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七年级上册优化教案《精卫填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大版七年级上册优化教案《精卫填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5 21:50:44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了解文学常识
《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古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巫术、医药、民俗等方面的内容,也保存了不少的神话。
发鸠山( ) 柘木( )
白 喙 ( ) 自詨( )
少 女 ( ) 溺 ( )
衔 ( ) 堙 ( )
掌握生字新词
发鸠山(jiū) 柘木(zhè)
白 喙 (huì) 自詨(xiāo)
少 女 (shào) 溺 (nì)
衔 (xián) 堙 (yīn)
掌握生字新词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在不懂之处作标注.
疏通文意
1、文:
首:
(纹)
(昂首阔步、首饰)
2、喙:
(百喙莫辩、不容置喙)
3、詨:
4、是:
花纹

鸟兽的嘴
呼叫
这,指精卫鸟。
疏通文意
5、少女:
6、溺:
(溺水)
7、故:
8、为:
9、堙:
小女儿
淹没
所以
变成
填塞
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课文。
重点句子翻译:
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叫自己。
故事中的精卫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分析形象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一想《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的什么愿望?
归纳主旨
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1、故事短小精悍。
2、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赞 美 坚 韧 不 拔、 自 我 牺 牲 的 英 雄 精 神。
4、反映了远古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望。
中国古代神话特点
《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相比,有什么异同?
比较异同
相同点:故事都是虚构的;都体现了人类以弱小的人力挑战强大的大自然时那种不畏艰险、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和乐观进取精神;都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不同点:《精卫填海》是神话,幻想更为自由,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愚公移山》是寓言,哲理性较强,寓意明显。
比较异同
《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中都有神或神化、幻想的成分,这是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
扩展延伸《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文白对照,让学生掌握《精卫填海》的文言大意。
二、了解文言文和白话文的不同特点。
三.懂得故事背后蕴涵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课件展示精卫填海图,激趣导入
1、展示图片“精卫填海”,观察“精卫”的样子: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有点像乌鸦。
2、它是谁?回忆读过的“精卫填海”故事。
二、出示《山海经》中文言文片段,文白对照,学习神话
1、出示《山海经》中文言文故事片段《精卫填海》,教师在音乐声中诵读故事。
2、学生跟师学读文言文《精卫填海》,注意句读,读出味道。
3、借助注释或组词语,初步理解文意。
三、阅读白话文《精卫填海》,文白对照,走进故事
1、小组成员开火车轮读故事,扫除生字障碍。
2、小组展示朗读情况,进一步感受故事情节。
3、进行文白对照,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1)在白话文旁将对应的文言文内容写上,注意整洁、美观、有一定速度。
(2)同桌互查文白对照情况。
(3)集体交流文白对照情况。(一生读文言文内容,一生对应朗读白话文内容)
四、再入文本,体会神话人物精神品质
再次浏览白话文故事,讨论交流:
1、精卫为什么要填平大海?
2、精卫能否填平大海?(可拟题辩论:你赞同精卫的做法吗?为什么?)
3、从精卫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宁死不屈,斗志昂扬、坚持不懈、矢志不渝)
4、遇到困难时你会如何对待?
五、作业拓展,深化认识
1、续编故事:《小精卫填海》。
2、将故事编成课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