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激趣导入
古代书法家用墨书写的字为什么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北宋黄庭坚用墨写的字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1、常温下,碳的稳定性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如: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
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
填入档案或重要资料用碳素笔(笔水主要用碳单质制成)书写等。
常温下碳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原因: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容易得或失电子。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2、碳的可燃性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
C + O2 = = = CO2
点燃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2、碳的可燃性
木炭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化学方程式:
C + O2 (不充足)= = = 2CO
点燃
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
结论:碳具有可燃性,条件不同,燃烧产物可能也不相同。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2、碳的还原性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1)试管里黑色粉末逐渐成为红色;
现象: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
C + 2CuO
2Cu + CO2↑
高温
装置示意图:
分析:
(1)有铜生成;
(2)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1.试管要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的水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火焰上罩网罩:
因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温度要求较高,用网罩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3.实验结束时,要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4.反应的现象
(1)试管粉末中有红色的物质出现;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注意事项
二、考点剖析
(一)知识讲解
3、还原反应
氧化铜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这种含氧化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1)碳得到了氧,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
(2)氧化铜失去了氧,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C + 2CuO
2Cu + CO2↑
高温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A
二、考点剖析
(二) 典例分析
二、考点剖析
(三) 技巧点拨
1、要理解和熟记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
2、根据性质推断物质的用途。
3、牢记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反应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
三、归纳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高温时化学性质活泼
可燃性
还原性
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
氧气不充足会生成一氧化碳。
可将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氧夺走。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