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全球贸易网形成和文化交流的过程
选择题、非选择题
2-4
难点
全球贸易网形成的方式和认识商品在文化交流中的媒介作用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通过丝绸之路,欧洲人认识了瓷器、丝绸等中国商品,但是和中国的直接往来非常少。)
2.15世纪之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1)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表现
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②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西印度公司、法国西印度公司等,以前学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
(3)结果: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1)原因: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一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二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表现: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3)结果: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4.20世纪以来的世界贸易
(1)表现
①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割裂的世界市场)
②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
(2)结果: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小试牛刀:从1870年至1913年,世界贸易中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增加了两倍多;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材料说明( )
A.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B.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
C.国际贸易中英美等国竞争激烈
D.殖民地国家的贸易出超严重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分工,故A项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际贸易中英美等国竞争激烈,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殖民地国家的贸易交易额信息,无法体现贸易出超,故D项错误。
归纳梳理: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特点: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包括各国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2.表现
20世纪以前
(1)茶
①地位: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②传播: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2)服装
①法国:富有东方韵味的中国服装,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
④中国: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3)钟表
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两个西洋自鸣钟叩开了中国宫廷的大门)后来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影响:
时间观念从随意模糊到逐渐精准化。
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到逐渐适应工业文明。
3.20世纪以后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
例题1 观察如图,可以得知( )
A.初级产品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持续下降
B.国际组织成立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
C.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
D.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表型选择题是材料选择题中的一种,不过它的材料已不是文字,而是以图片、表格的形式出现。图表可以是教材中的插图,也可能取之于课外,从数量上看,可以是一幅,也可以多幅,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片和选项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A项描述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图片信息没有体现国际组织促进世界贸易稳定增长、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排除 BD。所以选C
考点:本题考查近科学技术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例题2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修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 C
解析:中国茶叶产量的大增并不是引起英国茶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寻找主要原因应该从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角度考虑,故A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主要涉及到英国和荷兰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由于世界贸易的较大发展,物品流通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方便,最终导致物价下跌,故C项正确;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例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源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正在日益失去美国的印痕而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东西。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等大众文化产品,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成为一种不带有任何特殊文化标记的人类共同产品。
——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请回答: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看法: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
评析: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使一国能够接受更多的外来文化。一方面外来文化冲击了本国的固有文化,加速了本国固有文化的改造和衰亡,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也因本国固有文化的“过滤”作用,而日益本土化,从而使本土文化更加多元化;如材料中美国的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大众文化产品,在传入世界其他国家后,无不脱离了美国精神文化的内涵而日益本土化。
总之,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本土文化多元化的作用,也有加速本土文化衰落的冲击力。(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是开放型试题。首先,从材料“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中提取出一个能够详细说明的看法,如“经济全球化对于文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其次,依据材料和所学得出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传播,以及如何看待外来文化本土化的问题;最后从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国固有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的角度进行总结性的评论。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时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