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5 19:3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明:(一)本试卷共六部分21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三)命题:林淑芬
一、识记积累(10分)
1、背诵默写(10分,每处1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3)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其一)
(4)画图省识春风面, 。(《咏怀古迹》其三)
(5)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
(6)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7) ,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并序》)
(8)浔阳江头夜送客, 。(《琵琶行·并序》)
(9)故不积跬步, 。(《劝学》)
(10)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6题。(共14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人圣人,其也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古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2分
A.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 靠近
B.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众多的人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 学不可以已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小学而大遗
4.下列加点的字,活用的现象与“耻学于师”中的“耻”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是古圣益圣,愚益愚
C.从而师之 D.却匈奴七百余里
5.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为天下笑者 D. 夫晋,何厌之有?
6. 翻译。(各3分,共6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6分)
7.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
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 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 "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A. 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B. 黛玉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令人想到一个闺中少女,高洁多情却又孤独绝望,宝玉听罢不觉痴倒。
C. 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 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黛玉,又心疼她暑天跑来看他。而黛玉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E.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9.简答题 :任选一题作答 (5分)
(1)简述“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故事
(2)请简述“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故事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⑤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⑥,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上》)
【注】①安:乐意。②梃:木棒。③庖:厨房。④厩:马栏。⑤恶(wu):疑问副词,何,怎么。⑥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梃与刃”的譬喻是为了说明“以刃与政”的“不仁”,来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觉悟。
B.“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强调的是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C.文中用人们对兽相食尚且恶其残忍,来说明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对人的同情,这样来激发惠王对人民的仁心。
D.“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驱兽食人的残暴行径。
(2)分析上面选段,你认为和下面选段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9分)
“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在贵族政治未崩坏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礼、乐等等,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是没份的。那时有知识技能的专家,都由贵族专养专用,都是在官的。到了贵族政治崩坏以后,贵族有的失了势,穷了,养不起自用的专家。这些专家失了业,流落到民间,便卖他们的知识技能为生。凡有权有钱的都可以临时雇用他们;他们起初还是伺候贵族的时候多,不过不限于一家贵族罢了。这样发展了一些自由职业,靠这些自由职业为生的,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便是“士农工商”的“士”,这些“士”,这些专家,后来居然开门授徒起来。徒弟多了,声势就大了,地位也高了。他们除掉执行自己的职业之外,不免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来了。这就有了种种看法和主张。各“思以其道易天下。”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
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是孔子。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蹇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他自己作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可以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所谓旧文化、旧制度,主要的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创造的。继续文王、周公的事业,便是他给他自己的使命。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
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凡事只问该做不该做,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计利。这样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他想着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都是名不正的缘故。君没有君道,臣没有臣道,父没有父道,子没有子道,实和名不能符合起来,天下自然乱了。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他是给封建制度打了个理论的根据。这个正名主义,又是从《春秋》和古史官的种种书法归纳得来的。他所谓“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为作,就是理论化、旧文化、旧制度,要将那些维持下去。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便在这里。
选自《经典常谈》)]
11.诸子百家是怎样兴起的?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秋,战国之际,本来属于贵族阶层末一级的“士”,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形成了以自由职业为特征的诸子百家。
B.贵族政治崩坏以后,那些有才能的人由贵族沦为平民,后来借助开门授徒等方式,重新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些人就是诸子百家。
C.随着贵族政治崩坏,原来由贵族专养专用的有才能的人,因贵族失势而流落到民间,靠卖知识技能、开门授徒为生,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
D.春秋,战国之际,有才能的人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开门授徒,对当时的文化制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诸子百家。
12.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3分)
A.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是一个“老教书匠”,弟子三千,为社会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招收来自社会不同层级的学生,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
C.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开中国讲学和游说之先河。
D.孔子一律教学生读《诗》《书》《礼》《乐》,而且使《诗》《书》等成为儒家的专有品。
1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封建时代的学者热衷于政治,不愿走西方自然科学的道路,对天文、算数、医学等自然科学,很少有人肯潜心加以研究。
B.诸子百家里只有儒家始终守着《诗》《书》《礼》《乐》,其他各家都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倡导更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学说。
C.宋元以来,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礼法要求,并不是孔子礼教思想的精神,而是统治者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作的曲解。
D.当今世界,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儒学思想的核心——“尚德”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推崇。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5分)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听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到底到哪儿了。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来打算去保加利亚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4.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5. 补写第二段中“基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谈谈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运用(10分)
18. 下面是某生给同学写的作文评语,其中有简明、得体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并修改。(4分)
①写好抒情散文,关键的地方是要让感情有所寄托,这样才能避免空洞无物的毛病。②你将情感寄托于往事,表达对逝去的昔日时光的留恋,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情感氛围。③看来,你在抒情散文写作方面已经有了极深的造诣。④请在语言方面再下点工夫,古人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很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3分)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答:言外之意:
应对:
20.请在下面语段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3分)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启迪。李白梦游天姥山,领略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洒脱;杜甫远眺泰山,渴盼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抒发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
六、写作(70分)
21. 作文题目
底气,原指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后常引申为基本的信心和力量。请以“底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议论文或记叙文都可;④不少于800字。
芗城中学11-12下学期高一年语文科期中考参考答案
一、1.(1)砯崖转石万壑雷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丛菊两开他日泪
(4)环珮空归夜月魂
(5)渚清沙白鸟飞回
(6)无边落木萧萧下
(7)别有幽愁暗恨生
(8)枫叶荻花秋瑟瑟
(9)无以至千里
(10)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8、(5分)AC(A“应贾政之召”应为“应贾母之召” C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甑家被烧毁)
9.(5分)(1) 贾雨村到任就遇上人命官司,经门子提醒,得知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他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照门子诡计虚张声势拿人,假称薛蟠被鬼魂追索已死,给冯家一点烧卖之费了事,徇私枉法胡乱判了案。
(2)端阳节宴会不欢而散,宝玉回房长吁短叹,因晴雯跌折扇子股子说了句,晴雯讽刺袭人正经还没混上个姑娘就称起“我们”了,宝玉气得要撵她。过后宝玉为了哄晴雯高兴,就让她撕扇子,麝月干涉,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
10. 【答案】(1)D(3分)
【解析】(1)这句不是直接揭露梁惠王的残暴行径,而是委婉说明产生这种情况无异于驱兽食人。
(2)两个选段都体现了孟子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3分)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四、(一)(9分)
11.D D.其他三项概括有信息缺漏,只有D项表述意思完整。
12.D D.“成为儒家的专有品”并不是“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答非所问。
13.B B.说法绝对。
(二)14. (3分) 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②判断问题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维。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想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五、
18、(4分)①删去“的地方” ②删去“逝去的”或“昔日” ③“ 极深的造诣”改为“较高的水平” ④删去引号中的句号
19、(3分)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得分点:肯定自我、巧妙转化“缺点”、语言得体)
应对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
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得分点:坚持自我、体面解除尴尬、语言得体)
20、(3分)【答案】 
(示例)苏轼深入庐山 认识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王安石攀登褒禅山 知晓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真谛
五、21、作文 评分参见2011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