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基本要求 1.说出免疫功能的异常反应
2.说出引发艾滋病的病毒及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3.讨论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措施,养成正确对待艾滋病的科学态度,做到洁身自爱。
重点 1.艾滋病
2.过敏反应
3.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难点 艾滋病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西 欧
1.2万/76万
北非和中东
2.5万/38万
次撒哈拉非洲
160万/
2250万
东欧/中亚
5.5万/160万
南亚/东南亚
27万/400万
澳大利亚/
新西兰
1200/ 7.5万
北美洲
2.1万/130万
加勒比
1.1万/23万
拉丁美洲
5.8万/160万
东亚/太平洋岛国
3.2万/
80万
全球总计: 210万/3320万
2007年全球AIDS死亡人数
/HIV感染人数及分布
新闻报道一: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年7月29日发表的《2007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
链接二: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显示:
亚洲艾滋病例增加速度最快;
全球近些年新增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当中,四分之一在亚洲;
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尼和越南。
链接三:
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例 26430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7753例;报告死亡34864例。
问题归纳:
1.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2.我们如何远离可怕的艾滋病?
(为什么艾滋病患者最终都会死亡?)
概念
艾滋病病毒
致病机理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概念
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
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
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
活动——理解图表:
仔细观察HIV结构模型图,请描述HIV的结构和物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模型
逆转录酶
蛋白酶
核心蛋白质
糖蛋白
RNA
脂类双层膜
致病机理:
HIV(蓝色)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
RNA
单链DNA
双链DNA
前病毒
整合在宿主细胞
的染色体上
逆转录酶
mRNA
蛋白质
组装新病毒
释放新病毒,辅助性T淋巴细胞被破坏
吸附、侵入、脱壳
长时间的潜伏后被激活
活动——知识应用:根据HIV的结构,及有关遗传知识,讨论HIV是如何在辅
助性T淋巴细胞中进行复制新HIV的?
A
B
①
②
①处血液中HIV浓度下降的原因:细胞毒T淋巴细胞作用于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HIV失去寄生场所,被相应抗体结合,使HIV形成沉淀,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分解。
新闻报道二:
悲惨,河南有个“艾滋病村” ,都是卖血惹的祸!
河南省上蔡县的文楼村得艾滋病的人“很多”,以至于这个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艾滋病村”。
据统计该村自愿化验的村民的155份血样,竟有96份HIV呈阳性,艾滋病感染率高达61.9%。
新闻报道三:
大学生假扮艾滋病人索求拥抱 七成市民拒绝
“我是艾滋病人,能给我一个安慰的拥抱吗?”2008年12月1日上午,长沙步行街附近出现2名戴着口罩的“艾滋病人”,要求与市民和游客拥抱,约七成市民拒绝。
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病毒分布: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判断这些途径会不会传染艾滋病?
并说明理由
语言交流
礼节性接吻
拥抱
握手
打喷嚏
咳嗽
共用工具
共同进餐
公用电话
共用办公工具
共用卧具
共用马桶
一同洗浴
共用
游泳池
活动——因果推断
1)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
2)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3)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4)远离毒品
5)对已感染HIV的孕妇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婴儿进行人工哺乳
远离艾滋病,
预防是关键
活动——因果推断:请根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谈谈有哪些预防措施?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类。
致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
活动——联系实际:
同学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过敏反应吗?如何预防过敏反应?
1)找出致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致敏原
课后活动——预防过敏
向你的家人说明过敏反应,将曾引起家人过敏的物质列在表上。利用这张表确定是否某些过敏会频繁出现在你的家里。
活动——构建概念图:
根据给出的概念: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先天性免疫缺乏病、后天获得免疫缺乏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过敏反应,利用以下的模式构建概念图。
概念连线处标出连接词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过敏反应
包括
分为
例如
免疫系统的功能减退
先天性免疫缺乏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例如
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后天获得免疫缺乏病
1 .下列物质不可能成为致敏原的是
A.牛奶 B.HIV C.青霉素 D.花粉
2.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生活中最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是
A.打喷嚏、咳嗽等空气传播途径
B.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补牙时,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用过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3.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HIV引起的,HIV存在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尿液和乳汁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B.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C.人体感染HIV后即可表现症状,免疫功能立即严重衰退
D.至今艾滋病仍然无法治愈
B
D
C
反馈练习
4.某科学家正在进行有关治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以找出在受到HIV感染后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最佳时间。研究获得的试验结果如图A、B、C所示,其中图A表示未接受治疗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情况,请根据上述数据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感染HIV之后的第800天到1200天内,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发生的变化是 .
⑵根据图B和图C,你认为一个人在感染HIV后的第800到1200天这个时间段内,进行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间是 。用图上的数据说明你的论点(该药物对人体又很大的副作用,且较难被病人接受):
图B
图C
大幅度减少
第800天
因为第1200天开始治疗时,需要最高浓度的药物,在治疗150天以后,T细胞才达到第800天相应剂量药物进行治疗所达到的数值。而随后,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就大幅下降,治疗效果依然很好。
一首歌曲:《爱在阳光下》刘德华等演唱
一本书籍:《中国艾滋病调查》高耀洁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部影片:《颖州的孩子》
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
颖州的孩子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