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暑假作业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声的世界——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暑假作业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7 11: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4题,每题2/分,总28分。)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真空不能传声
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 学生听到教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D 在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2.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宇航员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传播
3.如图3所示,相同的8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向瓶内吹气,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4.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了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 )
 A 铁、空气、水 B 铁、水、空气
  C 水、空气、铁 D 空气、水、铁
5.我们能听到蜜峰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振幅不同
6.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经过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
A、204m      B、408m      C、340m       D、170m
7.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8.下面是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C 宇航员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交谈 D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液体中传播的快
9.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频声波的威力在于其比飞机飞得更快
B.“声波炮”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发射器喇叭状外观能增大声音的音调
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0.在一次晚会上,岳云鹏在节目中分别模仿了刘欢、郭德刚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从物理角度分析,他模仿的是刘欢和阿宝说话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1.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B.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C.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D.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12.人能听到立体声的主要原因是( )
A、声音是立体的 B、有两个扬声器
C、一只耳朵也可以听见立体声 D、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1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14.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1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二、填空题:(总35分)
16.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频率”、“振幅”、“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这些词。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 大;
(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___ 好;
(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高。
17.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
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18.如右图所示,王老师对着吸管吹气,使吸管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______,用剪刀把吸管剪短,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利用这个吸管还可以吹出小鸟的叫声,这是模仿了小鸟的________。
19.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   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   就会改变。
20.几种动物和人能够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如下:
①猫:60~65000Hz ②青蛙:50~8000Hz ③狗:15~50000Hz
④知更鸟:250~21000 Hz ⑤鳄鱼:20~60000 Hz ⑥人:20~20000 Hz
在所列的动物和人中,能听见超声的有 (填序号,下同),能听见次声的有 ,超声和次声都听不见的是 。
21.图6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

2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________的影响。
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
空气(0 ℃) 331
空气(15 ℃) 340
空气(25 ℃) 346
煤油 1324
水(常温) 1500
海水(25 ℃) 1531
23.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纳作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发射回海面共历时3s,此处海底深度为_______________m(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一题,3分)
24. 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看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显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四、探究实验
25.如图12所示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__________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改变。
26. ①如右图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用线悬挂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
这个现象表明
②如图2所示,用小锤敲右边的音叉时,发现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小塑料球也会一次次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1)
(2)
③如果将如图2所示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你会发现怎样的现象?
④ 在这两个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7.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100 1.02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钢 100 1.02
I 尼龙 80 1.02
J 尼龙 100 1.02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10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30.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1.有一根钢轨长1040m,甲同学在钢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钢管上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 52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求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3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 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 s听到爆炸的声音。(声速为340 m/s,忽略光传播时所用的时间)问:
(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D B B A D B D C B D D B A
二、填空题:
16.振幅 音色 频率
17.声源 传播途径 接收
18.越大 变高 音色
19.振动 音调
20. ①③④⑤ ③ ②⑥
21.振动 音调
22.小 温度
23、765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三、简答题:
24、甲:可以用来验证声音传播的需要介质的实验
乙:声音产生的条件,需要振动
丙:声音的音调
丁:声音产生的条件。
四、实验探究题:
25、(1)振动 (2)响度 (3)音调
26.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②(1)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可以引起物体振动(具有能量)
③小塑料球不会被弹起。
④ C
27.(1) A,B,C A,D,F E,H,J
(2) 选用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琴弦调整不同的松紧程度再做实验进行比较。
五、计算题
30.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听到回声所用时间t=1.2s。
求: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s。
解:由v = s/t得
该声音通过的路程s总=vt =340m/s×1.2s =408m,所以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s=s总/2=408m÷2=204m。
答: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204m。
31.已知: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v1=52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2=340m/s,钢轨长s=1040m。
求: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t。
解:由v = s/t得
t1=s/v1=1040m÷5200m/s=0.2s,t2=s/v2=1040m÷340m/s≈3.1s,?t=t2-t1=3.1s-0.2s=2.9s。
答:听到的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2.9s。
32.(1)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t=2.1 s。因为v=,
所以反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
s=vt=340 m/s×2.1 s=714 m。
(2)炮弹飞行的距离s′=s=714 m。
炮弹飞行的速度:v′===1190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