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鲁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3.2 氧化剂和还原剂(鲁科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25 15: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2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________等。
(2)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含氧酸,如________ _________等。
(3)含有较高价态元素的盐,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
Cl2、O2
HNO3、
浓H2SO4
KMnO4、KClO3
FeCl3
2.常见的还原剂
(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____________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_______等。
(3)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氧化物和盐,如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
Na、Mg、Al
H2、C
CO、
SO2、Na2SO3、FeCl2
二、氧化性和还原性
1.概念
(1)氧化性:氧化剂中的某种原子___电子的性质。
(2)还原性:还原剂中的某种原子___电子的性质。
2.与元素价态的关系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_____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_____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
还原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开放探究] 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多氧化性就 强,失电子多还原性就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提示: 不正确。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 弱决定于其得(或失)电子的难易,与其得(或失) 电子的多少无关
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黄色(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解析: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说明Fe2+―→Fe3+,发生了氧化反应。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选B。
答案: B
2.(2010·11大连高一检测)下列微粒中,没有氧化性的是(  )
A.Cl- B.H+
C.Cl2 D.HClO
解析: Cl-只有还原性,H+只有氧化性,Cl2和HCl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 A
3.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
A.HCl→H2 B.Fe→FeCl3
C.CaCO3→CO2 D.浓H2SO4→SO2
解析: A项中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B项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C项中元素化合价无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
1.根据难易规律判断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电子后就越难失电子。
应用:例如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2.根据强弱规律判断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的难易判断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反应越容易,说明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种氧化剂反应,反应越容易,说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1)难失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得电子,难得电子的物质不一定易失电子。有些物质既不易失也不易得电子。
(2)一般来说同种元素的化合物高价态的氧化性大于低价态的氧化性。
(3)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一般为强强先反应,按由强到弱依次进行。
已知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 ①
2FeCl2+Cl2===2FeCl3 ②
I2+SO2+2H2O===H2SO4+2HI ③
下列物质的还原能力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I->Fe2+>Cl->SO2   
B.Cl->Fe2+>SO2>I-
C.Fe2+>I->Cl->SO2
D.SO2>I->Fe2+>Cl-
思路点拨: 比较还原能力强弱的思路为:
(1)找出每个反应中的还原剂和还原产物;
(2)同一反应中还原能力:还原剂>还原产物。
根据反应方程式“前”大于“后”可以判断还原能力的强弱。由反应①可知:I->Fe2+,反应②可知:Fe2+>Cl-,反应③可知:SO2>I-。综合可得物质的还原能力:SO2>I->Fe2+>Cl-。
答案: D
规律方法: 确定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的思路:依据题给反应得出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弱,与题给条件对比,一致者反应能发生,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双选)(  )
A.2NaW+Z2===2NaZ+W2
B.2NaX+Z2===2NaZ+X2
C.2NaY+W2===2NaW+Y2
D.2NaZ+X2===2NaX+Z2
解析: 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Z2>X2>Y2,氧化能力强的单质可以氧化其后的阴离子成单质,即W2+2Z-===2W-+Z2。以此判断W2可氧化Y-,Z2可氧化X-,所以B、C为正确选项。
答案: BC
1.下列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一组是(  )
A.HNO3、Cl2、FeCl3、KMnO4   
B.Al、CO、O2、H2
C.Zn、C、H2、CO
D.KClO3、MnO2、C、Fe
答案: C
2.(2011·福州高一质检)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的是(  )
A.SO3+H2O===H2SO4
B.Cl2+H2O===HCl+HClO
C.2F2+2H2O===4HF+O2
D.2Na+2H2O===2NaOH+H2↑
解析: A项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C项水做还原剂;D项水做氧化剂。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 B
答案: C
4.在含有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锌粉,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
(  )
A.Mg B.Cu
C.Ag D.H2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优先规律,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时,氧化性较强的首先被还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Cu2+>(H+)>Zn2+>Mg2+,故首先被置换出来的是Ag。
答案: C
5.(2011·西安高一质检)实验证明某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试分析:
(1)在上述5种物质中,________是反应物,________是生成物;
(2)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是还原产物;
(3)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NO3、H2S NO、S、H2O (2)HNO3 NO
(3)H2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