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02历史单科卷(全国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02历史单科卷(全国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7 11:14: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02(全国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1·cn·jy·com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认为道德并不仅仅是
(?http:?/??/?www.21cnjy.com?)表达某种个体人格品性或生活态度,更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的意义和根基。先秦儒家强调道德的主要目的是(
)www-2-1-cnjy-com
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
B.旨在推动社会变革
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
2.下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http:?/??/?www.21cnjy.com?)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
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
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
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
3.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
(?http:?/??/?www.21cnjy.com?)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

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
B.唐诗宋词的文学差异
C.中国文化心态的演变
D.古代制瓷工艺的进步
4.从南宋楼臻《耕织图》始
(?http:?/??/?www.21cnjy.com?),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如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
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
D.汀南耕作技术最发达
5.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保靖
(?http:?/??/?www.21cnjy.com?)、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钢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出处:21教育名师】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6.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体现了当时(
)【版权所有:21教育】
A.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差异
B.江南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被打破
D.南北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7.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这一变化反映了该地(

(?http:?/??/?www.21cnjy.com?)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B.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8.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
(?http:?/??/?www.21cnjy.com?)民族世袭首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消弭军事冲突
9.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
(?http:?/??/?www.21cnjy.com?)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南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21
cnjy
com
A.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
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10.下表为张謇辛亥日记中高频词统计,这最能反映(

高频词:
实业
教育
专制
立宪
革命
出现次数:
8
3
3
3
10
A.君主立宪阻碍社会进步
B.企业家顺应时代的变革
C.新式教育发展依然缓慢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1.据统计,从1919年5
(?http:?/??/?www.21cnjy.com?)月到1920年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
)21·世纪
教育网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
12.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
(?http:?/??/?www.21cnjy.com?)“城市工作要提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口头上讲的,而是要实际上去做的,要派干部,要转变思想”,并针对乡村工作准备转变的问题提出了“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这说明中共中央(
)21
cnjy
com
A.领导的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B.开展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土地改革
C.具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思想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战略
13.1934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
(?http:?/??/?www.21cnjy.com?)布的修正海关出口税则中规定:果类、火柴、棉织物等88种产品免税,蛋类、油类等50种产品减税。由此可知,此次税则的修正(
)21教育网
A.旨在抵制西方的商品倾销
B.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C.有利于提高对外商品竞争力
D.改变了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14.1941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
(?http:?/??/?www.21cnjy.com?)山东东南各县举行了春节体育比赛,赛事丰富多彩,除了球类以外还有武术、射击、跳高、跳远、拔河、刺杀等比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解放区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超过国统区
B.体育赛事项目的设置受民族战争影响
C.革命根据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D.体育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军民团结
15.1951年初夏,河北、安徽、湖北等省
(?http:?/??/?www.21cnjy.com?)发生蝗灾,面积达1300多万亩。在中央要求下,各级政府领导民众加入捕蝗、灭蝗的队伍。朱德总司令亲自批准人民空军出动了4架飞机协助灭蝗,这是中国飞机治虫史上的第一页,最终有效抗击了蝗灾。这次灭蝗大战(

A.推动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体现了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
C.得益于“一五计划”的成就
D.凸显了新技术的决定性作用
16.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
(?http:?/??/?www.21cnjy.com?)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
A.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意在彰显我国践行以法治国的理念
D.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
17.伯里克利的妻子阿斯帕西娅姿容美丽
(?http:?/??/?www.21cnjy.com?),丰富优雅,聪慧过人,不少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她的座上客。但伯里克利的政敌却因为她是米利都异邦人身份时常攻击她,还污蔑她犯下“渎神罪”被送上法庭。伯里克利不是用权力而是用热泪和演讲打动了陪审员的心,救回了妻子一命。这个故事表明当时雅典(
)
A.贵族妇女拥有法律特权
B.外邦人得不到法律保护
C.司法审判缺乏民主程序
D.存在权力滥用误用风险
18.在罗马法中,很早就有私人建
(?http:?/??/?www.21cnjy.com?)筑物之间必须留有一定距离的规定。后来,这一规定扩展至水渠与树之间,以便水渠不会受到到处伸展的树根的影响。这反映出罗马法21cnjy.com
A.注重保护公共利益
B.旨在服务于社会生产
C.保障私有财产权利
D.维护奴隶主贵族权益
19.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
(?http:?/??/?www.21cnjy.com?)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0.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
(?http:?/??/?www.21cnjy.com?)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由此可知【来源:21cnj
y.co
m】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
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21.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
(?http:?/??/?www.21cnjy.com?)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22.1926年,苏联开始大规模工业化
(?http:?/??/?www.21cnjy.com?)建设。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因此,苏联选择的工业化道路是
A.用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以农业集体化带动工业化
C.实行公有制助推工业化
D.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工业化
23.1950年,美国正式实施“第四点计划
(?http:?/??/?www.21cnjy.com?)”,针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保健、农业开发和教育三大领域的技术和资金援助。据此可知
A.经济援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鸿沟
B.马歇尔计划扩展到亚非拉地区
C.新民族国家兴起引起美国关注
D.美国在亚非拉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24.下表是一些经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议的每年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主题活动日,也被称为国际日(世界日)。这可以说明
(?http:?/??/?www.21cnjy.com?)
A.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
B.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
C.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汉代田租实行“三十税一”,即其土地
(?http:?/??/?www.21cnjy.com?)收益的三十分之一缴纳谷物。此外,还向农民以贷币形式在收口贼、算赋等人头税。曾统时期实行租调刻,规定“其故田祖亩四升(谷物)”户调“户出编二区,绵二斤而己,……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在实际操作中,户调按户评定家资,依据家资多拿分成九等进行征枚。2-1-c-n-j-y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解决纠历年来征粮中“上层
(?http:?/??/?www.21cnjy.com?)轻下层重”及不劳而获与勤劳所得同样负担的现象。l944年,陕廿宁边区政府在延安、赤水、请边三县试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它规定以农业收益与土地财产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税本。同时,分别依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情况及人民生活水平,规定不同的起征点与起征率。在登记土地中,庆阳县解决了250件土地纠纷,请边县一个区两个乡解决了116件纠纷,是安县在这次登记中,地权得到了整理与确定。对农副业,凡属致府奖励发展的,如纺织、运盐收入等,一律免征。
——摘编自陈锋《中国财政经济史论稿》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2003年,全国全面推开
(?http:?/??/?www.21cnjy.com?)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中央决定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1个百分点。2005年,中央决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
——据《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与曹魏时期农业税的异同,并说明曹魏时期农业税变化的积极作用。(14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
(?http:?/??/?www.21cnjy.com?)郑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出版。《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在政治上不但提出了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而且提出了将政治公开于传媒,由朝野各方评论,这样才可能使施政臻于完善;在经济上郑氏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在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新见解;在司法上他指出了中国的法律和法律的运用无不体现了黑暗与残暴,所以须得向西方学习,他说:“西人每论中国用刑残忍,不若外国宽严有制,故不得不舍中而言外,取外而酌中。”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臣邓华煕曾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批示印制2000部,分发给各省官员该书印刷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它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
——摘编自易惠莉《郑观应评传》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
请以《郑观应评传》中关于《盛
(?http:?/??/?www.21cnjy.com?)世危言》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书评概要。概要要包括论题、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要求:论题内容简眀扼要,联系材料,史论结合,不得摘抄材料。)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哥伦布大交换:植物、动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493年
哥伦布把甘蔗带到美洲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编自菲利普
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十六世纪,原产
(?http:?/??/?www.21cnjy.com?)美洲的农作物玉米传入中国。相比中国传统的稻、麦等粮食作物,
玉米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抗灾能力强,“但得薄土,即可播种”
“虽山巅可植,不滋水而生”
“盘根极深,西南山陡绝之地最宜”。在清代生产技术下,玉米亩产可增加10%左右。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玉米种植带动了遍布全国的开垦陡峻山岭的过程移民蜂拥进入了南部中国的浙江西北山区、皖南、云南、广西和贵州的山地。这些地区的,甚至最南部的开化、广南和普洱三府中,曾以疟疾流行文明的原始森林,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已被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的移民砍伐殆尽。
2·1·c·n·j·y
——摘编自陈亚平《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并简评哥伦布大交换的历史现象。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传入中国所带来的变化。(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02(全国卷)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认为道德并不仅仅
(?http:?/??/?www.21cnjy.com?)是表达某种个体人格品性或生活态度,更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存的意义和根基。先秦儒家强调道德的主要目的是(
)21·cn·jy·com
A.达到复古的政治目标
B.旨在推动社会变革
C.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D.努力完善个人品质
【答案】C
【解析】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儒家强调道德是个
(?http:?/??/?www.21cnjy.com?)人生存的意义和根基,通过规范个体来规范社会,意在通过道德塑造一个有序的社会,C正确;儒家强调道德的目的是重构社会,而非复古,排除A;儒家强调的是道德对个体的重要性,其目的并不是直接指向社会变革,排除B;D只体现了儒家强调道德的一面,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www.21-cn-jy.com
2.下表是阎步克对曹魏时期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所做统计,其意在说明曹魏时期(

(?http:?/??/?www.21cnjy.com?)
A.官员选拔注重阶层平衡
B.社会流动的通道依然有效
C.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主角
D.制度设计与实践出现背离
【答案】B
【解析】
从表格信息看出,普通士察举入仕者占有一定
(?http:?/??/?www.21cnjy.com?)比重,高官贵戚子弟所占比例不足一半,说明察举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B;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孝廉,无法体现注重阶层平衡,排除A;材料不能看出入仕者是否是儒生,排除C;察举制选官的依据是孝廉,察举入仕者的社会成分不能反映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排除D。2·1·c·n·j·y
3.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
(?http:?/??/?www.21cnjy.com?)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

A.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
B.唐诗宋词的文学差异
C.中国文化心态的演变
D.古代制瓷工艺的进步
【答案】C
【解析】
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
(?http:?/??/?www.21cnjy.com?)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体现的是大唐盛世对外开放,国力强盛的气势,而宋代限于国力,瓷器更多的是体现了内敛和排外。两者不同的风格折射的是不同国力下呈现的文化心态的差异,C正确;唐宋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A;瓷器风格和文学差异无关,排除B;唐宋瓷器两者风格差异是审美的区别,不代表后者技术高超,排除D。21·世纪
教育网
4.从南宋楼臻《耕织图》
(?http:?/??/?www.21cnjy.com?)始,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如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2-1-c-n-j-y
(?http:?/??/?www.21cnjy.com?)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
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
D.汀南耕作技术最发达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可知南方的农业更发达,艺术创作更活跃,
(?http:?/??/?www.21cnjy.com?)体现此时期江南地区为我国的经济、文化重心,故B正确;耕织图可能为私人作品,不一定代表统治者意志,且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应是全国范围内的政策,不会导致南北发展的差异,排除A;元明清时期我国都城为北京地区,并非在南方,政治中心逐渐南移的说法错误,排除C;材料不涉及各地的耕作技术对比,“最发达”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B。
5.明朝嘉靖年间,政府征发永顺、
(?http:?/??/?www.21cnjy.com?)保靖、西阳等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明末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征贼”、“平叛”战争,冉氏土司将治下的重庆酉阳李溪官坝、钢鼓潭等称为“忠孝坝”,土司衙署称“忠孝堂”、“忠义堂”。这反映出当时(
)【出处:21教育名师】
A.汉族与其它民族间的隔阂消除
B.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的确立
C.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
D.朝廷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土司家族参与东南沿海抗倭战争
(?http:?/??/?www.21cnjy.com?)”“土司秦良玉也受命参与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忠孝坝”“忠孝堂”等信息可知,明朝土司家族参加沿海抗倭战争、镇压农民起义,体现了明朝土司家族的国家认同感,将治下的地区、衙署改名,可看出明朝土司家族的文化认同感,即体现了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不断加强,C项正确;明朝土司家族参加沿海抗倭战争、镇压农民起义,看出土司家族对明朝的贡献,以及汉族与其他民族间联系的加强,A项错误;儒家伦理治国思想确立于汉武帝独尊儒术,B项错误;材料可看出朝廷与土司家族联系加强,并无法看出朝廷是否注重提高土司的地位,D项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6.明朝后期,中国九成的糖产于广东和福建:浙江北部绝大部分土地都种植喂蚕桑树:松江和苏州等地以盛产棉花而著称。这体现了当时(
)21
cnjy
com
A.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差异
B.江南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被打破
D.南北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广东福建产糖,浙江绝大部分土地种
(?http:?/??/?www.21cnjy.com?)植喂蚕桑树,松江苏州盛产棉花,反映出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A正确;明代都城在北方,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区域差异,其依然建立在自给自足经济体系之上,排除C;题干未提供北方经济发展情况,排除D。
7.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这一变化反映了该地(

(?http:?/??/?www.21cnjy.com?)
A.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B.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
(?http:?/??/?www.21cnjy.com?)米数量有所增加,这反映出该地区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影响到粮食的种植与产量,从而影响到买米数据的变化,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抑商政策发生转变,且也没符合史实,排除B项;买米数量变化与长途贩运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并不会影响到买米数量猛增,排除D项。
8.土司是中央政权承认的少数民族世袭首
(?http:?/??/?www.21cnjy.com?)领。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对当地进行管理,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后来清廷批准了这些建议。这一做法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实现民族自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消弭军事冲突
【答案】C
【解析】
废除土司,改派流官,即改土归流,这一
(?http:?/??/?www.21cnjy.com?)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C正确;题干涉及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非中央,排除A;改土归流是加强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并不是实现民族自治,排除B;D表述绝对,排除。21
cnjy
com
9.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
(?http:?/??/?www.21cnjy.com?)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南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A.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
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郑观应提出
(?http:?/??/?www.21cnjy.com?)在对外交往之时应独立自主,应该遵守国际公法,这实际上突破了传统上中国的夷夏之防观念,反映出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郑观应只是接受了国际外交观念,没有涉及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认识;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郑观应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这是中国外交观念近代化的开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0.下表为张謇辛亥日记中高频词统计,这最能反映(

高频词:
实业
教育
专制
立宪
革命
出现次数:
8
3
3
3
10
A.君主立宪阻碍社会进步
B.企业家顺应时代的变革
C.新式教育发展依然缓慢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答案】B
【解析】
张謇日记中的高频词汇“立宪”“教育”“实业
(?http:?/??/?www.21cnjy.com?)”“专制”出现次数较低,而“实业”“革命”出现频次较高,说明当时张謇作为民族企业家关注时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张实业救国,倾向革命手段,B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君主立宪对社会的作用,而且中国并未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排除A;教育出现频率较低,说明张謇认为教育救国难以实现,而不能证明新式教育发展缓慢,排除C;通过题干无法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排除D。
11.据统计,从1919年5月到1920年
(?http:?/??/?www.21cnjy.com?)12月,前后有20批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总数达到1900人次左右。各省频频举办欢送会和“出国指导讲座”,大型报刊也纷纷报道,掀起了一股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表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B.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
C.五四运动激发青年探求真理
D.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
(?http:?/??/?www.21cnjy.com?)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可知,从1919年5月到1920年12月,中国有一大批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年自由平等的思想和爱国思潮,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到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勤工俭学,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不能得出“新文化运动促进全民族觉醒”的结论,故排除B项;D项的“社会的共识”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12.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指出
(?http:?/??/?www.21cnjy.com?):“城市工作要提到与根据地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不是口头上讲的,而是要实际上去做的,要派干部,要转变思想”,并针对乡村工作准备转变的问题提出了“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这说明中共中央(

A.领导的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B.开展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土地改革
C.具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思想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战略
【答案】D
【解析】
毛泽东认为城市工作和根据
(?http:?/??/?www.21cnjy.com?)地工作一样重要,从“根据地”“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可以判断,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共在农村政策的转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正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中央调整了策略,D正确;通过题干只能定位到会议召开之时,抗战已经结束,无法判断民主革命是否即将胜利,排除A;根据“并针对乡村工作准备转变的问题”可知,当时尚未实施土改,而且抗战后到建国初期的土改主要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土地私有制,而非废除土地私有制,排除B;毛泽东会议上的精神是符合当时实际的,没有“左”倾错误,排除C。
13.1934年6月,南
(?http:?/??/?www.21cnjy.com?)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修正海关出口税则中规定:果类、火柴、棉织物等88种产品免税,蛋类、油类等50种产品减税。由此可知,此次税则的修正(
)21cnjy.com
A.旨在抵制西方的商品倾销
B.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C.有利于提高对外商品竞争力
D.改变了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答案】C
【解析】
国民政府对部分出口产品免税或减税,有利于降
(?http:?/??/?www.21cnjy.com?)低商品成本,进而增加对外商品竞争力。C正确;此次修正主要针对出口产品,不涉及国内产品,A排除;材料只涉及国民政府对本国出口商品减税、免税,未体现出口商品的销售状况,不能得出其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排除;该做法对于进口商品结构没有影响,D排除。故选C。
14.1941年,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山东东南
(?http:?/??/?www.21cnjy.com?)各县举行了春节体育比赛,赛事丰富多彩,除了球类以外还有武术、射击、跳高、跳远、拔河、刺杀等比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解放区体育事业发展速度超过国统区
B.体育赛事项目的设置受民族战争影响
C.革命根据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
D.体育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军民团结
【答案】B
【解析】
1941年正值抗战相持阶段,根据
(?http:?/??/?www.21cnjy.com?)此体育项目“除了球类以外还有武术、射击、跳高、跳远、拔河、刺杀等比赛”可知,体育赛事项目与抗战相关,说明其设置受到民族战争的影响,B正确;题干未对根据地和国统区体育事业对比,排除A;题干列举的是春节体育比赛而非百姓日常,排除C;题干中所列体育项目无法体现出军民团结色彩,排除D。
15.1951年初夏,河北、安徽、湖北等省
(?http:?/??/?www.21cnjy.com?)发生蝗灾,面积达1300多万亩。在中央要求下,各级政府领导民众加入捕蝗、灭蝗的队伍。朱德总司令亲自批准人民空军出动了4架飞机协助灭蝗,这是中国飞机治虫史上的第一页,最终有效抗击了蝗灾。这次灭蝗大战(

A.推动了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体现了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
C.得益于“一五计划”的成就
D.凸显了新技术的决定性作用
【答案】B
【解析】
1951年的新中国尚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http:?/??/?www.21cnjy.com?),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各级地方政府、领导、民众和人民空军都积极展开行动进行灭蝗,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国家体制的优越性,B正确;工作重心的转移与灭蝗无关,排除A;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C排除;人民空军动用飞机灭蝗,体现了科技的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性作用,排除D。故选B。
16.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
(?http:?/??/?www.21cnjy.com?)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
A.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C.意在彰显我国践行以法治国的理念
D.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
16.D
【解析】
从1979年我国对外开放一直到我国加入世贸
(?http:?/??/?www.21cnjy.com?)之后,我国不断完善涉外经济法律,这样的举措有利于保障我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D正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时间是在1992年,但是题干中所颁布的部分法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早于这一时间,排除A;题干涉及的法律主要是涉外经济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不能据此认为中国的法律体系完备,排除B;依法治国不仅仅体现在涉外经济领域,排除C。
17.伯里克利的妻子阿斯帕西娅
(?http:?/??/?www.21cnjy.com?)姿容美丽,丰富优雅,聪慧过人,不少哲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她的座上客。但伯里克利的政敌却因为她是米利都异邦人身份时常攻击她,还污蔑她犯下“渎神罪”被送上法庭。伯里克利不是用权力而是用热泪和演讲打动了陪审员的心,救回了妻子一命。这个故事表明当时雅典(
)
A.贵族妇女拥有法律特权
B.外邦人得不到法律保护
C.司法审判缺乏民主程序
D.存在权力滥用误用风险
【答案】D
【解析】
根据“伯里克利的政敌却因为她是米
(?http:?/??/?www.21cnjy.com?)利都异邦人身份时常攻击她”可知,雅典原始直接的民主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贵妇有特权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主旨不在于外邦人的权利问题,而在于雅典民主的弊端问题,排除B项;材料与审判程序无关,排除C项。
18.在罗马法中,很早就有私人建筑物之间必须
(?http:?/??/?www.21cnjy.com?)留有一定距离的规定。后来,这一规定扩展至水渠与树之间,以便水渠不会受到到处伸展的树根的影响。这反映出罗马法
A.注重保护公共利益
B.旨在服务于社会生产
C.保障私有财产权利
D.维护奴隶主贵族权益
【答案】A
【解析】
为方便行人,罗马法明确要求“私人建
(?http:?/??/?www.21cnjy.com?)筑物之间必须留有一定距离”,后并将这一规定扩展至水渠与树之间,以便水渠不会受到到处伸展的树根的影响,反映出罗马法注重保护公共利益,A项正确;“私人建筑间留有一定距离”与服务“社会生产”不符,B项错误;保障私有财产权利与保护水渠安全不符,C项错误;维护奴隶主贵族权益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19.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
(?http:?/??/?www.21cnjy.com?)、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
(?http:?/??/?www.21cnjy.com?)相互制约,故选B项;A项表述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内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充分体现”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20.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
(?http:?/??/?www.21cnjy.com?)层阶级的人士。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
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
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文艺复兴的参加者和支持者”排除了劳动
(?http:?/??/?www.21cnjy.com?)者,说明这场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答案为D项。A项,文艺复兴的主导者排斥劳动者,但不代表劳动者不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排除;B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排除。
21.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
(?http:?/??/?www.21cnjy.com?)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
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
(?http:?/??/?www.21cnjy.com?)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
22.1926年,苏联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http:?/??/?www.21cnjy.com?)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因此,苏联选择的工业化道路是
A.用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以农业集体化带动工业化
C.实行公有制助推工业化
D.发挥市场机制促进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斯大林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同资本主义国
(?http:?/??/?www.21cnjy.com?)家的工业化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表明苏联选择的工业化道路是用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正确;苏联的工业化是牺牲农业集体化,B错误;公有制属于经济体制,材料并不是说明实行公有制助推工业化,C错误;斯大林模式时期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D错误。
23.1950年,美国正式实施“第四点计划”
(?http:?/??/?www.21cnjy.com?),针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保健、农业开发和教育三大领域的技术和资金援助。据此可知
A.经济援助已超越了意识形态鸿沟
B.马歇尔计划扩展到亚非拉地区
C.新民族国家兴起引起美国关注
D.美国在亚非拉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
1950年正处于冷战时期,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
(?http:?/??/?www.21cnjy.com?)逐渐瓦解,这一时期新兴民族国家兴起,在此背景下,美国实施第四点计划,主要针对亚非拉等欠发达地区,为这些地区提供医疗保健、农业开发和教育三大领域的技术和资金援助,美国的“第四点计划”说明美国对这一新兴的国际力量的重视,C正确;这一时期正处于冷战,美国对新兴国家的援助带有“爱好和平”这一标签,显然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马歇尔计划在西欧实施,排除B;当时处于冷战,美国的援助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其试图通过援助渗透、控制上述地区,排除D。21教育网
24.下表是一些经联合国或其他国际组织建议的每年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主题活动日,也被称为国际日(世界日)。这可以说明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http:?/??/?www.21cnjy.com?)
A.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
B.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
C.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答案】B
【解析】
通过主题活动可以看出当前国际社会存在如种族
(?http:?/??/?www.21cnjy.com?)歧视、教育、传染病以及难民等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问题多为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解决,B正确;题干所列的主题并不能反映出不平衡,如发达国家中同样存在种族歧视,排除A;题干并未凸显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的作用,C与题无关,排除;题干主旨是世界性问题的解决途径,与多极化格局无关,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汉代田租实行“三十税一
(?http:?/??/?www.21cnjy.com?)”,即其土地收益的三十分之一缴纳谷物。此外,还向农民以贷币形式在收口贼、算赋等人头税。曾统时期实行租调刻,规定“其故田祖亩四升(谷物)”户调“户出编二区,绵二斤而己,……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在实际操作中,户调按户评定家资,依据家资多拿分成九等进行征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为了解决纠历年来征粮中
(?http:?/??/?www.21cnjy.com?)“上层轻下层重”及不劳而获与勤劳所得同样负担的现象。l944年,陕廿宁边区政府在延安、赤水、请边三县试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它规定以农业收益与土地财产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税本。同时,分别依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情况及人民生活水平,规定不同的起征点与起征率。在登记土地中,庆阳县解决了250件土地纠纷,请边县一个区两个乡解决了116件纠纷,是安县在这次登记中,地权得到了整理与确定。对农副业,凡属致府奖励发展的,如纺织、运盐收入等,一律免征。
——摘编自陈锋《中国财政经济史论稿》
材料三
(?http:?/??/?www.21cnjy.com?)
2003年,全国全面推开了农村税费
(?http:?/??/?www.21cnjy.com?)改革试点工作。2004年,中央决定农业税税率总体降低1个百分点。2005年,中央决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农业税。
——据《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与曹魏时期农业税的异同,并说明曹魏时期农业税变化的积极作用。(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农业统一累进税的特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5分)
【答案】(1)异:汉代田租定比率,曹魏时
(?http:?/??/?www.21cnjy.com?)期田租定额:汉代口赋按人头征收,曹魏时期租调制按户征收。(任意两点即可,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共4分)
同:田租都是实物税。(2分)
作用:增产不增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人不增税,有利于人口繁衍.(4分)
增长;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手工纺织业的发展。(4分)
(2)特点:注重公平合理性(或“注重各阶层负担的公平性”“注重地区差异”);关注土地所有权的确权;鼓励发展农副业生产。
(6分)
(3)背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http:?/??/?www.21cnjy.com?)扩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一点2分,共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
(?http:?/??/?www.21cnjy.com?)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出版。《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在政治上不但提出了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而且提出了将政治公开于传媒,由朝野各方评论,这样才可能使施政臻于完善;在经济上郑氏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在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新见解;在司法上他指出了中国的法律和法律的运用无不体现了黑暗与残暴,所以须得向西方学习,他说:“西人每论中国用刑残忍,不若外国宽严有制,故不得不舍中而言外,取外而酌中。”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臣邓华煕曾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批示印制2000部,分发给各省官员该书印刷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它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
——摘编自易惠莉《郑观应评传》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
请以《郑观应评传》中关于《盛世危言》的相
(?http:?/??/?www.21cnjy.com?)关内容和评述,撰书评概要。概要要包括论题、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要求:论题内容简眀扼要,联系材料,史论结合,不得摘抄材料。)
【答案】示例1论题:中国思想界的转折——《盛世危言》
背景:洋务运动,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内容特点:从“中体西用”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社会制度,并初步形成体系。www-2-1-cnjy-com
影响:触及上层统治者,推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
示例2论题:《盛世危言》简评
示例3论题:郑观应与《盛世危言》
示例4论题:《盛世危言》历史考查及千秋功业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撰写《盛世危言
(?http:?/??/?www.21cnjy.com?)》的书评概要,包括论题、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等。依据材料内容可知《盛世危言》全面地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盛世危言》出版于洋务运动失败之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而列强侵略的加剧使得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发展为全面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社会制度,并初步形成体系。可得出“《盛世危言》是中国思想界的转折”的论题,依据材料可知该书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上层统治者,推动了维新变法的进程,并促进了之后的辛亥革命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一
哥伦布大交换:植物、动物、和人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生物交流开始
1493年
哥伦布把甘蔗带到美洲
16世纪初
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年
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
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80年代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
——摘编自菲利普
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著《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十六世纪,原产美洲的农作物玉米传
(?http:?/??/?www.21cnjy.com?)入中国。相比中国传统的稻、麦等粮食作物,
玉米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强,抗灾能力强,“但得薄土,即可播种”
“虽山巅可植,不滋水而生”
“盘根极深,西南山陡绝之地最宜”。在清代生产技术下,玉米亩产可增加10%左右。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玉米种植带动了遍布全国的开垦陡峻山岭的过程移民蜂拥进入了南部中国的浙江西北山区、皖南、云南、广西和贵州的山地。这些地区的,甚至最南部的开化、广南和普洱三府中,曾以疟疾流行文明的原始森林,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已被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的移民砍伐殆尽。
【来源:21cnj
y.co
m】
——摘编自陈亚平《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并简评哥伦布大交换的历史现象。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传人中国所带来的变化。(6分)
【答案】(1)特点:交换内容丰富;涉及地域广泛。(2分)
简评:积极:哥伦布大交换丰富了各地的物种,
(?http:?/??/?www.21cnjy.com?)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变当地经济结构;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种的分布;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
(任意一点2分,共5分)
消极:带动了黑奴贸易,给亚非拉国家造成深重的灾难。
(2分)
(2)变化:玉米引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传统
(?http:?/??/?www.21cnjy.com?)农作物结构;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人口压力;促进西南等地区的开发和人口迁移;同时也带来土地过度开发和植被破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地矛盾问题。(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