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流行歌曲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我谈流行歌曲 》(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5 18:39:40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主 讲:陈 芳
唐诗宋词直接成为流行歌曲的表现
主题和内容。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现代流行歌曲借用一些古典诗文中
的典故或内容。
★she<长相思>;
★轮回乐队<烽火扬州路>;
★周杰伦<兰亭序>。
方文山歌词赏析:
<东风破>: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发如雪>:“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
<千里之外>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
声黑白”。
离 恨
<青花瓷>:
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
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方
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
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详解: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比喻
转化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 )
比喻
转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
双关
夸张
名作动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雨过天青”是青花瓷上品中的上品,存
世极少,也是最美丽的颜色,是一种非常难于
制作的颜色,这种釉色出炉的那一瞬间必须是
烟雨天,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
转化
倒装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
比喻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反复排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转化
发如雪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
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举杯邀明月 李白
——暖风熏得游人醉 林升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狼牙月伊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举杯饮尽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诗)
缘字诀几番轮回 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
——任凭弱水三千,吾只取一瓢饮 曹雪芹
北大试题(语文) ●给方文山《青花瓷》中的一句歌词“素坯勾勒
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挑语病。
周杰伦《青花瓷》中的一句歌词“素胚勾勒
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 ”有语病。“素胚”不是
“勾勒”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应该是“在素胚
上”勾勒出青花,素胚其实是状语;同理,应该
是“在瓶身上”描绘的牡丹一如你的初妆。《流行歌曲的歌词》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责任。尽管我们说综合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但是他们的学习成果必然要用某种方式呈现出来。所以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初写研究报告上。
只要是流行的,就是学生喜爱和关注的,流行歌曲更是成为了中学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大部分学生关注的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外部形式因素,如歌手的嗓音、歌曲的曲调旋律等等,而很少会思考、品评其内在核心因素,即歌词的内涵,所以很容易在学习成果的展示时,学生会过分强调其视听的效果,不用文字,而只看画面,听曲调的成果,使其看起来更像是音乐课的作业。所以在研究主题和资料的选定上,我们更强调真正触及歌词的思想内容、字词句的欣赏、各种写作手法的探究,使本次的综合性学习更贴近语文的内核,有了语文的生命力。
其次,八年级学生对于围绕主题查找资料的技巧已经非常熟练,例如利用网络查询,查找图书馆现、过期刊、图书等,但学生对于如何充分调动多元化参与,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书面走向更为灵活的人群,展开调查研究这一方面还显得缺乏勇气。在本次综合性选题中,书本上有一个方向是:不同的年龄、不同身份、性格的人喜欢不同的歌曲,如果做这一专题的研究,学生就必须大胆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教师就必须对此进行帮助与指导。
第三,面对大量收集、下载的文字资料,很多学生喜欢偷懒,资料未经仔细阅读和筛选。甚至带着网络上常见的硬伤便直接上交,使得学习成果严重缺乏学生的独特体验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成为资料的搜集者。所以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强调在搜集完资料后,指导学生以独特的经验,对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形成个性化的认识,达到提高学生认识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目的。使每一份上交的研究报告中都有学生自己的观点,而所有的资料都将成为学生论证自我观点的有效论据。
同时,在撰写研究报告时,我们还要求重视标出资料的来源、引文出处,强调摘引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指导学生学会区分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最后,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和分享。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正式开始之前,我自己先撰写一份《从罗大佑歌曲歌词的思想内涵探究其人生理想》的研究报告,准备给学生以示范,并和学生展开交流、分享。在学生选好主题,搜集好资料,研究报告形成初稿之时,花1课时的时间给学生自主交流,提出困难、互助解决的契机;同时,在研究报告完成且评出奖项后。再用l课时的时间提供给学生分享、交流、总结、反思的机会,例如,优秀的、有创意的研究报告是如何写出来的,我是如何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同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不太成功的研究报告提出修改的建议,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全班同学共同探究、学习、反思的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对流行歌曲的歌词从其思想内容、字词句欣赏、各种写作手法的探究等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
2.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互助下,初写研究报告。
3.学会大胆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充分调动多元参与,充实自己的研究报告。
4.培养学生从大量资料的阅读中辨别、筛选资料以及形成观点的能力。
5.要求学生在写研究报告时标明资料的来源、引文的出处,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助、分享中,提升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贴近语文的内核对“流行歌曲的歌词”进行究选题。
难点:指导学生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明确研究报告的基本写法,撰写好一篇研究报告。
[教学安排] 四课时
因为撰写研究报告需确定主题、搜集整合资料、形成文字、修改,并且学生又是初次接触,因此本次综合性学习安排一个月的活动时间,正规课时为四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动员,指导研究报告基本写法,讨论选题,布置任务。)
一、导入
引<马加爵心理报告>一文中马加爵与其姐姐对话时引用流行歌手王菲一首歌中的歌词,来表达他对自己行为反思的材料(该材料可在网上找到),以此说明流行歌曲歌词的内涵有时是非常深刻的,也能体现很高的思想价值,并能给青少年以影响。
(在教师的指导下强化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是要把歌词研究贴近语文内核的学习目标。)
二、展示教师自己的研究报告——《从罗大佑歌曲歌词的思想内涵探究其人生理想》
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研究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1.研究的背景与目的;2.研究的内容和你的主要观点;3.对研究内容的分析和论证;4.得出结论;5.标明注释、援引资料和引文的出处。
(范文指路,具体可感。)
三、讨论选题
根据阅读教材上的提示,以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讨论出以下选题:1.新新网络歌曲歌词特点研究。2.家庭三代人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探究。3.周杰伦歌曲歌词研究。4.唐宋诗词与流行歌曲歌词。5.经典歌曲歌词探究。6.流行歌曲歌词的50、80、90年代。7.校园民谣歌词特色研究。8.自创歌词写作技巧。
(在学生讨论选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选题时把握以下几条原则:1.选题要小。2.切入口要小。3.选题要有一定研究价值。4.便于查找资料。)
四、布置任务
1.确定选题后,学生自主分组,也可排除这七个主题外自己另外申题立项组成小组。
2.布置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根据选题广泛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
3.指导学生用半周时间仔细阅读分析资料,形成观点。
(重点强调在阅读、分析资料之后形成观点的过程,请同学们记录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和困难以便于第二课时进行交流、互动,并允许小组在提出观点时有不同观点。)
第二课时
(分小组展示资料,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一、搜集、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分小组汇报选题名称、人数、分工情况,展示一周以来搜集的资料或社会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所形成的观点。
(通过这种形式很好地对每一小组成员自主探究的过程进行检验。为后一环节的交流互助提供基础。)
二、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组织学生对每小组所形成的观点进行探究、品评。对与资料提炼不符的观点提出修改意见。
2.组织每小组交流查找的资料,展开社会调查,将形成观点时遇到的困难进行交流,互帮互助进行解决,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做研究报告准备时的心得体会与学生交流。
(主动创设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形成团结合作探究的氛围。)
三、强调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
1.写作研究报告的时间为一周。
2.每小组内部如根据资料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允许根据不同的观点写成两篇或多篇研究报告。
3.每小组安排一位同学执笔完成初稿,其他组员对初稿进行修改。
(把撰写研究报告的要求明确下来,便于初写研究报告的学生实践操作。)
第三课时
(召开研究报告会,展示研究报告成果。)
以报告会的形式展示各小组研究报告的初步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班的讨论交流,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以促成各小组研究报告的完善。
(展示成果的环节是各小组展示学生自我思考、语言文字表达、综合资料运用能力的极好机会。各小组都要将研究报告展示在大屏幕上,其余小组甚至可以从读错、写错的字和病句上进行纠正,使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加强重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各小组间的互助,也很好地鼓励了学生之间沟通。)
一、公布评价报告的具体奖项
1.整体水平最高奖。2.最佳观点奖。3.最佳资料论证奖。4.最佳研究报告制作奖。5.最佳科学精神奖。
(奖项的设立是以鼓励、保护学生初写研究报告的热情为主。“最佳科学精神奖”的设立,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直接资料与间接资料的认识,以及培养标明资料去处的习惯养成。)
各小组用一周的时间完成对研究报告的修改,并制作成文上交评奖。
第四课时
(表彰,心得体会交流、分享、总结。)
一、表彰
通过对各小组制作成文的研究报告进行评奖,在这节课上进行表彰。
二、交流、分享、总结
请获奖的小组派代表对该小组获奖的经验进行交流,使得这一经验在全班推广,为以后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水平的提高作准备。
(表彰注重对观点创新、鲜明,善于利用资料进行充分论证,内容完整、充实的研究报告的关注。)
【教学后记】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面对初写研究报告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充当的是学习和活动的先行者。这次在综合性学习开课之前,我花了几天时间完成了我自己所感兴趣的歌手罗大佑歌曲歌词的探究。实践证明,这种尝试是好的,给了学生真切直观的感受,拉近了自己与学生交流的距离。我深感:教师只有先行了,才能真正体验到学生初写研究报告时的困难,才能更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其次,教师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第二课时上,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后,如何整合、筛选资料,并如何通过整合过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等等。教师此时就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灌输者和批评者,而是作为本次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作为学生的朋友: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出现问题时的焦躁心理,使学生及时地得到感染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