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枣 庄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 二 历 史 2021.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春秋早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中有“ 诛不孝” “ 尊贤育才” “ 敬老慈幼” “ 无专杀
大夫” 等内容。由此可见,齐桓公的目的在于
A.维护诸侯国内部政治秩序 B.确立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C.解决贵族之间财产继承矛盾 D.巩固周天子的威望和权威
2.唐代以来江南地区大量设置新的县,仅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就增加了 27个县,玄宗时期增
加 12个,五代时期又增加新县 8个。这一变化说明江南地区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
C.行政区划愈加混乱 D.农业技术更为提升
3.宋代,朱熹撰写了许多富于应用性的礼学著作,如他的《家礼》就对日常生活中体现“ 三纲
五常” 的礼仪做了相当全面、细致的规定。朱熹的这一做法
A.践行了“ 格物致知” 的理念 B.有助于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C.印证了“ 理” 在生活中的道理 D.旨在重塑儒家的伦理规范
4.下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对表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计量单位
斤
斤
斤
斤
规定价格
500文
3贯
500文
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
10贯
30贯
—
—
与暹罗贸易价格
5贯
25贯
40贯
10贯
与满刺加贸易价格
20贯
40贯
10贯
注:1贯 =1000文;“ —” 表示数据缺失。
———据陈尚胜《开放与闭关· 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
A.明朝对外贸易呈现出超局面 B.上述物品我国缺乏不得不高价买进
C.明朝实行朝贡贸易厚往薄来 D.明朝闭关政策下的商品走私现象
高二历史试题 第 1页 (共 6页)6205029562049660
5.下图系制作于乾隆年间《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中的 16幅战图之一。该组战图围绕“ 战
争” “ 献俘” “ 庆功” 三个主题再现清军平定准、回两部叛乱的历史,由当时的西方传教士郎 世宁等人起稿绘图后送往法国雕刻成铜版。该组战图
A.还原了伊犁叛军受降的真实场景 B.结合了西方立体派绘画创作特点15881351360805
C.反映了科技实力落后法国的现状 D.宣示了西北边陲主权归属的事实
6.下图是《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中所绘制的“ 中西科技发展对比示意图” ,据此图推测最为合
理的是
A.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成果遥遥领先于西方14979654575175
B.秦朝专制皇权建立严重阻碍科技成果产生
C.宋元科举制度发展推动中国古代科技繁荣
D.近代科学兴起促使西方科技成果赶超中国
7.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在创刊号上他发表了长篇政论文《新民说》,强调“ 本报
取《大学》新民之义,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 智能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 。由此可见,梁启超
A.意识到增强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B.借助媒体舆论鼓动维新变法
C.重视思想宣传与群众运动结合 D.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国民公德
高二历史试题 第 2页 (共 6页)
8.在传统时代,政府几乎不承担公共卫生的职能。1910年,满洲里肺鼠疫爆发,清政府指派
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伍连德博士赴东北防疫。伍连德通过调动军队、停运火车、严格防疫等 一系列手段,迅速扑灭疫情。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1910年的东北防疫本质上反映了
A.清政府非常关注传染病的防疫 B.中国政府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C.近代的防疫制度得以正式建立 D.清政府最为重视东北的防疫
9.下表所示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识。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 间
认 识
清 末
鸦片战争是中外交往中的一个普通事件
民国成立后
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是导致鸦片泛滥,烟毒流于中国
1930年前后
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A.历史评价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 B.研究者立场决定了其对历史的评价
C.后人对鸦片战争的评价夸大其词 D.人们对鸦片战争的认知程度逐步深化
10.2019年 5月 17日,美国商务部禁止华为采购美国科技原料的命令生效,根据此命令,美
国供应商必须获得政府特殊许可,才能向华为出售产品。但截至 2019年 6月,华为在全
球电信设备市场占据了最高份额达 28.1%,在全球获得的 5G商业合同已达到 50份,其 中 28份在欧洲签订。由此材料可以看出
A.依靠科技自力更生是发展的根本 B.公正合理的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跨国公司通过资本扩张谋取利益 D.经济全球化对民族企业发展不利此
11.在西欧封建制度初期,封君封臣关系复杂。某甲可以是某乙的封君,某乙的封臣又可以
是某甲的封君。这反映了在西欧封建社会初期
A.封君封臣的身份划分明显 B.教会势力被日渐削弱
C.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 D.王权得到进一步发展
1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来自于法律 B.皇帝的地位高于法律的地位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13.从 1733年飞梭的发明到 18世纪末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中间经历了一系列生产工具和
技术的改组。但是只有到了使用蒸汽动力之时,英国的棉纺织工业才得到飞速的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A.新兴工业便于新技术的应用 B.蒸汽动力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C.英国海内外市场需求的旺盛 D.技术创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二历史试题 第 3页 (共 6页)
14.在 15—19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
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推动人口迁入地近代化进程的迁徙路线是
A.丁→乙 B.丙→乙 C.丁→甲 D.丙→甲19602451086485
15.1953年,美国新闻署在印度通过 4500个微型图书馆向各级学校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平装
本的《我的信念》;1956年,美国在拉美地区推出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版的《伟大和平》 等大众书籍。这反映出美国
A.旨在实现世界文化的西方化 B.与苏联争取中间地带的国家
C.意图缓和与新兴国家的关系 D.借文化宣传展示其强大实力
二、非选择题:共 4题,其中 16题 16分,17题 12分,18题 17分,19题 10分,共 55分。
1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之初,就诏令中央和地方行政长官“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
董仲舒、公孙弘等儒家饱学之士脱颖而出。“ 仲舒请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之。 于是罢黜百家,用儒术。” 实行以儒术取士的察举制度,以才学、德行为基本要求,《汉书· 儒
林传》载“ 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向)风矣” 。朝廷置《五经》博
士,兴太学,立博士弟子员。武帝强调“ 古之立孝,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
德。” 崇尚孝道,以仁义道德“ 扶世导民” 。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
的规范。同时,汉武帝时期增修法律律令;刑罚也越来越严厉。德治与法治彼此促进、相辅 相成。
———据王惠英《论汉武帝的治国方略》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治国方略的特点。(6分)
材料二 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较多的词汇:
秦半两钱 蒙恬 汉承秦制 郡县制 西域都护 盐铁官营 张骞凿空 刺史 编户
齐民 田庄 五铢钱 大秦王安敦 霍去病 甘英 文景之治 “ 推恩令” 丝绸之路
(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语,提炼一个主题,展开论述。(10分,要求: 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高二历史试题 第 4页 (共 6页)
17.(12分)下图是明朝中后期的工商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提取图中关于工商业发展的两个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读。(12分)1513840841375
18.(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洋务运动成功了吗? 材料一 甲12985753933190
航线
份额%
公司
长江
北洋
上海———宁波
上海———福州
招商局
55
42
60
44
55
50
55
50
太古
45
38
—
28
45
50
—
—
怡和
—
20
40
28
—
—
45
50
1873—189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与英国公司签订合同,规定三公司在中国部分航线营业份额7664454110990
洋务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17640305520055
材料二 鸿章持国事,…独究讨外国政学、法治、兵备、财用、工商、艺术。闻欧美出一新
器,必百方营够以备不虞。尝设广方言馆、机器织布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铁矿、漠河
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织布局、医学堂;购铁甲兵舰,筑大沽、旅顺、威海船坞、台垒;遴武备
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员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凡所营造,皆前此所 未有也。
———《清史稿· 李鸿章传》
高二历史试题 第 5页 (共 6页)
材料三2366645662305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6分)
(2)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4分)
(3)材料三体现出洋务运动哪些信息?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哪些原则?(7分)
19.(10分)在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建设已经越来越融为一体,表现为经济文化
一体化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20世纪 90年代,日本公司开始对美国公司大规模投资。1990年,松下公
司出资 61亿美元成为美国音乐公司及其环球电影公司的新主人。几乎同时,日本三菱房地
产公司投 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洛克菲勒中心 80%的产权。日本公司的这些举措不仅令美国民众大为震惊,在国际社会上也引起广泛关注,国际舆论称“ 日本人要买下美国的灵魂” 。 可是,到 1995年,松下公司在亏损 30亿美元的情况下宣布其音乐公司易主,同年 5月,由三 菱公司负责经营的洛克菲勒中心申请破产保护。
日本人想当然的认为他们日本人是公司的主人,因此所有的公司员工都必须服从他们
的管束,接受日本的文化。可没想到,公司里的美国人根本不理会日本人的苦心,也不接受 日本人的管理文化,纷纷辞职另起炉灶,日本人束手无策,以失败告终。
———周德纲《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全球化》
材料二 现代社会,人们吃,穿,用都要为商品所含的文化价值付费。有位广告人精辟
地指出:化妆品公同出售的并不是香水,而是某种文化,某种期待......现代企业的决策,不
仅仅是经济决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决策。国家、企业只有体察民族和世界的文化发展趋
势,才能制定出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良好杜会效益的科学决策。企业越来越注意以文化为
媒介,通过投资公益事业和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来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以扩大企业的知名
度,密切企业与社会的关系。......20世纪 60年代以来,绿色和平运动、环境革命已经或正
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日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如欧洲共同体、非洲经济共同
体、东南亚经济贸易区等若干以传统经济文化联系为基础的区域市场和经济集团,它们的形 成,除地区因素、经济互补外,还基于传统的文化联系这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周德纲《经济交往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在美国投资失败说明了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主要特点。(6分)
高二历史试题 第 6页 (共 6页)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2021.7一、选择题:共 15小题,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A 2.A 3.B 4.C 5.D 6.D 7.A 8.B 9.D 10.A 11.C 12.D 13.B 14.D 15.B
二、非选择题:共 4题,其中 16题 16分,17题 12分,18题 17分,19题 10分,共 55分。
16.(16分)
(1)特点:国家治理儒学化;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文化专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注重人 才选拔;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等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示例:选词:郡县制、“ 推恩令” 、刺史
论题:秦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分)
秦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 对巩固发展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汉承秦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又兼有封国制,封国
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颁布“ 推恩令” ,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中央集权大大加强。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汉武帝分全国为 13州,分设刺史,代表中央, 巡视监察地方,东汉时期刺史的检察权进一步加强。
总之,这些举措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稳定,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 模式。(8分)
17.(12分)
示例:
现象: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工商业市镇)较多;出现了茶市和盐市等专门的商品集散地 (商业市场)(4分)
解读:明朝中后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白
银广泛流通;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制瓷业、冶铁业等专门的行业中心出现;交通便
利,茶市、盐市、木材市场等专门的商品集散地(商业市场)等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的发 展,新的经营方式手工工场出现,传统的轻商观念受到到冲击。(8分)
18.(17分)
(1)是必要的。理由:两则材料都是反映洋务运动发展状况的史料,甲材料体现洋务运 动民用企业发展,乙材料体现洋务运动军用、民用企业发展状况。(6分)
(如果回答不必要,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材料二选自《清史稿》,是后人对李鸿章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不能从整体
上反映问题。需要注意在使用时要收集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史料的互证,从整体上看 问题。(4分)
(3)从洋务运动主办者、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回答即可。(4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则:从
唯物史观的角度回答。要全面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历史事物。(3分,一点 2分,两点 3分)
19.(10分)
(1)要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在经济交往中必须重视文化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 性。(4分)
(2)特点:现代商品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现代企业积极追求经济目标与文化目标的统
一;环境价值与文化认同成为经济合作的深层基础;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日趋显著。(6分,任答三点即可)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