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北京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北京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7 15:39: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北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1cnjy.com
1.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
(?http:?/??/?www.21cnjy.com?)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www-2-1-cnjy-com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吾身
2.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
(?http:?/??/?www.21cnjy.com?)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21
cnjy
com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3.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
(?http:?/??/?www.21cnjy.com?)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4.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
(?http:?/??/?www.21cnjy.com?)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21·cn·jy·com
A.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B.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C.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6.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
(?http:?/??/?www.21cnjy.com?)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www.21-cn-jy.com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7.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由此看来他们都2-1-c-n-j-y
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
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8.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在
(?http:?/??/?www.21cnjy.com?)1938年底到1941年底,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密切配合
C.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日
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9.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来源:21cnj
y.co
m】
(?http:?/??/?www.21cnjy.com?)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大跃进”时期
10.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
(?http:?/??/?www.21cnjy.com?)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11.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
(?http:?/??/?www.21cnjy.com?)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21
cnjy
com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12.16世纪中期,英国
(?http:?/??/?www.21cnjy.com?)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1495年,一个工人以15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年则要花40周的劳动,而到1593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圈地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土地贵族对农业工人残酷的压榨
D.殖民掠夺加剧了货币的贬值
13.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
(?http:?/??/?www.21cnjy.com?)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
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
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
C.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
D.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
14.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
(?http:?/??/?www.21cnjy.com?)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
A.苏联联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
B.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
C.苏美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
D.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
15.如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
(?http:?/??/?www.21cnjy.com?)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
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
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
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5分。
16.(10分)“康熙帝”
材料一
1667年11月,康熙帝
(?http:?/??/?www.21cnjy.com?)传谕大学士李霨、礼部尚书布颜等大臣,率领监正杨光先与南怀仁等人测验日影。十二月,又派图海等人赴观象台测验。最后都是南怀仁的西洋法更为精确。康熙帝用实践的方式,看到西法优于中法。……康熙帝关注西学,除了天文历算之外,对地理、医学、音乐及西学科学仪器也很感兴趣,而且他身体力行,亲自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康熙帝还多次以天文历算知识与群臣问对。……随着传教士的东来,西洋天文学等科学技术逐步影响到朝廷内外的士大夫,出现了众多钻研历算学的博学之士……与此同时,钦天监的官学生也在西洋传教士的影响下,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洋天文学知识。于是,在中国本土出现了一批熟习中西天文学知识的博学之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刘仲华著《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人士学术》
材料二
康熙帝作为统治者,有必要处理好
(?http:?/??/?www.21cnjy.com?)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康熙帝西学观的影响甚大,决定了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决定了康熙帝虽然心仪西学,但从统治出发,就不能像彼得大帝一样,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康熙帝把西学局限于实用的西学观是传统的实用理性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限制和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21教育网
——阎大伟《论康熙帝的西学观》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注重西学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效果。(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康熙帝不能“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的主客观原因。(5分)
17.(8分)“党史,初心,使命”
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
(?http:?/??/?www.21cnjy.com?)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2·1·c·n·j·y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
(?http:?/??/?www.21cnjy.com?)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12分)“大国崛起”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炼的事实进行论证。
19.(12分)“地方行政”
材料一
元世祖末和元成宗初,
(?http:?/??/?www.21cnjy.com?)朝廷改置和增设江浙、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甘肃、辽阳等行省,行省逐渐演化成常设的、固定的最高地方官府。元朝廷嫌“外重”.一律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把行省品秩降级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两人作为长官。这些基本奠定了行省作为地方常设机构的规模和权力框架。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一级则有几次较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出处:21教育名师】
——摘编自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虽说美国宪法第l0条修正案将
(?http:?/??/?www.21cnjy.com?)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美国宪法同时也规定联邦国会可以通过“所有必要和适当的法律”来完成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授权,这就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孕育了可能性。不过,可能性如果成为一种现实,还需要“助产士”的帮助。在美国,这个把宪法的文本变成现实规范的助产士就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版权所有:21教育】
——摘编自陈伟《美国宪政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后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在职权上的异同点。(4分)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产生的共同影响。(4分)
20.(13分)“半导体”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
(?http:?/??/?www.21cnjy.com?)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半导体生产国。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21·世纪
教育网
——据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贸易摩擦》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
(?http:?/??/?www.21cnjy.com?)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城的贸易摩擦不断。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秋季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北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1
cnjy
com
1.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
(?http:?/??/?www.21cnjy.com?)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来源:21cnj
y.co
m】
A.仁者爱人
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
D.三省吾身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
(?http:?/??/?www.21cnjy.com?)能力,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仁礼的学说,可知内部的自律指的是伦理道德,外部的他律指的是礼乐制度,故C项正确;A、D项属于内部的自律,排除;B项属于法家思想,排除。【版权所有:21教育】
2.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
(?http:?/??/?www.21cnjy.com?)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21
cnjy
com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成年男子另立户籍在客观上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从长远与更深层次上讲,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农业人口,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只有在分封制遭到破坏后才会出现宗法制的瓦解,A选项排除。商鞅变法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B选项排除。户籍制度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C选项排除。
3.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
(?http:?/??/?www.21cnjy.com?),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
(?http:?/??/?www.21cnjy.com?)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来看,文官防止皇权被外戚所掌控,对皇权非常维护。故答案为D项。A项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是集体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防止外戚干政,不是舆论监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分散相权,排除。
4.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
(?http:?/??/?www.21cnjy.com?)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狼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浅俗可嗤。”这表明
A.中原百姓排斥北方民歌
B.政权并存引发艺术转型
C.宋词高雅易于谱曲传唱
D.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
(?http:?/??/?www.21cnjy.com?)杀伐之音,……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可被管弦,南人亦遂尚此”可知,北方的音乐和宋词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北方、南方的文化交流,表明宋朝的民族融合推动文化发展,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艺术转型”,排除B;C与材料“宋词既不可被管弦”不符,排除。21cnjy.com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http:?/??/?www.21cnjy.com?)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B.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C.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D.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中
(?http:?/??/?www.21cnjy.com?)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信息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没有意识到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问题,没有体现出清政府的外交原则,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天朝上国”思想,故C项排除;材料“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说明D项错误。
6.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
(?http:?/??/?www.21cnjy.com?)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评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给出洋务运
(?http:?/??/?www.21cnjy.com?)动中的代表人物恭亲王奕?和丁汝昌都被人冠以“鬼”的绰号,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对他们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的鄙视。这说明在传统思想下洋务运动不被世人所接受,人们的思想还没有达到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水平,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错在“崇洋媚外”与事实不符;C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器物与制度的关系;D错在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
7.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侧重“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由此看来他们都
A.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B.抨击封建道德推动民主革命
C.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D.倡导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抨击‘纲常
(?http:?/??/?www.21cnjy.com?)礼教’”、“也对‘纲常礼教’予以猛烈抨击”,材料反映的是谭嗣同和激进知识分子通过抨击纲常礼教来解放思想,宣传维新思想和民主科学理念,即推动社会变革,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谭嗣同,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排除;C项不符合激进知识分子,排除;D项不符合谭嗣同,排除。
8.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
(?http:?/??/?www.21cnjy.com?)在1938年底到1941年底,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可以表明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密切配合
C.在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仍在积极抗日
D.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答案】C
【解析】材料中阐释了抗日战争时期国
(?http:?/??/?www.21cnjy.com?)民党参战及伤亡情况,没有阐释与世界反法西斯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敌后战场的情况,故B项排除;据材料中“1938年底到1941年底”可判断应该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付出重大的牺牲,故C项正确;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只是牵制了日军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故D项排除。2·1·c·n·j·y
9.下图是一张年历画,画中题诗:“人民公社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人众财多好建设,工农业遍地开花。”此年历画应该出现在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期间
D.“大跃进”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人民公社
(?http:?/??/?www.21cnjy.com?)顶呱呱,工农商学兵一家”可知指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基本上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属于同一时期,D选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在1949——1952年,A选项排除。三大改造时期是在1953——1956年,B选项排除。“一五”计划期间是在1953——1957年,C选项排除。
10.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
(?http:?/??/?www.21cnjy.com?)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法。由此可知,材料意在强调
A.中国高度重视保障人权
B.公民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C.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D.法律的经济职能得以强化
【答案】C
【解析】概括材料可知,我国宪法修正案要适应经
(?http:?/??/?www.21cnjy.com?)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法律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权的内容和没有反映出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加,故AB项排除。材料不仅除了体现出经济职能,还体现了习近平的思想,故D项错误。
11.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
(?http:?/??/?www.21cnjy.com?)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设立四百人会议
D.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旧
(?http:?/??/?www.21cnjy.com?)的血绿亲属团体遭到排斥”及“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等关键词语。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故选B项。A有利于发展奴隶制工商业,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四百人会议内容,排除C。鼓励工商业发展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2.16世纪中期,英国
(?http:?/??/?www.21cnjy.com?)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1495年,一个工人以15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年则要花40周的劳动,而到1593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www.21-cn-jy.com
A.生产萎缩使农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圈地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土地贵族对农业工人残酷的压榨
D.殖民掠夺加剧了货币的贬值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农业工人的困境,是因为
(?http:?/??/?www.21cnjy.com?)谷物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欧洲物价飞涨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美洲金银涌入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故选D项;16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英国农业不断发展,故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信息可排除B项;C项表述与谷物价格上涨无关,故排除C项。21·世纪
教育网
13.1871年,日本刊物《全译中学西
(?http:?/??/?www.21cnjy.com?)校改定普学规则》中写道:“且初学者未通其语言,未习其文学,故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这说明日本
A.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
B.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
C.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
D.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
【答案】C
【解析】1871年的日本处于明治维新时期
(?http:?/??/?www.21cnjy.com?),不可能坚守儒家文化主阵地,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日本全盘接受西方新文化,故B错误;“宜先就汉人所译之书,加以研习,以得其略”反映了从中国间接输入西学的主张,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向中国学习改造文化,故D错误。故选C。
14.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以
(?http:?/??/?www.21cnjy.com?)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成为苏联侨民文学的典型代表人物。这一现象说明
A.苏联联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
B.东西方文学的碰撞与冲突
C.苏美冷战在文化上的表现
D.苏联主流文学被西方认可
【答案】C
【解析】材料“1970年”“苏联作家索尔仁尼
(?http:?/??/?www.21cnjy.com?)琴以其描写苏联劳改营生活……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却遭到了苏联政府的驱逐而移居美国”表明诺贝尔文学奖的橄榄枝在苏联时期伸向持不同政见者,是苏美开展文化冷战的突出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美苏冷战文化上的对峙,故BD项错误;
15.如图漫画讽刺了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该漫画旨在说明
(?http:?/??/?www.21cnjy.com?)
A.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
B.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存在
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
D.美国全力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示中的英文和图示
(?http:?/??/?www.21cnjy.com?)可以看出,美国扛着写着贸易和关税的火枪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开火,体现了美国排斥中国和其他国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漫画的主旨强调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加强合作和联系,故C项正确;漫画无法体现发达国家是最大获益者,故A项错误;B项不是漫画的主旨,排除;漫画中美国的做法不是抵制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抵制中国等国,故D项错误。故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55分。
16.(10分)“康熙帝”
材料一
1667年11月,康熙帝
(?http:?/??/?www.21cnjy.com?)传谕大学士李霨、礼部尚书布颜等大臣,率领监正杨光先与南怀仁等人测验日影。十二月,又派图海等人赴观象台测验。最后都是南怀仁的西洋法更为精确。康熙帝用实践的方式,看到西法优于中法。……康熙帝关注西学,除了天文历算之外,对地理、医学、音乐及西学科学仪器也很感兴趣,而且他身体力行,亲自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康熙帝还多次以天文历算知识与群臣问对。……随着传教士的东来,西洋天文学等科学技术逐步影响到朝廷内外的士大夫,出现了众多钻研历算学的博学之士……与此同时,钦天监的官学生也在西洋传教士的影响下,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洋天文学知识。于是,在中国本土出现了一批熟习中西天文学知识的博学之士。2-1-c-n-j-y
——刘仲华著《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人士学术》
材料二
康熙帝作为统治者,
(?http:?/??/?www.21cnjy.com?)有必要处理好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康熙帝西学观的影响甚大,决定了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决定了康熙帝虽然心仪西学,但从统治出发,就不能像彼得大帝一样,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康熙帝把西学局限于实用的西学观是传统的实用理性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限制和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
——阎大伟《论康熙帝的西学观》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注重西学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效果。(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康熙帝不能“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的主客观原因。(5分)
【答案】(1)表现:注重实践;涉猎广泛;勤于探讨。
效果:康熙帝认识到西法优于中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培养了一批熟悉西学的博学之士。
(2)原因:主观:康熙帝统治者的立场;实用的西学观。
客观: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束缚。
【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康熙帝用实践的
(?http:?/??/?www.21cnjy.com?)方式,看到西法优于中法”可得出康熙帝注重实践;根据材料“除了天文历算之外,对地理、医学、音乐及西学科学仪器也很感兴趣”可得出康熙帝涉猎广泛;根据材料“康熙帝还多次以天文历算知识与群臣问对”可得出康熙帝勤于探讨。效果,根据材料“看到西法优于中法”可得出康熙帝认识到西法优于中法;根据材料“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洋天文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根据材料“在中国本土出现了一批熟习中西天文学知识的博学之士”可得出培养了一批熟悉西学的博学之士。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主观,根据材料“康熙帝作为统治者……
(?http:?/??/?www.21cnjy.com?)决定了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可得出康熙帝统治者的立场;根据材料“西学局限于实用的西学观是传统的实用理性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具体体现”可得出实用的西学观的影响;客观,根据材料“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康熙帝西学观的影响甚大”“是传统的实用理性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具体体现”“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政治方面,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思想方面,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是康熙帝不能全面推行西学并社会变革的主要客观原因。
17.(8分)“党史,初心,使命”
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
(?http:?/??/?www.21cnjy.com?)》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
(?http:?/??/?www.21cnjy.com?),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讲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示例一
主题: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党
(?http:?/??/?www.21cnjy.com?)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充实。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领导工人运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又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在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此后,又先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21教育网
党的理论的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灵魂,是贯穿党的发展历程的重要脉络。www-2-1-cnjy-com
示例二
主题: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中国共产党以国情为依据,适
(?http:?/??/?www.21cnjy.com?)时改变农村生产关系。早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就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抗战期间,为动员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双减双交”政策。解放战争时期,又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通过土改、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三权分置等,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土地为核心,因时制宜,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与拥护,成为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环节。【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根据材料,可提出主
(?http:?/??/?www.21cnjy.com?)题: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论述:结合所学,毛泽东思想指导指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使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最后,说明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推动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
20.(12分)“大国崛起”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历史事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炼的事实进行论证。
【答案】历史真实:英国由盛而衰,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论证:随着新航路开辟,英国进行殖民扩
(?http:?/??/?www.21cnjy.com?)张,美国成为英国的殖民地。17世纪起,英国开展政治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18世纪,美国独立后,学习英国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19世纪末,在经济上赶超英国。二战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结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国家迅速发展的动力。
【解析】根据材料的历史真实是英国由盛转衰
(?http:?/??/?www.21cnjy.com?),美国崛起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国家(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国家),结合英国的崛起、美国的崛起史实进行说明,最后得出结论即可。
19.(12分)“地方行政”
材料一
元世祖末和元成宗初,朝廷
(?http:?/??/?www.21cnjy.com?)改置和增设江浙、湖广、江西、陕西、四川、甘肃、辽阳等行省,行省逐渐演化成常设的、固定的最高地方官府。元朝廷嫌“外重”.一律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把行省品秩降级为从一品,平章政事两人作为长官。这些基本奠定了行省作为地方常设机构的规模和权力框架。在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基本相同.府、州县以下的建制无多大变动,但在省一级则有几次较大的变动,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整。
——摘编自侯力《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虽说美国宪法第l0条修正
(?http:?/??/?www.21cnjy.com?)案将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美国宪法同时也规定联邦国会可以通过“所有必要和适当的法律”来完成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授权,这就为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孕育了可能性。不过,可能性如果成为一种现实,还需要“助产士”的帮助。在美国,这个把宪法的文本变成现实规范的助产士就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
——摘编自陈伟《美国宪政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对行省制进行多次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后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在职权上的异同点。(4分)
(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州与明清的行省产生的共同影响。(4分)
【答案】(1)原因: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行省需履行管理职权;随形势的变动而调整;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
(2)不同:美国地方州享有一
(?http:?/??/?www.21cnjy.com?)定的独立性,联邦法院充当联邦政府和地方州的助产士;明清行省绝对服从于中央政府,遵从于专制法律。相同点:享有管理地方事务的权限;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维护和巩固大一统;给予地方一定权限,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
【解析】第(1)问,“原因”,根
(?http:?/??/?www.21cnjy.com?)据材料一信息“……这反映出朝廷要紧密控制各省的一应行政权力,将财权、军权、司法审判权尽可能集中于中央,但在实际统治中,又深感地区分散辽阔,不给予地方一定的权力,实难充分并较好地履行统治职能。为此,在500多年中,随形势的变异,一再对省级行政制度作了实际上的重大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防止行省专权、地域分散辽阔、形势的变动、汲取元朝行省制的经验教训等角度分析。
第(2)问,“不同”,根据材料二信息
(?http:?/??/?www.21cnjy.com?)“虽说美国宪法第l0条修正案将联邦权限明文列举于宪法之中,并将未列举的剩余权力归属于各州,似乎表明了两者分权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角度分析。“相同点”,则从享有管理地方事务的权限、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等角度分析。
第(3)问,“共同影响”,依据所学知识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调动地方积极性等角度分析。
20.(13分)“半导体”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美国人发明了
(?http:?/??/?www.21cnjy.com?)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为了将日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的防波堤”,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五六十年代,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与紧盯军方订单的美国半导体企业不同,日本企业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如晶体管收音机等电子消费产品。70年代后期,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与通产省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从此时起,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以半导体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深受美国消费者欢迎,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电子产业。1986年,日本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半导体生产国。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先后两次与美国签订半导体协议。通过协议,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1993年,美国在世界半导体市场占有率方面重新夺魁,还强化了微处理器等高附加价值尖端产品的优势。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
——据冯昭奎(《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与日美贸易摩擦》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
(?http:?/??/?www.21cnjy.com?)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城的贸易摩擦不断。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并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相比,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4分)
【答案】(1)原因:政府的大力扶持;
(?http:?/??/?www.21cnjy.com?)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产业升级;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引进技术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美国的支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影响:重创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影响
(?http:?/??/?www.21cnjy.com?)日本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维护了美国公司的垄断利润,确保了美国在半导体市场的绝对优势;为美国对后发国家高科技发展采取限制政策提供了先例。
(2)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发
(?http:?/??/?www.21cnjy.com?)展(长期遭受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大致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期起步;从封闭、半封闭发展到融人全球化潮流;虽经历曲折,但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从适应国家计划需要转向服务于市场经济需求;受政治环境和政策影响较大。
(3)国家主权独立自主;综
(?http:?/??/?www.21cnjy.com?)合国力强大;国内市场广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半导体科技创新实力的迅速增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新兴力量崛起,单边主义受到更多抑制)。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
(?http:?/??/?www.21cnjy.com?)“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诞生”,“美国在50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日本颁布文件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致力于打造利用晶体管的大众化民生用品”,“组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扶持、调整、推动和抓住机遇,到外向型经济、生产中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结合、引进技术与创新结合,再到美国支持、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等方面,分析日本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原因。影响: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剥夺了日本半导体存储器生产经营的自由,同时规定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提升一倍”,“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等信息,从日本半导体产业、科技发展,美国公司、美国对后发国家限制等方面,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巴黎统
(?http:?/??/?www.21cnjy.com?)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中美半导体领城的贸易摩擦不断”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起步背景、发展水平、改革前后状态、发展趋势、发展动力和政策、环境因素等方面,分析概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进程的特点。
(3)条件: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在50
(?http:?/??/?www.21cnjy.com?)年代中后期积极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在全球半导体市玚被评价为‘不再重要’”,材料二中“依靠自身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外交立场、综合国力、国内市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实力、民族精神、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