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1866年 孟德尔以《植物杂交试验》论文,提出遗传因子(基因)理论
1900年 3位植物学家先后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理论
1902年 2位科学家发现染色体的传递方式与“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有平行关系(一致性),提出“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后来摩尔根还假设性染色体上也有基因。
本章关注的核心问题有:
解释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对识别染色体的意义。
说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特征和减数分离的遗传学意义。
简述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举例说出性别决定的类型。
评述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及其意义。
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
第一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 书P25
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三种形态类型 书P26
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2n),配子中的染色体是减半的(n).同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相对恒定。
问题探讨
看以下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与配子图中的
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你能猜想到什么问题吗
1、配子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关系?
2、染色体数目变化是在什么时候?
*在原始生殖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要经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了一半.
对象:
时期:
特点:
结果:
1、对比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特点?
形态 大小 数目
2、受精卵中染色体特点?
两两相同,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什么是同源染色体?P27
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这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完全一样的染色单体,由着丝点连在一起。
配对 的两个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四分体: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从染色单体的角度考虑)
一个四分体
两个四分体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第
一
次
分
裂
第
二
次
分
裂
减
数
分
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
前期:联会、四分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级
末期:各形成2个精细胞
变形
精
子
的
形
成
过
程
间 期:
分
裂
期
第
一
次
分
裂
第
二
次
分
裂
前期 I
前期II
中期 I
中期II
后期 I
后期II
末期 I
末期II
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联 会、四分体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减少一半
同有丝分裂
0
N
N
0
2N
2N
2N
N
2N
2N
N
2N
2N
N
2N
4N
2N
4N
4N
2N
4N
4N
2N
4N
4N
2N
4N
0
2N
2N
末 期II
后 期II
中 期II
前 期II
末 期I
后 期I
中 期I
前 期I
间 期
体细胞
染色单体变化
染色体变化
DNA变化
细胞时期
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
数目
曲线
分析讨论
1、染色体复制时间
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过
3、四分体的含义
4、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何时
5、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6、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分裂过程的区别
图像的区别及比较
染色体与DNA曲线图的比较
(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分裂
(不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分裂
四分体排列于细胞中央
同源染色体分离
有丝分裂
减Ⅱ
中期
后期
(不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含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Ⅰ
有丝分裂
减Ⅱ
减Ⅰ
A
B
C
D
E
F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比较
区别
图像
曲线
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4个精子
第
一
次
分
裂
第
二
次
分
裂
减
数
分
裂
2n
4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与DNA的曲线比较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卵)
母细胞
精子(卵)
细胞
次级精(卵)
母细胞
2n
4n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区别
图像
曲线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精子
联会
四分体
联会
四分体
jsfl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过程中的胞质分裂情况有所不同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数不同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联会、四分体、
彼此分离
无
减半
性细胞
4个
2个
连续两次
一次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同源染色体变化
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性质
子细胞数目
分裂次数
比较项目
区别
图像
曲线
体细胞
不变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B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D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A 染色体进行复制
B 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 有纺锤体形成
D 着丝点分开
B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 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B
填空题: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
(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是( ),染色单体数是( ),后期的着丝点数是( )。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数是( ),染色单体数是( )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是( )
24
48
48
24
48
24
12
a a’ b b’
c c’ d d’
1 2
3 4
思考与练习
下图为一生物细胞图
1)细胞中同源染色体
为——————
2)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发生分离
—————可进行自由组合
3)如原细胞有染色体a , 则a’
是如何来的,两者何时分开 ?
思考:
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卵细胞
精子
受精作用:
受精卵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大小基本相同
注意: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后代)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五、维持物种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的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