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26 20:0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送东阳马生序
计划学时:2学时(学生阅读教材P177—P180)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全文。
2.感悟文章内容,把握主旨。
学习过程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一、新知自学(学生先自行阅读课文,结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完成知识积累)。(5—7分钟左右)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读一读,记一记。
负箧( ) 屣( ) 皲( )裂 以衾( ) 容臭( ) 烨( )然 叱( )咄( ) 媵人( ) 嗜学( ) 硕师( ) 廪稍( )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
④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⑤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3.自查作者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勤奋学习的警句,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宋濂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人,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末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朱元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宋濂与高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刘基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他因长孙宋慎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牵连胡惟庸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关于勤奋的句子:
4.用普通话朗诵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么做?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合作探究(20分钟左右)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读出感情。
(2).结合工具书和文下注释,疏通文意。
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可引用课文中的原 句回答)
3.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4.学生分小组试译课文,并小组展示。
三、知识巩固与运用(20分钟左右)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题目。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俯身倾耳以请。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3、作者宋濂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找出切身体会的句子。
24.送东阳马生序
计划学时:2学时(学生阅读教材P177—P180)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的态度(学习重点)。
2.反复诵读至背诵、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学习作者的好学精神和求学态度(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一、新知自学(5—7分钟左右)
1、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两个学习内容:一是让学生分小组试背课文;二是抽学生对重点句子进行翻译。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
(4)、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
2.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二、合作探究(20分钟左右)
1.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 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2.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揣摩品味,说说喜欢的理由。
4.归纳总结。试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本文主题与写法。
学生分小组试译课文,并小组展示。
三、知识巩固与运用(20分钟左右)
(一)蜀鸡与乌鸦 (宋濂)
豚泽之人养蜀鸡,有文而赤翁,有群余鸟周周鸣。忽晨风过其上,鸡遽翼诸余鸟,晨风不得捕,去。已而有鸟来,与余鸟同啄。鸡视之兄弟也,与之上下,甚训。乌息衔其余鸟飞去。鸡仰视帐然,似悔为其所卖也。
1、找出并翻译文中蜀鸡对待“晨风”和“乌鸦”不同态度的句子。
2、读了本则寓言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二)王冕憎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1、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 ②辄默记( ) ③儿痴如此( )
④恬若不见( )⑤曷不听其所为( )
③依僧寺以居( )
2、下列句子,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王昆)窃入学舍,听诸生诵读
B、已而(王冕)复如初
C.(韩性)学遂为通儒
D(王冕)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曷不听其所为?
②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4、从文中可看出,王冕具有怎样的品质?他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4送东阳马生序部分参考答案
1.略。2.C.3. 略4.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5.略。6. 晨风:鸡遽翼诸余鸟。大鸡马上用翅膀护住其他小鸡。乌鸦:鸡视之兄弟也。大鸡把它当作兄弟。7. 通过大蜀鸡被乌鸦欺骗的故事告诉人们,狡猾隐蔽的敌人不仅像凶残露骨的敌人一样可恨,而且更难防范。 8. ⑴偷偷地进入。⑵总是默默地记住。⑶指入迷。⑷安静的样子。⑸通“何”,为什么。⑹来住。9.C。10. ⑴何不由着他呢?⑵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11. 文章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我们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启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