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简单的磁现象
年 级 九年级 科 目 物理 版 本 北师大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 设计者
单 位 经开区姚家房中学
教 具 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玻璃板、碎铁屑、铜块、铝块、木块、塑料、自由转动小磁针、细线、
教 学 重 点
和难点 磁极间相互作用
自由转动磁体的特点
教学方法 与 策 略 演示法、发现法、验证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讨论总结法、积分奖励法等
知识权重分析 本节内容是了解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现象,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习过,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关于磁现象的完整、科学的概念体系,所以它是磁学部分最简单的基础知识,深度和难度都较小。
学习者 特 征
分 析 初中学生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爱思考的学生更想从物理学角度来了解它的原理,本节知识大多数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来验证自己所看到简单现象,从而发现和认识现象的本质。
教学目标能力要 求 认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性材料等概念;
知道磁体的性质及自由转动磁体的基本特点;
了解磁性材料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了解我国古代磁学成就,提高民族自豪感及学习物理的兴趣。
基
本
教
学
流
程 第一部分:磁体、磁极、磁化
A:教师演示实验(小魔术):带有磁体的卡通狗靠鼻子来辨别含铁制品,分别接触玻璃板、碎铁屑、铜块、铝块、木块、塑料和学生身边物品,注意观察现象,让学生分析思考相关道理。
板书:课题
B:学生分别实验验证磁体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还要吸引身边的其它物品)
A、教师演示实验:让条形和蹄形磁体吸引碎铁屑,学生观察各个部位吸引量的多少。
B:学生分析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积分奖励)
C:师生共同实验:将小磁针的指向用外力改变,观察自由转动小磁针的指向性
A:教师演示实验:没有磁性的钥匙原来不能吸引碎铁屑,让钥匙接触磁体的同时再去吸引碎铁屑,通过前后对比,让学生来认识磁化
B:学生观察聆听
板书:磁体、磁极、磁化概念
第二部分:磁体的性质
C:师生共同实验:用条形磁体的N极和S极分别靠近小磁针的N、S极,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情况
B: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发现规律(积分奖励)
板书:磁体的三个性质
A:设置兴趣积分题:①、如何鉴别一个物体是否是磁体?
②、如何辨别磁体的N、S极?
第三部分:磁性材料
A:通过媒体让学生领略磁性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介绍软硬磁性材料的不同。
B:学生说一说自己所见到的磁性材料的具体应用,说明它的实用性
板书:磁性材料
A:教师提出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有哪些?
B:学生回答
A:媒体播放有关指南针的发明及古代航海等应用罗盘指向的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将学习推向高潮
A:你学会了吗?考考你的智商:两根完全一样的钢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无磁性,在不借助其它任何器材的情况下,你将如何来鉴别呢?(积分最大)
B: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作答
C:师生共同小结,实物投影思维导图
A:布置作业
典 型
习
题 1、给你一根铁棒,你都能用哪些方法来鉴别它是否具有磁性?如果让你来辨别磁体的N、S极,你该怎样操作呢?
2、两根完全一样的钢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无磁性,在不借助其它任何器材的情况下,你将如何来鉴别呢?
拓展与 延 伸 1、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来设计制作小磁针;
2、一个小磁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退磁呢?想一想,做一做吧!
板
书
设
计 简单的磁现象
磁体、磁极、磁化
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的物体叫磁体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北的一端叫北极,又叫N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又叫S极;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磁化是个过程)
二、磁体的性质
1、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
2、自由转动的磁体有指南北的性质;
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三、磁性材料
1、分 硬磁性材料:磁性可长久保存,不易消失。例如钢
类 软磁性材料:磁性容易获得,也容易消失,不能长久保存。例如铁
2、磁性材料的应用(略)
教 学
评
价
与
反
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现象来发现和总结相关知识规律,另外我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课堂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都辅以相应的分值,学生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答题,回答正确可获得相应积分,通过积分总和来反应学生和小组学习情况,一周总结,评选周物理学习标兵,一月总结,评选月物理学习标兵,同时根据小组成员的各自积分来评选周和月最佳物理学习小组。这样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