,为了防止产生气泡和细胞失水,应在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29.(2020?乐山)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多种多样。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增加了细胞数量
B.细胞壁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分化丰富了细胞种类
D.线粒体转换能量,供细胞利用
30.(2020?乐山)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边缘有一排清晰的小细胞,若要将细胞放大观察,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A.更换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
31.(2020?广安)下列关于细胞生理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32.(2020?自贡)下列有关显微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对光时,一般使用低倍目镜和高倍物镜
B.用显微镜观察时,常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升降镜筒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同一视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33.(2020?广安)在观察细菌永久装片的实验中,如果已经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现欲换上高倍镜进一步观察,应转动如图中的哪个结构更换( )
A.① B.② C.③ D.④
34.(2020?广安)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下列滴加碘液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5.(2020?内江)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衣藻和变形虫都具有细胞壁
B.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C.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与能量的转换有关
D.动物细胞和大多数植物细胞,细胞核的外面都有核膜包被
36.(2020?自贡)下列有关生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能够控制物质进出
B.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C.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细胞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7.(2020?广安)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结构层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血管﹣﹣器官 B.血液﹣﹣细胞 C.叶﹣﹣组织 D.番茄﹣﹣系统
38.(2020?内江)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B.观察颜色较浅且未经染色的标本应适当调暗视野
C.观察体积较大的细胞,可直接使用高倍物镜
D.欲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39.(2020?自贡)制作苦草叶片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和生理盐水 B.生理盐水和清水
C.清水和清水 D.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
40.(2020?遂宁)显微镜使用中,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是( )
A.按需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按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B.按需移动装片→转换物镜→按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C.转换物镜→按需移动装片→按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D.转换物镜→按需移动装片→按需调节细准焦螺旋
41.(2020?遂宁)细胞结构决定功能,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细胞核﹣﹣控制细胞生命活动
C.液泡﹣﹣储存糖分、色素等物质
D.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
二.填空题(共1小题)
42.(2021?乐山)由一个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人体,有数以万亿计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都相同,是因为它们是通过 产生的;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 的结果。
三.判断题(共1小题)
43.(2020?凉山州)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如图1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是“制作临时装片”的一步操作。请根据图示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图1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调焦观察、清洁收镜等。 。
(2)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字。 。
(3)当光线较暗时,用图1中④上较小的光圈和⑤的平面来对光。 。
(4)要将视野右方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左方移动。 。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越大。 。
(6)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2是制作步骤中的染色。 。
(7)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2操作的目的是用碘液置换掉生理盐水。 。
四.解答题(共2小题)
44.(2020?眉山)如图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乙图表示依照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所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表示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然后浸入到载玻片上的 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2)甲图中②表示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操作可以避免盖玻片下出现 而影响观察。
(3)甲图中 (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所用的染液是 。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第一次观察到的物像如甲图中⑤所示,应将装片向 方移动后才能达到如甲图中⑥所示的效果。
(5)乙图中,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 中([]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该细胞结构模式图中,除不应该含有结构③(叶绿体)外,与动物细胞结构比较,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除了①(细胞壁)外,还有[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45.(2020?雅安)如图是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写序号
(1)植物细胞中,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的结构是[ ] ;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 ] 内.
(2)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往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 以保持细胞正常形态;要想清晰观察到细胞,需要用 染色.
(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往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 .染色时,将染液滴加在 的一侧,用 从另一侧吸引使得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2020、2021年四川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1小题)
1.【解答】解:A、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因此图中正确顺序是:c→d→b→a,A错误;
B、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16×10=160(倍),B正确;
C、观察图象由甲到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2细准焦螺旋,C错误;
D、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所滴液体是生理盐水,而c所滴液体是清水,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A、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正确;
B、传粉是花粉落到柱头上的过程,花粉中的精子进入胚珠内部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故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开花和传粉过程,B错误;
C、梨树属于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梨树比人体少了系统这个层次,C错误;
D、细胞分裂和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A。
3.【解答】解: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根尖的分生区、枝芽的生长点等都属于分生组织;皮肤生发层不属于分生组织,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图甲中视野图像小,细胞数目多,图乙中视野图像大,细胞数目少,因此视野图像由图甲变为图乙,需要转动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视野变暗,需要转动遮光器,使用大的光圈,遮光器,转动反光镜,使用凹面反光。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故选:B。
5.【解答】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里。因此“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中生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故选:C。
6.【解答】解:A、棉花和唾液腺都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正确;
B、图中A是保护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分生组织,D是营养组织,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A保护组织,植物体的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没有分泌作用,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和分泌作用,错误;
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都是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表示细胞生长,b表示细胞分裂,c表示细胞分化,正确;
D、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新品种,体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了,属于可遗传变异,正确。
故选:B。
7.【解答】解: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的体积增大。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后来一小部分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就叫做组织。
图中A过程细胞的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B、C过程细胞的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D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结果是形成形态结构及功能不同的各种组织。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临时装片的制作的主要步骤: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第二步中往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正确;
B、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错误;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防止杂物干扰,正确;
D、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轻轻地放平,避免产生气泡.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物镜由4×换成40×,则视野更暗,错误;
B、对光时,若环境光线太强,应选用小光圈、凹面镜,错误;
C、视野中看到了物像,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错误;
D、视野中看到一个黑色污点,向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向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
综上所述,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时,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故选:B。
11.【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中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
B、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的结果,B正确;
C、单细胞生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各项生命活动都在这个细胞内完成,具有复杂的结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D、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D正确。
故选:A。
12.【解答】解: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A错误;
B、细胞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形态会有变化,B错误;
C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细胞形态、功能会发生变化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解答】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B正确;
C、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C正确;
D、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A。
14.【解答】解: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为保证滴加液体的适度,必须用滴管来向载玻片上滴加液体。
故选:C。
15.【解答】解: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是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呢,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此题图乙观察的物像位于甲图中的正中央,因此无需移动玻片标本。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因此将视野甲转换为视野乙,操作合理的是选项C,首先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故选:C。
16.【解答】解:A、图甲细胞属于番茄的保护组织,对内部各种组织起保护作用,错误。
B、图乙是番茄果肉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但含线粒体,错误。
C、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作用是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要使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更明亮一些,应使用的是大光圈和凹面镜,正确。
D、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时,需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因细胞壁有保护作用,细胞完好无损,错误。
故选:C。
17.【解答】解:A、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差异,A正确;
B、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所以,低倍镜换到高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减少,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向右移动玻片时,可使物像同步向左移动,D正确.
故选:B。
18.【解答】解:A、过程①表示细胞的生长,正确;
B、过程②表示细胞的分裂,正确;
C、过程③表示细胞的分化,正确;
D、植物生长依靠①细胞的生长②细胞的分裂③细胞的分化,错误;
故选:D。
19.【解答】解:植物体是个有机体,主要靠各种有机物构成,其中,水占鲜重的80﹣90%,蛋白质占鲜重7%,糖类、脂质、核酸等各占约1.5%,而无机盐只占1﹣1.5%.从个体水平来看,构成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机盐。
故选:C。
20.【解答】解:人体的甲状腺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碘这种物质,而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导致甲状腺细胞内外碘的浓度相差较大。
故选:A。
21.【解答】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故选:D。
22.【解答】解: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再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调出更清晰的物像。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3.【解答】解: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染色体位于细胞的中央、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等份,向细胞两极移动、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核内、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可见图中正确顺序:a→b→c,A正确;
B、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B正确;
C、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膜在中央的部分从四周逐渐的向内凹陷,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新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图示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C错误;
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
故选:C。
24.【解答】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是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B不符合题意;
C、带甜味和酸味的物质存在于液泡中,C不符合题意;
D、遗传物质是能控制细胞分裂的物质,遗传物质即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因此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D符合题意。
故选:D。
25.【解答】解: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A错误;
B、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细胞质内含叶绿体和液泡等细胞器,B错误;
C、细胞液中有营养物质、有味道的物质和有颜色的物质,如使植物花瓣,果皮常现红、蓝、紫等颜色的物质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C正确。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26.【解答】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右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②→③。
故选:D。
27.【解答】解:A、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内的染色体,A错误;
B、低倍镜下寻找到目标后,先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使用③和⑤进行观察时,物像被放大了10×16=160倍,C正确;
D、若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以调节遮光器(大光圈)和⑥反光镜(凹面镜),D错误。
故选:C。
28.【解答】解: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A正确;
B.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图1中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细胞①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B正确;
C.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即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②和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③,因为物镜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则相反,C正确;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D错误。
故选:D。
29.【解答】解:A、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A正确;
B、细胞膜有保护作用,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错误;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丰富了细胞种类,C正确;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细胞利用,D正确。
故选:B。
30.【解答】解: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边缘有一排清晰的小细胞,若要将细胞放大观察,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移动装片。
故选:B。
31.【解答】解:A、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A错误;
B、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B错误;
C、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C错误;
D、分化后的一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是一种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D正确。
故选:D。
32.【解答】解:A、用显微镜对光时,一般使用低倍目镜和物镜,A错误;
B、用显微镜观察时,常转动粗准焦螺旋来升降镜筒,B错误;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乘积,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同一视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同一视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D正确。
故选:D。
33.【解答】解:A、①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较大范围上升或下降,A不符合题意;
B、转动②转换器选择物镜对准通光孔,B符合题意;
C、③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C不符合题意;
D、④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能反光;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4.【解答】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时,可以简记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其中染色的正确方法是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直到碘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可见B正确。
故选:B。
35.【解答】解:A、衣藻是单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
B、细胞膜保护和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B正确;
C、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正确;
D、动物细胞和大多数植物细胞,细胞核的外面都有核膜包被,叫真核细胞,D正确。
故选:A。
36.【解答】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错误。
B、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正确。
C、DNA 不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还在线粒体,叶绿体中有分布,而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错误。
D、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错误。
故选:B。
37.【解答】解:A、血管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正确。
B、血液属于结缔组织,错误。
C、叶属于营养器官,错误。
D、番茄属于生殖器官,错误。
故选:A。
38.【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正确;
B、若观察颜色较浅且未经染色的标本,观察时应适当调暗视野,便于观察,B正确;
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C错误;
D、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D正确。
故选:C。
39.【解答】解:在制作苦草叶片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向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而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
故选:A。
40.【解答】解:显微镜使用中,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是: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象清晰,故B正确。
故选:B。
41.【解答】解:A、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控制中心,B正确;
C、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C正确;
D、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1小题)
42.【解答】解: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
故答案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三.判断题(共1小题)
43.【解答】解:(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清洁收镜整理存放,故正确;
(2)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像,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字。故错误;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如果光线较暗时,应转动④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⑤反光镜的凹面镜。故错误;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将视野右方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进一步观察,应将装片向右方移动,物像会向左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故错误;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与③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越小,故错误;
(6)(7)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图2是制作步骤的染色,故(6)正确(7)错误。
故答案为:(1)√;(2)×;(3)×;(4)×;(5)×;(6)√;(7)×。
四.解答题(共2小题)
44.【解答】解:(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即洋葱鳞片叶;“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2)“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防止出现气泡;
(3)“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5)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故答案为:(1)清水(水滴);
(2)气泡;
(3)③碘液;
(4)右下;
(5)④细胞核;⑤液泡。
45.【解答】解:(1)植物细胞中,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植物细胞的液体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另外细胞液里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切西瓜时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种红色的物质主要分布在⑤液泡内.
(2)(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胀破,可以用清水;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要想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特别是细胞核,需要用碘液进行染色.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故答案为:(1)[①]细胞壁;[⑤]液泡;
(2)生理盐水;(稀)碘液;
(3)清水;盖玻片;吸水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