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共和国独立日:
国歌:
安卡拉(ankara),座落在安纳托利亚高原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有人口369万(1997年)
10月29日(1923年)
《独立进行曲》
首都: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及衰落:
⑥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
①建立:
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②政权特点:
军事封建帝国
③国教:
伊斯兰教
④都城:
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⑤强盛:
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
⑩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1881-1938)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于1923年10月29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
⑦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
⑧1914年,土耳其参与了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城下之盟《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⑨1920年协约国又把《色佛尔和约》强加给土耳其,对奥斯曼帝国加以分割,除首都外土耳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一块不大的领土。
课标要求:
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一、凯末尔早期经历
1、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
出生:
188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木材商家庭
求学:
12岁进入军事学校读书
青年时代:
阅读进步书籍,萌发了振兴民族、变法的思想。
为他立足军界和从事革命活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凯末尔早期经历
1、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
2、军界展露头角
1)1908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中,出任革命军参谋长;
2)一战期间,土耳其参战,虽持反对立场,但仍履行军人天职,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
“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
土耳其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订屈辱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使奥斯曼帝国70%以上的领土纷纷变成由欧美列强暗中掌控的“民族独立国家”。也使土耳其丧失独立,沦为半殖民地 。
争取民族独立、推翻苏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为土耳其人民的迫切任务。
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
2、凯末尔的主要革命活动(1919-1923)
时间 革命活动 结果
1919年9月
领导召开了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统一各地爱国组织,通过了要求民族独立的纲领
成立了以凯末尔为主席的代表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的民族斗争
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会后
将各地的农民游击队统一改编为土耳其国民军,自任总司令
有了一支革命的武装力量
1920年4月
在安卡拉召开新的国会——大国民议会,成立临时政府,凯末尔任临时总统
成立了新的革命最高权力机构
时间 革命活动 结果
1920年
协约国迫使苏丹政府签订《色佛尔条约》,土耳其沦为英、法、意、希的半殖民地。依靠广大群众和国际上苏俄的援助,土耳其国民军很快击溃了苏丹政府的反动军队,并将英国、希腊等国的入侵军队先后击退
土耳其的民族独立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922年11月
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苏丹制
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
1923年7月
土耳其同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并以之代替不平等的《色佛尔条约》
维护了土耳其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1923年10月
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凯末尔被选为总统
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凯末尔革命的胜利
成立组织
通过纲领
召开议会
指挥作战
签定和约
建立国家
3、手段:
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
军事斗争与外交努力相结合
4、胜利的原因:
1)军民的奋战;
2)英明领导;
3)方针的正确;
4)外来的援助;
5)敌人内部矛盾重重;
6)自身的让步… …
二、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
5、历史意义
1)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又称为“凯末尔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鲜明的反帝性质是这次革命最突出的特点。
2)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的民主共和国,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3)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4)凯末尔革命也是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
凯末尔为什么要进行改革?他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
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
三、凯末尔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1、改革原因:
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
2、选择道路:
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
3、改革内容:
三、凯末尔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改革领域 主要措施 主要作用
政治方面 政体
法律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外交政策方面
改革领域 主要措施 主要作用
政治方面 政体
法律
经济方面
废除苏丹·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
制定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以西方法律为蓝本,制定民法、刑法和商法
推动国家由封建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
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将荒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农村成立农业银行和信贷合作社
取得显著效果,1927-1939年间,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改革领域 主要措施 主要作用
文化教育方面
社会生活方面
外交政策方面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
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教育与宗教实现了分离,一批高等院校和技术学校建立起来
废除陈规陋习
使社会向世俗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奉行和平主义,提出“同西方和平,同东方也和平”
赢得很多国家的尊重
三、凯末尔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4、指导思想:
凯末尔主义
——公民主权,即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共和主义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族主义
——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
平民主义
世俗主义
——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
改革主义
——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经济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国家主义
三、凯末尔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4、指导思想:
凯末尔主义
各领域的改革是六项原则的具体运用;凯末尔主义是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改革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三、凯末尔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5、凯末尔革命成功的原因
7)改革措施全面彻底。
1)国家的独立是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2)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对西方先进国家及苏联的经验的借鉴是重要条件;
3)凯末尔主义对指导革命和改革起了关键作用;
4)采取了比较彻底的不妥协的态度;
5)反封建斗争较为彻底;
6)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三、凯末尔改革:
建立世俗国家,迈向现代文明
6、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运动
7、意义:
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并使国民素质得到发展。
同时代亚非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
1938年11月10日凯末尔去世,政府发表讣告说:“土耳其国家失去了他的缔造者,土耳其民族失去了他非凡的领袖,人类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
四、对凯末尔的评价
3、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1、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4、凯末尔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无愧于“国父”称号。
领导阶级相同:都是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印度是以甘地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土耳其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凯末尔的领导下。
斗争方式不同:印度主要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主要采用暴力革命。
斗争内容不同:印度主要是抵制英货,官吏弃职等;土耳其既要赶走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又要推翻素丹的封建统治。
斗争结果不同:印度因国大党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而使反帝斗争由高潮走向低潮;土耳其革命取得了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推翻了素丹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一战后印度、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有何异同?
(提示:从领导阶级、斗争方式、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一、民族独立运动:
1、背景:(1)土耳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战后被协约国瓜分;希腊入侵。
(2)凯末尔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变革图强的精神。
2、过程:(1)凯末尔呼吁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民族尊严;
(2)《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应享有完全的独立、自由、领土完整;废除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新土耳其独立宣言”。
(3)大国民议会:安卡拉;组建了以凯末尔为首的国民议会政府,同素丹政府并存。
(4)《色佛尔条约》:素丹政府签定;土耳其沦为协约国的半殖民地。
(5)萨卡里亚河战役:民族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国民军取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6)末代素丹逃亡: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
(7)与希腊签定停战协定:收回东色雷斯和伊斯坦布尔的管理权。
(8)《洛桑和约》:废除《色佛尔条约》中的一些不平等条款,收回土耳其海峡的领土主权——标志着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最终胜利。
3、意义:(1)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2)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推动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
(3)民族国家的建立为现代化改革和走向富强开辟了道路;
(4)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4、土耳其革命胜利的原因:
(1)土耳其军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 (2)凯末尔等人的英明领导和出色指挥;
(3)土耳其局势斗争和外交努力相结合的方针;(4)获得苏俄的军事援助;
(5)协约国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6)土耳其棉队现实,在主权上作了一些让步。
二、凯末尔的改革:
1、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及外交策略:
(1)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1923年;基本上由单一民族组成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外交策略:倡导“国内和平,世界和平”——实现了稳定的国际环境。
2、共和国的改革措施:
(1)政治:建立共和国,政教分离、军政分离,推行法治——实现了国家民主化、世俗化。
(2)经济:推行国有化,限制和利用外资——为国民经济现代化奠定基础。
(3)文化教育:与宗教和传统课程决裂,推行义务教育和世俗教育;男女同校;字母改革——提高了妇女地位;识字率高,为日后融入西方社会准备了语言条件。
(4)社会生活:推行世俗化改革——适应了世界现代化潮流,推动了土耳其进步。
3、意义:(1)凯末尔的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独立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代表了土耳其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反帝反封建而反神权是反封建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在政治上巩固了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经济上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束缚,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改革,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民族自信心。
(3)凯末尔的改革是同时代亚非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不仅对土耳其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激励着亚非国家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而奋斗。
三、评价凯末尔:
1、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取得胜利,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被土耳其人尊称为“国父”。
2、凯末尔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之路,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因此,凯末尔又是土耳其走向现代化的领路人。
3、凯末尔在领导民族独立运动和进行社会改革的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优秀品质,必然赢得土耳其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