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 教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情系乡土 教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17:14:10

文档简介

平凡的世界
做客
【教学目标】
1、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人物心理刻画展示人物形象(如:孙少平)。
3、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人物心理刻画展示人物形象(如:孙少平)。
【教学难点】
了解路遥“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不平凡的心灵震撼”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路遥及《平凡的世界》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有不平凡的经历,有不平凡的生活与未来。其实,身处平凡世界而能创造出令人震撼的生活、精神,才是最最令人敬佩的,路遥做到了,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也同样做到了!
路遥(1949—1992):陕西清涧人,出生贫民家庭,小时候就被过继给了伯父,务过农,做过小学教师,后来在县里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在劳动、工作、学习之余,阅读了许多古今中外名著。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延安大学学习。中篇小说《人生》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式、家庭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细腻地描绘出来了,构成一幅中国70年代中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全景或画卷,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的感情,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社会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二、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有做客的经历,说说你在做客前、做客中、做客后的心理感受。
(学生自由思考、讨论,教师组织)
三、诵读课文,找出文中孙少平心理描写的句子、语段,初步感知孙少平做客前、中、后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
四、分析孙少平心理、及通过心理展示出的人物形象。(介绍重要写作技法——心理描写)
(一)什么是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是一定环境中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小说塑造形象、刻画性格的重要手段。它直入心灵,揭示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二)心理描写的作用
1、突出作品主题思想。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后悔啊,浪费时间、逃学、掏鸟窝,法文书以前沉、讨厌,现在象老朋友。”这段描写深刻的表现了法国孩子们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身份、境遇。
《红楼梦》中林黛玉听贾宝玉和史湘云、袭人说林妹妹从来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后,作者对她的心理做了精彩的描绘: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就算有,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刻骨铭心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这段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出来了,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份及父母早逝、婚姻无人做主的可怜境遇。
3、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中,刘备求贤若渴的心理使得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求访诸葛亮,三顾茅庐,从而使故事情节不断丰富发展。
(三)心理描写常见技法
1、内心独白
2、梦境、幻觉
3、以环境、景物衬托心理
4、通过人物神情、动作、语言来表现心理
5、通过意识流即联想来表现心理
五、学生找出孙少平心理描写的句子和语段。
1、学生在课文中做好标记,然后交流。
2、找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3、学生讨论这些心理描写的句子刻画了孙少平的什么心理状态。
明确:身处贫困中的孙少平有一种自卑心理,他对物质上高于他的人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本质上,他是一个很朴实的农村青年学生,他自尊心极强,生怕受到来自外界的不尊重甚至是歧视,文中刻画了他做客前的矛盾心理、做客中的扭捏不安:
①接到邀请:惶恐不安——润叶二爸是大人物,很害怕
矛盾——对润叶的尊敬与感激
为难——身穿破衣服,由贫穷带来的自卑与自尊
决定——不去,到润叶学校找润叶
②做客中:不好意思、心慌意乱、心咚咚跳(紧张)、自卑(看见田晓霞)炭火、叫化子、回答润叶二爸的提问答非所问,还是紧张,揩汗水,紧张地冒汗
③做客之后:景物描绘
经历一下午地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终于可以舒一口气,所以哪怕是平常地景物此时也异常的美好!
总结:好的作品可以让我们自己融入书中,与主人公的命运一起起伏,正如《平凡的世界》。因为路遥把每一个人物的心理世界精确而细致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正如我们自己所想、所作的那样。
第二课时
一、体会课文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作用
环境描写除了有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外,还可以表现作者的情感,暗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因此,通过环境来分析人物,把握主题是小说鉴赏的重要方法。
上节课我们讲到作者对孙少平的心理刻画,主要用了两种技法:内心独白和通过神态、语言、动作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心理刻画的方法同学们不易找到,那就是:通过环境或景物来衬托人物心理。课文中共有三处:
(一)开篇(连绵的黄土,枯黑的草木,一片荒凉,铺天盖地的大黄风,灰漠漠一片,柳树抽绿,桃杏的花蕾,青草的嫩芽,鲜亮的活色,青春的苞蕾。)
展现了黄土高原典型的生态环境。1-3段描写的是冬春之际的冬景,而第四段描写了初春的鲜亮、活力,让人心情不由得晴朗起来。孙少平此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在第六段中写道:“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
(二)做客中对革委会大院的描绘(壮观的景象,宏伟的大厦。)
文章对大院及窑洞的描绘神圣、壮观、宏伟,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压迫感,更增加了他的紧张。
(三)做客后(城市的四面八方,灯火已经闪闪烁烁。风温和地抚摸着人的脸颊。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
经历一下午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现在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再平常的景物也很美好,说明少平的心情很放松。
二、迁移训练,探讨交流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为文本,品味环境描写对刻画林冲性格心理的任用以及林冲心理刻画。
PAGE
-
3
-小二黑结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赵树理及其作品《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
2、把握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
4、把握作品主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精读课文,结合情节重点把握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位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
品赏赵树理小说简洁明快、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分角色朗读或表演理解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与感受作者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农民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斗争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结合情节重点把握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位人物形象,分析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
品赏赵树理小说简洁明快、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有这么一类小说,它们的作者大都出身农村,或者深入农村。这类作品所写的多数是普通乡下人的故事,表现农村的生活风貌、乡野风俗和人事过往。我们把这一类小说称为——乡土小说。在众多的乡土小说中,有一部作品半年间发行4万册,在20世纪40年代红遍了大江南北,老百姓争相传阅,创下了新文学作品在农村畅销流行的新记录。这本小说就是赵树理所写的《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为何会如此畅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部小说,看看《小二黑结婚》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二、情节梳理
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家长二诸葛、三仙姑的反对。二黑的父亲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有钱人(吴先生是在阎锡山部下当过旅长的退职军官,家里很富,才死了老婆。他在奶奶庙大会上见过小芹一面,愿意续她)。
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兴风作浪,罗列罪名,趁火打劫,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区长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流氓恶棍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追求婚姻自主、向往美好生活的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三、品析魅力
1、情节的喜剧性:情节简单明畅,结局大快人心。
有人说赵树理是一个优秀的讲故事专家。在情节和结构的处理上,《小二黑结婚》依据农民大众的习惯爱好,他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开头,一个故事中套着许多小故事。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引人入胜。
2、人物的喜剧性:正反人物皆可喜
(1)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和三仙姑(同中有异)
1)两人都封建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播放视频)
2)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专制落后,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
3)两人都胆小怕事
4)二诸葛关爱儿子,善良质朴
5)三仙姑:作风不正、冷酷自私
(2)新生力量的代表:小二黑和小芹
小二黑:漂亮英勇、聪明伶俐
小芹:美丽俊俏、纯洁自爱、老实本分
两人都敢爱、敢恨、敢斗争
3、主题的喜剧性:邪不胜正,去旧存新
故事原型:民兵小队长岳冬至与俊姑娘智英祥的恋爱悲剧
作者的创作灵感源自一起真实的案件,1943年4月,作者赵树理在同驻地房东的一个到县告状的亲戚拉家常时得知,那位亲戚的侄儿叫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因为与从河北武安县搬进山里的一个叫智英祥的俊女子自由恋爱,结果被几个把持村政权的坏人以“搞腐化”的“罪名”迫害致死。县政府经过几番侦讯,案情大白,依法惩办了凶手,赵树理到发案的村子做调查时发现,受害者两家都不同情岳冬至和智英祥的“自由恋爱”,反而认为打死岳冬至固然不该,但教训教训他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村里其他人竟然也持同样的论调。当时根据地刚刚颁布了《妨碍婚姻治罪法》,赵树理认为青年人自由恋爱结婚应当得到支持和保护,为了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他决心以岳冬至为原型进行创作,来刺激人们被传统习惯愚弄得麻木不仁、是非不分的神经,把他们从封建旧势力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赵树理经过精心构思,于5月份写出了《小二黑结婚》。
思考交流:作者为何变悲剧为喜剧?
【楼主】主题:有人认为赵树理是在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有人则认为小说是在开拓爱情的社会意义,你怎么看?
【2楼】我认为赵树理在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小二黑和小芹在争取爱情与一切落后势力的斗争中表现了高度的自觉性、明朗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3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观点:
【3楼】示例一:我认为赵树理在这里写小二黑、小芹这一对年轻人不再把爱情只看作是自身幸福的追求,或者只是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头和作品是具有让他们结合着农村的社会阶级斗争来培育爱情,开拓爱情的社会意义的。
示例二:我认为赵树理不是讴歌自由恋爱的胜利,他是在讴歌新社会的胜利,讴歌反对愚昧、落后、迷信的斗争的胜利,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的胜利。
4、环境之喜: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
《小二黑结婚》与一些回忆性乡土文学,喜欢美化农村不同——它是很真实的,善良与丑恶、质朴与狡诈、智慧与愚昧始终交织在小说中。
1)迷信陋俗:下神和算卦
2)嫁娶陋俗:包办婚姻(童养媳和续弦)
3)赶热闹:评头论足的妇女们和听窗的淘气孩子
4)民俗节日:扮故事和奶奶庙大会
5)乡野风俗(充满泥土味)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鲁迅《社戏》
5、语言的可喜性:幽默风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简洁明快
例句:
1、饭还没吃罢,区上的交通员来传她。她好像很得意,嗓子拉得长长地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生动形象
2、三仙姑半辈没有脸红过,偏这会撑不住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交通员领着小芹来了,故意说:“看什么?人家也是个人吧,没有见过?闪开路!”——幽默风趣
3、三仙姑只听见院里人说“四十五”“穿花鞋”,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不得口。院里的人们忽然又转了话头,都说“那是人家的闺女”,“闺女不如娘会打扮”,也有人说“听说还会下神”,偏又有个知道底细的断断续续讲“米烂了”的故事,这时三仙姑恨不得一头碰死。——幽默风趣
4、三仙姑去寻二诸葛,一来为的是逞逞斗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遮遮外人的耳目。其实让小芹吃一吃亏她很高兴。
——简洁明快
5、二诸葛连连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睺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昨天晚上二黑她娘梦见庙里唱戏。今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口语化、通俗易懂
6、有事人那里睡得着?人散了之后,二诸葛家里除了童养媳之外,三个人谁也没有睡。二诸葛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简洁明快
7、区长道:“干什么?区公所是骂人的地方?”二诸葛不说话了。区长问:“你就是刘修德?”二诸葛答:“是!”问:“你给刘二黑收了个童养媳?”答:“是!”问:“今年几岁了?”答:“属猴的,十二岁了。”
——简洁明快
8、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生动形象
作家简介:
赵树理(1906—1970年),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
他从小参加劳动,与农民甘苦与共,哀乐相通,因而十分熟悉北方农村的生活和语言,特别是老一代农民那种质朴、憨厚、坚韧、乐天的性格。
他从小还特别喜爱古典小说、民间文学,喜欢民歌、民谣、评书及地方戏曲、说唱等,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和艺术素养,使他那通俗大众的作品中映射着古代文学的影子,雅俗共赏。
所以作品的语言十分生动,描情状物,绘影传神,生动活泼。
为了充分照顾到老百姓的习惯,写起文章来便也在这方面留神——“然而”听不惯,咱就写成“可是”;“所以”生一点,咱就写成“因此”,不给他们换成顺当的字眼儿,他们就不愿意看。字眼儿如此,句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句子长了大家听起来捏不到一块儿,何妨简短些多说几句:“鸡叫”“狗咬”本来很习惯,何必写成“鸡在叫”“狗在咬”呢?
——赵树理《也算经验》
4、课堂总结
赵树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农民的语言、农民的思想,写农民生活的作家。
——周扬
有人认为他的小说反映生活琐事,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也没有挖掘出深刻的生命哲理,只是在农民生活中选取一些片段作为素材,是不值得推敲的作品。但是认真研究赵树理的小说,你会发现处处是生活的真实,处处是作者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与语言准确的表达、运用,他的《小二黑结婚》让我们看到了乡土小说的魅力,乡野是人类的根,乡土文学的魅力被世界公认。希望今后大家能多多的去阅读乡土文学相关作品,深刻理解农村题材,农民题材的乡土小说作品内涵。
五、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做客》,并写成读书笔记。
PAGE
-
5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