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年均积温2500℃—3000℃,无霜期120—160天,生长期内日照时间13—16小时/天,灌浆期满足日间均温在23℃至25℃之间,且昼夜温差超过13℃,加上深厚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3%),才能产出优质寒地粳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优质粳米产于下列哪个省( )
A.吉林省 B.山东省 C.浙江省 D.海南省
(2)优质粳稻只能生长在某个狭窄的纬度范围内,纬度稍高或者稍低都产不出优质粳米。可见优质粳稻对下列哪个因素要求比较苛刻( )
A.温度 B.日照 C.土壤 D.降水
(3)年年产出优质粳米的同一块土地,因农民没有抽河流水灌溉,改引山泉自流灌溉,结果出现灌浆不充分而产出劣质粳稻,其可能的原因是( )
A.山泉水温偏高,缩短了粳稻的生长期
B.山泉水温偏低,缩短了粳稻的生长期
C.山泉水温偏高,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
D.山泉水温偏低,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
【答案】(1)A
(2)A
(3)D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年均积温2500℃—3000℃,无霜期120—160天,生长期内日照时间13—16小时/天,积温小,无霜期短,夏季昼长,土壤肥沃,是我国的东北地区,选择A。(2)优质粳稻只能生长在某个狭窄的纬度范围内,纬度稍高或者稍低都产不出优质粳米。纬度主要影响温度,可见它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选择A。(3)山泉水属于地下水,温偏低,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成熟季节温度低,灌浆不充分而产出劣质粳稻,选择D。
故答案为:(1)A(2)A(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中国的区域差异。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地理知识,掌握我国的区域差异,结合实际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
2.(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位于亚洲中部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下图)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m,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高山湖泊,其形成原因是( )
A.火山口湖 B.泥沙堆积 C.构造陷落湖 D.冰川侵蚀
(2)若将该图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推测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不包括( )
A.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B.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C.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D.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
【答案】(1)C
(2)B
(3)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内力作用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最深,说明是构造湖,构造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地壳抬升发生断层陷落后形成,C对。火山口湖面积小,A错。高山上泥沙堆积很难形成这么大的湖泊,而且没有这么深,B错;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成湖为外力作用,而且没有这么深D错。(2)找到高程点的高度,再与湖面相比计算出相对高度,再与水平距离相比较估算坡度,坡度大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3)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不是因为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选择D。
故答案为:(1)C(2)B(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湖泊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湖泊的形成原因,湖水的水文特征。
3.(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据统计,中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加重。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全国各省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流动 B.经济水平
C.医疗水平 D.人口自然增长率
(2)据图中信息推断,目前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 )
A.“小蛮腰”形 B.“纺锤”形
C.“三角”形 D.“倒三角”形
(3)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根本措施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改善居住环境
C.优化产业结构 D.全面鼓励生育
【答案】(1)B
(2)A
(3)C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增大的主要是人口迁出地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小的主要是人口迁入地区,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迁入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减小。(2)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增大,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变小,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上下宽度相差不大的“小蛮腰”形。(3)东北地区青壮年老动力大量外迁,劳动力缺乏,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全面鼓励生育都不能很快解决劳动力问题,选择C。
故答案为:(1)B(2)A(3)C。
【点评】主要考查人口变化,人口的流动会带来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人口问题,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
4.(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科科斯群岛为印度洋东部的澳大利亚海外领地,由27个珊瑚岛礁组成,呈环状分布,面积共14.2平方公里。群岛上地势较低平,植被主要是椰子树。下图(左)为科科斯群岛的位置示意图,下图(右)为科科斯群岛的航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科科斯群岛上的自然景观属于( )
A.热带荒漠 B.热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下列对珊瑚礁呈环状分布的合理解释有( )
①与海底火山的水平运动有关
②珊瑚礁外围的水流循环较佳,面向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茂盛,珊瑚礁增长较快
③背对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较差,珊瑚礁形成较缓慢
④岛屿陆地缓慢下沉,在外缘的珊瑚礁和陆地之间逐渐形成泻湖⑤环礁主要受制于潮汐的外围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海底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岛上植被主要是椰子树,椰子树是常绿乔木,产于热带,可以推知科科斯群岛上的自然景观属于热带雨林,选择C。(2)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与海底火山的水平运动无关,①错;珊瑚礁外围的水流循环较佳,面向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茂盛,珊瑚礁增长较快,②对;背对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较差,珊瑚礁形成较缓慢,③对;岛屿陆地缓慢下沉,在外缘的珊瑚礁和陆地之间逐渐形成泻湖,④对;环礁与潮汐的外围侵蚀作用关系不大,⑤错。选择B。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和珊瑚礁形成。植被是自然带的最明显标志,通过植被可以推断出自然带。学生要掌握珊瑚礁的形成过程。
二、综合题
5.(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有 “百草之王”的称号,也因“人参旁边有蛇守护”等传说,而使野生人参充满神秘的色彩。野生人参,多生长在四季分明的区域中,通常3年才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成熟的果实饱满通红。其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喜阴凉湿润,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喜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层,多长在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杂木林中。每年7月,挖参人三五结队进入深山老林,找寻野山参,可近些年来,却是收获甚微。目前市场上的人参,多为园参或林下参。其中,抚远县为我国人参的主要种植地。下图(左)长白山山麓附近抚远县的地理位置,下图(右)为人参种植园的景观图。
(1)传说“人参旁边有蛇守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请解释该现象。
(2)分析挖参人选择7月结对进山林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抚远县成为我国主要的人参种植地的自然条件。
(4)目前人参的产地比较多,包括中国东北的人参、朝鲜半岛的高丽参、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
其中,吉林省所产人参的数量就占世界人参总产量的70%,但贸易额却不足韩国高丽参的1/10,更是远远不及西洋参,同样的品种进口参价格要高于国产参价格的10倍以上。
请提出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合理性建议。
【答案】(1)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
(2)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
(3)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
(4)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改善人参的生长环境;延长林下参的生长年限;提高科技,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生产加工多种人参制品(食品类,化妆品类等),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主要根据材料中所描述的人参生长的环境分析。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2)选择在果期易于辨认。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从安全角度分析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3)主要从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土壤条件等方面等进行分析回答。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 。(4)主要从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加大加工,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合理性建议。故答案为:(1)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2)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3)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4)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改善人参的生长环境;延长林下参的生长年限;提高科技,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生产加工多种人参制品(食品类,化妆品类等),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点评】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和面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
6.(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按照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活动层,下层为长年冻结的永冻层。加拿大多年冻土面积为390—490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的40%—50%。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拿大的冻土融化和衰减正在加剧,大约13.5万平方公里正在经历多年冻土的衰减和崩溃,使得南部地区的土地,局部新增了大小不一的积水地带。下图(左)为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剖面 ;下图(右)为加拿大南部地区新增的积水地带景观图。
(1)结合材料,描述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分析加拿大南北部地区冻土层差异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从冻土变化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加拿大南部地区新增积水地带的成因。
【答案】(1)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增厚;活动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减小;永冻层的厚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逐渐减小,且冻结状态逐渐改变,从高纬度的连续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的岛状冻土带变化。
(2)加拿大南部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北部地区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温度低,因此南部冻土层较薄,北部冻土层较厚。南部地区因纬度低,年均温较北部地区高,且年较差较小,冻土处于反复冻融状态,南部表层活动层较厚,且将永冻层分隔层分隔成岛状分布(分散块状分布)。
(3)全球气候变暖,加拿大南部地区冻土融化,土层松动,地表易塌陷,形成洼地;同时,随着冻土的消融,土壤含水量增多,汇入洼地形成积水地带。
【知识点】成土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从图中读出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增厚;活动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减小;永冻层的厚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逐渐减小,且冻结状态逐渐改变,从高纬度的连续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的岛状冻土带变化。(2)原因主要是纬度变化带来的气候变化。加拿大南部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北部地区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温度低,因此南部冻土层较薄,北部冻土层较厚。南部地区因纬度低,年均温较北部地区高,且年较差较小,冻土处于反复冻融状态,南部表层活动层较厚,且将永冻层分隔层分隔成岛状分布(分散块状分布)。(3)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分析,加拿大南部地区冻土融化,土层松动,地表易塌陷,形成洼地;同时,随着冻土的消融,土壤含水量增多,汇入洼地形成积水地带。
故答案为:(1)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增厚;活动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减小;永冻层的厚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逐渐减小,且冻结状态逐渐改变,从高纬度的连续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的岛状冻土带变化。(2)加拿大南部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北部地区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温度低,因此南部冻土层较薄,北部冻土层较厚。南部地区因纬度低,年均温较北部地区高,且年较差较小,冻土处于反复冻融状态,南部表层活动层较厚,且将永冻层分隔层分隔成岛状分布(分散块状分布)。(3)全球气候变暖,加拿大南部地区冻土融化,土层松动,地表易塌陷,形成洼地;同时,随着冻土的消融,土壤含水量增多,汇入洼地形成积水地带。
【点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本题主要是考查冻土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全球变暖对冻土变化的影响。
1 / 1广东省揭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年均积温2500℃—3000℃,无霜期120—160天,生长期内日照时间13—16小时/天,灌浆期满足日间均温在23℃至25℃之间,且昼夜温差超过13℃,加上深厚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3%),才能产出优质寒地粳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优质粳米产于下列哪个省( )
A.吉林省 B.山东省 C.浙江省 D.海南省
(2)优质粳稻只能生长在某个狭窄的纬度范围内,纬度稍高或者稍低都产不出优质粳米。可见优质粳稻对下列哪个因素要求比较苛刻( )
A.温度 B.日照 C.土壤 D.降水
(3)年年产出优质粳米的同一块土地,因农民没有抽河流水灌溉,改引山泉自流灌溉,结果出现灌浆不充分而产出劣质粳稻,其可能的原因是( )
A.山泉水温偏高,缩短了粳稻的生长期
B.山泉水温偏低,缩短了粳稻的生长期
C.山泉水温偏高,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
D.山泉水温偏低,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
2.(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位于亚洲中部的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的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下图)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8m,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伊塞克湖是世界最深高山湖泊,其形成原因是( )
A.火山口湖 B.泥沙堆积 C.构造陷落湖 D.冰川侵蚀
(2)若将该图转绘成等高线地形图,推测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不包括( )
A.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
B.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C.湖泊水位深,水量大
D.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
3.(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据统计,中国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省份之间、城乡之间的人口结构失衡也在加重。下图为全国各省市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2000-2010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全国各省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流动 B.经济水平
C.医疗水平 D.人口自然增长率
(2)据图中信息推断,目前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 )
A.“小蛮腰”形 B.“纺锤”形
C.“三角”形 D.“倒三角”形
(3)图中显示,东北地区人口正面临危机。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东北地区人口年均增率仅为0.21%,不足全国同期水平的一半,人口增长基本趋于停滞。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的根本措施是( )
A.提高城市化水平 B.改善居住环境
C.优化产业结构 D.全面鼓励生育
4.(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科科斯群岛为印度洋东部的澳大利亚海外领地,由27个珊瑚岛礁组成,呈环状分布,面积共14.2平方公里。群岛上地势较低平,植被主要是椰子树。下图(左)为科科斯群岛的位置示意图,下图(右)为科科斯群岛的航拍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科科斯群岛上的自然景观属于( )
A.热带荒漠 B.热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下列对珊瑚礁呈环状分布的合理解释有( )
①与海底火山的水平运动有关
②珊瑚礁外围的水流循环较佳,面向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茂盛,珊瑚礁增长较快
③背对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较差,珊瑚礁形成较缓慢
④岛屿陆地缓慢下沉,在外缘的珊瑚礁和陆地之间逐渐形成泻湖⑤环礁主要受制于潮汐的外围侵蚀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二、综合题
5.(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有 “百草之王”的称号,也因“人参旁边有蛇守护”等传说,而使野生人参充满神秘的色彩。野生人参,多生长在四季分明的区域中,通常3年才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成熟的果实饱满通红。其对生长环境要求高,喜阴凉湿润,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喜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层,多长在海拔500-1100米的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叶混交林下或杂木林中。每年7月,挖参人三五结队进入深山老林,找寻野山参,可近些年来,却是收获甚微。目前市场上的人参,多为园参或林下参。其中,抚远县为我国人参的主要种植地。下图(左)长白山山麓附近抚远县的地理位置,下图(右)为人参种植园的景观图。
(1)传说“人参旁边有蛇守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性,请解释该现象。
(2)分析挖参人选择7月结对进山林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抚远县成为我国主要的人参种植地的自然条件。
(4)目前人参的产地比较多,包括中国东北的人参、朝鲜半岛的高丽参、美国加拿大的西洋参。
其中,吉林省所产人参的数量就占世界人参总产量的70%,但贸易额却不足韩国高丽参的1/10,更是远远不及西洋参,同样的品种进口参价格要高于国产参价格的10倍以上。
请提出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合理性建议。
6.(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土,按照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活动层,下层为长年冻结的永冻层。加拿大多年冻土面积为390—490万平方公里,占其国土面积的40%—50%。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拿大的冻土融化和衰减正在加剧,大约13.5万平方公里正在经历多年冻土的衰减和崩溃,使得南部地区的土地,局部新增了大小不一的积水地带。下图(左)为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剖面 ;下图(右)为加拿大南部地区新增的积水地带景观图。
(1)结合材料,描述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变化特点。
(2)分析加拿大南北部地区冻土层差异的原因。
(3)结合材料,请从冻土变化的角度,分析近年来加拿大南部地区新增积水地带的成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A
(3)D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年均积温2500℃—3000℃,无霜期120—160天,生长期内日照时间13—16小时/天,积温小,无霜期短,夏季昼长,土壤肥沃,是我国的东北地区,选择A。(2)优质粳稻只能生长在某个狭窄的纬度范围内,纬度稍高或者稍低都产不出优质粳米。纬度主要影响温度,可见它对温度要求比较高,选择A。(3)山泉水属于地下水,温偏低,延长了粳稻的生长期,成熟季节温度低,灌浆不充分而产出劣质粳稻,选择D。
故答案为:(1)A(2)A(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中国的区域差异。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地理知识,掌握我国的区域差异,结合实际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
2.【答案】(1)C
(2)B
(3)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内力作用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最深,说明是构造湖,构造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地壳抬升发生断层陷落后形成,C对。火山口湖面积小,A错。高山上泥沙堆积很难形成这么大的湖泊,而且没有这么深,B错;冰川侵蚀形成洼地,积水成湖为外力作用,而且没有这么深D错。(2)找到高程点的高度,再与湖面相比计算出相对高度,再与水平距离相比较估算坡度,坡度大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3)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不是因为地球内能释放,使湖水增温,选择D。
故答案为:(1)C(2)B(3)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湖泊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湖泊的形成原因,湖水的水文特征。
3.【答案】(1)B
(2)A
(3)C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图的判断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增大的主要是人口迁出地区,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变小的主要是人口迁入地区,我国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迁入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减小。(2)贵州乡村地区常住人口老年人口比重增大,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变小,常住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形可能呈上下宽度相差不大的“小蛮腰”形。(3)东北地区青壮年老动力大量外迁,劳动力缺乏,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东北地区的人口危机;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全面鼓励生育都不能很快解决劳动力问题,选择C。
故答案为:(1)B(2)A(3)C。
【点评】主要考查人口变化,人口的流动会带来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人口问题,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
4.【答案】(1)C
(2)B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海底地形的分布
【解析】【分析】(1)岛上植被主要是椰子树,椰子树是常绿乔木,产于热带,可以推知科科斯群岛上的自然景观属于热带雨林,选择C。(2)珊瑚礁的主体是由珊瑚虫组成的。珊瑚虫是海洋中的一种腔肠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变为自己生存的外壳。每一个单体的珊瑚虫只有米粒那样大小,它们一群一群地聚居在一起,一代代地新陈代谢,生长繁衍,同时不断分泌出石灰石,并粘合在一起。这些石灰石经过以后的压实、石化,形成岛屿和礁石,也就是所谓的珊瑚礁。与海底火山的水平运动无关,①错;珊瑚礁外围的水流循环较佳,面向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茂盛,珊瑚礁增长较快,②对;背对海流的区域珊瑚生长较差,珊瑚礁形成较缓慢,③对;岛屿陆地缓慢下沉,在外缘的珊瑚礁和陆地之间逐渐形成泻湖,④对;环礁与潮汐的外围侵蚀作用关系不大,⑤错。选择B。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和珊瑚礁形成。植被是自然带的最明显标志,通过植被可以推断出自然带。学生要掌握珊瑚礁的形成过程。
5.【答案】(1)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
(2)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
(3)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
(4)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改善人参的生长环境;延长林下参的生长年限;提高科技,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生产加工多种人参制品(食品类,化妆品类等),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主要根据材料中所描述的人参生长的环境分析。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2)选择在果期易于辨认。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从安全角度分析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3)主要从气候条件,植被条件,土壤条件等方面等进行分析回答。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 。(4)主要从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加大加工,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等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的合理性建议。故答案为:(1)人参生长区域内植被茂盛,野生生物种类多;7月人参果实饱满通红,容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采食;且此时气温较高,蛇类活动频繁,为主要的进食时间,所以,蛇常守候在人参旁等候捕食。(2)7月为人参的果期,果实通红易于辨认。野生人参多长在密林中,结对进入山林便于相互照应。(3)抚远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长白山一带,植被茂盛,土壤中腐殖质层深厚;地处长白山山麓,利于排水。(4)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改善人参的生长环境;延长林下参的生长年限;提高科技,改善加工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生产加工多种人参制品(食品类,化妆品类等),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的宣传,提高市场知名度。
【点评】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和面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
6.【答案】(1)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增厚;活动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减小;永冻层的厚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逐渐减小,且冻结状态逐渐改变,从高纬度的连续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的岛状冻土带变化。
(2)加拿大南部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北部地区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温度低,因此南部冻土层较薄,北部冻土层较厚。南部地区因纬度低,年均温较北部地区高,且年较差较小,冻土处于反复冻融状态,南部表层活动层较厚,且将永冻层分隔层分隔成岛状分布(分散块状分布)。
(3)全球气候变暖,加拿大南部地区冻土融化,土层松动,地表易塌陷,形成洼地;同时,随着冻土的消融,土壤含水量增多,汇入洼地形成积水地带。
【知识点】成土因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1)从图中读出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增厚;活动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减小;永冻层的厚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逐渐减小,且冻结状态逐渐改变,从高纬度的连续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的岛状冻土带变化。(2)原因主要是纬度变化带来的气候变化。加拿大南部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北部地区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温度低,因此南部冻土层较薄,北部冻土层较厚。南部地区因纬度低,年均温较北部地区高,且年较差较小,冻土处于反复冻融状态,南部表层活动层较厚,且将永冻层分隔层分隔成岛状分布(分散块状分布)。(3)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分析,加拿大南部地区冻土融化,土层松动,地表易塌陷,形成洼地;同时,随着冻土的消融,土壤含水量增多,汇入洼地形成积水地带。
故答案为:(1)加拿大南北向冻土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增厚;活动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方向逐渐减小;永冻层的厚度,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方向逐渐减小,且冻结状态逐渐改变,从高纬度的连续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的岛状冻土带变化。(2)加拿大南部较北部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温度高;北部地区受来自极地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大,温度低,因此南部冻土层较薄,北部冻土层较厚。南部地区因纬度低,年均温较北部地区高,且年较差较小,冻土处于反复冻融状态,南部表层活动层较厚,且将永冻层分隔层分隔成岛状分布(分散块状分布)。(3)全球气候变暖,加拿大南部地区冻土融化,土层松动,地表易塌陷,形成洼地;同时,随着冻土的消融,土壤含水量增多,汇入洼地形成积水地带。
【点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本题主要是考查冻土的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全球变暖对冻土变化的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