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12:5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3分)B【解析】A项语意夸大,原文为“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更多的创新、资金转向实体经济”;C项变未然为已然,原文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正在形成”;D项过于绝对,原文所用关联词为“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而选项中的“只要......就......”属于充分条件。
(3分)D【解析】论证论证方法分析有误,原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3分)C【解析】C项移花接木,综合第三段和第四段内容可知,塑造尊技重道的文化氛围需要社会共识,而涵养工匠精神不但需要共识,还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小说阅读(本题共3小题,17分)
4. (3分)B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还将山二与村主任进行了对比说法错误,从小说叙述中找不到依据
5.(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析的能力,对文学类文本标题含义的理解应该从结构和主题两个层面回答,需要先从构思布局方面考虑,看标题的作用;然后扣住“门”的含义理解,再从”走错”的角度分析,分析“走错门”其中的深层意蕴。
答案:(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2)贯串文章始终,统摄全篇。(3)含义双关,通过走错扶贫对象的家门说扶贫工作存在重物质关怀,缺少精神上的关注。(4)赞扬领导干部顾大家,舍小家,无私无我的优秀品质。(任意三点满分)
6.(8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特色的能力。首先判断结尾应该属于情节高潮部分,从情节技巧上看属于欧?亨利式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妙处”就是“作用”,即该题是个情节作用分析题,需要结合小说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1)情节上:这样贫困的家居然是领导的家,出人意料的结尾使情节再起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人物上:张大守即使自已再困难、需要帮助,也绝不向政府伸手,突出了他的高尚风格。
(3)主题上:赞颂了像张大守这样独立自强的人,揭示了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暗示了精神上的贫穷更需要帮扶的主题。
(4)效果上:烈撞击了读者的心灵,并留下了广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每点2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7.(3分)D【解析】“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讲的是王举正的缺点,“谏官”是欧阳修的官职,“不任事”不能与“谏官”连在一起,据此排除A、B两项。“固辞不拜”讲的是一件事,即范仲淹拒绝任职,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项。
8.(3分)B【解析】“《左传》”应为《春秋》。
9.(3分)A【解析】“他却以此为乐”理解不正确。文中说“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只能证明范仲淹能够承受得住艰难困苦,不能认为他就是“以此为乐”。
10.(10分)
(1)等到陕西用兵,皇帝因为范仲淹众望所归,就提拔任用他。(“及”“以”“拔”各1分,句意2分)
范仲淹因母亲健在时正贫穷,(因此)以后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方”“贵”“重肉”各1分,句意2分)
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21分)
11. (3分) D项
12.(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的理解与赏析。需要把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正确区分正描写的不同点。然后对这种手法进行举例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答案:(1)正面描写。“留侯美好如妇人”一联塑造了张良美好、气质儒雅的形象;“倾家为主合壮士”一联塑造了张良为韩复仇,不畏强暴,刺杀秦王的义士形象;“固陵解鞍聊出口”一联塑造了一个运等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形象。
侧面描写。“从来四皓招不得”一联用四皓受张良召唤来辅佐太子,侧面写出了张良的感石力;“洛阳贾谊才能薄”一联,用才高八斗的贾谊相比张良,才干不足,从侧面塑造了张良才干突出的智者形象。
13.(12分)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6)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语言文字运用(共4小题,14分)
(3分)A.
15. (3分)B【解析】原文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从一首首歌曲”,介词淹没主语;而是“吸取”与“力量”搭配不当。
16. (3分)A【解析】原文和A项中的引号都表示引用。B项中的引号表示强调;C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含义;D项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17.(5分) 答案: ①一套是将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全身的动脉系统
②所探测到的颜色即为蓝色
③红色、蓝色与动脉、静脉的分类无关
写作(70分)
18、(10分)略
19、(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他两岁时失去父亲,母亲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从小就有志向操守,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于是含着泪辞别母亲,离家到了应天府。跟着戚同文学习。范仲淹昼夜都不休息,冬天疲惫极了,就用冷水洗脸;粮食供不上吃了,到了做糜粥度日的地步,人们都不能忍受的艰难,范仲淹不以此为苦。范仲淹考中进士后,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将母亲接回来奉养。母亲去世,范仲淹辞官。服丧期满,因晏殊推荐,他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对“六经”都很通晓,尤其精通《易经》,求学的人大多跟从他求教,他就拿着经书给他们进行讲解,不感到疲倦。他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供养从四面八方来求学的读书人,以至于他的几个儿子要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处之。(范仲淹)常常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于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他被召回朝廷担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严重的蝗灾和旱灾,长江、淮河一带和京东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遣官员查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范仲淹)就利用空隙向皇上请求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长江、淮河一带的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元昊请求和解,范仲淹被召入朝中担任枢密副使。王举正懦弱寡言,不能担任大事,谏官欧阳修等认为范仲淹有宰相才器,请求罢免王举正而任用范仲淹,于是范仲淹改任参知政事。范仲淹说“执政大臣可以通过谏官推举得到吗?”坚决推辞不接受,希望与韩琦出京巡视边疆。当初,范仲淹因为冒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对方是朋党。等到陕西用兵,皇帝因为范仲淹众望所归,就提拔任用他。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滥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范仲淹因母亲健在时正贫穷,(因此)以后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就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穿衣吃饭,也仅仅能够自足。但他喜欢施舍帮助别人,在里巷设置义庄,来赡养族人。他博爱乐于善行,士大夫多出于他的门下。即使是里巷的人,也都能说出他的名字。范仲淹去世那天,四方听到消息的人,都为他叹息。(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为他画像,建立生祠供奉他。等到他去世,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天以后才离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