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八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你平时都用哪些方法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
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得是什么,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
写事的文章可以理清起因、经过、结果;
关注题目;
抓关键句。
想一想本单元课文分别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概括。
少年闰土
好的故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记忆中的闰土
初次相识的闰土
给“我”讲新鲜事的闰土
离别时的闰土
串联法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抓关键句
追悼会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放花筒
救治车夫
关心女佣
段意归并法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题目即是诗歌的主要内容,赞颂鲁迅先生是心怀人民的人,赞颂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这是一首纪念他的诗歌。
关注题目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很多,需要灵活运用。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竹节人
桥
芦花鞋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以文章的主要人物为题,一看就知道是写人的。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以事件为题,揭示了课文的主要事件。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以事物名称为题,说明文章是围绕着这些事物来写的。
竹节人
桥
芦花鞋
题目很有趣,运用了修辞手法。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简洁、明了、形象,吸引读者去阅读。
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练一练:
我的姑姑
“这甜瓜多少钱一斤?”“一块五。”“这看起来都不怎么水灵了,对面那家好像便宜多了。哎,我也懒得走了,你就算便宜点吧。”“一块三,一块三好吧?”“不行,已经很便宜
了。”“那······就一块四吧。你就不要去计较那一毛钱了吧!”摊主无奈地点了点头:“要几个?”于是一个又一个甜瓜在一只白胖的手中慢慢地翻转着。终于,一个甜瓜在翻转了好几次之后停在了那只白胖的手中,“啪”的一声脆响,甜瓜的把儿已经被熟练地扭掉。“就这个吧。秤可要称准了啊!”她的眼光一直滴溜溜地盯在那杆称上。
“铁算盘”姑姑
体现人物个性。
“精明”的姑姑
根据习作内容的不同,结合拟题方法,自修改自己的习作题目。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大树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深处:很深的地方。
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脸”让我想到老人经历生活的磨难后满是皱纹的脸。每天早晨,小区门口都会有一个老爷爷在卖青菜。他身体瘦小,总是戴着一顶小白帽,脸上布满皱纹。他说,去年暴雨,家里的大棚被毁,因此现在只能靠卖菜补贴家用。生活的重担,沧桑的岁月,在老人脸上留下了痕迹。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让我想到一所经历了上百年风雨的老房子。房子破旧不堪,下雨时漏雨,刮风时漏风,虽然现在已无人居住,但是它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让我想到一棵大树经历了风霜雨雪,甚至是电闪雷击,仍然顽强地生长。
饱经风霜的树
“树林的深处”让我想到树林里的小木屋。护林员在那儿一住就是几十年,用自己的青春守护着周围的山林。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让我想到了秋天最美的景色。枫叶红得似火,燃烧了整个山坡;黄叶轻轻飘落,好像蝴蝶在飞舞。果园里,苹果绽放出绚丽的笑脸,红红的脸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柿子树上挂起了小灯笼,一个个在风中欣然点头;石榴笑得也太不矜持了,露出了颗颗大牙齿。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让我想到藏于内心的秘密。童年生活是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美好的回忆。记得有一次我与小伙伴玩捉迷藏,我藏在草垛里睡着了,小伙伴找不到我,妈妈也找不到我。于是,妈妈发动全村人一起找我。最后,细心的二婶从草垛里发出的鼾声中找到了我。妈妈急得哭了好久,我特别内疚。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贪玩,再也不让妈妈担心了。
心灵的深处(共21张PPT)
2021年秋人教部编版语文名师课件
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柳公权(778-865)
生平介绍: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唐朝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以楷书著称,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又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
他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人称“柳体”。其书体可以与颜真卿雄浑的书体相媲美,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主要作品: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玄秘塔碑》
骨力遒劲,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日积月累”中还有四句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一起读一读。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这两句表现了鲁迅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其中渗透着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希望,要创建希望中的新生活,就要脚踏实地,奋然前进。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指中华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等。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很重要,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发扬民族之魂,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也才能得到发展。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脊梁”在这里是引申义,指为了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发展的优秀人物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如戚继光、孙中山等。
从古至今,中国出现过为人民埋头苦干的人,为人民利益上书请命的人,为人民利益奋起反抗的人,甚至有的人为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这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发展与富强。
说一说你知道的可以称为“中国的脊梁”的人。
读一读,背一背。
无情未必
,怜子如何
。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
,走的人
,也便
。
——鲁迅《故乡》
填一填。
真豪杰
不丈夫
没有路
多了
成了路
惟有
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
,中国才有
。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
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
。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真进步
发扬起来
民魂
埋头苦干
从古
舍身求法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脊梁
学习了“日积月累”,你对鲁迅先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知?
抄写“书写提示”中的文字。
回顾背诵鲁迅名言,背给家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