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言文素材运用技巧
1、
导入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所幸,选入我们教材的文言文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远古时代跳动的脉搏。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易水诀别之勇,乌江自刎之义,持节牧羊之忠,拜表陈情之孝......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将这些素材融入其中,那么我们的文章一定能在大千中脱颖而出。
2、
教学过程
根据2016年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们的作文若想达到发展等级(40分以上),就议论文而言,必须满足以下四个要求:材料的丰富、论述的文采、要不落俗套(创新)、事例和说理相结合,体现思想的深刻性。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那这条路该如何走,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下面就让几篇高考满分作文的片段为我们引路。
(一)范文引路
【例文1】
我崇拜孔子。他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有“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规”的宣言。
我崇拜孟子。他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豪情,他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坚毅。
我之所以崇拜孔子、孟子,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接受生命的挑战,通过经历各种磨难,成为“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之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拒绝了生命的空白,让生命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儒家世界的精神天空!
--2006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拒绝空白》
点拨:引用
【例文2】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三闾大夫“忠而见疑,信而被谤”,怀石自沉,九死不悔,这是一名士大夫对报国之志的坚守;王勃老当益壮,雄心不已,这是一代豪杰对建功立业之志的坚守;鲁迅以如椽大笔,横扫一切反动势力,这是一位文化旗手对救国救民之志的坚守。志趣功业在哪里,坚守下去的信念就会跟随到哪里。
——2014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生命的坚守》
点拨:引用、排比
【例文3】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直至成功的那天。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然而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王勃没有开朗豁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千古悲剧,可悲可叹!
——2004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遭遇挫折
笑对痛苦》
点拨:对比(两种类型的排比:同一事物的两方面、两种不同事物)
【例文4】
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雷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2003年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真理只有一个》
点拨:化用
为什么这几篇文章能成为高考的优秀作文?我们思考一下这几种方法的作用,是不是恰好满足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当然,作文得高分的技巧有很多,但对于文言文素材的运用,若能熟练掌握这几种方法,也能使文章脱胎换骨了。
(2)小试牛刀
下面我们就来尝试这几种方法。
(1)生命就是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抱负;生命就是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的高洁品性;生命就是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际遇感慨;生命就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情怀。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活得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点拨:准确,自己加双引号
(2)纵观历史的长廊,无数人在痛苦的风雨中锻炼后始成功。透过沧桑的古战场,你是否看见孙膑在经受酷刑后,毅然拾起自信,不畏暴敌,留下一部传世的《孙子兵法》。穿越历史的画面,你是否看见司马迁在经受宫刑后,毅然矢志不渝,继续笔耕,让《史记》在历史风雨中永存。穿过香园小径,你是否看见那消瘦的伊人曾在饱经家仇国恨后,变得更加坚强,晚年的创作成就更令无数文人墨客惊讶歆羡。
点拨:相似性、顺序(曹雪芹)
(3)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而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结果;而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真的是“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点拨:可比性(商纣王和孔子)
(4)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被贬谪流放的官员,我可能坐在周围长满黄芦苦竹的院子里,聆听猿的长啸和杜鹃的哀鸣。?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寄情山林的隐士,我可能在东篱旁边的花园里采摘菊花,也可能悠然自在地观看远方的青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涕泪沾裳的离人,我可能正聆听傍晚长亭寒蝉凄鸣,也可能正感受着骤雨之后刺骨的凉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点拨: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写得都很精彩,看来大家对这几种方法掌握的差不多了,咱们加大难度。分组修改病文。
学生展示。
看大家都写得如此精彩,老师也按捺不住了,我也来展示一下。(朗读)同学们能不能看出在这段文字中,老师用了几种文言文素材的运用技巧?
3、
结束语
讲到这里,老师想到一句话:“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经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老师也要化用一句,我希望——你们今后的作文中,藏着你流过的悲喜,看过的风景和学过的文言文。最后送给大家两句诗——“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与君共勉。
4、
布置作业
咱们趁热打铁,布置一个作业。
以“气节”为话题,选取合适的作文素材,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技巧,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分享到你们的群空间,同学间互评。
PAGE
-
3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教学目标:
1.了解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四种常见论证方法好处及其注意事项。
2.学会综合运用四种论证方法写作。
3.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和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
2.引导学生挖掘“善待生命”的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分析法
、总结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自由与爱情》的诗,表现追求自由的强烈感情。但认真分析的话,只有生命才是根本,没有了生命,还能追求爱情和自由吗?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善待生命”,并学习有关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用简洁熟悉的例子导入话题)
二、探讨“生命”
1.课本的引文1、2分别提出哪些观点?
明确:(1)
奥斯特洛夫斯基:充实地度过一生,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2)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人生。
2.你怎样看待生命?请同学们谈谈。
明确:“生命”既指人,也包括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当前现状:(1)中小学生自杀、杀人事件。(2)一些人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3)世界每天因为战争而残杀鲜活的生命。
名人善待生命的故事:
正面:例如海伦.凯勒:一岁半,因猩红热病而丧失听力、视力、语言表达能力,后来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耐心教导下再加上自己的坚强和努力而成材。
反面:马拉多纳吸毒,沈殿霞过度工作,作息时间没规律。
三、探讨写法
阅读课本的材料,思考每段材料所用的论证方法。
明确:《珍爱生命》例证法(例证+分析)就事论理,揭示联系。
《热爱生命》引证法(名言+评析)针对性强,简洁精要。
《谈生命》喻证法(比喻+分析)力求神似,以小见大。
《伤仲永》对比法(对比+分析)对象鲜明,对立突出。
(可以综合运用论证方法)
四、写作训练指导
1.拓展话题。
“生命在于奉献”,“生命在于追求”,“生命在于创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2.寻找切入口。
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挫折使生命更加壮丽。
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在于贡献的大小。
奉献使生命永恒。
(让学生选话题随堂写一两段,交流探讨)
五、课堂小结
我们在练习写作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应善待生命。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认真快乐地活着,勇于面对一切挫折、不幸。
六、作业设计
以“热爱生活,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7、板书设计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
本论
)
——(结论)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明确了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四种常见论证方法好处及其注意事项。让学会综合运用四种论证方法写作。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和品质。重点教育学生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挖掘“善待生命”的内涵。
PAGE
-
2
-高考作文审题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习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
2、掌握本课时所教的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并将之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种审题方法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将这种审题方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尤其是高考中。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高考作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考作文审题的好坏,那么如何审好题呢?针对高考材料作文,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一种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2、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九字”妙招
一则材料拿到手后,同学要紧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这九个字来思考所给材料。“是什么”要思考的是所给材料讲的是什么内容,就是让同学们迅速准确的概括所给材料。“为什么”要思考的是所给材料的目的,也就是所给材料的价值。“怎么办”要思考的就是针对所给材料的众多目的选择哪一个作为自己作文的立意。牢牢铭记这九个字同学们在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上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三、课堂实战
【材料】王阳明的弟子捉得一贼。王阳明对贼讲了一番关于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好像不太好吧。”王阳明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是什么:王阳明和贼关于良知的对话。
为什么:
告诉“贼”良知是什么。
告诉“贼”良知的意义。
告诉“贼”良知在哪里。
唤醒“贼”的良知。
怎么办:选择“为什么”中的一个内容展开具体的论述。
【立意提示】
知耻——获得内心的良知
心存良知善立人
寻找良知(良知何处寻)
良知自在心中
带着良知出发
守住底线
留住良知
留住心中的清泉
【材料】经历几年实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是什么:小羽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为什么:
(1)
小羽改进、创新传统工艺,研发新式花茶(创新)。
(2)
小羽公布工艺流程,拟定地方标准,逐步规范市场标准(规范)。
(3)
新式花茶产业规模扩大,小羽集中精力率领团队创新,成为致富带头人(创新、团队、合作、分享、胸怀、眼光)。
怎么办:选择最佳立意具体展开论述。
【立意提示】
(1)
敏锐的创新意识
(2)
革新观念引领发展
(3)
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
宽广的胸怀与高远的眼界
(5)
协作精神与带头(领袖)意识
(6)
随机应变的市场头脑
(7)
自觉的市场规范(标准、规则)意识
(8)
分享与共赢
四、总结
是什么——概括材料。
为什么——明确目的。
怎么办——选择论述。
五、布置作业
【材料】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六、板书设计
?
是什么——迅速概括所给材料。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
为什么——把握所给材料的目的。
怎么办——选择最佳立意展开论述。
PAGE
-
3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培养训练学生掌握议论文里记叙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不同,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爱的可贵,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学会爱的表达,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学习议论文里记叙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把握文体规范的习惯,提高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议论文中进行对爱的记叙。能根据需要恰当地转述论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思路与方法】
(一)教学思路:主要通过教师的引领,通过比较学习和联系实际的运用,让学生自己体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区别.
(二)教学方法: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比较、讨论解决问题,获取写作经验。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一
、话题探讨
阅读教材第82页“话题探讨”栏目中的短文《说爱心》。
讨论:什么是爱?
总结: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和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爱包含着善良的因素;有爱心的人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挞丑恶的东西;爱的范围虽广,但有一个共同点——追求幸福。
二
、知识梳理
1、记叙文中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2、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3、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
: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
(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
(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强调以理服人,通过分析事物的性质,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来提高人们的认识。文体的这一特定目的决定了议论成为议论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记叙在议论文中无足轻重,相反,对议论文来说,记叙也是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之一。议论文要“有感而发”、“持之有据”,“摆事实讲道理”,这就要求议论文写作必须立足于社会、人生的具体现象、事实、问题,这是议论文的生命源泉所在;因而,记叙便成了议论文中的必要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写法借鉴——初步感受议论文中记叙的特点
浏览“写法借鉴”栏目中的《纪念白求恩》《德兰修女》两文段,思考下列问题:
1、
叙述的作用是什么?有何特点?
明确:交代议论的前提和背景,或证明论点。
论据的叙述力求简明概括。
2
、请看《过秦论》中的叙述,又有何特点?
【附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明确:高度概括
简明精要
作者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卯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横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
四、写作指津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举例
《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为服从议论的需要,则有不同方向的转述。
1、先看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为了证明《水浒》故事发展的“前后勾联”“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特点,茅盾这样定向转述:
“要说比武了,却又不比,先吃酒,当真开始比武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点。
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为了论证“战略退却”是“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的观点,也援引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故事。
他是这样定向转述的:
“《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用了不足50个字定向转述了这个故事,紧扣“退让”,突出“退让”后的胜利,有力地论证了“战略退却”的必要性。
3、
假如从《水浒》“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的观点出发,这个故事还可作如此定向转述:
洪教头要求比武,林冲却是“不敢”;真要比武了,林冲又“寻思”“踌躇”;待到洪教头步步逼近,林冲方礼貌地出场,只四五棒便“让输”了;解枷后真比,林冲略识破绽,洪教头便“扑地倒了”。
用了不到90个字,揭示了林冲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性格及武艺高强,而洪教头则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证明了“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的观点。
小结:
古人说“凡为文以意为主。”议论文的“意”就是论点。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确定以后,就得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去论证它。这就有一个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问题。“论”,是讲道理;“述”,是摆事实。在论证过程中,要善于把“论”和“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关键是“围绕”,即紧紧扣住中心论点,而不是与中心论点相游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五、写作练习
看课本“写作练习”栏目的第四题。
点拨:牵挂是多方面的,比如(1)牵挂是对亲人的思念;(2)牵挂是对友人的情怀;(3)牵挂是对祖国的眷念;(4)牵挂能催人奋发向上。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把握议论中记叙的写法,希望同学们记住议论文中叙述的要领是简明扼要,是叙述而非描写,是梗概而非细节,摘取事件中的一点,舍弃与论点无关的部分。一定要明白的是,就议论文而言,写一个人也好,叙一件事也罢,再长再精彩的记叙,也只能算一个论据。
板书设计
议论文中的记叙
简明概括
只叙述而不描写
舍弃其中细节
摘取事件的一点
舍弃无关部分
PAGE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