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白:“何时到彭泽,
狂歌五柳前”
杜 甫:“焉得思如陶谢手”
白居易:“常爱陶彭泽,
文思何高玄”
一、吟诵入情——欣赏田园白描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
情感:热爱、向往
韵脚:(稍强)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白描——田园生活图景
园生活图景
白描: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陶诗: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简洁、朴素
朱自清: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铺陈、华丽
3分钟,诵读全诗,组内合作探究
(要求:诗句+观点分析)
小组合作探究: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二、知人论世,披文入情
——赏析归园之志,悟诗歌情感
知人论世
陶渊明幼年家道中落,家境贫寒。
29岁出仕,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
但未得重用。东晋末年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陶渊明对此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教材所选是第一首。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披文入情,细品田园情趣
——缘景明情
结合写景诗句,发挥想象,口头描
绘诗人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画面。
3分钟,诵读诗歌,描绘画面
(要求:描绘出意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叠音词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情韵悠长。
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
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和修辞美。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拟古九首·其一》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拟古九首·其三》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拟古九首·其六》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拟古九首·其七》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霜日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其诗
“渊明诗初看若散缓,
熟看有奇句”
——苏轼
质朴自然、语言平淡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诵读诗歌
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
鸡犬相闻的趣味远胜摧眉折腰
——其人
结束语
“人类的本质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不论陶渊明的归隐有着怎样的原因,
不论你是否认同陶渊明的归隐,
陶渊明都用他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的诗句,给我们留下了他最美的诗意和他最诗意的人生!
品味诗意之美,享受古典诗歌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