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激趣导入
看不见,摸不着,
不香不臭没味道;
说它宝贵到处有,
动物植物离不了。
——空气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1、空气的成分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对空气和气体的认识还是模糊的;
18世纪,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二百多年前,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1、空气的成分
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终于发现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惰性”气体---氩气(Ar)。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拉姆塞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He)、氖气(Ne)、氙气(Xe)、氪气(Kr)、氡气(Rn)等气体。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1、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 气(N2): 占78%(约4/5)
氧 气(O2): 占21% (约1/5)
稀有气体: 占0.94%
二氧化碳(CO2): 占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 占0.03%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2、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原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气压减小,吸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
实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装置: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2、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吸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气体体积的1/5。
结论: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剩余气体(以氮气为主)占空气体积的 4/5 。
装置: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实验成功的关键:
(1)红磷必须过量
耗尽瓶中氧气,使实验结果准确
(2)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
如果装置漏气,实验结果不准确
(3)待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集气瓶内的温度过高,气体膨胀导致实验误差较大
补充说明: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N2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3、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自来水、煤、石油等。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新鲜的空气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C
二、考点剖析
(二) 典例分析
二、考点剖析
(三) 技巧点拨
1、牢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结合实验原理,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实验的装置、现象、操作要点及结论。
三、归纳小结
空气的组成
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原理、装置、现象、结论
实验要点
混合物和纯净物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