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修辞方法 2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修辞方法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6 1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修辞
12种修辞方法
、比喻:明、暗、博喻、借喻
1.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 起千堆雪。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写)出某人或某事物的本名,而借用跟这个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词语去代替。(用特征、标记、工具、材料等代替)
白胡子、流鼻涕的留下,年轻力壮的跟我来。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
借代: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拟人、拟物]
1、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2、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1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
2、比喻中的喻体都要出现,比拟中的拟体(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例: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仿照动物的特征来写,拟体动物不出现)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法。
正对:上下句意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反对:上下句意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上下句意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人……
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让某个词语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现,就是反复。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
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此外还有:反问、设问、反语、对比、夸张、引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