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多彩的光——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暑假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多彩的光——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暑假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07 11:1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14题,每题2/分,总28分。)
1.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和月亮           B.太阳和点燃的蜡烛
C.只有太阳            D.太阳、月亮和蜡烛
2.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2所示。这种检查视力的方法,视力表与人眼的距离相当于是( )

A、4.6 m B、5.4m C、2.9 m D、5.0m
3.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照射,如图3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从侧面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B.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始终比白纸亮
C.正对着镜子和白纸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D.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镜子和白纸一样亮
4.如图4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5.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现象是(  )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钢笔“错位” 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屏幕上的“手影”
7.关于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远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B.拍摄近景时,应将镜头向前伸
C.晴天拍摄景物时,应开大光圈
D.阴天拍摄景物时,应缩短曝光时间
8.有一凸透镜f=15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cm,则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
9.如图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 )
10.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正立的像 B。缩小的像
C.放大的像 D。倒立的像
12.如图所示,是我们从水面上方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3.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14.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 甲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图乙中哪种插法一致( )

甲 乙
15.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二、填空题:
16. 下列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填序号)
①太阳 ②月亮 ③钻石 ④自行车的尾灯 ⑤蜡烛的火焰 ⑥正在发光的萤光虫 ⑦正在放电影的银幕
17.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8.如图所示,小焯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虚像”或“实像”).
19.小红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她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左下图中甲和乙所示,小红拍摄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______相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有一颗露珠,露珠下面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叶脉通过露珠而形成的正立、_______的_______像。
20.如右上图,右侧为幻灯机,左侧为其原理图。当放映幻灯片时,物距___________(填“大于2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像距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
21.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___m.
22.将一墨水瓶放在平面镜前6cm处,像与墨水瓶间距离为________?cm.若使墨水瓶向镜面靠近,墨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
2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的 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
24.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三、简答题(共一题,3分)
25.(1)如图,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请你在图方框内填入能矫正视力的透镜。
26.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四、探究实验(总18分)
27.小明利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E和F连接起来的,可绕ON折转。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平面镜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
(3)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   方向射出。
2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凭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凭向右移动才能重新
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焦距可能为 。
A. 10.0cm B. 20.0cm C. 30.0cm D. 35.0cm
(3)将上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

29.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进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 500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_____透镜(选填“凹”、“凸“)。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_____ (选填“倒立”、“正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3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________.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如果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 片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A C A D B D D A D D C A A
二、填空题:
16.①⑤⑥
17.前伸
18.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实像
19. 乙 放大 虚
20.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大于 实像
1.65 4
22. 12 不变
23.(1) 同一高度 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10 倒立 放大 实
24. 倒立 放大
三、画图题:
25、
26.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7. (1)垂直 40
(2)不合理 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3)OA
28.(1)15.0(2)变大, B或(20.0cm)(3)平面镜成虚像,无法呈在光屏上
29.
(1). 见上图 (2). 凹 (3). 倒立 (4). 缩小
30.(1)较黑暗;像的位置
(2)前;相等;垂直;相等
(3)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
(4)虚
(5)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