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2-27 16:56:4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处有河流,其流向是由高处往低处流,读图可得:A、D两图所示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部位,D 图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规性考点,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解题需要掌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的关系。
(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如今在中国很多地方,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许多无人村。曾经与自然亲近的村落,成为遗落乡野的废弃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中国出现的无人村,大多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位置偏僻,经济落后 B.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C.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D.土壤贫瘠,耕地减少
3.舟山嵊泗嵊山岛后陀湾上世纪90年代前居住人口最多时曾有3000多人,600多户人家,到如今人去楼空,茂密的爬山虎把整个村庄的房子吞没,被称为舟山“最美无人村”。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岛淡水资源缺乏 B.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C.海洋运输发展缓慢 D.台风灾害发生频繁
【答案】2.A
3.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与治理;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点评】本题组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无人村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差异有关,也与区域区域产业结构等有关,分析时要注意舟山的渔业发展状况分析。
2.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有些村庄因地处偏僻,无特殊优势,发展条件差,经济落后,大量人员外出打工,导致这些村庄村庄成为无人村。
3.舟山群岛大部分自然村落的居民以打渔为生,渔业收入成为其经济、生活最大的依赖,所以,人去村空最可能的因素是渔业资源的枯竭。
4.(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答案】(1)B
(2)A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中国的疆域、政区与民族
【解析】【分析】⑴读图,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南位置的是海口,纬度大约是20°N,北京的纬度大约是40°N。材料中表明,经纬度间隔相等,所以可以算出纬线间距为5°。B对。A、C、D错。
⑵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图中①位于新疆地区,因地处内陆 ,气候干旱,人口少,人口密度很小。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大约在河南,人口密度大,所以A对。
②和③都位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相差较小,B错。
⑤位于四川西部地区,属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小,C错。
④和⑤两地人口密度差值较大,但是比①和④的人口密度差值小,所以D错。
故答案为:(1)B(2) A
【点评】本题通过经纬网图层考查地图知识及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难度较小。解答时根据我国南北纬度位置结合图示间隔10格可判断出纬线间距。我国主要人口地理分界线为基础知识点识记难度较小,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总体难度一般但考查范围广。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5.(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4)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C
(3)B
(4)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⑴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5℃以上,据此可知图中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④。
⑵7月份是南半球冬季,此时该半球气温最低,据此可知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③。
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均温为一般在0℃到15℃之间,雨热不同期,据此可知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②(北半球)、③(南半球)两地。
⑷根据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中纬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具有此特征的是①。
故答案为:(1)D(2)C(3) B(4) A
【点评】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
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第三步:
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热带气候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热带雨林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热带草原
雨旱两季,>1500mm 热带季风
全年很少,<250mm 热带沙漠
亚热带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地中海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温带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温带季风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
6.(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板块消亡边界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生长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答案】(1)C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⑴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
⑵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关。
7.(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图中的四条山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既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又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②山脉东侧是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C.③山脉南侧平原是冬小麦的优势产区
D.④山脉地区民居多为窑洞
(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本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C
(2)D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⑴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秦岭、贺兰山、阴山、吕梁山,其中①山脉既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又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②山脉东侧是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③山脉南侧为河套平原,是春小麦的优势产区;④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为窑洞。
⑵本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该区域西北部气候干旱,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地荒漠化正在加速发展;该区域气候大陆性较强,水资源短缺。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该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相关内容。记忆时应该对照地形图,根据各地形区的位置关系系统记忆,从而便于灵活运用。
(2)黄土高原主要特点:
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贫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8.(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西秦武力消灭六国,实施暴政,中原移民开始大批南下,有了 “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季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2)客家人的先祖在南迁过程中,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
A.餐桌上的面食越来越多 B.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薄
C.食物的保存越来越难 D.民居的防御功能越来越明显
【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分析】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⑵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热量充足,适宜水稻生长,而面食是北方地区的主食,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特征的农产品,因此客家人先祖南迁过程中不可能面食越来越多。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组以历史时期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关键是结合沿途地理事物判断准迁移路线经过的地区,沿途的温度带;(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9.(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与下图中河流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
A.①密西西比河;②长江;③尼罗河;④亚马孙河
B.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亚马孙河;④长江
C.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密西西比河;④长江
D.①亚马孙河;②长江;③尼罗河;④密西西比河
【答案】B
【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与地形
【解析】【分析】读图,根据河流形状和海陆轮廓判断,①是密西西比河,②是尼罗河 ,③是亚马孙河,④是长江,B对。A、C、D错。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掌握程度。属于基础题。
10.(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荷兰是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荷兰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荷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乳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地中海园艺业
(2)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
②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
③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
④荷兰是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1)A
(2)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⑴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主 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A对。B、C错。地中海园艺业分布在欧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区,D错。
⑵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包括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①对。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②错。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③对。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④错。B对。A、C、D错。
故答案为:(1)A(2)B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荷兰的农业地域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荷兰鹿特丹港口形成的有利条件。
11.(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图,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
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
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读图,甲地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乙地位于南亚的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A错。
甲地是世界著名的产油,乙地不是,B错。
两地属于亚洲的不同分区,C错。
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D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12.(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3~4月 B.12月~次年1月
C.10~11月 D.7~8月
(2)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B.地广人稀和市场广阔
C.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D.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答案】(1)B
(2)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⑴由图可知,泰国东北部的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而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应是气温较低且降水较少的季节,比较而言12月~次年1月。
⑵泰国香稻种植业是小农经营,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机械化水平较低;泰国地形多山,耕地面积不大;经济较落后,无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及充足的化肥、农药;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信息,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得益于发达的交通。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文分析能力,香稻扬花期,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的主要因素。
13.(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D.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2)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3)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麻纺织工业 B.水产品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⑴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其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河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口三角洲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乙地是尼罗河三角洲,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其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故河流流量不大,河口三角洲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⑵甲地受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甲地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故多洪涝灾害,A对;甲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B错;乙地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C、D错。
⑶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以水稻、黄麻为主;乙地是尼罗河三角洲,为地中海气候,棉花种植面积广。所以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故答案为:(1)C(2)A(3)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世界的河流,工业发展条件。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经纬度定位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掌握的湄公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和利用当地原料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相关知识,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征和河流地貌的成因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世界区域地理的主要人文环境分析即可。
14.(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光照
(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
C.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D.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也不存在四季更替现象
【答案】(1)A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⑴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以平原为主,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纬度高,冬始日早,A对。
海陆分布、地形差异不大,不是主 要原因,B、C错。
光照对温度有影响,不是主要因素,D错。
⑵读图,根据图中我国各地冬始日期,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2月1日后,A错。
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B对。
受海陆位置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C错。
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四季更替现象不明显,不是不存在,D错。
故答案为:(1)A(2)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冬始日期不同的原因。
15.(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我国某区域图,2016年初春,河流P处水位猛涨,这主要是由(  )
A.上游突降大暴雨引起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导致的
D.上游河流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2016年初春,河流P处水位猛涨,这主要是由上游河流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是凌汛现象,D对。
初春,黄河上游没有大雨天气,A错。
上游水库蓄清排混,春季不会大量泄水,B错。
与河堤防洪标准无关,C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根据黄河的水文特征分析即可。
16.(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下列有关秦岭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均温0℃等温线和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南方地区;中国的北方地区
【解析】【分析】秦岭是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对。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A错。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B错。
与一月均温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D 错。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一 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 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 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 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 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17.(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答案】A
【知识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是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发展季风水田农业,但是该地,地形封闭,多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地域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18.(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图,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机械产品 B.棉花 C.煤炭 D.粮食
【答案】C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晋煤外运。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煤炭,是从陕西神木到黄骅港。
故答案为:C
【点评】通过对区域定位,确定具体地点,结合交通线分析得出即可。
二、综合题
19.(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2)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   。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和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2)深居内陆;地形闭塞
(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4)雨水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巴铁路建设为切入点,以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土地荒漠化、气候类型、河流的补给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读图可以看出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世界主要石油产地,南边濒临阿拉伯海,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区位优势明显。
⑵读图分析,喀什位于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周围被高山高原环抱,地形闭塞,湿润的水汽无法到达,从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终年干燥少雨。
⑶中巴铁路北段主要经过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南端经过气候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沿线沙漠广布。
⑷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较高,存在常年冰川,印度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河流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故答案为:(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2)深居内陆;地形闭塞(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4)雨水
【点评】第一小题考查港口区位优势,分析时要考虑的是对其发展有利的区位,印度洋沿岸。靠近西亚,石油运输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二小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第三小题考查交通区位,做题前应仔细观察中巴铁路经过的地区,帕米尔高原,地势起伏大,地质套件复杂;第四小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从降水与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20.(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2015年7月8日至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乌法出席金砖四国的第七次会晤。读下列图表: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下表是四国的有关情况。
国家 B R I C
国土面积(万km2) 851.4 1 707.5 298.0 960.0
人口(亿) 1.9 1.4 11 13
01年国民总收入(亿美元) 5 285 2 534 4 743 11 310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被誉为 世界原料库 世界加油站 世界办公室 世界工厂
材料三:I国总理早就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国家带入21世纪”。据报道,1997~2005年间,I国软件出口额从16.5亿美元猛增到236亿美元,预计还将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美国硅谷的企业中有大量的I国人担任高层管理人员。I国IT(信息技术)企业非常重视自主开发能力,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模式。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B、R、I、C分别代表   、   、   、   (填国家的中文名)。
(2)R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   。
(3)分析B国发展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4)R国与I国人均国民收入比较,   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5)I国软件业发达,下列哪项因素的影响最小(  )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全球对各种软件的急剧需求
C.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D.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答案】(1)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且寒冷,(纬度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大陆性强,降水少,且变率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3)①水热条件优势;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
(4)R(俄罗斯)
(5)D
【知识点】世界的居民与聚落;亚洲;欧洲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中的地理位置和材料二的基本信息判断,B位于南美洲,表示巴西;R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为俄罗斯;I位于南亚表示印度;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表示中国。
⑵R为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纬度较高,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故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
⑶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交通、科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分析。
⑷R和I分别是俄罗斯和印度,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俄罗斯较为发达。
⑸软件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受科技、高速交通、环境、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受劳动力因素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1)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且寒冷,(纬度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大陆性强,降水少,且变率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3)①水热条件优势;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4)R(俄罗斯)(5)D
【点评】(1)金砖四国的英语简称和地理位置分析。(2)俄罗斯的主要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高,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3)巴西经济发展条件,农业主要是纬度低,热量充足,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经济发展有丰富矿产,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经济。(4)俄罗斯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5)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吉林省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如今在中国很多地方,陆陆续续地出现了许多无人村。曾经与自然亲近的村落,成为遗落乡野的废弃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中国出现的无人村,大多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位置偏僻,经济落后 B.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C.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D.土壤贫瘠,耕地减少
3.舟山嵊泗嵊山岛后陀湾上世纪90年代前居住人口最多时曾有3000多人,600多户人家,到如今人去楼空,茂密的爬山虎把整个村庄的房子吞没,被称为舟山“最美无人村”。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岛淡水资源缺乏 B.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C.海洋运输发展缓慢 D.台风灾害发生频繁
4.(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5.(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4)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板块消亡边界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生长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7.(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图中的四条山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既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又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B.②山脉东侧是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C.③山脉南侧平原是冬小麦的优势产区
D.④山脉地区民居多为窑洞
(2)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本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缺乏
8.(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西秦武力消灭六国,实施暴政,中原移民开始大批南下,有了 “东方犹太人”之称的客家人。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季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2)客家人的先祖在南迁过程中,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叙述不可能的是(  )
A.餐桌上的面食越来越多 B.身上的衣服越来越薄
C.食物的保存越来越难 D.民居的防御功能越来越明显
9.(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与下图中河流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
A.①密西西比河;②长江;③尼罗河;④亚马孙河
B.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亚马孙河;④长江
C.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密西西比河;④长江
D.①亚马孙河;②长江;③尼罗河;④密西西比河
10.(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荷兰是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荷兰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荷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乳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地中海园艺业
(2)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
②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
③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
④荷兰是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1.(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图,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
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
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
12.(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
A.3~4月 B.12月~次年1月
C.10~11月 D.7~8月
(2)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
A.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B.地广人稀和市场广阔
C.发达的信息与交通 D.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
13.(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D.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2)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3)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麻纺织工业 B.水产品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14.(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光照
(2)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
C.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D.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也不存在四季更替现象
15.(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我国某区域图,2016年初春,河流P处水位猛涨,这主要是由(  )
A.上游突降大暴雨引起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导致的
D.上游河流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
16.(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下列有关秦岭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与一月均温0℃等温线和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17.(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
A.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18.(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读图,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机械产品 B.棉花 C.煤炭 D.粮食
二、综合题
19.(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左图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右图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
(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2)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   。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和高山冰雪融水。
20.(2017高二下·吉林期末)2015年7月8日至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乌法出席金砖四国的第七次会晤。读下列图表: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下表是四国的有关情况。
国家 B R I C
国土面积(万km2) 851.4 1 707.5 298.0 960.0
人口(亿) 1.9 1.4 11 13
01年国民总收入(亿美元) 5 285 2 534 4 743 11 310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被誉为 世界原料库 世界加油站 世界办公室 世界工厂
材料三:I国总理早就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国家带入21世纪”。据报道,1997~2005年间,I国软件出口额从16.5亿美元猛增到236亿美元,预计还将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美国硅谷的企业中有大量的I国人担任高层管理人员。I国IT(信息技术)企业非常重视自主开发能力,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模式。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B、R、I、C分别代表   、   、   、   (填国家的中文名)。
(2)R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   。
(3)分析B国发展经济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4)R国与I国人均国民收入比较,   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5)I国软件业发达,下列哪项因素的影响最小(  )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全球对各种软件的急剧需求
C.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D.劳动力丰富而廉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处有河流,其流向是由高处往低处流,读图可得:A、D两图所示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部位,D 图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规性考点,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解题需要掌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的关系。
【答案】2.A
3.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生态脆弱区及其特点与治理;区域协调发展
【解析】【点评】本题组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无人村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差异有关,也与区域区域产业结构等有关,分析时要注意舟山的渔业发展状况分析。
2.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有些村庄因地处偏僻,无特殊优势,发展条件差,经济落后,大量人员外出打工,导致这些村庄村庄成为无人村。
3.舟山群岛大部分自然村落的居民以打渔为生,渔业收入成为其经济、生活最大的依赖,所以,人去村空最可能的因素是渔业资源的枯竭。
4.【答案】(1)B
(2)A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中国的疆域、政区与民族
【解析】【分析】⑴读图,我国的省级行政中心最南位置的是海口,纬度大约是20°N,北京的纬度大约是40°N。材料中表明,经纬度间隔相等,所以可以算出纬线间距为5°。B对。A、C、D错。
⑵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人口密集的程度。我国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东部地区大,西部地区环境条件差,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图中①位于新疆地区,因地处内陆 ,气候干旱,人口少,人口密度很小。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大约在河南,人口密度大,所以A对。
②和③都位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较差,人口密度相差较小,B错。
⑤位于四川西部地区,属于西部地区,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小,C错。
④和⑤两地人口密度差值较大,但是比①和④的人口密度差值小,所以D错。
故答案为:(1)B(2) A
【点评】本题通过经纬网图层考查地图知识及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难度较小。解答时根据我国南北纬度位置结合图示间隔10格可判断出纬线间距。我国主要人口地理分界线为基础知识点识记难度较小,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即可。总体难度一般但考查范围广。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
5.【答案】(1)D
(2)C
(3)B
(4)A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及分布
【解析】【分析】⑴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5℃以上,据此可知图中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④。
⑵7月份是南半球冬季,此时该半球气温最低,据此可知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③。
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均温为一般在0℃到15℃之间,雨热不同期,据此可知位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地点是②(北半球)、③(南半球)两地。
⑷根据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中纬度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具有此特征的是①。
故答案为:(1)D(2)C(3) B(4) A
【点评】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一步:
根据7月温度判断南北半球
7月温度高则为北半球
7月温度低则为南半球
第二步:
根据最冷月气温判断气候带
以“温”定“带”——根据提供的气温资料,确定气候带。
第三步:
根据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
以“水”定“型”——再根据降水资料,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主要从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两个方面讨论。
热带气候 最冷月>15℃
全年多雨,>2000mm 热带雨林
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热带草原
雨旱两季,>1500mm 热带季风
全年很少,<250mm 热带沙漠
亚热带 最冷月>0℃
冬雨型,300-1000mm 地中海
雨热同期,800-1500mm 亚热带季风
全年湿润,700-1000mm 温带海洋性
温带 最冷月<0℃
雨热同期,500-1000mm 温带季风
全年降水少,250mm左右 温带大陆性
6.【答案】(1)C
(2)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⑴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
⑵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
故答案为:(1)C(2)B
【点评】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关。
7.【答案】(1)C
(2)D
【知识点】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分析】⑴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秦岭、贺兰山、阴山、吕梁山,其中①山脉既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又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②山脉东侧是著名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③山脉南侧为河套平原,是春小麦的优势产区;④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传统民居为窑洞。
⑵本区域主要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该区域西北部气候干旱,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土地荒漠化正在加速发展;该区域气候大陆性较强,水资源短缺。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
故答案为:(1)C(2)D
【点评】(1)该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相关内容。记忆时应该对照地形图,根据各地形区的位置关系系统记忆,从而便于灵活运用。
(2)黄土高原主要特点:
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贫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8.【答案】(1)C
(2)A
【知识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解析】【分析】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⑵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热量充足,适宜水稻生长,而面食是北方地区的主食,是适应北方自然环境特征的农产品,因此客家人先祖南迁过程中不可能面食越来越多。
故答案为:(1)C(2)A
【点评】本题组以历史时期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关键是结合沿途地理事物判断准迁移路线经过的地区,沿途的温度带;(2)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与地形
【解析】【分析】读图,根据河流形状和海陆轮廓判断,①是密西西比河,②是尼罗河 ,③是亚马孙河,④是长江,B对。A、C、D错。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图的掌握程度。属于基础题。
10.【答案】(1)A
(2)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⑴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主 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A对。B、C错。地中海园艺业分布在欧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区,D错。
⑵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包括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①对。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②错。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③对。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④错。B对。A、C、D错。
故答案为:(1)A(2)B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荷兰的农业地域类型。
(2)本题主要考查荷兰鹿特丹港口形成的有利条件。
11.【答案】D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读图,甲地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乙地位于南亚的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A错。
甲地是世界著名的产油,乙地不是,B错。
两地属于亚洲的不同分区,C错。
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D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
12.【答案】(1)B
(2)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⑴由图可知,泰国东北部的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而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应是气温较低且降水较少的季节,比较而言12月~次年1月。
⑵泰国香稻种植业是小农经营,投入较多的劳动力,机械化水平较低;泰国地形多山,耕地面积不大;经济较落后,无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及充足的化肥、农药;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信息,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得益于发达的交通。
故答案为:(1)B(2)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文分析能力,香稻扬花期,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的主要因素。
13.【答案】(1)C
(2)A
(3)C
【知识点】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⑴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其气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河流流量较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口三角洲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乙地是尼罗河三角洲,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其气候的形成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故河流流量不大,河口三角洲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⑵甲地受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甲地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故多洪涝灾害,A对;甲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B错;乙地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C、D错。
⑶甲地是湄公河三角洲,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以水稻、黄麻为主;乙地是尼罗河三角洲,为地中海气候,棉花种植面积广。所以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依次是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
故答案为:(1)C(2)A(3)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世界的河流,工业发展条件。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经纬度定位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掌握的湄公河三角洲和尼罗河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和利用当地原料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相关知识,并能结合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征和河流地貌的成因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世界区域地理的主要人文环境分析即可。
14.【答案】(1)A
(2)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⑴我国地势第三阶梯以平原为主,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纬度高,冬始日早,A对。
海陆分布、地形差异不大,不是主 要原因,B、C错。
光照对温度有影响,不是主要因素,D错。
⑵读图,根据图中我国各地冬始日期,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2月1日后,A错。
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B对。
受海陆位置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C错。
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四季更替现象不明显,不是不存在,D错。
故答案为:(1)A(2)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冬始日期不同的原因。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解析】【分析】2016年初春,河流P处水位猛涨,这主要是由上游河流解冻,漂流的冰凌堵塞河道造成的,是凌汛现象,D对。
初春,黄河上游没有大雨天气,A错。
上游水库蓄清排混,春季不会大量泄水,B错。
与河堤防洪标准无关,C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根据黄河的水文特征分析即可。
16.【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南方地区;中国的北方地区
【解析】【分析】秦岭是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对。
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A错。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B错。
与一月均温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吻合,D 错。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一 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 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 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 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 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17.【答案】A
【知识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解析】【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是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发展季风水田农业,但是该地,地形封闭,多阴雨天气,导致光照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地域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18.【答案】C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晋煤外运。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煤炭,是从陕西神木到黄骅港。
故答案为:C
【点评】通过对区域定位,确定具体地点,结合交通线分析得出即可。
19.【答案】(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2)深居内陆;地形闭塞
(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4)雨水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区域发展的异同
【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巴铁路建设为切入点,以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土地荒漠化、气候类型、河流的补给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⑴读图可以看出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世界主要石油产地,南边濒临阿拉伯海,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区位优势明显。
⑵读图分析,喀什位于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周围被高山高原环抱,地形闭塞,湿润的水汽无法到达,从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终年干燥少雨。
⑶中巴铁路北段主要经过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南端经过气候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沿线沙漠广布。
⑷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较高,存在常年冰川,印度河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河流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故答案为:(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2)深居内陆;地形闭塞(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4)雨水
【点评】第一小题考查港口区位优势,分析时要考虑的是对其发展有利的区位,印度洋沿岸。靠近西亚,石油运输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二小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第三小题考查交通区位,做题前应仔细观察中巴铁路经过的地区,帕米尔高原,地势起伏大,地质套件复杂;第四小题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从降水与地形等方面进行分析。
20.【答案】(1)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且寒冷,(纬度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大陆性强,降水少,且变率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3)①水热条件优势;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
(4)R(俄罗斯)
(5)D
【知识点】世界的居民与聚落;亚洲;欧洲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中的地理位置和材料二的基本信息判断,B位于南美洲,表示巴西;R位于亚欧大陆北部,为俄罗斯;I位于南亚表示印度;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表示中国。
⑵R为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纬度较高,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故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
⑶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交通、科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实际分析。
⑷R和I分别是俄罗斯和印度,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俄罗斯较为发达。
⑸软件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受科技、高速交通、环境、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受劳动力因素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1)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且寒冷,(纬度高,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大陆性强,降水少,且变率大)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3)①水热条件优势;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4)R(俄罗斯)(5)D
【点评】(1)金砖四国的英语简称和地理位置分析。(2)俄罗斯的主要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高,热量不足,对农业生产不利。(3)巴西经济发展条件,农业主要是纬度低,热量充足,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经济发展有丰富矿产,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经济。(4)俄罗斯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5)印度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条件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