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11-10 13:17:38

文档简介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信阳开学考)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的内侧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是冰发生熔化现象,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
B、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晚上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窗玻璃的内侧出现冰花,是由于房间里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的认识。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要认清物质变化前的状态及变化后的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找到相应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特点。
2.(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铁块,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重5N的沙桶相连且保持静止.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B.铁块受到绳子的拉力为5N
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
【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A、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A不符合题意.
B、沙桶保持静止,受平衡力作用,细绳对沙桶的拉力等于沙桶的重力5 N,根据绳子的力学特点,细绳对铁块的拉力等于细绳对沙桶的拉力,也等于5 N,B符合题意.
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铁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会向左运动,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摩擦力和定滑轮的知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沙桶保持静止,受平衡力作用。
3.(2017九·信阳开学考)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读出的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5.0㎝、75.8㎝和76.0 ㎝,已知其中一个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空气,另一个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只有一个同学方法正确.则当时的大气压相当于水银柱的高度是(  )
A.75.0cm B.76.0㎝
C.75.8㎝ D.这三个数字的平均值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当管内混入空气时,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作为大气压强,将小于大气的实际压强,测量值偏小.另一个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水银柱的实际高度不变,但读出的水银柱的长度将大于水银柱的实际高度,测量值偏大.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管内混入空气时测量值最小,没有把管放竖直测量值最大,正确的测量值应该是75.8cm.由于三个测量值里有两个是错误的,取平均值没有意义,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掌握情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但当管内混入空气时,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4.(2017九·信阳开学考)将一半径为R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如图所示),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中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匀速放入水中的时候,沉入水中的深度变化也是匀速的,但是球面的对应半径先变大再变小,所以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加速度先变快,再变慢,所以所受浮力增长速度也有同样的规律.表现在曲线中是斜率先变大再变小,最后完全沉入水中后就不变了,又因为金属是球形,所以曲线也应该是平滑的,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浮力大小的计算能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因为球面的对应半径先变大再变小,所以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加速度先变快,再变慢,所以所受浮力增长速度也有同样的规律。难度较大。
5.(2017九·信阳开学考)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8:1 B.4:1 C.4:3 D.1:2
【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V甲=1 cm3时m甲=8 g,当V乙=4 cm3,m乙=4 g时,则
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密度图象和固体压强的运用能力。由密度图像求出密度。固体压强公式的变形式 P=ρgh。
6.(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
A.600N B.400N C.150N D.200N
【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若以D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下,此时DA为动力臂,DC为阻力臂,如下左图所示,若以B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上,此时BA为动力臂,BC为阻力臂,如下右图所示.
由左图可得:
由右图可得:
F3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能力。当支点改变时,力和力臂也会改变。故正确分析出支点的位置,画出力臂,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二、双选题
7.(2017九·信阳开学考)(双选)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5 N
C.4﹣6 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 J
D.2﹣4 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B,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由丙图可知,前2 s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则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乙图可知,前2 s物体所受拉力为3 N,所以摩擦力也为3 N,A错误.
B、在t=3 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 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平衡力,大小不相等,但物体在4—6s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乙图可知,物体此时受到的拉力为5N,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也等于5 N,物体开始运动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没有发生变化,摩擦力大小不变,当t=3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5 N,B正确.
C、由丙图可知,4 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m/s,则物体 4 6 s内通过的距离 ,由图乙知,物体 4 6 s内拉力F=5 N,所以拉力F做的功为 ,C正确.
D、由丙图可知,2﹣4 s内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图象的理解能力。要会读懂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知识解题。由丙图可知,前2 s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则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4s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平衡力,4 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2017九·信阳开学考)(双选)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额外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 D.额外功减少,总功减少
【答案】C,D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 相同,改装后的机械效率提高,根据 可得 ,所以改装后总功减小,而由 可得 ,所以额外功减少.故本题只有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理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滑轮重,绳子的摩擦有关。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有用功相同,故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三、填空题
9.(2017九·信阳开学考)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   .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   (选填“高”或“大”)些.
【答案】避免声音的干扰;大
【知识点】声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故答案为:避免声音的干扰;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知识的掌握情况。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
10.(2017九·信阳开学考)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
【答案】河岸(岸边静止不动的物体均对)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舟行”说明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河岸”为参照物,舟与“河岸”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河岸.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1.(2017九·信阳开学考)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    现象,;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   (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改变.
【答案】折射;变长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看见水中的“鱼”,实际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玻璃瓶和水构成一个凸透镜,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实际是铅笔在一倍焦距内逐渐远离凸透镜,先是离焦点越来越近,然后过焦点后离焦点越来越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在一倍焦距内靠近焦点时,像正立且会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折射;变长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的能力。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无论是在水面上观察还是水面下观察,看到的都是物体升高虚像。
12.(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   ;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答案】连通器;下降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A. B是两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所以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B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小于A上方的压强, B中的液面在这两个压强差的作用下上升.
故答案为:连通器;下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掌握。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3.(2017九·信阳开学考)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为6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沿直线匀速移动0.6m(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如果长木板的左边高右边低的话,则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的示数   (“大于”、“等于”、“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2.4;小于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2.4 N,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2 N;如果长木板的左边高右边低的话,木块由于受重力作用,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则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的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2.4;小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测量摩擦力的理解。摩擦力直接测不出来,可以通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来转化。
14.(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有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铜球,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木球和铜球的密度关系为ρ木<ρ酒精<ρ水<ρ铜,将木球放入水中,铜球放入酒精中(无液体溢出),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木球和铜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p1    p2,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小于;小于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实心木球和实心铜球体积相等, 并且 ,根据 可得, ,甲、乙是两个相同的容器,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因为底面积S相等,根据公式 可知, .(2),木球放入水中漂浮,所以木球受到浮力 ,铜球放入酒精中下沉, 铜球受到浮力 , ,所以 .
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固体压强和浮沉条件的运用。难度较大。其中在算浮力时,要灵活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来解题。木球漂浮F浮=G木,铜球下沉F浮=ρ液Vg。
15.(2017九·信阳开学考)烩面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图中,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在锅里煮面时,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面出锅时香飘四溢,这是由于分子的   产生的.
【答案】形变;热传递;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面坯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在锅里煮面时,面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面出锅时香飘四溢,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形变;热传递;无规则运动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内能的方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基础题。
16.(2017九·信阳开学考)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   ,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   g.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
【答案】(1)小于;悬浮在盐水中;121.0;55mL
(2)向烧杯加入适量清水至花生米悬浮
(3)用天平测出倒出盐水后的空烧杯的质量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①花生米放入水中受浮力、重力作用,花生米下沉,说明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盐水的密度逐渐增大,当盐水密度等于花生米密度时,花生米将处于悬浮状态.③由图丙可知,天平的读数为m=100 g+20 g+1 g=121 g.④由图丁可知,盐水的体积,也就是液面到达的刻度为55 mL.⑤实验中若加盐过量,盐水密度大于花生米密度,花生米将漂浮在液面上,可向烧杯加入适量清水至花生米悬浮.要计算盐水的密度,就要测出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等于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还必须用天平测出倒出盐水后的空烧杯的质量。
故答案为:(1)小于;悬浮在盐水中;121.0;55mL(2)向烧杯加入适量清水至花生米悬浮(3)用天平测出倒出盐水后的空烧杯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如何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密度。当物体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这是转化法的一种运用。难度较大。
17.(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工人用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再用120N的水平推力使其沿水平台面匀速运动6s,到达C点.已知AB长3m,BC长1.2m,距地面高1.5m.试问:
(1)利用斜面搬运货物主要是为了   ;
(2)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
(3)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
【答案】(1)省力
(2)0.2m/s
(3)24W
(4)80%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功;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利用斜面工作时,若不考虑摩擦力,有 ,因为s>h,所以F利用斜面可以省力.(2)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 (3)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 (4)斜面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省力(2)0.2m/s(3)24W(4)80%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机械功原理,速度,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做题时只要对应公式找到相应的物理量,代入数据即可解题。关键是要加强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四、作图题
18.(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答案】解: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时,一部分激光被反射,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还有一部分激光进入玻璃砖,这部分激光遵循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第一条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再由玻璃砖进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沿半径射出,当由玻璃砖射出时,正好沿着该点的法线方向,因此这条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作图。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关键点是入射角和反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关键点是入射角和折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关键是要确定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还是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
19.(2017九·信阳开学考)右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答案】解:绳子通过滑轮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力的作用线沿绳子的 方向,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引垂线,作出动力臂L1,物体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F2为阻力,;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力臂的理解及画法。力臂的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画法:先将力延长变成力的作用线,然后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所作的垂线段长就是力臂。
五、实验题
20.(2017九·信阳开学考)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4)综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高
(2)0.4;72.7%
(3)增大;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个数
(4)减小
【知识点】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知,甲乙是同一个滑轮组,甲提起2N的物体,乙提起4N的物体,其他的条件相同,甲的机械效率是74.1%,乙的机械效率是83.3%,所以,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2)由表格可知,第3次实验中: ,机械效率是 (3)动滑轮自重增大,由于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所以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也增大,由第2、3次实验可知,有用功相同,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总功增大,机械效率降低;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有关.(4)根据公式 可知,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减小额外功.
故答案为:(1)高(2)0.4;72.7%(3)增大;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个数(4)减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的掌握情况。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测量数据,如何得出结论等是这个实验常考的题型。属于基础题。要加强记忆和训练。
21.(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本实验中研究的是 的动能.
A.钢球在斜面上时 B.钢球撞击木块时
C.钢球撞击木块后 D.木块
(3)实验是通过观察   ,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4)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
(5)小明同学在实验时,木块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对这一现象,请你给小明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速度大小
(2)B
(3)木块被推开的距离大小
(4)不能;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木块无法停下来
(5)换用同样更长的同材质的木板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质量相同,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由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可知实验目的是研究钢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2)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到达底端时的速度不同,动能不同,撞击木块时的动能不同,木块运动的距离也不同,所以该实验是研究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选B.(3)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也就是钢球动能的大小.(4)实验中,若水平面为光滑的,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停不下来,木块的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钢球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所以小球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5)木块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说明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太大,可以减小钢球的质量或速度,把钢球放在斜面较低点滚下,也可以增大木块的质量,换用同样更长的同材质的木板.合理就行.
故答案为:(1)速度大小(2)B(3)木块被推开的距离大小(4)不能;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木块无法停下来(5)换用同样更长的同材质的木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的掌握情况。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如何使用转化法得出试验数据,如何对实验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六、综合题
22.(2017九·信阳开学考)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如图甲所示),其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3kg/m3,g取10N/kg).
(1)假设图中“金枪鱼”与下面金属支架的接触面积为0.1m2,则其对支架的压强是多少?
(2)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当它由海水中2500m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3)“金枪鱼”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答案】(1)解:“金枪鱼”对下面金属支架的压力
“金枪鱼”对下面金属支架的压强
(2)解:海面下2500 m处的压强为:
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压强为:
增加的压强为:
由 可得探测窗增加的压力:
(3)解:“金枪鱼”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 F浮=G.
由 得:
露出海面体积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浮力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做题时只要对应公式找到相应的物理量,代入公式即可解题。
1 / 1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物理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2017九·信阳开学考)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冬天,窗玻璃的内侧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2.(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铁块,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重5N的沙桶相连且保持静止.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使用定滑轮是为了省力
B.铁块受到绳子的拉力为5N
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将向左运动
3.(2017九·信阳开学考)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做托里拆利实验,读出的水银柱的长度分别为75.0㎝、75.8㎝和76.0 ㎝,已知其中一个同学实验时管内混入空气,另一个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只有一个同学方法正确.则当时的大气压相当于水银柱的高度是(  )
A.75.0cm B.76.0㎝
C.75.8㎝ D.这三个数字的平均值
4.(2017九·信阳开学考)将一半径为R的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拉着(如图所示),匀速缓慢地放入水深为2R的盛水容器中,直至容器底部,水未溢出.如图中能反映金属球从水面刚接触处开始至容器底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与金属球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是(  )
A. B.
C. D.
5.(2017九·信阳开学考)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把它们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A.8:1 B.4:1 C.4:3 D.1:2
6.(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800N,且AB=1.8m,BD=0.6m,CD=0.4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最小的力应不小于(  )
A.600N B.400N C.150N D.200N
二、双选题
7.(2017九·信阳开学考)(双选)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5 N
C.4﹣6 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 J
D.2﹣4 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8.(2017九·信阳开学考)(双选)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额外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 D.额外功减少,总功减少
三、填空题
9.(2017九·信阳开学考)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   .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   (选填“高”或“大”)些.
10.(2017九·信阳开学考)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
11.(2017九·信阳开学考)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    现象,;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透过玻璃瓶会看到铅笔尖会逐渐   (填“变长”或“变短”),到某一位置以后,铅笔尖的方向改变.
12.(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   ;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3.(2017九·信阳开学考)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为6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沿直线匀速移动0.6m(如图所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如果长木板的左边高右边低的话,则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的示数   (“大于”、“等于”、“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4.(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有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铜球,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水、酒精、木球和铜球的密度关系为ρ木<ρ酒精<ρ水<ρ铜,将木球放入水中,铜球放入酒精中(无液体溢出),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木球和铜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p1    p2,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2017九·信阳开学考)烩面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图中,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在锅里煮面时,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面出锅时香飘四溢,这是由于分子的   产生的.
16.(2017九·信阳开学考)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   ,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   g.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   .
17.(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工人用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再用120N的水平推力使其沿水平台面匀速运动6s,到达C点.已知AB长3m,BC长1.2m,距地面高1.5m.试问:
(1)利用斜面搬运货物主要是为了   ;
(2)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
(3)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
(4)斜面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
四、作图题
18.(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一束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结果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19.(2017九·信阳开学考)右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它上面装了一个定滑轮可以改变拉绳的方向,杠杆OBA可绕O点转动.在图上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
20.(2017九·信阳开学考)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4)综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21.(2017九·信阳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
(2)本实验中研究的是 的动能.
A.钢球在斜面上时 B.钢球撞击木块时
C.钢球撞击木块后 D.木块
(3)实验是通过观察   ,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4)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理由是:   .
(5)小明同学在实验时,木块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对这一现象,请你给小明一条合理的建议:   .
六、综合题
22.(2017九·信阳开学考)为寻找失联的MH370航班,启用了“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深海搜寻.(如图甲所示),其相关标准参数为:体积1m3、质量750kg,最大潜水深度4500m,最大航速7.4km/h(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密度ρ取1.0×103kg/m3,g取10N/kg).
(1)假设图中“金枪鱼”与下面金属支架的接触面积为0.1m2,则其对支架的压强是多少?
(2)假设“金枪鱼”上有面积为20cm2的探测窗口,当它由海水中2500m处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问该探测窗口承受海水的压力增加了多少?
(3)“金枪鱼”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此时露出海面体积为多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是冰发生熔化现象,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
B、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
C、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晚上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窗玻璃的内侧出现冰花,是由于房间里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的认识。判断物态变化的种类,要认清物质变化前的状态及变化后的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找到相应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特点。
2.【答案】B
【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解答】A、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A不符合题意.
B、沙桶保持静止,受平衡力作用,细绳对沙桶的拉力等于沙桶的重力5 N,根据绳子的力学特点,细绳对铁块的拉力等于细绳对沙桶的拉力,也等于5 N,B符合题意.
C、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和铁块的重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
D、若剪断绳子,铁块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会向左运动,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摩擦力和定滑轮的知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沙桶保持静止,受平衡力作用。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当管内混入空气时,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作为大气压强,将小于大气的实际压强,测量值偏小.另一个同学没有把管放竖直,水银柱的实际高度不变,但读出的水银柱的长度将大于水银柱的实际高度,测量值偏大.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管内混入空气时测量值最小,没有把管放竖直测量值最大,正确的测量值应该是75.8cm.由于三个测量值里有两个是错误的,取平均值没有意义,D做法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托里拆利实验的掌握情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但当管内混入空气时,管内空气产生的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4.【答案】C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匀速放入水中的时候,沉入水中的深度变化也是匀速的,但是球面的对应半径先变大再变小,所以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加速度先变快,再变慢,所以所受浮力增长速度也有同样的规律.表现在曲线中是斜率先变大再变小,最后完全沉入水中后就不变了,又因为金属是球形,所以曲线也应该是平滑的,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浮力大小的计算能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因为球面的对应半径先变大再变小,所以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加速度先变快,再变慢,所以所受浮力增长速度也有同样的规律。难度较大。
5.【答案】A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V甲=1 cm3时m甲=8 g,当V乙=4 cm3,m乙=4 g时,则
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两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密度图象和固体压强的运用能力。由密度图像求出密度。固体压强公式的变形式 P=ρgh。
6.【答案】D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若以D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下,此时DA为动力臂,DC为阻力臂,如下左图所示,若以B点为支点,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杠杆斜向上,此时BA为动力臂,BC为阻力臂,如下右图所示.
由左图可得:
由右图可得:
F3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能力。当支点改变时,力和力臂也会改变。故正确分析出支点的位置,画出力臂,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7.【答案】B,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由丙图可知,前2 s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则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乙图可知,前2 s物体所受拉力为3 N,所以摩擦力也为3 N,A错误.
B、在t=3 s时,由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 N,由丙图可知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平衡力,大小不相等,但物体在4—6s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乙图可知,物体此时受到的拉力为5N,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也等于5 N,物体开始运动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没有发生变化,摩擦力大小不变,当t=3 s时,物体受到摩擦力是5 N,B正确.
C、由丙图可知,4 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m/s,则物体 4 6 s内通过的距离 ,由图乙知,物体 4 6 s内拉力F=5 N,所以拉力F做的功为 ,C正确.
D、由丙图可知,2﹣4 s内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其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变大,则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变大,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变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图象的理解能力。要会读懂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结合相应的知识解题。由丙图可知,前2 s物体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则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2-4s物体正在做加速运动,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不是平衡力,4 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的静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8.【答案】C,D
【知识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解答】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 相同,改装后的机械效率提高,根据 可得 ,所以改装后总功减小,而由 可得 ,所以额外功减少.故本题只有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理解。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滑轮重,绳子的摩擦有关。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有用功相同,故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9.【答案】避免声音的干扰;大
【知识点】声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故答案为:避免声音的干扰;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知识的掌握情况。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
10.【答案】河岸(岸边静止不动的物体均对)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解答】“舟行”说明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河岸”为参照物,舟与“河岸”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河岸.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理解。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1.【答案】折射;变长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人看见水中的“鱼”,实际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玻璃瓶和水构成一个凸透镜,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实际是铅笔在一倍焦距内逐渐远离凸透镜,先是离焦点越来越近,然后过焦点后离焦点越来越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在一倍焦距内靠近焦点时,像正立且会逐渐变大.
故答案为:折射;变长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的能力。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无论是在水面上观察还是水面下观察,看到的都是物体升高虚像。
12.【答案】连通器;下降
【知识点】连通器原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解答】A. B是两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所以它们构成的是一个连通器;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B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小于A上方的压强, B中的液面在这两个压强差的作用下上升.
故答案为:连通器;下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掌握。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3.【答案】2.4;小于
【知识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解析】【解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2.4 N,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F=2 N;如果长木板的左边高右边低的话,木块由于受重力作用,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则匀速拉动木块时测力计的拉力小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2.4;小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测量摩擦力的理解。摩擦力直接测不出来,可以通过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来转化。
14.【答案】小于;小于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于实心木球和实心铜球体积相等, 并且 ,根据 可得, ,甲、乙是两个相同的容器,容器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所以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因为底面积S相等,根据公式 可知, .(2),木球放入水中漂浮,所以木球受到浮力 ,铜球放入酒精中下沉, 铜球受到浮力 , ,所以 .
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固体压强和浮沉条件的运用。难度较大。其中在算浮力时,要灵活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来解题。木球漂浮F浮=G木,铜球下沉F浮=ρ液Vg。
15.【答案】形变;热传递;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力的作用效果;分子热运动
【解析】【解答】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厨师将面坯拉成长长的面条,面坯形状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形变;在锅里煮面时,面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面出锅时香飘四溢,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形变;热传递;无规则运动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内能的方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基础题。
16.【答案】(1)小于;悬浮在盐水中;121.0;55mL
(2)向烧杯加入适量清水至花生米悬浮
(3)用天平测出倒出盐水后的空烧杯的质量
【知识点】液体密度的测量;设计实验测密度
【解析】【解答】①花生米放入水中受浮力、重力作用,花生米下沉,说明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盐水的密度逐渐增大,当盐水密度等于花生米密度时,花生米将处于悬浮状态.③由图丙可知,天平的读数为m=100 g+20 g+1 g=121 g.④由图丁可知,盐水的体积,也就是液面到达的刻度为55 mL.⑤实验中若加盐过量,盐水密度大于花生米密度,花生米将漂浮在液面上,可向烧杯加入适量清水至花生米悬浮.要计算盐水的密度,就要测出盐水的质量,盐水的质量等于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与空烧杯的质量之差,还必须用天平测出倒出盐水后的空烧杯的质量。
故答案为:(1)小于;悬浮在盐水中;121.0;55mL(2)向烧杯加入适量清水至花生米悬浮(3)用天平测出倒出盐水后的空烧杯的质量
【分析】本题考查如何利用浮力知识来测量密度。当物体悬浮时,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这是转化法的一种运用。难度较大。
17.【答案】(1)省力
(2)0.2m/s
(3)24W
(4)80%
【知识点】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功;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利用斜面工作时,若不考虑摩擦力,有 ,因为s>h,所以F利用斜面可以省力.(2)货物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为: (3)水平推力做功的功率: (4)斜面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省力(2)0.2m/s(3)24W(4)80%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机械功原理,速度,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做题时只要对应公式找到相应的物理量,代入数据即可解题。关键是要加强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18.【答案】解:激光α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时,一部分激光被反射,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过入射点画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还有一部分激光进入玻璃砖,这部分激光遵循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第一条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再由玻璃砖进入空气中时,由于此光线是由圆心O沿半径射出,当由玻璃砖射出时,正好沿着该点的法线方向,因此这条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作图。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关键点是入射角和反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关键点是入射角和折射角是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关键是要确定光是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还是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
19.【答案】解:绳子通过滑轮对杠杆的拉力为动力,力的作用线沿绳子的 方向,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引垂线,作出动力臂L1,物体通过绳子对杠杆的拉力F2为阻力,;如图所示: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力臂的理解及画法。力臂的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画法:先将力延长变成力的作用线,然后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所作的垂线段长就是力臂。
20.【答案】(1)高
(2)0.4;72.7%
(3)增大;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个数
(4)减小
【知识点】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解析】【解答】(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知,甲乙是同一个滑轮组,甲提起2N的物体,乙提起4N的物体,其他的条件相同,甲的机械效率是74.1%,乙的机械效率是83.3%,所以,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2)由表格可知,第3次实验中: ,机械效率是 (3)动滑轮自重增大,由于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所以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也增大,由第2、3次实验可知,有用功相同,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总功增大,机械效率降低;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有关.(4)根据公式 可知,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减小额外功.
故答案为:(1)高(2)0.4;72.7%(3)增大;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个数(4)减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的掌握情况。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测量数据,如何得出结论等是这个实验常考的题型。属于基础题。要加强记忆和训练。
21.【答案】(1)速度大小
(2)B
(3)木块被推开的距离大小
(4)不能;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木块无法停下来
(5)换用同样更长的同材质的木板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控制了质量相同,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由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可知实验目的是研究钢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2)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到达底端时的速度不同,动能不同,撞击木块时的动能不同,木块运动的距离也不同,所以该实验是研究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选B.(3)本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通过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也就是钢球动能的大小.(4)实验中,若水平面为光滑的,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停不下来,木块的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钢球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所以小球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5)木块被撞出了水平木板的右端而掉到了地上,说明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太大,可以减小钢球的质量或速度,把钢球放在斜面较低点滚下,也可以增大木块的质量,换用同样更长的同材质的木板.合理就行.
故答案为:(1)速度大小(2)B(3)木块被推开的距离大小(4)不能;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木块无法停下来(5)换用同样更长的同材质的木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的掌握情况。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如何使用转化法得出试验数据,如何对实验出现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22.【答案】(1)解:“金枪鱼”对下面金属支架的压力
“金枪鱼”对下面金属支架的压强
(2)解:海面下2500 m处的压强为:
下潜至最大潜水深度处压强为:
增加的压强为:
由 可得探测窗增加的压力:
(3)解:“金枪鱼”任务完成后,变为自重时恰能静止漂浮在海面上, F浮=G.
由 得:
露出海面体积为: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浮力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做题时只要对应公式找到相应的物理量,代入公式即可解题。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