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画蘑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版 《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以及强调愉悦性。这就说明美术教学不再是单一死板的涂涂画画,而是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乐学的氛围中提高综合素质。 
就像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一样,将它贯穿在整体的教学之中。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与文化理解融入学科,引导他们欣赏美、创作美。 
 蘑菇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孩子们经常会接触到它,因此,画蘑菇以及对于他的联想容易引发学生兴趣,并自然地给学生渗透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德育渗透。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为支撑,切实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具体的学习行为方式后,新版课程标准倡导“看”在造型表现活动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双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观察,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的同时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形成创作的欲望。 
2.内容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通过学习在让学生认识蘑菇的形状、色彩、花纹的基础上将蘑菇联想成新的形象,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本课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现画面前后的遮挡关系,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本课与《漂亮的童话城堡》和《汽车的联想》组成了一个创新单元,锻炼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整套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于1,2年级的造型表现活动要求较低,针对学生本身发展情况,运用造型游戏拼摆等方法使学生在预约的课堂氛围中展开学习体验。 
3.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本课教学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学习本课内容不是很难。但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了解还不全面,关于遮挡也有一些困难,还需要教师引导。另外学生的年龄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阶段,大量的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 
我校一年级学生对色彩、形状等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够表现一定的事物。但利用蘑菇的形状去表现其它事物还是第一次尝试,因此教师必要引导很必要。此外在画面构图和色彩关系处理上,个别学生还不能兼顾构图、色彩与画面的和谐,还需要教师引导。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蘑菇的种类、外形特点。 
学习如何表现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能利用蘑菇形象进行联想。 
技能: 
通过对蘑菇的外形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事物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出有层次的画面。 
通过作品的赏析,启发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起学习的兴趣。 
3,情感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究、了解蘑菇的外形特点,以蘑菇为原型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 
利用前后遮挡关系,表现出有层次的画面。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图 
-565159525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一、 
视频导入, 
激趣展开 
1,故事时间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蘑菇的视频。 
2,教师提出问题:“请你想一想在视频中蘑菇起到了什么作用?” 
小结:在童话故事中蘑菇不光可以食用,他还可以变大帮小兔子遮挡雨水。 
你们知道吗,蘑菇还有很多神奇之处,今天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画一画这可爱的蘑菇吧! 
引出课题,板书:画蘑菇 
生: 
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 
遮挡雨水、食用等等...... 
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启发学生思维,蘑菇不光可以食用,还可以无限联想。 
二、 
了解结构,明确外形 
1,了解蘑菇的知识 
教师提问:画一个东西前,首先要了解它,你们了解蘑菇吗?谁来分享一下有关蘑菇的知识? 
教师倾听 
教师小结:我们说了这么多蘑菇,那老师带大家探究一下蘑菇的结构是什么。 
学习蘑菇的结构 
PPT展示蘑菇图片并讲解蘑菇由三个部分:宽大的菌盖+褶皱的菌褶+偏瘦的菌柄组合而成。 
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复习一遍蘑菇的构成。 
3,探究蘑菇的形状 
请你观察,同样是蘑菇,他们外形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不同? 
板书:外形、色彩、花纹。 
学生回答自己知道的关于蘑菇的知识。 
学生观看并记住蘑菇的结构。 
学生回答问题 
菌盖、菌柄形状(扁、圆、粗、细),色彩不一样、花纹不一样..... 
带领学生了解蘑菇,为之后的学习绘制打下基础。 
复习基本型,把蘑菇的形状概括成自己擅长的形状。 
三、 
遮挡游戏,展开联想 
拼摆游戏 
观看蘑菇图片明确蘑菇生长时挤在一起的图片。 
请同学亲自摆一摆:哪个蘑菇在前,哪个蘑菇在后会更好看? 
教师指导,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小结:口诀:大的放后面,小的放前面,交叉看镜头,可以露半脸。 
蘑菇是相亲相爱的植物,喜欢挤在一起,总是你挡住我,我挨着你。所以请大家记住它们的特点。 
板书:遮挡并画简单蘑菇卡通 
2,引出蘑菇的联想 
教师提问:请你思考:蘑菇的外形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根据PPT给出的蘑菇固有图片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思考,之后再次询问:“你们还能想到什么?” 
教师小结: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蘑菇可以让我们想到很多生活中的事物,甚至可以联想到人。 
学生进行拼摆的游戏,尝试学习并发表意见。 
学生观看蘑菇图片和老师一起进行联想,并观看创意结果。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通对自己动手实践加强了对于遮挡关系的理解,也能及时寻找共性问题及时解决,突破难点。 
发散思维,根据故有事物引出联想,帮助学生突破重点。 
四、 
教师示范,强调不足 
1,教师示范 
同学们根据蘑菇的外形展开了很多联想,其实蘑菇不光能变成事物,我们也可以把它变成人! 
教师示范画蘑菇人,在画的过程中强调遮挡关系。 
教师示范 
强调绘画步骤,(1)先画主体(大) (2)再画后面遮挡物 (3)最后画背景 (4)添加细节 
欣赏优秀作品 
在动手之前我们来一起欣赏下小伙伴们的作品~ 
教师小结:看了这么多作品,我相信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画出自己的蘑菇世界了,下面的时间交给你们。 
学生观看 
学生欣赏 
教师示范帮助他们捋清思路,步骤清晰,利于突破难点。 
欣赏优秀作品的同时也带给了他们灵感。 
四、 
艺术实践,展示评价 
1,艺术实践 
同学们,请你根据蘑菇进行联想, 
画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创作画。 
要求: 
有遮挡关系 
想象力丰富 
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 
请部分学生展示并介绍,引导孩子给予积极的鼓励。 
学生实践 
锻炼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明确要求,进行艺术实践。 
增强学生信心,帮助其获得成就感。 
五、 
课外延伸,德育渗透 
展示对比蘑菇的生长环境,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珍惜粮食。 
学生观看 
进行德育渗透,加强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 
板书设计 
108966053340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评价 
评价对象 
自评 
他评 
课前准备 
我能观察寻找有关蘑菇的知识 
☆☆☆☆☆ 
☆☆☆☆☆ 
重点 
我能对蘑菇的外形进行联想 
☆☆☆☆☆ 
☆☆☆☆☆ 
难点 
我知道如何去画遮挡关系 
☆☆☆☆☆ 
☆☆☆☆☆ 
展示评价 
我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 
☆☆☆☆☆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教学特色 
在教学中设置了六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清晰明了地认识蘑菇。 
2,其中利用观察法观察蘑菇、讨论法理解蘑菇的造型,并用直观的图片欣赏加深学生具体印象。 
添加有趣的教学方式:动手拼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3,将德育渗透贯穿全程,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珍惜粮食。 
教学反思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本节课中的蘑菇在生活中较为常见,教师要懂得引导和肯定,将联想渗透在各个环节。 
画蘑菇是一堂造型表现的课程,这对学生的难度不大,但如何突破重难点却是当务之急。本课通过直观的看蘑菇图片以及寻找形状和教师示范来帮助他们。 
3900805-1873252079625-157480-2095576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