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图形的运动(三)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 图形的运动(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7 15:1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的运动(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83、84,例1、例2
【教材分析】:在本课是在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之后学习的。本课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本课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关于对称和旋转、平移的知识基础上,如果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安排,使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演示、验证。得出旋转的三要素和旋转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实间和空间。这样,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教法、学法】:本课的知识空间观念比较强,因此,在学习是应以借助学具动手操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转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现象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得合作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制作微课视频,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模拟旋转。让学生在现实雨虚拟直接充分感知新知,加深对旋转的理解和认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线段的旋转。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观察、讨论中,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ppt课件(含微课视频)、操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 】
游戏引入 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旋转。
教师:同学们,大家玩过俄罗斯方块的游戏吗?(课件出示游戏画面)
师:如果让你来玩,你准备怎样操作?
生: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放在左边的角落里。(出示动画: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后下落。)
师:谁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
生:(学生边讲示范,动画出示时针的旋转 )顺时针方向就是时针旋转的方向。
师:那与之相反的呢?
生:逆时针旋转
师:这次又怎么操作?
生:把紫色的图形逆时针旋转后放入左边的角落里。
师:你见过生活中哪些是旋转现象吗?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屏幕展示风车和旋转门。并说一说风车是绕一个点旋转,旋转门是绕一条轴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环节引出旋转,以游戏激趣,目的一是通过视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视觉让学生感知数学;三是通过比划比划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行为动作,从而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是可以改变枯燥无趣的复习环节。】
探究新知
1.通过观看视频,分析现象,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
感知旋转方向。
教师:下面进行眼力大考查,看谁观察最仔细,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马上举手,好吗?播放视频
教师:你发现这两这两个同学旋转有什么不同吗?
预设:旋转的方向不同。(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板书:方向)
教师:(老师再一次做顺时针方向旋转动作)看来旋转和方向的有关。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请学生观察屏幕;说得出来,说完后欣赏图片。板书:方向)
感知旋转角度。
教师:眼力大考查继续,下面进行第二组,请仔细观察。为什么旋转转的这么整齐?
师:旋转得整齐吗?
生:整齐
师:为什么旋转转的这么整齐?
预设:旋转角度相同。(板书:角度)
感知旋转中心。
教师:最后一组,这次有点难,看谁能发现? 老师再把线段分别绕两头旋转一周,请学生说说这两种旋转哪里不同?(板书:中心)
教师:看来旋转时,绕哪个中心旋转很重要,同样是这条线段,同样是绕一周,绕的中心不一样,旋转轨迹也完全不一样了。
【设计意图】1、通过观看播放生活中的视频,从简单的实例入手,在似简单的变化中请学生比较不同之处,2、运用《几何画板》形象地感知、体会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语言详细准确的描述旋转,让学生对旋转有更深刻的认识。

2.学习指针的旋转,进一步认识旋转

从“12”到“1”。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变化。说一说这个指针是怎么变化的? 如果一个学生讲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边讲边分析,他讲清楚了什么?直到最后把选择三要素都请出来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讲时,不要求他们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旋转三要素说出来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教师:从“1”到“3”,指针是怎么变化的呢?
(2)填一填,从“3”到“____”,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
(3)像这样,你出一题,请其他同学来填一填。然后同桌之间互相问一问,说一说。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在这一环节中,充分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不断完善对指针旋转的描述,在次再次利用《几何画板》辅助理解,加深对旋转的理解。
游戏:我是小闸机
课件出示练习题1。
游戏规则:一名学生伸开双臂当闸机,选1名学生当汽车,要通过的“汽车“排好队,其他同学一起说出正确的旋转,方可通过。
【设计意图】1、通过实际模拟,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通过游戏,让一些有表现欲望的同学得到展示,同时也活跃学习气氛,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我是小法官

【设计意图】百密而有一疏,错误尽量在课堂上课堂上解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观察旋转的变化
教师课件出示例题2,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方格纸上和三角形纸板模拟例题2的旋转过程,先将三角形纸板固定住方格纸上,再在方格纸上顺时针旋转90°。
师:观察三角形纸板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教师小结:1、旋转时O点的位置不变
2、三角尺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教师课件操作
师:通过此次操作,你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每条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旋转后的三角形,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三角尺每个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O点位置没有变)
四、欣赏旋转的美

【设计意图】1、让学生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运动带来的美感。2、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和创新的品质。
五、【总结】
通过设计游戏分两组进行比赛。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旋转”有了哪些了解? 教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在讲一个物体旋转时,如果讲清楚了这三点,也就明确了它是怎样旋转的了。(板书:旋转的三要素) 教师:关于“旋转”,我们后面还要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总结回顾中,进一步理解提升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
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在教学时,让学生观察种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2、注重学生的活动, 在教学,多让学生思考,并操作记录学习过程,然后汇报交流总结经验。其中再操作时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按照“想一想、做一做、在想一想”的过程进行研究,在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我并进行随堂观察指导有困难的学生,最后听学生自己小结的时候,注意了学生用语言来表达时的完整性,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本课需要大量的图案来让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感受图形运动带来的美。课前,我利用制作好的视频来复习旧知识,课中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课尾
我制作《旋转的美》微视频,让学生享受美得盛宴!
4、如果ppt与几何画板,还有电子白板各种优势能更好的融合就更完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