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期自主学习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期自主学习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0-09 10:39:08

文档简介

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期自主学习测试
一、选择题
1.(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莉进入青春期后,脸上长满了青春痘,经医生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这与图中哪个器官的功能有关(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人体有许多内分泌腺能分泌各种激素控制和调节着人的生长发育。男生和女生在青春期时性激素分泌大量激素促使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产生的雄性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女性产生的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
【解答】小莉是女生进入青春期后雌性激素分泌增加,图示为女性生殖系统,甲为输卵管,乙为子宫,丙为阴道,丁为卵巢。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2.(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目前已知的天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为地月系→太阳系(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也是微不足道的。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千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解答】从天体系统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从右边往左层次越来越高,最右边的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类似地球的行星和围线行星运动的卫星构成的,如地月系;往左依次是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有千亿个类似于银河系的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总星系,所以最高一级的是总星系,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3.(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跳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答案】C
【知识点】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解析】【分析】眼睛是很易受伤的器官,视力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恢复。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眼睛和视力: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50 ~ 70厘米。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揉,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不要躺着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解答】A.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使视力下降导致近视,A错误;
B、躺在沙发上看书,躺着看书眼睛极易疲劳,不利于视力的保护,B错误;
C.看书一小时后远跳窗外,远跳可以使眼睛放松,有利于视力的保护,C正确;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易使眼睛的其他结构也受到伤害,D错误。
故选C
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月球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月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漂亮。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 ~ 3千米。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解答】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月球上没有水,A错误;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容易遭到陨石的撞击,留下了许多的陨石坑,也就是遍布月球表面的环形山,B正确;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自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C错误;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有可以发生日食或月食,但不是每月都会发生,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D错误。
故选B
5.(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明同学总结的下列几个实验中,最能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是(  )
A.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
B.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
C.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
D.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音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而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时我们一般用空气中的听到声音的情况与抽成真空过程中听到声音的情况进行比较。
【解答】A.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A正确;
B.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这是在探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B错误;
C.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说明了发声的物体有能量,C错误;
D.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这是在探究响度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C错误。
故选A
6.(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
D.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生物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通过受精卵的不断分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个体。部分生物存在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的两种类型之一。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两栖类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发生改变的发育方式也称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A.卵细胞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才是新生命的开始,A错误;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嫁接长出的果实由接穗决定,这里接穗是柿树的枝条,C正确;
D.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青蛙发育的起点应该是受精卵。
故选C
7.(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会产生压强;压强大小只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相同压强也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两端的橡皮膜由于受到水的压强会产生凹陷,凹陷程度与在水中的位置,形状有关。
【解答】如图竖放时,由于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橡皮膜都会发生凹陷,由于下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所以下表面的凹陷程度更大,B选项正确,A错误;平放时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的橡皮膜也会发生凹陷,由于平放两端的深度相同所以凹陷程度应该相同,C、D均错误。
故选B
8.(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此题涉及惯性、摩擦、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知识,我们可以在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判断出选项。
【解答】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A分析正确,A错误;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轴承内有滚珠,是滚动摩擦,可以减小磨擦,B分析正确,B错误;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飞叶由静止到旋转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反映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分析正确,C错误;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D分析错误,D正确。
故选D
9.(2017七下·萧山月考)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夹膜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它们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真菌
【解析】【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 (2)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真菌和细菌 。
【解答】A、细菌适应性很强,能进行分裂生殖,A错误;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由分析知道: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C错误;
D、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D错误。 故选:B
10.(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反之可以减小压强。
【解答】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车轮多可增大受力面积是减小压强的方法,A错误;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枕木增加了受力面积是减小压强的方法,B错误;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取出一些书减小了压力可以减小压强,C错误;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刀刃做的薄减小了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D正确。
故选D
11.(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一小球正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球受力情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从运动和力的关系可以知道,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受任何外力,另一种是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题目已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判断小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甲、乙两图均受到三个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乙均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可以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丙图能正确反映小球的受力情况,C选项正确。
故选C
12.(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紫外线、红外线;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此题是有关于光的一些知识,光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中日常利用较多的有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在遥感方面应用较多,紫外线可杀菌消毒,还可辨别纸币真伪。光有直线传播原理,反射、折射原理,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解答】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用光准直,A正确;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B错误;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靠的是光的反射,C错误;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
故选A
13.(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春节假期,小科全家开车去自驾游。小科爸爸将一杯水放在仪表板上的水杯支架上。过某一路口时,小科爸爸踩刹车来避让行人。这时杯中的水最可能发生情形是(  )
A.会从N那一侧溅出来 B.会从M那一侧溅出来
C.保持水平,不会溅出来 D.会从任意一侧溅出来
【答案】A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如图所示,水和杯子一起向右运动,当小科爸爸踩刹车后杯子由于放在支架上快速静止,不因为具有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右的运动状态,所以水会向N一侧溅出来,A选项正确。
故选A
1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厘米) 10 15 20 30
像距(厘米)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物距与像距的数据是否符合成像规律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一倍焦距分虚实,物体在焦点上是不能成像的,甲的物距是10厘米等于焦距所以甲不能成像,甲数据错误;乙的物距15厘米,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乙数据正确;丙的物距20厘米,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也是20厘米,丙数据正确;丁与乙物距像距互换,符合光路可逆原理,丁数据也正确,所以A选项正确。
故选A
15.(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也相等。可以通过已知条件中压强相等,因为乙的受力面积大所以乙对地面的压力大,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柱状的物体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强可以用公式P=ρ物gh进行计算,题中h甲小于h乙,所以ρ甲大于ρ乙。
【解答】A.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根据已知条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列式ρ甲gh甲=ρ乙gh乙,得ρ甲h甲=ρ乙h乙。切去相等的质量,得式子,m甲=m乙,ρ甲S甲Δh甲=ρ乙S乙Δh乙,因为甲乙都是正方体,所以得ρ甲h甲h甲Δh甲=ρ乙h乙h乙Δh乙,因为ρ甲h甲=ρ乙h乙,所以h甲Δh甲=h乙Δh乙,已知h甲Δh乙,甲的判断正确,A正确;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由A可知剩余部分甲应该比乙要高,所以甲切去的厚度一定小,B错误;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由A可知,要切去相等的质量甲切去的厚度多,现在切去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甲被切去的质量不可能多于乙切去的,C判断是错误的,C错误;
D.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因为甲原来的高度小于乙要使剩余高度相等,乙切去的厚度一定大,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6.(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感恩父母吧,他们是你人生最牢靠的两块基石。识图回答:
(1)A器官是   ;
(2)B细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点;
(3)胎儿通过[②]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答案】(1)睾丸
(2)受精卵
(3)胎盘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左边这幅图主要反映了父母从产生生殖细胞到婴儿的流程图,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由母亲卵巢产生的,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是由父亲的睾丸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融合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形成后即开始进行分裂,此时的营养物质是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的,一周左右受精卵进入子宫在母体子宫着床完成胚胎的发育。右图是母体子宫内的胎儿,结构1是子宫,结构2是胎盘,结构3是脐带。胎盘中有丰富的营养提供胎儿发育所需。
【解答】(1)A器官是睾丸;(2)B细胞是受精卵;(3)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故答案为:(1)睾丸;(2)受精卵;(3)胎盘
17.(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下图1为某地“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a、b、c是“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光线从房门照射到屋内的对应位置,结合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的甲位置时,正午太阳光照射到屋内a、b、c中的   处
(2)本学期开学到放暑假,地球在公转中主要运动区间是   ,在这期间出现的我国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放鞭炮,守岁迎春
C.望双星,鹊桥相会 D.荡秋千,踏青插柳
(3)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正午太阳位于A,B,C中的   位置;
(4)该地居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如图2),为了热水器更好的采光,集热排管应朝向   (南 北)方。
【答案】(1)b
(2)丙丁;D
(3)A
(4)南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北半球冬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候;夏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候;春分和秋分均位于两者之间。图3中地球在乙位置是冬至,丙位置是春分,丁位置是夏至,甲位置是秋分。
【解答】(1)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此时处于秋分太阳影子不是最长也不是最短所以应该是b;(2)本学期应该指的是春季班,所以地球从春分开始到夏至,运行在丙丁之间,A是中秋节错误;B是春节已经过了错误;C七月初七在暑假错误;D清明节正好在这期间正确。(3)丁是夏至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应该是A位置;(4)北半球正午太阳从南面照过来,朝南能得到最多的光照,所以集热排管应朝向南方。
故答案为:(1)b(2)丙丁;D(3)A(4)南
18.(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
   (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
【答案】空气;4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从图中三条线的位置及与界面的角度分析可知界面上方的两条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界面下方的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为90°-50°=4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0°,由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的路径可知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应该是由空气射向透明物质,所以界面上方为空气。
故答案为:空气;40°
19.(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   (物体/像)一侧放置,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   (反射/折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
【答案】像;反射;不变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镀了膜的玻璃板能增强光的反射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就像家里用的平面镜一样镀膜的一面总是朝向像的一侧。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是等大的,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像;反射;不变
20.(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当前,阳台小菜园已成为一种家庭时尚。请回答有关问题:
(1)种植空心菜的一种方法:到菜场买来空心菜,去掉叶子,剪取有3~4个 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2)种植南瓜后有的能结成大南瓜,其中的南瓜籽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3)如果栽培番茄,应在植物长到一定时期摘除植株的顶芽,保证植物能多长侧枝,从而多开花、多结果,这样做的原理是   。
【答案】(1)营养繁殖
(2)胚珠
(3)顶端优势
【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繁殖可以通过有性生殖用植物的种子进行繁殖,也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植物种子是受精后由胚珠发育成的。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解答】(1)剪取有3~4个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这是用营养器官茎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2)南瓜是果实,南瓜籽是种子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3)顶芽生长旺盛时会抑制侧芽生长,摘除顶芽后侧芽会迅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故答案为:(1)营养繁殖;(2)胚珠;(3)项端优势
21.(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校园足球在我县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足球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增大   ;用脚踢球时脚会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踢向空中的足球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而终会落向地面。
【答案】摩擦;相互;重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此题校园足球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增大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可以相互转化,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答】足球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通过使表面变的粗糙来增大摩擦;脚踢足球时脚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向空中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足球最终会落向地面。
故答案为:摩擦;相互;重
22.(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学校的旗杆在一天中竿影最短的时间在   ,竿影方向是   ,一天之中竿影长短和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答案】正午;向北;地球自转
【知识点】地球自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会由长变短再变长的变化,竿影的日化变是由太阳的东升西落引起的,一天中太阳高度发生变化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影子最短,日出与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小,此时影子最长。太阳是恒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其实是不动的,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其实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解答】学校的旗杆在一天中竿影最短的时间在正午;我们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始终在我们的南面,所以正午时竿影方向向北;一天之中竿影长短和方向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故答案为:正午;向北;地球自转
23.(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100千克、底边为40厘米×50厘米、高1米的长方体木块.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
(1)在0~6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
(2)请在图2丙中,将0~6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补充完整。
【答案】(1)0~1s、3s~5s
(2)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涉及知识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甲图是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乙是木块前进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丙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摩擦力,图中已经表示了0~1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我们可以由乙图反映出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推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由乙图可知在0~1秒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受到100牛的推力但没有推动,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也等于100牛,已由丙图反映出来。
【解答】(1)在0~6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中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从乙图中可以看出0~1s木块处于静止,3s~5s木块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0~1s处于静止此时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0牛,木块在1~6秒间发生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由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1~6秒间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3~5秒时木块做匀速运动,此时木块的推力和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甲图可知此时的推力是200牛,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200牛,答案如图。
故答案为:(1)0~1s、3s~5s
三、实验探究题
2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写出2条结论即可)
(2)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答案】(1)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一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土壤含水量在1 0%-20%之间,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或 当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在10%- 20%间,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为0;当温度为25c,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空气(氧气)等
(3)选取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颗,在25℃一30℃区间内均匀分成若干组(如分成26℃、27℃、28℃、29℃、30℃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萌发,统计该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三个:充足的水,合适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且三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种子才能萌发。在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由于影响萌发的因素有三个所以设计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使其中要研究的一个量发生变化而使其他的量保持不变。
【解答】(2)根据种子萌发时的三个条件必需同时满足所以还有应该是空气(氧气)等。
故答案为:(2)空气(氧气)等
25.(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   (填序号)。
【答案】(1)A
(2)左
(3)凹
(4)A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成像规律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特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解答】(1)从图甲的物距大于像距可知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焦距是10cm,物距要大于2倍焦距所以A选项正确;(2)像与物是同向移动的,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像也向左移动,所以光屏要向左调节;(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像将成在光屏的前面,这和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相同,近视眼通过配戴凹透镜的眼镜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这里可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在光屏上可以重新得到清晰倒立的像;(4)将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时,符合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此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A图所示正确。
故答案为:(1)A;(2)左;(3)凹;(4)A
26.(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答案】(1)2.10
(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的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
(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块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铁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2)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据此进行分析;(3)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根据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中,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铁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拉力传感器向左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同,因此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10N;(2)钩码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实验中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3)三次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结论: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4)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铁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柯的说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1)2.10;(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的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块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四、解答题
27.(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我市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质量为50kg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 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5
(1)求车架的重力;
(2)求小明骑行中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G车=m车g=4.5kg×10N/kg=45N
答:车架的重力为45N;
(2)骑行中总质量:m总=50kg+10kg=60kg
小明骑行中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 G总=m总g=60kg×10N/kg=600N
受力面积:S=5cm2×2=10cm2=10-3m2,
对地面的压强:p=F/S=600N/10 3m2=6×105Pa
答:小明骑行中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与质量关系G=mg可计算求出车架的重力;(2)根据压强公式P= 可求出压强,在骑行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上等于自行车与人的总重力,受力面积为两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 / 1浙江省海宁市新仓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暑期自主学习测试
一、选择题
1.(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莉进入青春期后,脸上长满了青春痘,经医生检查发现她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这与图中哪个器官的功能有关(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3.(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
C.看书一小时后远跳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5.(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明同学总结的下列几个实验中,最能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是(  )
A.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
B.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
C.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
D.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
6.(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细胞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C.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
D.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7.(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B. C. D.
8.(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9.(2017七下·萧山月考)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
C.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细胞壁,有夹膜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它们
10.(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11.(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一小球正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小球受力情况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2.(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3.(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春节假期,小科全家开车去自驾游。小科爸爸将一杯水放在仪表板上的水杯支架上。过某一路口时,小科爸爸踩刹车来避让行人。这时杯中的水最可能发生情形是(  )
A.会从N那一侧溅出来 B.会从M那一侧溅出来
C.保持水平,不会溅出来 D.会从任意一侧溅出来
1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厘米) 10 15 20 30
像距(厘米)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二、填空题
16.(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感恩父母吧,他们是你人生最牢靠的两块基石。识图回答:
(1)A器官是   ;
(2)B细胞是   ,是新生命的起点;
(3)胎儿通过[②]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17.(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下图1为某地“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A、B、C表示“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a、b、c是“二分二至”正午太阳光线从房门照射到屋内的对应位置,结合图2、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的甲位置时,正午太阳光照射到屋内a、b、c中的   处
(2)本学期开学到放暑假,地球在公转中主要运动区间是   ,在这期间出现的我国的文化现象是   ;
A.吃月饼,共庆团圆 B.放鞭炮,守岁迎春
C.望双星,鹊桥相会 D.荡秋千,踏青插柳
(3)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正午太阳位于A,B,C中的   位置;
(4)该地居民打算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如图2),为了热水器更好的采光,集热排管应朝向   (南 北)方。
18.(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
   (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   。
19.(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   (物体/像)一侧放置,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   (反射/折射),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
20.(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当前,阳台小菜园已成为一种家庭时尚。请回答有关问题:
(1)种植空心菜的一种方法:到菜场买来空心菜,去掉叶子,剪取有3~4个 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2)种植南瓜后有的能结成大南瓜,其中的南瓜籽是由花中的   发育而来的;
(3)如果栽培番茄,应在植物长到一定时期摘除植株的顶芽,保证植物能多长侧枝,从而多开花、多结果,这样做的原理是   。
21.(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校园足球在我县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足球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增大   ;用脚踢球时脚会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踢向空中的足球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而终会落向地面。
22.(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学校的旗杆在一天中竿影最短的时间在   ,竿影方向是   ,一天之中竿影长短和方向变化的原因是   。
23.(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质量为100千克、底边为40厘米×50厘米、高1米的长方体木块.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
(1)在0~6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时间段有   ;
(2)请在图2丙中,将0~6秒内木块所受的摩擦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补充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
24.(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写出2条结论即可)
(2)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
(3)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30℃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25.(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填序号)
A.28cm B.18cm C.8cm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调节;
(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   (填“凸”或“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像;
(4)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丙图中的   (填序号)。
26.(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在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柯还是认为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于是张老师用如图装置与他一起实验。
步骤一:将铁块放在木板上,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细沙,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5.00牛,水平向左拉动木板,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记录。
步骤二:换用质量不同、粗糙程度和底面积都相同的铁块,重复步骤一,记录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
(2)实验中能否用钩码代替细沙?并说明理由   。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4)小柯认为:该实验中压力传感器的上表面要尽量光滑,否则会使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偏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
四、解答题
27.(2017八上·海宁开学考)我市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运行以来,质量为50kg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 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5
(1)求车架的重力;
(2)求小明骑行中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人体有许多内分泌腺能分泌各种激素控制和调节着人的生长发育。男生和女生在青春期时性激素分泌大量激素促使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现,男性产生的雄性激素是由睾丸分泌的,女性产生的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
【解答】小莉是女生进入青春期后雌性激素分泌增加,图示为女性生殖系统,甲为输卵管,乙为子宫,丙为阴道,丁为卵巢。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太阳系的组成;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目前已知的天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为地月系→太阳系(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也是微不足道的。目前,人们观测到的类似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就有千亿个左右,这些天体系统被称为河外星系。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
【解答】从天体系统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从右边往左层次越来越高,最右边的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类似地球的行星和围线行星运动的卫星构成的,如地月系;往左依次是太阳系,银河系,以及有千亿个类似于银河系的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总星系,所以最高一级的是总星系,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保护视力与用眼卫生
【解析】【分析】眼睛是很易受伤的器官,视力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恢复。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眼睛和视力:读书和写字的姿势要正确;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强度适宜的环境下阅读;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50 ~ 70厘米。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脑;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揉,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不要躺着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解答】A.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使视力下降导致近视,A错误;
B、躺在沙发上看书,躺着看书眼睛极易疲劳,不利于视力的保护,B错误;
C.看书一小时后远跳窗外,远跳可以使眼睛放松,有利于视力的保护,C正确;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易使眼睛的其他结构也受到伤害,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月球的概况;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随着科技的发展,月球的神秘面纱已被揭开,月球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漂亮。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平均高差为2 ~ 3千米。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解答】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月球上没有水,A错误;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因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容易遭到陨石的撞击,留下了许多的陨石坑,也就是遍布月球表面的环形山,B正确;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自身不能发光,我们看到明亮的月亮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C错误;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有可以发生日食或月食,但不是每月都会发生,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左右的夹角,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音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而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时我们一般用空气中的听到声音的情况与抽成真空过程中听到声音的情况进行比较。
【解答】A.钟罩内芯片的音乐声随罩内空气的减少而逐渐减小,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体现“声音的传播”这个探究目的,A正确;
B.拉二胡时,手指按琴弦的不同部位,发出的声音不同,这是在探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B错误;
C.泡沫塑料小球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中会不断地跳动,说明了发声的物体有能量,C错误;
D.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琴弦,听到的声音强弱不同,这是在探究响度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C错误。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动物的生长时期;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生物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通过受精卵的不断分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个体。部分生物存在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是昆虫变态的两种类型之一。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等3个时期的,叫做不完全变态;而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两栖类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发生改变的发育方式也称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A.卵细胞的形成是新生命的开始,受精卵才是新生命的开始,A错误;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
C.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嫁接长出的果实由接穗决定,这里接穗是柿树的枝条,C正确;
D.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青蛙发育的起点应该是受精卵。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液体的压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解析】【分析】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向各个方向都会产生压强;压强大小只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同种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相同压强也相同;深度相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两端的橡皮膜由于受到水的压强会产生凹陷,凹陷程度与在水中的位置,形状有关。
【解答】如图竖放时,由于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橡皮膜都会发生凹陷,由于下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橡皮膜受到的压强,所以下表面的凹陷程度更大,B选项正确,A错误;平放时玻璃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水压两端的橡皮膜也会发生凹陷,由于平放两端的深度相同所以凹陷程度应该相同,C、D均错误。
故选B
8.【答案】D
【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此题涉及惯性、摩擦、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知识,我们可以在了解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判断出选项。
【解答】A.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A分析正确,A错误;
B.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轴承内有滚珠,是滚动摩擦,可以减小磨擦,B分析正确,B错误;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飞叶由静止到旋转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反映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分析正确,C错误;
D.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D分析错误,D正确。
故选D
9.【答案】B
【知识点】细菌;真菌
【解析】【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而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 (2)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真菌和细菌 。
【解答】A、细菌适应性很强,能进行分裂生殖,A错误;
B、潮湿的粮食堆容易生长霉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霉菌与动植物一样也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由分析知道: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C错误;
D、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D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解析】【分析】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反之可以减小压强。
【解答】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车轮多可增大受力面积是减小压强的方法,A错误;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枕木增加了受力面积是减小压强的方法,B错误;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取出一些书减小了压力可以减小压强,C错误;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刀刃做的薄减小了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从运动和力的关系可以知道,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受任何外力,另一种是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题目已知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可判断小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甲、乙两图均受到三个力,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甲、乙均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小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可以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丙图能正确反映小球的受力情况,C选项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紫外线、红外线;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此题是有关于光的一些知识,光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不可见光中日常利用较多的有红外线、紫外线,红外线在遥感方面应用较多,紫外线可杀菌消毒,还可辨别纸币真伪。光有直线传播原理,反射、折射原理,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多。
【解答】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可用光准直,A正确;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B错误;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靠的是光的反射,C错误;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错误。
故选A
13.【答案】A
【知识点】惯性
【解析】【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如图所示,水和杯子一起向右运动,当小科爸爸踩刹车后杯子由于放在支架上快速静止,不因为具有惯性会继续保持向右的运动状态,所以水会向N一侧溅出来,A选项正确。
故选A
14.【答案】A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物距与像距的数据是否符合成像规律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一倍焦距分虚实,物体在焦点上是不能成像的,甲的物距是10厘米等于焦距所以甲不能成像,甲数据错误;乙的物距15厘米,在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乙数据正确;丙的物距20厘米,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也是20厘米,丙数据正确;丁与乙物距像距互换,符合光路可逆原理,丁数据也正确,所以A选项正确。
故选A
15.【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也相等。可以通过已知条件中压强相等,因为乙的受力面积大所以乙对地面的压力大,甲的重力小于乙的重力,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柱状的物体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时压强可以用公式P=ρ物gh进行计算,题中h甲小于h乙,所以ρ甲大于ρ乙。
【解答】A.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根据已知条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列式ρ甲gh甲=ρ乙gh乙,得ρ甲h甲=ρ乙h乙。切去相等的质量,得式子,m甲=m乙,ρ甲S甲Δh甲=ρ乙S乙Δh乙,因为甲乙都是正方体,所以得ρ甲h甲h甲Δh甲=ρ乙h乙h乙Δh乙,因为ρ甲h甲=ρ乙h乙,所以h甲Δh甲=h乙Δh乙,已知h甲Δh乙,甲的判断正确,A正确;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由A可知剩余部分甲应该比乙要高,所以甲切去的厚度一定小,B错误;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由A可知,要切去相等的质量甲切去的厚度多,现在切去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甲被切去的质量不可能多于乙切去的,C判断是错误的,C错误;
D.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因为甲原来的高度小于乙要使剩余高度相等,乙切去的厚度一定大,D错误。
故选A
16.【答案】(1)睾丸
(2)受精卵
(3)胎盘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分析】左边这幅图主要反映了父母从产生生殖细胞到婴儿的流程图,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由母亲卵巢产生的,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是由父亲的睾丸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融合后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形成后即开始进行分裂,此时的营养物质是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的,一周左右受精卵进入子宫在母体子宫着床完成胚胎的发育。右图是母体子宫内的胎儿,结构1是子宫,结构2是胎盘,结构3是脐带。胎盘中有丰富的营养提供胎儿发育所需。
【解答】(1)A器官是睾丸;(2)B细胞是受精卵;(3)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故答案为:(1)睾丸;(2)受精卵;(3)胎盘
17.【答案】(1)b
(2)丙丁;D
(3)A
(4)南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北半球冬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候;夏至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候;春分和秋分均位于两者之间。图3中地球在乙位置是冬至,丙位置是春分,丁位置是夏至,甲位置是秋分。
【解答】(1)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此时处于秋分太阳影子不是最长也不是最短所以应该是b;(2)本学期应该指的是春季班,所以地球从春分开始到夏至,运行在丙丁之间,A是中秋节错误;B是春节已经过了错误;C七月初七在暑假错误;D清明节正好在这期间正确。(3)丁是夏至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应该是A位置;(4)北半球正午太阳从南面照过来,朝南能得到最多的光照,所以集热排管应朝向南方。
故答案为:(1)b(2)丙丁;D(3)A(4)南
18.【答案】空气;4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从图中三条线的位置及与界面的角度分析可知界面上方的两条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界面下方的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为90°-50°=4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40°,由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的路径可知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应该是由空气射向透明物质,所以界面上方为空气。
故答案为:空气;40°
19.【答案】像;反射;不变
【知识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解答】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镀了膜的玻璃板能增强光的反射使所成的像更清晰,就像家里用的平面镜一样镀膜的一面总是朝向像的一侧。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是等大的,所以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像;反射;不变
20.【答案】(1)营养繁殖
(2)胚珠
(3)顶端优势
【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繁殖可以通过有性生殖用植物的种子进行繁殖,也可通过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营养繁殖。植物种子是受精后由胚珠发育成的。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解答】(1)剪取有3~4个节的茎段,插入土壤中,过几天就可以长成一株空心菜,这是用营养器官茎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营养繁殖;(2)南瓜是果实,南瓜籽是种子是由花中的胚珠发育而来的;(3)顶芽生长旺盛时会抑制侧芽生长,摘除顶芽后侧芽会迅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等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故答案为:(1)营养繁殖;(2)胚珠;(3)项端优势
21.【答案】摩擦;相互;重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与运动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分析】此题校园足球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增大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可以相互转化,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答】足球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通过使表面变的粗糙来增大摩擦;脚踢足球时脚感到疼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向空中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足球最终会落向地面。
故答案为:摩擦;相互;重
22.【答案】正午;向北;地球自转
【知识点】地球自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旗杆的影子在一天中会由长变短再变长的变化,竿影的日化变是由太阳的东升西落引起的,一天中太阳高度发生变化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影子最短,日出与日落时太阳高度最小,此时影子最长。太阳是恒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其实是不动的,我们看到的太阳东升西落其实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解答】学校的旗杆在一天中竿影最短的时间在正午;我们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太阳始终在我们的南面,所以正午时竿影方向向北;一天之中竿影长短和方向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故答案为:正午;向北;地球自转
23.【答案】(1)0~1s、3s~5s
(2)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涉及知识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甲图是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乙是木块前进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图丙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摩擦力,图中已经表示了0~1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我们可以由乙图反映出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推力与摩擦力的关系。由乙图可知在0~1秒间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受到100牛的推力但没有推动,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也等于100牛,已由丙图反映出来。
【解答】(1)在0~6秒范围内,木块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中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从乙图中可以看出0~1s木块处于静止,3s~5s木块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0~1s处于静止此时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100牛,木块在1~6秒间发生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由于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压力大小和表面粗糙程度有关,所以1~6秒间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3~5秒时木块做匀速运动,此时木块的推力和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甲图可知此时的推力是200牛,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200牛,答案如图。
故答案为:(1)0~1s、3s~5s
24.【答案】(1)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在5℃一25℃之间,温度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当土壤含水量在1 0%-20%之间,温度为25℃时,土壤含水量越高,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越高;(或 当温度为5℃时,土壤含水量在10%- 20%间,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为0;当温度为25c,土壤含水量为20%时,该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率最高)
(2)空气(氧气)等
(3)选取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若干颗,在25℃一30℃区间内均匀分成若干组(如分成26℃、27℃、28℃、29℃、30℃五组)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疏松且疏松程度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进行萌发,统计该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
【知识点】种子的萌发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三个:充足的水,合适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且三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种子才能萌发。在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时,由于影响萌发的因素有三个所以设计实验时需要控制变量使其中要研究的一个量发生变化而使其他的量保持不变。
【解答】(2)根据种子萌发时的三个条件必需同时满足所以还有应该是空气(氧气)等。
故答案为:(2)空气(氧气)等
25.【答案】(1)A
(2)左
(3)凹
(4)A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成像规律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特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解答】(1)从图甲的物距大于像距可知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焦距是10cm,物距要大于2倍焦距所以A选项正确;(2)像与物是同向移动的,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像也向左移动,所以光屏要向左调节;(3)若步骤(2)中未调节光屏的位置,像将成在光屏的前面,这和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相同,近视眼通过配戴凹透镜的眼镜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所以这里可以在凸透镜前加一个凹透镜,在光屏上可以重新得到清晰倒立的像;(4)将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时,符合规律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此时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A图所示正确。
故答案为:(1)A;(2)左;(3)凹;(4)A
26.【答案】(1)2.10
(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的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
(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
(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块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知识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铁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2)钩码的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据此进行分析;(3)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4)根据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1)实验中,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铁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和拉力传感器向左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同,因此第1次实验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10N;(2)钩码质量是固定的不能连续变化,细沙的质量可以连续变化,方便控制铁块对水平木板的压力,实验中不能用钩码代替细沙;(3)三次实验中,木板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大小相同,可得出结论:在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4)实验中测量的摩擦力是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铁块与压力传感器不接触,压力传感器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无影响,所以小柯的说法不合理。
故答案为:(1)2.10;(2)不能;细沙质量小,能较为准确的调节对铁块的拉力,来保证压力大小相同;(3)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4)不合理,拉力传感器示数始终等于木块对铁块的摩擦力,而与压力传感器和木板之间的摩擦无关。
27.【答案】(1)G车=m车g=4.5kg×10N/kg=45N
答:车架的重力为45N;
(2)骑行中总质量:m总=50kg+10kg=60kg
小明骑行中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F= G总=m总g=60kg×10N/kg=600N
受力面积:S=5cm2×2=10cm2=10-3m2,
对地面的压强:p=F/S=600N/10 3m2=6×105Pa
答:小明骑行中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6×105Pa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与质量关系G=mg可计算求出车架的重力;(2)根据压强公式P= 可求出压强,在骑行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上等于自行车与人的总重力,受力面积为两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