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九年级上册检测(一)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1-3节)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下列诗句或俗语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吹尽黄沙始见金 B.爝火燃回春浩浩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铁杵磨成绣花针
2. 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
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3.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4. 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
5. 如图是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洁厕灵 B.苹果汁 C.消毒液 D.肥皂水
6. 据报道,某经营宾馆的不法商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
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
A.3 B.7 C.13 D.5
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盐酸和镁条 B.稀盐酸和铜丝 C.稀盐酸和氢氧化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铜
8. 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
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酸碱
反应的规律时,某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点所示
溶液中溶质的是( )
A.HCl、NaOH B.NaCl C.NaCl、 NaOH D.NaCl、HCl
10. 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在鲜活
鱼的长途运输过程中,向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作用是( )
①保持水中适量的氧气②除去鱼排出的二氧化碳③使溶液的pH变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 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
(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酸碱反应
13.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42-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14.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1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
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16.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选项
锥形瓶
胶头滴管
A
MnO2
H2O2
B
Zn
稀H2SO4
C
H2O
浓H2SO4
D
HCl气体
石灰水
17.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18.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n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二、简答题与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50分)
19.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稀
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若用Cu(OH)2实现②,会得到 色溶液。
(2)若想实现③,得到浅绿色溶液,可选用的单质是 。
(3)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填孔穴序号)。
(3)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21.(1)盐酸、硫酸是常见的两种酸。
①打开装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 。
②用水稀释浓硫酸时,将 沿烧杯壁缓慢的注入盛有 的
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即可。
(2)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
应具有的性质有 (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
22.酸碱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酸碱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
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
NaOH与HCl
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
?
③
?
【实验过程2】对于某些有明显现象产生的酸碱反应,如稀盐酸与氢氧化铝的反应,观察到有
的现象,就可以说明酸碱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示: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进行【实验过程1】的实验。你认为 (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适合用于验证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酸碱反应,你的理由是
。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的酸碱反应,我们可以借助 的变化,来判断是否
反应或反应进行的程度。
23. 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
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处是放有浸泡过 的棉花。(已知:① NH3
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可用NH4Cl与Ca(OH)2?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NH3,收集NH3可用向
? 排空气法。
24. 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酸碱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
是 。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
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三、分析计算题(共14分)
25.室温下,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100克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
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
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如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反应是 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
(2)在A处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 色。
(3)B处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B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5)在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6)B点时消耗的稀盐酸质量为多少克?生成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5BCAAA 6~10CBBCA 11~15CDCCD 16~18DCC
二、简答题与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46分)
19.(1)蓝;(2)铁;(3)BaCl2+H2SO4═BaSO4↓+2HCl。
20. (1)碱性(2)2、5(3)2NaOH+H2SO4=Na2SO4+2H2O
21.(1)①挥发.②浓硫酸 水
(2 )①A、B、C.
22. 【实验过程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为无色
NaOH与HCl
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再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③③再向步骤②的试管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振荡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过程2】白色固体逐渐溶解;Al(OH)3+6HCl=AlCl3+3H2O;
【实验反思】(1)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变紫,视觉观察不够明显(答案合理均可);
(2)酸碱指示剂颜色。
23.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是因为氧化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在瓶口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小液滴,因此在瓶口处观察到出现白雾。
故填:出现白雾。
(3)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烟,a?处是放有浸泡过浓氨水的棉花,这是因为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
故填:产生白烟;浓氨水。
(4)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NH3可用向向下排空气法。
故填:向下。
24. (1)加快热量的散失,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测出;
(2)2NaOH+H2SO4=Na2SO4+2H2O;
(3)氢离子会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可以验证是否有氢离子;氧化铜能够和稀硫酸反应,验证硫酸的存在;碳酸钠能够和硫酸反应,验证硫酸的存在;氯化钡能够和硫酸及硫酸钠反应,因此不能确定硫酸的存在,因此不能达到目的是氯化钡溶液;故填:氯化钡溶液.
三、分析计算题(共14分)
25.(1)放热;(2)蓝;(3)NaCl;(4)减小;(5)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