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对“印”》教学设计
民乐县洪水小学
张小英
第一课时
题目
《色彩对“印”》
授课时间
40分钟
所属学科
美术
适用年级
四年级
教学内容湘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8课。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湘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5.26.27页。本课的学习活动分两部分组织材料。第一部分侧重于了解和学习纸质对印画,第二部分侧重于在不同材质的底板制作出效果不同的对印画。通过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对对印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领悟其文化内涵。本节课选用教学活动一的内容进行教学。“学习活动一”的学习内容是“色彩纸上对印”,首先通过一幅山水画效果的对印画欣赏进入,加之前导语,共同展示对印画的魅力和对称美的效果。对印的方式方法通过示范步骤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白易懂,易于掌握,有趣、好玩。活动一内容在于让学生感受、体验对称美和偶然效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对美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尝试、欣赏、启发和找规律来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从生活中提炼更具典型意义的美术的形象。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欣赏进行尝试练习,并在绘画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教师在指导中巧妙地进行重难点突破,启发学生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层层递进,从生活中的对称形象中提炼美术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构思动力。为设计思维与图形表现技巧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学情分析1.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形与色彩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在色彩搭配能力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目标上淡化技能,强化学生体验与感受,过程设计注意营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称的原理,掌握在纸上对印色彩画的表现方法,探索对印画多种美妙效果。2.过程与方法: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对称的原理,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对印画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对印画多种表现美的美妙效果。教学准备:教具:课件、颜料、相关图片、资料、纸、笔。学具:水粉颜料、调色盘、小水桶、毛巾、纸,笔等。
教学策略情景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信息技术教学与课本探讨相结合,老师启发和学生讨论为基础,进一步实践操作的方式为提升,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并且完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导学体验1.
谈话导入孩子们,大自然不仅美丽,还蕴藏着许多秘密。我就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分享,分享的同时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特征?2.出示图,观察发现①树叶、小蝴蝶的对称美使这些小事物显得更加精致、可爱。②自然景物的对称美给大自然蒙上了神秘色彩③建筑、摆设中的对称美使之更庄严、大气。(这些图都存在对称的共性)板书:对称3.对称美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生活中,它还运用于美术作品中。看,这些作品也存在对称美,你们猜猜是怎样画出来的?4.小结揭题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奇的“色彩对印”画。揭示课题--色彩对“印”。师生互动[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欣赏观察图片让学生感受、体验对称的美和特点,将其内化为对对称美的理解与运用,发现事物的对称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色彩对印的兴趣。探究体验1.自学课本25页学习活动一。(1)欣赏课本中色彩对印的美术作品。(2)谈一谈自己的发现。(3)小结:水中的倒影如此迷人,对称的美吸引着我们,请你根据学习活动一左边图中所示的方法,尝试完成一幅对印画。2.学生尝试画,老师巡视查看。3.学生反馈画的过程体验并交流画法。4.老师归纳创作技巧并指出容易出现的问题。5.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看来你们在尝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如:构图凌乱、没创意,水分过多、颜色不饱和,压印不均匀,颜色太脏,对称轴移位等问题。下面老师来示范画一幅对印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欣赏尝试体验展示交流设计意图:首先通过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体验对印画的魅力,接着让学生尝试绘画体验对称美的效果,刺激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操作
体验1.教师演示对印画解决学生创作色彩对印作品中出现的问题。①将画纸对折后展开。②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
③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④揭开候干。⑤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3.鼓励学生再次自主创作。(1)出示作业要求。①大胆想象,创新求异,画出独特的对印画。②压印正确,颜色饱和。③
构图包满,色彩明快。(2)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观察欣赏启发创作体验随机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过程,通过欣赏、启发和找规律来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发现色彩对称美,从生活中的对称形象中提炼美术的形象,既训练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还锻炼他们表现美的技巧。评议体验1.小组互评,评一评谁的画表现最好??
2.让学生在展台前展示优秀作品。3.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4.教师评价。互评展示学生作品谈感受设计意图:通过互评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对印方法的掌握,通过学生展示优秀作品,教师评议,让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成功,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谈感受,交流学习体会,使学生的学习知识得到升华。升华体验1.课堂总结大自然给了我们创作的灵感,生活当中有许多色彩对称美,希望孩子们多留心观察,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2.请开动脑筋寻找生活中与对印有着相似的联系的事物。
【板书设计】:
色彩对“印”
对称
肌理
范
画
折
→
涂
→
印
→
揭
→
补
↓
涂
↓
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