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1《故都的秋》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4.1《故都的秋》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21:0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郁达夫
故都的秋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故都”指哪?
解题
故都的秋=北平的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历史的沧桑感、文化的厚重感
眷恋
整体把握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
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
“秋”,这故都的秋味。”

1.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
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
零头。”
2.找出概括北国之秋特点的句子。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
3.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
牵牛花
秋草
落蕊
秋蝉
秋雨
秋果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
——郁达夫
郁达夫,三岁丧父,幼年生活困难,青年时期十年客居日本,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人到中年,遭遇妻离子散,母死兄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人生的悲苦,身世的可堪,使他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正是客观景物与作者主观情感的对照。
相关背景
探究
细读文章,从牵牛花、秋草、落蕊、秋蝉、
秋雨、秋果中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赏析,分析景物
特点,感受作者的个性特征和情感世界。
欣赏山水以及欣赏自然的心情,就
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郁达夫
作业
以“故乡的冬”为题,写一篇描写故乡冬景
的随笔,表达你或喜或悲的心情,要求做到“以
情驭景,以景显情” ,字数在200—300字左右。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