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理科化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体系内的压强
C.反应物的性质 D.反应物的状态
2.2008年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为获得2007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教授颁奖,以表彰他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3.已知4NH3 +5O2 = 4NO + 6H2O ,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
A.4/5v(NH3)=v(O2) B. 5/6v(O2)=v(H2O)
C.2/3v(NH3)=v(H2O) D. 4/5v(O2)=v(NO)
4、反应2SO2(g)+O2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1 s B. 2.5s C. 10s D. 5s
5.反应2A(g) 2B(g) +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压 B.减压 C.减小C的浓度 D.降温
6.恒温下,反应aX(g) bY(g) + cZ(g) 达到平衡状态,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从0.1mol/L增大到0.19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7.已知450℃时,反应 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
8.已知(1)H2O(g) = H2O(l) ΔH1=-Q1 kJ·mol-1
(2)CH3OH(g) = CH3OH(l) △H2=-Q2 kJ·mol-1
(3)2CH3OH(g) +3O2(g) = 2CO2(g)+4H2O(g) △H3=-Q3 kJ·mol-1
(Q1、Q2、Q3均大于0)若要使1mol液态甲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放出的热量为(单位:kJ)( )
A.Q1+ Q2 + Q3 B.0.5Q3-Q2+2Q1 C.Q3-2Q2+4Q1 D.0.5(Q1+Q2+Q3)
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1 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B.△H<0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CaCO3(s)CaO(s)+CO2(g) △H>0 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H<0,△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
10.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H<0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t1时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1时充入SO3(g)
B.维持压强不变,t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维持温度不变,t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
D.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时充入SO3(g)
11.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①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②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③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pH为2.3 ④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⑤ 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⑥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③
12.pH=3的醋酸和pH=3的硫酸两种溶液,下列有关这两种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
B.加水稀释100倍后两溶液pH仍相同
C.醋醋中c(CH3COO-)与硫酸中的c(SO)相同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片放出H2体积相同
1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已知2SO2(g)+O2 2SO3(g) 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已知H+(aq)+OH-(aq)=H2O(1),△H=-57.3kJ/mol,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均为57.3 kJ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 则△H1<△H2
14.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度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
15.在一密闭容器中,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2C(g),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40% B.50% C.60% D.70%
二、双项选择。(每题必有两个正确答案,若只选对一个正确答案,得2分,全部选对得4分,出现错误答案,该题得零分。本大题共20分。)
16.一定温度下,容积不变的容器里,对可逆反应A(g) 2B(g) +3C(g)的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 同时生成3a molC
C.容器内的气体总质量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17.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ΔH2>ΔH1的是( )
A.2H2(g)+O2(g)===2H2O(g) ΔH1=-Q1 kJ/mol
2H2(g)+O2(g)===2H2O(l) ΔH2=-Q2 kJ/mol
B.S(g)+O2(g)===SO2(g) ΔH1=-Q1 kJ/mol
S(s)+O2(g)===SO2(g) ΔH2=-Q2 kJ/mol
C.C(s)+O2(g)===CO(g) ΔH1=-Q1 kJ/mol
C(s)+O2(g)===CO2(g) ΔH=-Q2 kJ/mol
D.H2(g)+Cl2(g)===2HCl(g) ΔH1=-Q1 kJ/mol
H2(g)+Cl2(g)===HCl(g) ΔH2=-Q2 kJ/mol
1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19.室温下,pH值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醋酸产生的氢气比盐酸多
20.如下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 mol-1
B.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第二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1.(2分)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是:CO(g)+ H2O(g) = CO2(g) + H2(g)
已知25℃时:C(石墨) +O2 (g) = CO2(g) △H1 =-394 kJ·mol-1
C(石墨) +1/2O2 (g) = CO (g) △H2 =-111 kJ·mol-1
H2(g) +1/2O2 (g) = H2O(g) △H3=-242kJ·mol-1
试计算25℃时CO(g)+ H2O(g) = CO2(g) + H2(g)的反应热 kJ·mol-1
22.(6分)将气体A、B置于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4A(g)+B(g) =2C(g) 反应进行到4s末,测得A为0.5 mol,B为0.4 mol, C为0.2mol。则用v(A)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用v(B)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用v(C)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为 。
23.(16分)已知反应A(g)+B(g) C(g) + D(g) △H<0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的是否有影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10分)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H2+I22HI,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
(1) 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2) 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0mol,试求达到平衡状态时 c(H2)= ,c(I2)= , c(HI)= 。
25.(16分)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将溶液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 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为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酸的体积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写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眼睛视线与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 。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终点时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溶液润洗,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第 1 页 共 6 页 第 2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