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课件(2课件打包)(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课件(2课件打包)(人民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26 17:05:41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1910-1920
1913年的毛泽东
到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1-1927
1921年的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1937
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甄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1937-1945
1938年的毛泽东
天翻地覆慨而慷
1945-1949
1945年的毛泽东
1945年的毛泽东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的毛泽东(共36张PPT)
新中国的缔造者
1893.12.26——1976.9.9
旧民主主义革命近80年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30年
1919-1949
民主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1949---1956年
1956年以来
一、寻求真理
1.走上革命道路
2.参与中共建立
①1920.11正式接受委托,创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②1921.6参加中共成立大会,中共创建者之一
3.早期革命
① 1921—1923领导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和长沙泥木工人罢工
②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领导湘鄂赣农民运动
1)早年求学时,受多种思想影响。
2)在北京、上海与南陈北李两位思想家接触,研究马克思义;
3)1920年秋,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放弃对改良的幻想,成为坚定马克思主义者。
寻求真理路线图
离开韶山→湘乡求学→长沙求学→考入湖南一师→北京→长沙→北京→上海→长沙→上海
过程:
① 实践:
1927年10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粉碎敌人围剿,创造游击战术;开展土地革命,制定《井冈山土地法》。
②理论:
提出 理论
(即开创了 的道路)
③1930井冈山的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二、开辟新道路 ( 1927——1931 )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②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③秋收起义失败,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
④三湾改编,党指挥枪。三湾改编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背景:
”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开始形成时期
思考: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
最主要的因素是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
充分说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
反映出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中国革命将往何处去?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革命根据地丧失90%……1934年10月,红军主力 8.6万人被迫撤离瑞金,开始实行战略转移。一个月后,红军……渡过湘江,但由于“左”倾领导人掌握党中央的领导权,致使红军人数锐减到3万多人……而毛泽东早在1932年就被剥夺了军权……
——改编自何沁《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史》
据上文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遇到了什么挫折?造成这种挫折的原因有哪些?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因为中国共产党党内发生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长征1
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召开
四渡赤水
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会宁
▲人生的挫折——毛泽东被排挤出党的领导核心
▲人生的转折——遵义会议力挽狂澜(中国革命的转折)
中国革命选择了毛泽东
三、延安岁月
1.关注时局,眼光敏锐,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到达延安,长征胜利
②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③瓦窑堡会议(1935.12):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建立
⑤对中国革命历史经验做了系统总结,写成《矛盾论》和《实践论》
2.领导抗战(1937-1945)
①洛川会议开辟敌后战场:抗战路线、战略方针、原则、强调、
②1938.5《论持久战》得出的结论
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抗战军民必胜信心
③相持阶段,提出……战略任务,敌后根据地迅猛发展扩大,人民战争广泛开展
④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了、指明了、
⑤1942年整风运动提倡…………为革命胜利奠定思想基础
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⑥1945.4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空前团结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背景:抗日战争结束,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
国民党:消灭中国共产党,实施一党独裁;
共产党:各派和谈,建立民主政府;
⑴1945.8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蒋介石陷于政治被动
⑵1946夏内战爆发后,领导解放战争;
①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指挥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③1947年10月签发《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④三大战役终于推翻国民党政府
3、领导解放战争(1945—1949)
过程: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1949年春)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
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整阐述,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后,在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毛泽东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什么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原因。
萌芽
初步形成
成熟
确立
农民问题研究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
党的七大
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
四、开国之初
1.新中国的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
开国大典
2.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⑴访问苏联(1949.12):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2)为……创造了……
⑵恢复经济(1949~1952):
平抑物价和统一财经 不亚于淮海战役
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10~1953)
大大提高了....,为……环境
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1956年
⑴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
⑵一五计划(1953~1957)
⑶三大改造(1953~1956)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⑴正确探索
⑵失误
⑶晚年外交政策的调整: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加工订货
经销代销
公私合营
国家资本主义
和平赎买
联系旧知识
⑴正确探索
①《论十大关系》(1956)标志……
②中共八大(1956):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③政治:《关于……的问题》
⑵失误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
② “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发动“文化大革命”
⑶晚年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新的探索
正确的探索
(1)经济方面:
①《论十大关系》(1956年)
②中共八大(1956年)
(2)政治方面: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想一想:
为什么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讲话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
提示:
《论十大关系》总结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它成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探索中的挫折
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年)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③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
议一议:
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原因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和国内建设任务的艰巨繁重,加上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现成经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出现曲折。
如何评价毛泽东
  ★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
  ●中国共产党的其他领袖人物,每一个都可以同古今中外社会历史上的人物相提并论,但无人能够比得上毛泽东。
——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由于毛泽东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
  ■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
——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
全面总结毛泽东的主要文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
时期 理论著作 主要思想 主要特征 阶段
地位
1919-1927
大革命
时期 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⑵《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⑴农民是同盟军
⑵强调进行农村革命 高度关注农民问题 萌芽
1927-1937
国共十年
对峙时期 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⑵《井冈山的斗争》
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⑴武装斗争
⑵工作重心转移
⑶土地革命
⑷走出一条新路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探索 形成
1937-1945
抗战时期 ⑴《中国革命中的战略问题》
⑵《〈共产党人〉发刊词》
⑶《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⑷《新民主主义论》 ⑴关于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⑵关于革命两步走战略及其性质
⑶关于革命的动力和前途 ⑴系统论述:革命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
⑵确立为指导思想 成熟
1949
-
1957过渡时期 ⑴《论人民民主专政》
⑵《论十大关系》
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⑴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⑵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⑶发展了社会矛盾学说
⑷探索出了中国工业化新道路 ⑴面对新问题:过渡
⑵不懈探索和初步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新


课堂检测
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
D
2、下列毛泽东的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 )
A、《井冈山斗争》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论持久战》
D、《论联合政府》
A
3、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C
4、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陆定一语),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B
5、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1942年延安整风
D、《双十协定》签订
C
6、1952年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 )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
C、三大改造
D、苏联的帮助
A
7、最能代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成就的是( )
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②《论十大关系》
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④《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8、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