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上数学 2.1.2有理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七上数学 2.1.2有理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8 11: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有理数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整数、分数或有理数;
2.让学生明确有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同时也可以分为正有理数、0和负有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
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
正确说出给出的数属于的集合.
教学环节
行为提示: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可设成抢答题型)
行为提示:让学生阅读教材,尝试完成“自学互研”的所有内容,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率先做完的小组内互查,大部分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
知识链接:
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我们称它们为有理数;
2.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
3.集合中的“…”表示填入的数只是集合的一部分;
4.0和正数叫做非负数,0和负数叫做非正数.
学法指导:在讨论有理数的分类问题时,一定不要忽略0;其次,应从定义和性质两方面入手,当然,其他分类只要合理即可.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正数和负数;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0”不再仅仅表示没有,在计数中有实际意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每袋粮食标准重量是50千克,甲、乙、丙三袋粮食的重量分别为52千克、49千克和49.8千克,如果超过标准重量的部分用正数表示,那么甲、乙、丙三袋粮食重量的记录分别为__+2千克、―1千克、―0.2千克__.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11~P12,完成下面的内容.
1.__正整数__、__零__和__负整数__统称为整数;(注意:自然数也是整数)
2.__正分数__和__负分数__统称为分数;(注意:没有0)
3.__整数__和__分数__统称为有理数.
范例:把0.35,0,-1.04,100,π,,-,-3,1.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正整数{100,   …};
负分数{-1.04, -,   …};
非负有理数{0.35,0,100,,1., …};
非正有理数{0,-1.04,-,-3, …}.
仿例:零是( A )
A.最大的非正有理数         B.最小的整数
C.最小的非正有理数 D.最小的有理数
变例: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是( D )
A.+2      B.-4      C.0      D.2.4
归纳:有理数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1)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2)有限小数(包括整数)和无限__循环__小数统称有理数.
(1)按定义分类:
有理数
学法指导:按照有理数的知识把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时不能混淆.
行为提示:教师结合各组反馈的疑难问题分配任务,各组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其他组进行补充、纠错、释疑,然后进行总结评分.
展示目标:知识模块一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知识模块二展示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按性质和定义进行分类.
(2)按性质分:
有理数
范例: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5,-50,0,-,3,6.3,-7,210,0.031,-0.618,-10%,0.1
正数{+5,3,6.3,210,0.031,0.1,   …};
整数{+5,-50,0,-7,210,   …};
非负数{+5,0, 3,6.3,210,0.031,0.1,   …};
负分数{-,-,-0.618,-10%,   …}.
仿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C.-2016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0是非负数
变例:给出下列说法:①0是整数;②-2是负分数;③2.1不是正数;④自然数一定是正数;⑤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其中正确的是(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各小组共同探讨“自学互研”部分,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展示提升
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知识模块二 有理数的分类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