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先哲》课件(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文档属性

名称 《古希腊的先哲》课件(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7 17: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2课
二、古希腊的先哲
【课标要求】
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
和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的思想
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历史地位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期
是欧洲文化的重要起源,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2、中心:
雅典
⑴希波战争的影响:
希波战争: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历史地位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期
是欧洲文化的重要起源,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2、中心:
雅典
⑴希波战争的影响:
⑵伯里克利改革影响: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历史地位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期
是欧洲文化的重要起源,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2、中心:
雅典
3、雅典民主衰落:
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
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 ,古希腊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展开了一次著名的大搏斗, 结果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
1、历史地位
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期
是欧洲文化的重要起源,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
2、中心:
雅典
3、雅典民主衰落:
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
4、希腊哲学的顶峰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三大思想家
“我无知,所以我求知”
1.“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第一次发现“自我”
2.“美德即知识 ”
柏拉图 (Plato)古希腊哲学家,生于雅典,自幼受到良好而完备的教育,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且体格健壮。除了家庭的熏陶之外,给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正直善辩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被处死的悲剧给柏拉图极大刺激,他对当时的政客、法典和习俗愈来愈感到厌恶,从而决心继承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并从事于缔造理想国家的理论研究。约公元前387年,他回到雅典创办他的著名学园,这是一所为系统地研究哲学和科学而开设的高等院校。公元前347年,柏拉图以八十岁高龄死于雅典。
(二)柏拉图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简历:
⑴出身名门 ⑵师从苏格拉底 ⑶游历生涯 ⑷创办雅典学园
2.理想国
⑴背景:
①伯罗奔尼撒战争战败+苏格拉底被处死刑,暴露民主政体弊端。
②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简历:
2.理想国
⑴背景:
(2)主要内容
(1)理想国构成阶级:三个等级
(2)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家王
观点和理由:
最有智慧的人就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哲学家最具有智慧→哲学家应该为王
等级 阶层 美德 职能 实质
第一等级 统治者 美德是智慧 拥有国家权力
第二等级 武士 美德是勇敢 对外御敌,
对内保民
第三等级 劳动者 美德是自制 为社会提供物质资料
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等级森严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简历:
2.理想国
⑴背景:
(2)主要内容
(1)理想国构成阶级:三个等级
(2)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家王
柏拉图哲学家王与儒家“内圣外王“理论有何异同”
目的:
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而设计的理想君主的标准,
但是标准的侧重点不同:
柏:从知识层面考虑,强调统治者应该有智慧,会治理国家
孔: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有高度的道德修养
结果上:
两者主张都影响深远,但在历史进程中也没有完整意义的实现过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简历:
2.理想国
⑴背景:
(2)主要内容
(1)理想国构成阶级:三个等级
(2)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家
(3)理想国的实现方法:最早的乌托邦
两种方法:
一:对统治者从小就开始提供严格的完善的教育,直 到他们掌握哲学的知识。
二:废除统治者私有财产与家庭,过集体生活,使权力与财产、家庭分离,
从而一心为公。
二、柏拉图与《理想国》
1.生平简历:
2.理想国
⑴背景:
(2)主要内容
(1)理想国构成阶级:三个等级
(2)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家王
(3)理想国的实现方法:最早的乌托邦
3.评价柏拉图
“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普
(1).哲学家柏拉图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
(2).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在后世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柏拉图思想的影子。
(3).虽然他的理想国最终成为乌托邦,但其思想对人们产生很大影响
一、生平
出生
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北方小驹”
“学院之魂”
“博学家”
1.生平
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2. 伟大成就:
⑴科学研究:公认的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
主要成就:学科划分;概念沿用;注重实践与理论;完成百科全书式著述。
⑵追求真理: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敢于挑战权威,
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⑶探求人的本质:①从分析自然入手探求人的本质,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
②理性推动人去探求知识获得真知,约束激情达到道德完美
⑷政治主张:①人与城邦: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
②关于政体:倾向民主制,主张中产阶级执政(原因?)。
1.生平
三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
2. 伟大成就:
3.历史影响:
⑴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
⑵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
⑶他在政治领域里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⑴科学研究:公认的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
⑵追求真理: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敢于挑战权
⑶探求人的本质:①从分析自然入手探求人的本质,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
②理性推动人去探求知识获得真知,约束激情达到道德完美
⑷政治主张:①人与城邦: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
②关于政体:倾向民主制,主张中产阶级执政(原因?)。
两位先哲的比较之:生平经历
  ⒈都对知识孜孜以求,在文化上颇多建树。
  ⒉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诸实践。
  ⒊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们创立学校,广招门徒,著书立说,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方面 柏拉图 孔子


点 所处时代
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点 面临政治形势
主张
文化教育
历史影响
古希腊奴隶制盛行之际
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社
会过渡时期
开创理想国
恢复周礼旧制
重理性(智慧知识)
“仁”,礼
都是社会秩序不安定
维护等级秩序
创立思想,创办学校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1、在东西方先哲中,提出理性是人的本质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正义与民主是当今社会人们津津乐道的社会话题,在古代西方先哲中,首先完整而系统地探究这一问题的是( )
A、梭伦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D
D
3、《理想国》一书中所讨论的重要问题是(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到正义
B、什么是人的本质
C、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D、人是万物的尺度
A
4、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说明( )
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远离实际的
C、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A
5、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寡头政治
D、反对雅典的民主
6.“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柏拉图是人。”“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这是亚里士多德的 ( )
A.理念论 B.三段论
C.形而上学 D.中道思想
A
B
7、之所以称亚里士多德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因为( )
A、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点常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B、亚里士多德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C、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D、亚里士多德兴建了“吕克昂”学园
B
8、“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 ( )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D
9.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②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③两者都赞成奴隶制社会 ④两者的思想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对“人”的重视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B
10.下列哪一种人是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
A.公民 B.军人
C.士农工商 D.哲学家
D
(1)对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材料一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
材料二认为秦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人民反抗,而不是郡县制的过失;
材料三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 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没有关系。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进步,但王朝的衰亡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采用何种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1)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 理由何在?
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注意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
8. 康熙皇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试归纳其采取哪些重大的措施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分析这些措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1)措施:①平定三藩之乱;②粉碎噶尔丹叛乱;③统一台湾,设立台湾府;④加强对蒙藏管理;⑤发动雅克萨战役,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2)特点:①平叛与军事行政管理、加强联系相结合。②反抗外来侵略与巩固国防相结合。
(3)影响: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疆域基础,开发了边疆。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科学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牛顿取得了怎样的巨大成就
原因: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发展。
成就:在数学方面提出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在光学方面,通过实验证明日光由七色光组成,进一步说明了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从而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并提出光的“微粒说”;在力学方面,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力,用数学表达式把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提出的零散的理论加以科学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万有引力定律成为天文学的基础定律。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感想。(4分)
成功的根本在于勤奋和探究,贫穷不是个人的耻辱,反而可以磨炼个人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