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年11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据报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有渐远的趋势,当月地的共同质心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外部,那时,月球就可能( )
A.成为一颗卫星 B.成为一颗行星
C.逃离太阳系 D.消失不见
2.(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下图是我国太湖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工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⑤搬迁至⑥地的好处有( )
①减轻当地生态环境压力 ②缓解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状况
③加强铁路与公路联运,方便旅客集散 ④位于城市边缘地租低,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有“中国石都”的美誉,明朝嘉靖年间当地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业大多靠山吃山,但现在,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 进行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外市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云浮石材加工业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B.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C.目前面临石料枯竭问题 D.当地原料开采成本不断下降
(2)近年来,云浮石材加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原料充足 B.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工艺先进
4.(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船于 2017 年 9 月 6 日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下图示意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船舶在北极航线上航行,遇到的最大危险是( )
A.台风 B.海雾 C.浮冰 D.酷寒
(2)北极西北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中国—法国 D.中国—美国
5.(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2017年9月8日12时49分,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千米处海域发生8.4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下图为地震位置图(A为地震位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此次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部分(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关于此次地震图示成因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①②海区均为生产潜力较大的渔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为寒流 B.甲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景观
C.都为暖流 D.乙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景观
(2)①②海区形成渔场共同的原因是( )
A.拥有广阔的大陆架 B.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C.由寒暖流交汇而成 D.上升流带来底层营养物质
7.(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 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升温 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
A.巴西 B.美国 C.俄罗斯 D.中国
(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干旱、洪涝等灾害增多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增大
8.(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广东省城市“空间指数”高的主要原因(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工资水平高
③环境优美
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人地矛盾加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就业压力加重 D.城市化水平降低
(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读雄安新区位置图,完成以下问题。
9.与深圳特区建立初期相比,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B.地形平坦,地价较低
C.交通便捷,航运发达 D.建设起点、标准较高
10.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有( )
①缓解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 ②改善京津冀地区城市等级体系
③改善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 ④促进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下图为我国某边防检查站(45.2 N、84.6 E)周边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图中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地形 C.人口 D.气候
(2)关于边防检查站的天气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口处,多大风天气 B.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D.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12.(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落日农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下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落日农场选址 A 处的有利条件是该地( )
A.气温高 B.降水多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2)夏季,农场温室地面上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A.抑制过高气温 B.增加盐度
C.提高肥力 D.增强光照
13.(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河流域中上游水库的主要功能是( )
A.发电 B.航运 C.供水 D.拦沙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最适宜采用的输水方式是( )
A.利用原来河道 B.修建露天水渠
C.利用京杭运河 D.封闭管道输水
14.(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下图为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四地结冰日数最小的是 ( )
A.永昌 B.天祝 C.民勤 D.凉州
(2)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天气 C.地形 D.纬度
二、非选择题
15.(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粤港澳三地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 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 总量分别占全国的 0.6%、0.5%、12.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2017 年 7 月 7 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7 年底通车后,从珠海、澳门到香港原来 4 小时的路程,只需 45 分钟。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1)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亚洲的 地区。
(2)《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后,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将 ,避免恶性竞争。
(3)粤港澳大湾区四个核心城市是指香港、澳门、 和 。
(4)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5)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
16.(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铁矿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埋藏浅,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东北部地区。2016 年 11 月 14 日山东钢铁集团获得了塞拉利昂北部的非洲最大铁矿矿藏地
100%的所有权。天然橡胶树是一种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的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种植是近年来我国与塞拉利昂共和国的重要互利合作项目之一,很多原生态林转变为人工橡胶林。下图为塞拉利昂区域图。
(1)图中河流流向大致 ;河流的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支流 (填多或少),流域面积小
(2)塞拉利昂适宜种植橡胶树有利自然条件是纬度较低, 充足;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平原面积大,土壤 ;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降水 。
(3)在甲地建设钢铁厂,除了甲地附近铁矿资源丰富外,有利条件有 、 。
(4)分析山东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三、加试题
17.(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金砖国家(BRICS如下图)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厦门以其便捷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城市基础、洁净的海滨环境、著名风景旅游胜地而成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地。厦门市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主要集中在岛内,随着经济发展,工业逐步迁出。下图示意20世纪90年代厦门市工业区分布图。
(1)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厦门岛工业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的原因。
(2)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起,厦门旧市区部分重工业陆续搬迁到厦门西港的西岸,分析其原因。
(3)简析举办 2017 年金砖会议对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金砖会议召开期间,指出金砖五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18.(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下左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下右图示意渭北红地球葡萄产区气象资料。
(1)简述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甲、乙、丙三地黄土厚度的差异。
(3)分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4)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示,当月地的共同质心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外部,说明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明显减少,月球不再围绕地球转,月球就不是地球的卫星了,但还是在太阳系内,会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可能成为行星,没有逃离太阳系,也不会消失不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宇宙天体类型的区分,要求学生能够区分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如果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减少到不能吸引其绕地球运动了,结果月球就会脱离地球而被太阳吸引绕太阳运动改变天体类别。
2.【答案】(1)D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等高线弯曲和河流的流向相反,可知河流流向大致为东南流向西北,①为小造纸厂,对水源污染严重,布局在河流下游,尽量减小对城区的污染;③为服装厂,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小,可以布局在住宅区内,①③布局合理,②为采石厂,布局在风景区附近,会影响风景区的环境,不合理,④钢铁厂位于河流的上游,夏季盛行风东南风的上风向,会对城市带来大气和水污染。
(2)长途汽车客运总站⑤位于城市中心,会导致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⑤搬迁至⑥地,缓解了原来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状况,靠近火车站,加强铁路与公路联运,方便旅客集散,汽车客运总站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⑥地位于城市边缘地租低,建设成本会降低,但不会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考查地区工业主要区位因素,不同的工业类型影响主要因素不同,但是对于在城市周围布局的工业主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2)汽车站的搬迁属于交通运输站点的合理布局问题,影响其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对人员集散、地租水平、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
3.【答案】(1)C
(2)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云浮在明嘉靖年间“靠山吃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可知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主要是依靠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发展起来的,不是技术和市场,但现在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说明目前,云浮石材加工业的石料面临枯竭,原料开采成本不断上升。
(2)云浮石材加工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开发历史早,石料资源面临枯竭问题,为了获得加 工原料,开始从国外进口,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外,原料枯竭,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交通相对不便利,主要是由于加工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先进,从而获得广阔的市场,所以选 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原料、土地、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4.【答案】(1)C
(2)D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极地地区
【解析】【分析】(1)北极航线纬度高,海水温度低,会有大量浮冰威胁航行的船舶。
(2)根据图中西北航线的线路分布和题干信息可知,北极西北航道开通,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所以受益最大的为中国和北美经济圈的美国。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以极地地区为背景,考查世界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和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季节性影响交通运行,但是靠近极圈内的国家由于经济往来较大而受益较大。
5.【答案】(1)B
(2)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地平均33千米,大洋部分比较薄,少于17千米,多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是底层发生断裂引起的地面震动,根据震源深度为19km,推测出发生在地壳下方,即上地幔部分,故选B。
(2)读图可知此次地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大洋板块插入大陆板块下面,相互碰撞而形成,故选D
故答案为:(1)B(2)D。
【点评】该题以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千米处海域发生8.4级地震为题材,考查学生对地球圈层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地壳运动形成的板块对全球地貌的影响。
6.【答案】(1)D
(2)A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洋流的流向可知,乙为寒流,是秘鲁寒流,在沿岸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景观,甲位于赤道附近,是暖流,为南赤道暖流,沿岸为热带雨林景观。
(2)根据图中等深线的分布可知,小于200米的都是大陆架海域,①②海区渔场都拥有广阔的大陆架,纬度都较低,都是位于水温较高的海域环境,②海区渔场是由寒暖流交汇而成,①位于亚马孙河的河口附近,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而形成渔场,所以共同的原因是拥有广阔的大陆架。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地理意义。洋流主要影响地区的气候、生物分布、航运、海洋污染等方面。
7.【答案】(1)C
(2)C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图例信息,可知升温3℃俄罗斯靠雨水生长粮食增产幅度达到40%以上,美国和中国粮食增幅在0%~40%,巴西是粮食减产,即选C。
(2)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冰川覆盖面积缩小,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气候异常,干旱、洪涝等灾害增多,对人类健康威胁也会增大。
故答案为:(1)C(2)C。
【点评】该题考查了全球气候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全球的气候不断上升趋势。进而影响全球各地的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8.【答案】(1)D
(2)B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提示,可知春节“空城指数”反应了我国人口流动现象,春节期间“空城指数”高,说明春节期间流出人口多,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说明大量外省人口流入广东就业,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省流动人口。广东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没有较大优势。
(2)江西省因为是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最“拼”省份,说明江西省外出务工人口多,迁出人口主 要是青壮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迁出会降低本地就业压力,缓解江西省的人地矛盾,因人口迁出主要是农村人口,区域总人口数减少,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会上升,而不是降低。
故答案为:(1)D(2)B.
【点评】该题以我国春节期间人口迁移导致部分城市出现空城现象,考查学生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案】9.D
10.B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该题以我国尽力雄安新区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发展的规划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的问题。新城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9.从图中新区特色定位内容来看,雄安新区规划标准比较高,建设起点高,和深圳相比,气候条件和航运条件没有优势,深圳特区建立初期地价低,所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是其建设起点、标准较高。
10.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分散北京和天津的城市职能,缓解城市病的发生;承接北京和天津等地的相关产业,能够促进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雄安新区的开发力度将会加大,因此生态保护的压力1务会加大,雄安新区的建立,有利于改善京津冀地区城市等级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故选B项。
11.【答案】(1)B
(2)A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中国的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注意和国界线区分,根据图中铁路线的分布,可知铁路沿等高线分布,位于山谷地区,所以地形是影响图中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
(2)根据题干信息和地形图,首先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边境(阿拉山口地区),其次判读地形图得出边防检查站所在地为山口峡谷处,受峡谷风的影响,多大风天气,由于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检查站地势较低,夏季气温高,而不是四季严寒。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以我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为背景考查我国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不同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不一样,我国东部地区是经济因素,而图示区域铁路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12.【答案】(1)D
(2)A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提示,落日农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图中 A 是位于沿海的沙漠地区,降水量少,土壤贫瘠,光照充足是 A 处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所以选 C。
(2)A 处为沙漠,夏季炎热,温室外气温高,室内硬纸板里的海水蒸发,可起到抑制过高气温,保持适宜湿度的作用,植物生长是利用淡水,不是为了增加盐度,对提高肥力和增强光照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1)D(2)A。
【点评】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海水保留在室内属于水文因素,该因素的变化能影响区域气候条件,水分蒸发吸热可以降温,从而实现调节气温。
13.【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海河流域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不足,缺水严重,,为了保障城乡用水,所以海河流域中上游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供水,发电和拦沙不是主要功能,上游修建水库,导致下游水量减小,不利于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所经过的京津段,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出现地下漏斗区,且流经地区蒸发量大,修建地下全封闭管道,可以减少渗漏和蒸发,故选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该题以我国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我国区域之间资源调配工程区位条件以及产生的影响,河流沿岸修建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不同地区功能有不同,对于缺水地区来说主要为了供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局面。
14.【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1)根据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分布图,可知凉州结冰日数最小为155天。
(2)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表现在大致从南向北递减,石羊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地势南高北低,所以地形是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1)D(2)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河流的基本水文特征-冰期的形成原因,不同区域的冰期时间不同,影响河流冰期的主要有地理位置、地形等,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5.【答案】(1)东南亚
(2)分工协作
(3)广州;深圳
(4)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处于多台风多发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水盐度高, 桥梁防腐蚀标准高。
(5)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通过发达的水路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 地(泛珠江流域)的发展;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国台湾省、香港与澳门
【解析】【分析】(1)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是通过南海向南向西经东南亚、印度洋、中东、非洲等地,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东南亚地区。
(2)《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后,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3)根据大湾区内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四个核心城市是指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
(4)本区修建大桥要考虑到海域多风浪,多台风、海水盐度高,从而在施工和桥梁上做出对策。
(5)成为区域发展引擎的条件从位置、交通、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及自身地位、产业基础、政策支持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东南亚。(2)分工协作。(3)广州、深圳。(4)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处于多台风多发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水盐度高, 桥梁防腐蚀标准高。(5)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通过发达的水路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 地(泛珠江流域)的发展;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
【点评】本题以我国区域地理为背景,设置关于地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带来的影响,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
16.【答案】(1)自东北流向西南;少
(2)热量;肥沃;丰富
(3)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满足我国对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资源进口来源;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河流和山峰、海洋的位置关系,可知图中河流大致上自东北流向西南,结合经纬网,可知河流的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支流数量少,河流流域面积小。
(2)根据材料提示,天然橡胶树是一种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的热带经济作物,塞拉利昂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河流较多,可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平原面积大,河流沉积物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从海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因而降水丰富。
(3)建设钢铁厂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水源、交通、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甲地附近铁矿资源丰富,地处河流交汇处,水资源丰富;有铁路经过,交通运输条件好。
(4)山东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获得该国铁矿资源所有权,可以加快铁矿资源的开采,满足我国对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铁矿资源进口来源;同时也加强与该国的合作,促进我国对外交流。
故答案为:(1)自东北流向西南,少。(2)热量,肥沃,丰富。(3)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4)满足我国对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资源进口来源;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点评】本题以世界区域地理局部地区为背景,考查该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区域地理自然环境主要有区域地理位置、水文、地形、植被等,人文环境主要涉及区域产业发展及其条件,区域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17.【答案】(1)岛屿西部靠近厦门西港,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捷。
(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与旧市区相比,厦门 西港的西岸地租较低;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重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且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
(3)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全面提升旅游 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4)南非、巴西。9 月 3 日至 5 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南非首都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种指向型工业区位选择;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厦门岛西部的厦门西港是天然深水港区,水陆交通便捷,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
(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运输量大,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加重旧市区用地紧张、交通拥堵问题。与旧市区相比,厦门西港的西岸开发晚,地租较低。根据风频图,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重工业户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所以厦门旧市区部分重工业陆续搬迁到厦门西港的西岸。
(3)金砖会议的举办,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会议促进环境治理,提高了环境的质量,提高旅游价值,总之,金砖会议的举办,全面改善了旅游发展的条件。
(4)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金砖会议召开期间为9月3日至5日,这3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向南移动,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南非首都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故答案为:(1)岛屿西部靠近厦门西港,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捷。(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与旧市区相比,厦门 西港的西岸地租较低;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重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且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3)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全面提升旅游 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发展。(4)南非、巴西。9 月 3 日至 5 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南非首都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点评】综合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工业区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工业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故在工业布局过程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的布局主要从当地的风向、水源、土地等方面进行考虑是否影响到城市市区的环境。
18.【答案】(1)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
(2)甲离沙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层较厚;乙地势低,堆积起来的黄土层更为深厚;丙离沙源地较远,降水较多,对黄土的冲刷侵蚀更强,黄土层较薄
(3)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生长期)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 多,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4)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 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清”和“浊”指的是河流的合沙量状况,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合沙量的因素,应从泥沙的来源、河流流量以及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而且沿途流经山区,河床为石质基岩,且在冬季地面大量冻结,水土流失少,沙源物质少。
(2)根据图中黄土厚度等值线的分布,可知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度:乙>甲>丙,根据题干提示,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甲、乙、丙三地黄土层厚度差异的原因。
(3)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结合材料,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在地形、气候和水源三个方面优势明显,从地形分析,该地属于高原地形,在向阳坡种植葡萄,光照条件好;从气候分析,该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利于葡萄生长,且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靠近河流,水源条件好。
(4)该地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扩大葡萄种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影响下游的水资源的利用;因过度种植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引起水土流失加剧,进而使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合沙量增加,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加剧旱涝灾害。
故答案为:(1)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2)甲离沙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层较厚;乙地势低,堆积起来的黄土层更为深厚;丙离沙源地较远,降水较多,对黄土的冲刷侵蚀更强,黄土层较薄。(3)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生长期)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 多,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4)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 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
【点评】(1)河流的水文状况主要是河流的径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水位等,影响河流水位状况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气候、地形、流经区域地质状况等。
(2)该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但是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的程度不一样,这个主要从土质、地形和气候等方面说明。
(3)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是从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
(4)区域农业发展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耗水量增大、自然灾害频繁等。
1 / 1浙江省2017年11月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据报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有渐远的趋势,当月地的共同质心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外部,那时,月球就可能( )
A.成为一颗卫星 B.成为一颗行星
C.逃离太阳系 D.消失不见
【答案】B
【知识点】天体及天体系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示,当月地的共同质心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外部,说明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明显减少,月球不再围绕地球转,月球就不是地球的卫星了,但还是在太阳系内,会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可能成为行星,没有逃离太阳系,也不会消失不见。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宇宙天体类型的区分,要求学生能够区分恒星、行星、卫星等天体。如果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作用减少到不能吸引其绕地球运动了,结果月球就会脱离地球而被太阳吸引绕太阳运动改变天体类别。
2.(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下图是我国太湖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题。
(1)①②③④四地中,工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⑤搬迁至⑥地的好处有( )
①减轻当地生态环境压力 ②缓解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状况
③加强铁路与公路联运,方便旅客集散 ④位于城市边缘地租低,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D
(2)B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等高线弯曲和河流的流向相反,可知河流流向大致为东南流向西北,①为小造纸厂,对水源污染严重,布局在河流下游,尽量减小对城区的污染;③为服装厂,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较小,可以布局在住宅区内,①③布局合理,②为采石厂,布局在风景区附近,会影响风景区的环境,不合理,④钢铁厂位于河流的上游,夏季盛行风东南风的上风向,会对城市带来大气和水污染。
(2)长途汽车客运总站⑤位于城市中心,会导致城市中心交通拥挤,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⑤搬迁至⑥地,缓解了原来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状况,靠近火车站,加强铁路与公路联运,方便旅客集散,汽车客运总站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⑥地位于城市边缘地租低,建设成本会降低,但不会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考查地区工业主要区位因素,不同的工业类型影响主要因素不同,但是对于在城市周围布局的工业主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2)汽车站的搬迁属于交通运输站点的合理布局问题,影响其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对人员集散、地租水平、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
3.(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有“中国石都”的美誉,明朝嘉靖年间当地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云浮石材加工业大多靠山吃山,但现在,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 进行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外市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云浮石材加工业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技术 B.最初兴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C.目前面临石料枯竭问题 D.当地原料开采成本不断下降
(2)近年来,云浮石材加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A.原料充足 B.交通便利 C.市场广阔 D.工艺先进
【答案】(1)C
(2)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云浮在明嘉靖年间“靠山吃山”,出现石材加工作坊,可知云浮石材加工业最初主要是依靠当地丰富的石料资源发展起来的,不是技术和市场,但现在每年都要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大量的石材荒料,说明目前,云浮石材加工业的石料面临枯竭,原料开采成本不断上升。
(2)云浮石材加工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于开发历史早,石料资源面临枯竭问题,为了获得加 工原料,开始从国外进口,加工后再销往国内外,原料枯竭,位于粤西山区的云浮交通相对不便利,主要是由于加工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先进,从而获得广阔的市场,所以选 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原料、土地、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
4.(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船于 2017 年 9 月 6 日成功穿越北极西北航道,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下图示意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船舶在北极航线上航行,遇到的最大危险是( )
A.台风 B.海雾 C.浮冰 D.酷寒
(2)北极西北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中国—法国 D.中国—美国
【答案】(1)C
(2)D
【知识点】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极地地区
【解析】【分析】(1)北极航线纬度高,海水温度低,会有大量浮冰威胁航行的船舶。
(2)根据图中西北航线的线路分布和题干信息可知,北极西北航道开通,开辟了大西洋沿岸北美经济圈至东北亚经济圈的海上新通道,所以受益最大的为中国和北美经济圈的美国。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以极地地区为背景,考查世界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和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极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季节性影响交通运行,但是靠近极圈内的国家由于经济往来较大而受益较大。
5.(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2017年9月8日12时49分,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千米处海域发生8.4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下图为地震位置图(A为地震位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此次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部分(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关于此次地震图示成因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B
(2)D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陆地平均33千米,大洋部分比较薄,少于17千米,多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是底层发生断裂引起的地面震动,根据震源深度为19km,推测出发生在地壳下方,即上地幔部分,故选B。
(2)读图可知此次地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大洋板块插入大陆板块下面,相互碰撞而形成,故选D
故答案为:(1)B(2)D。
【点评】该题以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千米处海域发生8.4级地震为题材,考查学生对地球圈层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地壳运动形成的板块对全球地貌的影响。
6.(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①②海区均为生产潜力较大的渔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为寒流 B.甲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景观
C.都为暖流 D.乙沿岸地区为热带沙漠景观
(2)①②海区形成渔场共同的原因是( )
A.拥有广阔的大陆架 B.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C.由寒暖流交汇而成 D.上升流带来底层营养物质
【答案】(1)D
(2)A
【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洋流的流向可知,乙为寒流,是秘鲁寒流,在沿岸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景观,甲位于赤道附近,是暖流,为南赤道暖流,沿岸为热带雨林景观。
(2)根据图中等深线的分布可知,小于200米的都是大陆架海域,①②海区渔场都拥有广阔的大陆架,纬度都较低,都是位于水温较高的海域环境,②海区渔场是由寒暖流交汇而成,①位于亚马孙河的河口附近,河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而形成渔场,所以共同的原因是拥有广阔的大陆架。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的地理意义。洋流主要影响地区的气候、生物分布、航运、海洋污染等方面。
7.(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 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升温 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增产幅度最大的国家是( )
A.巴西 B.美国 C.俄罗斯 D.中国
(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干旱、洪涝等灾害增多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增大
【答案】(1)C
(2)C
【知识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与应对措施
【解析】【分析】(1)根据图例信息,可知升温3℃俄罗斯靠雨水生长粮食增产幅度达到40%以上,美国和中国粮食增幅在0%~40%,巴西是粮食减产,即选C。
(2)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冰川覆盖面积缩小,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气候异常,干旱、洪涝等灾害增多,对人类健康威胁也会增大。
故答案为:(1)C(2)C。
【点评】该题考查了全球气候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全球的气候不断上升趋势。进而影响全球各地的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8.(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广东省城市“空间指数”高的主要原因(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工资水平高
③环境优美
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最“拼”省份江西省,因为“拼”而对江西省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人地矛盾加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就业压力加重 D.城市化水平降低
【答案】(1)D
(2)B
【知识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提示,可知春节“空城指数”反应了我国人口流动现象,春节期间“空城指数”高,说明春节期间流出人口多,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广东省城市“空城指数”高,说明大量外省人口流入广东就业,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外省流动人口。广东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没有较大优势。
(2)江西省因为是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最“拼”省份,说明江西省外出务工人口多,迁出人口主 要是青壮年,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迁出会降低本地就业压力,缓解江西省的人地矛盾,因人口迁出主要是农村人口,区域总人口数减少,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会上升,而不是降低。
故答案为:(1)D(2)B.
【点评】该题以我国春节期间人口迁移导致部分城市出现空城现象,考查学生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读雄安新区位置图,完成以下问题。
9.与深圳特区建立初期相比,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是( )
A.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B.地形平坦,地价较低
C.交通便捷,航运发达 D.建设起点、标准较高
10.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影响有( )
①缓解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 ②改善京津冀地区城市等级体系
③改善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 ④促进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D
10.B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点评】该题以我国尽力雄安新区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发展的规划问题和城市空间结构建设的问题。新城的合理规划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9.从图中新区特色定位内容来看,雄安新区规划标准比较高,建设起点高,和深圳相比,气候条件和航运条件没有优势,深圳特区建立初期地价低,所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最突出的优势是其建设起点、标准较高。
10.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分散北京和天津的城市职能,缓解城市病的发生;承接北京和天津等地的相关产业,能够促进河北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雄安新区的开发力度将会加大,因此生态保护的压力1务会加大,雄安新区的建立,有利于改善京津冀地区城市等级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故选B项。
11.(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下图为我国某边防检查站(45.2 N、84.6 E)周边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图中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地形 C.人口 D.气候
(2)关于边防检查站的天气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口处,多大风天气 B.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D.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答案】(1)B
(2)A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中国的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
【解析】【分析】(1)注意和国界线区分,根据图中铁路线的分布,可知铁路沿等高线分布,位于山谷地区,所以地形是影响图中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
(2)根据题干信息和地形图,首先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边境(阿拉山口地区),其次判读地形图得出边防检查站所在地为山口峡谷处,受峡谷风的影响,多大风天气,由于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检查站地势较低,夏季气温高,而不是四季严寒。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以我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为背景考查我国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区域不同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不一样,我国东部地区是经济因素,而图示区域铁路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12.(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落日农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下图为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落日农场选址 A 处的有利条件是该地( )
A.气温高 B.降水多 C.土壤肥沃 D.光照充足
(2)夏季,农场温室地面上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A.抑制过高气温 B.增加盐度
C.提高肥力 D.增强光照
【答案】(1)D
(2)A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提示,落日农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海水资源,图中 A 是位于沿海的沙漠地区,降水量少,土壤贫瘠,光照充足是 A 处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所以选 C。
(2)A 处为沙漠,夏季炎热,温室外气温高,室内硬纸板里的海水蒸发,可起到抑制过高气温,保持适宜湿度的作用,植物生长是利用淡水,不是为了增加盐度,对提高肥力和增强光照没有影响。
故答案为:(1)D(2)A。
【点评】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海水保留在室内属于水文因素,该因素的变化能影响区域气候条件,水分蒸发吸热可以降温,从而实现调节气温。
13.(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河流域中上游水库的主要功能是( )
A.发电 B.航运 C.供水 D.拦沙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最适宜采用的输水方式是( )
A.利用原来河道 B.修建露天水渠
C.利用京杭运河 D.封闭管道输水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分析】(1)海河流域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不足,缺水严重,,为了保障城乡用水,所以海河流域中上游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供水,发电和拦沙不是主要功能,上游修建水库,导致下游水量减小,不利于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所经过的京津段,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水位降低,出现地下漏斗区,且流经地区蒸发量大,修建地下全封闭管道,可以减少渗漏和蒸发,故选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该题以我国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我国区域之间资源调配工程区位条件以及产生的影响,河流沿岸修建水库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不同地区功能有不同,对于缺水地区来说主要为了供水,缓解水资源短缺局面。
14.(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石羊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下图为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四地结冰日数最小的是 ( )
A.永昌 B.天祝 C.民勤 D.凉州
(2)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天气 C.地形 D.纬度
【答案】(1)D
(2)C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1)根据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分布图,可知凉州结冰日数最小为155天。
(2)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表现在大致从南向北递减,石羊河流域南靠祁连山山脉,北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地势南高北低,所以地形是影响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1)D(2)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河流的基本水文特征-冰期的形成原因,不同区域的冰期时间不同,影响河流冰期的主要有地理位置、地形等,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二、非选择题
15.(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7月1日上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粤港澳三地在中央有关部门支持下,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 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陆地面积、常住人口、GDP 总量分别占全国的 0.6%、0.5%、12.1%,有三个港口排名世界前十。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2017 年 7 月 7 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2017 年底通车后,从珠海、澳门到香港原来 4 小时的路程,只需 45 分钟。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示意图。
(1)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亚洲的 地区。
(2)《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后,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将 ,避免恶性竞争。
(3)粤港澳大湾区四个核心城市是指香港、澳门、 和 。
(4)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建设港珠澳大桥面临的主要困难。
(5)简述粤港湾大湾区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引擎的主要条件。
【答案】(1)东南亚
(2)分工协作
(3)广州;深圳
(4)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处于多台风多发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水盐度高, 桥梁防腐蚀标准高。
(5)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通过发达的水路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 地(泛珠江流域)的发展;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国台湾省、香港与澳门
【解析】【分析】(1)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是通过南海向南向西经东南亚、印度洋、中东、非洲等地,所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将首先辐射到东南亚地区。
(2)《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后,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避免恶性竞争。
(3)根据大湾区内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可知粤港澳大湾区四个核心城市是指香港、澳门、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
(4)本区修建大桥要考虑到海域多风浪,多台风、海水盐度高,从而在施工和桥梁上做出对策。
(5)成为区域发展引擎的条件从位置、交通、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及自身地位、产业基础、政策支持方面进行分析。
故答案为:(1)东南亚。(2)分工协作。(3)广州、深圳。(4)海洋多风浪、大雾,施工和保障难度较大;处于多台风多发地区,工程防台风标准高;海水盐度高, 桥梁防腐蚀标准高。(5)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经贸合作便利;通过发达的水路交通网,能带动广阔经济腹 地(泛珠江流域)的发展;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
【点评】本题以我国区域地理为背景,设置关于地区发展的相关问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带来的影响,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
16.(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拉利昂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该国铁矿资源丰富,种类多、品位高、埋藏浅,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和东北部地区。2016 年 11 月 14 日山东钢铁集团获得了塞拉利昂北部的非洲最大铁矿矿藏地
100%的所有权。天然橡胶树是一种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的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种植是近年来我国与塞拉利昂共和国的重要互利合作项目之一,很多原生态林转变为人工橡胶林。下图为塞拉利昂区域图。
(1)图中河流流向大致 ;河流的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支流 (填多或少),流域面积小
(2)塞拉利昂适宜种植橡胶树有利自然条件是纬度较低, 充足;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平原面积大,土壤 ;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降水 。
(3)在甲地建设钢铁厂,除了甲地附近铁矿资源丰富外,有利条件有 、 。
(4)分析山东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答案】(1)自东北流向西南;少
(2)热量;肥沃;丰富
(3)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满足我国对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资源进口来源;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河流和山峰、海洋的位置关系,可知图中河流大致上自东北流向西南,结合经纬网,可知河流的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支流数量少,河流流域面积小。
(2)根据材料提示,天然橡胶树是一种喜高温、高湿、向阳、沃土的热带经济作物,塞拉利昂纬度较低,气温高,热量充足,河流较多,可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平原面积大,河流沉积物丰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从海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因而降水丰富。
(3)建设钢铁厂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水源、交通、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甲地附近铁矿资源丰富,地处河流交汇处,水资源丰富;有铁路经过,交通运输条件好。
(4)山东钢铁企业与塞拉利昂合作,获得该国铁矿资源所有权,可以加快铁矿资源的开采,满足我国对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铁矿资源进口来源;同时也加强与该国的合作,促进我国对外交流。
故答案为:(1)自东北流向西南,少。(2)热量,肥沃,丰富。(3)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4)满足我国对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资源进口来源;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点评】本题以世界区域地理局部地区为背景,考查该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区域地理自然环境主要有区域地理位置、水文、地形、植被等,人文环境主要涉及区域产业发展及其条件,区域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试题
17.(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金砖国家(BRICS如下图)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厦门以其便捷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城市基础、洁净的海滨环境、著名风景旅游胜地而成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地。厦门市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业主要集中在岛内,随着经济发展,工业逐步迁出。下图示意20世纪90年代厦门市工业区分布图。
(1)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厦门岛工业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的原因。
(2)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起,厦门旧市区部分重工业陆续搬迁到厦门西港的西岸,分析其原因。
(3)简析举办 2017 年金砖会议对厦门市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金砖会议召开期间,指出金砖五国首都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大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答案】(1)岛屿西部靠近厦门西港,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捷。
(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与旧市区相比,厦门 西港的西岸地租较低;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重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且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
(3)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全面提升旅游 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4)南非、巴西。9 月 3 日至 5 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南非首都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5种指向型工业区位选择;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厦门岛西部的厦门西港是天然深水港区,水陆交通便捷,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
(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运输量大,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加重旧市区用地紧张、交通拥堵问题。与旧市区相比,厦门西港的西岸开发晚,地租较低。根据风频图,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重工业户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所以厦门旧市区部分重工业陆续搬迁到厦门西港的西岸。
(3)金砖会议的举办,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会议促进环境治理,提高了环境的质量,提高旅游价值,总之,金砖会议的举办,全面改善了旅游发展的条件。
(4)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金砖会议召开期间为9月3日至5日,这3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向南移动,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南非首都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所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故答案为:(1)岛屿西部靠近厦门西港,有铁路经过,水陆交通便捷。(2)重工业大多污染严重、占地广,易造成旧市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与旧市区相比,厦门 西港的西岸地租较低;厦门西港的西岸位于旧市区较小风频的上风地带,重工业产生的大气污染对市区影响较小,且与旧市区之间有海域相隔。(3)提高城市知名度,扩大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全面提升旅游 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良性发展。(4)南非、巴西。9 月 3 日至 5 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位于南半球的巴西和南非首都离太阳直射点越来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点评】综合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工业区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工业发展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故在工业布局过程中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的布局主要从当地的风向、水源、土地等方面进行考虑是否影响到城市市区的环境。
18.(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下左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下右图示意渭北红地球葡萄产区气象资料。
(1)简述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甲、乙、丙三地黄土厚度的差异。
(3)分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4)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1)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
(2)甲离沙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层较厚;乙地势低,堆积起来的黄土层更为深厚;丙离沙源地较远,降水较多,对黄土的冲刷侵蚀更强,黄土层较薄
(3)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生长期)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 多,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4)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 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清”和“浊”指的是河流的合沙量状况,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河流合沙量的因素,应从泥沙的来源、河流流量以及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而且沿途流经山区,河床为石质基岩,且在冬季地面大量冻结,水土流失少,沙源物质少。
(2)根据图中黄土厚度等值线的分布,可知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度:乙>甲>丙,根据题干提示,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甲、乙、丙三地黄土层厚度差异的原因。
(3)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方面,结合材料,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在地形、气候和水源三个方面优势明显,从地形分析,该地属于高原地形,在向阳坡种植葡萄,光照条件好;从气候分析,该地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利于葡萄生长,且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靠近河流,水源条件好。
(4)该地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扩大葡萄种植,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影响下游的水资源的利用;因过度种植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引起水土流失加剧,进而使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合沙量增加,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加剧旱涝灾害。
故答案为:(1)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2)甲离沙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层较厚;乙地势低,堆积起来的黄土层更为深厚;丙离沙源地较远,降水较多,对黄土的冲刷侵蚀更强,黄土层较薄。(3)高原地形,多向阳坡地,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葡萄生长期)光照丰富、热量充足,降水较 多,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4)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 含沙量增加;加剧旱涝灾害。
【点评】(1)河流的水文状况主要是河流的径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水位等,影响河流水位状况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气候、地形、流经区域地质状况等。
(2)该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但是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的程度不一样,这个主要从土质、地形和气候等方面说明。
(3)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主要是从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
(4)区域农业发展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耗水量增大、自然灾害频繁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