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08 21: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欧洲联盟与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区别是,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化达到较高水平,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范畴,实现了“超国家”管辖。以下对这一论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欧盟已经实现了“超国家”的全员管辖
B.
欧盟大大超出欧共体的合作水平和范畴
C.
两极格局和美苏争霸加快欧洲合作进程
D.
区域集团化和欧洲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
2.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B.
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
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
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3.在亚太经合组织《温哥华宣言》中,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愿而不是强制的“APEC方式”被形容为“当今国际经济合作的全新方式”。亚太经合组织实行“APEC方式”的依据是(
)
A.
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欧洲的挑战
B.
成员国数目众多难以团结
C.
亚太地域广阔,各国间差异巨大
D.
强制性措施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
4.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②都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③其合作领域都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 ④都是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  )
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6.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根本的推动力是(  )
A.
两极格局的结束
B.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
C.
科学技术的发展
D.
世界市场的扩大
7.标志着欧洲联合迈出了第一步的事件是(  )
A.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B.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C.
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
D.
欧元的发行和使用
8.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蛋糕”是做大了。但是在分配经济“蛋糕”时,“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对此,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  )
A.
反全球化,坚持走独立发展道路
B.
反对全球化只使发达国家受益
C.
反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分化加剧
D.
反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应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9.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国际组织纷纷建立。下列标志所代表的组织按其成立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10.欧洲联盟自身的变化表现为(  )
①由区域性组织向全球性组织转化 ②由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 ③由西欧国家扩展到东欧国家 ④由多种货币向单一货币转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如图所示空客机的零部件由多国生产,这能反映(  )
A.
北约组织的扩大
B.
欧洲统一货币的诞生
C.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
西欧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12.有学者描述道:“二战将终,伦敦和华盛顿的两家人马各自怀揣盘算好的一套完美计划粉墨登场。他们做决定的砝码正是自古以来的货币之王、货币的货币——黄金。”而他们所讨论出的结果就是后来的( 
)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世界贸易组织
13.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盟诞生;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正式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些表明(  )
A.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14.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种情况是如何造成的(

A.
美国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
美国成为二战的战胜国
D.
欧洲在二战中的衰败
15.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北美自由贸易区域组织、欧洲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
A.
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
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
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
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16.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是(  )
A.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
使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C.
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
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7.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表明(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
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C.
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
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
18.如图是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会标。该组织的特点有(  )
A.
会员国之间实行统一关税
B.
推行政治经济一体化
C.
承认多样化和强调灵活性
D.
奉行安全先行原则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比较,不同之处是战后(

A.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
实现了无壁垒的自由贸易
D.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下列有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是创始成员国之一
B.
是独立主权国家的经济合作组织
C.
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
D.
宗旨是“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21.“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
A.
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
B.
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
不利于各国经济深度合作
D.
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22.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
A.
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
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
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
23.欧盟委员会宣布为减少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税;2月22日,中、美、俄等国家在莫斯科联合制定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国际航空业竞争日趋激烈
B.
贸易壁垒阻碍经济全球化
C.
发展中国家面临科技压力
D.
全球气候问题威胁人类生存
24.1950年,法国政府计划“成立一个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其高级联营机构管制之下、其他欧洲国家都能参加的组织”。你认为各国政府对此计划的评论最符合事实的是(  )
A.
英国:他们企图吞并英国的煤钢工业
B.
美国:这是对美国和英国的挑战
C.
联邦德国:将最终结束两国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
D.
苏联:这是恢复联邦德国的战争工业,加紧军国主义化
25.下图为反经济全球化示威,假如你是示威人群中的一员,你反对全球化浪潮的理由有(  )
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往往是获利者
②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底子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等原因,常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③发达国家把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迁到发展中国家,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引发生态危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
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它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材料四
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魏成元《市场规则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以达到“稳定”的?
(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运用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27.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本组织)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材料三(该组织)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在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尊重各成员的经济利益,力求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体制接轨。同时,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1)材料一所示图片分别为两个区域化组织的标志,简要说明这两个组织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
(2)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次对应材料一图A、图B所代表的组织,据此分别概括图A、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特点。
(3)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你更赞同上述哪一种合作模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28.伴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秩序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1985年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它只是一个准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没有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贸易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并分析其成因。
(2)依据史料二,分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作用。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美国的策动下,联合国主持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元的地位大大增强,并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同美国谈判,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二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下图是战后两个金融组织的标志
材料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于成员国缴纳的基金份额,份额的数量决定了各成员国在该组织内的投票权,以及可借外汇贷款和所能分到的特别提款权的多寡。目前美国缴纳的份额最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另一个来源是西方10个发达国家提供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和关贸总协定有密切业务关系的机构,关贸总协定的历届多边贸易谈判在涉及非关税措施时,其中对各缔约方货币金融、外汇汇率、对外收支平衡等问题的谈判时,主要依靠国际基金组织的参与和配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体现的国际形势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据材料二和材料四,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3)材料三是哪两个组织的标志?如何评价这些国际组织?
参考答案
1.
B2.
A3.
C4.
B5.
D6.
C7.
A8.
D9.
B10.
D11.
D12.
B13.
B14.
B15.
A16.
C17.
D
18.
C19.
B20.
C21.
A22.
C23.
B24.
C25.
D
26.
(1)措施: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订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
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2)制度: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3)职能:调节贸易纠纷(争端);稳定世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健康发展。
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货币金融体系;世贸组织主要是维护贸易公平秩序。
(4)
27.
(1)A为欧盟,组成成员基本为发达国家,差异小。
B为亚太经合组织,组成成员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大。
(2)特点:A的合作领域广,包括货币、市场、环境保护、司法、国家安全等,具有高度的统一性;B的合作领域只涉及经济,合作松散,相对开放,统一性弱。
(3)赞成A:A的合作范围广,一体化程度高,而B合作范围窄,合作松散,与全球化较远。
赞成B:B合作相对松散,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全球化,而A一体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排外性,不利于全球化。
28.
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影响:有利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占据优势地位;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规范和协调国际经济秩序;推动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29.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目的: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恢复经济。
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2)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作用: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3)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