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
计划学时:2学时(学生阅读教材P181—P186)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4.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如果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会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因而要有意识地培养查询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习惯;要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要在疏通词句,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一、新知自学(学生先自行阅读诗歌,结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完成知识积累)。(5—7分钟左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 )折戟( )宫阙( )峰峦( )干戈( ) 绮户( )侧畔( )
2.查阅资料,了解这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3.用普通话诵读诗歌二、三遍,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合作探究(20分钟左右)
(一)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交流写作背景。 2.朗读。 3.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内容。4.合作交流,品味鉴赏。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颈联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赤壁》
1.交流写作背景。2.朗读。 3.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4.合作交流,品味鉴赏。
⑴)《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⑵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归纳总结,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归纳主题。
(三)学习《过零丁洋》
1.交流写作背景。2.朗读。3.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4.合作交流,品味鉴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小组试译课文,并小组展示。
三、知识巩固与运用(20分钟左右)
1.今天,人们常引用刘禹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新生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道理。
2.杜牧《赤壁》中角度新颖、见解精辟的咏史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的作者是 ;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分)
(2).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2分)
25.诗词曲五首
计划学时:2学时(学生阅读教材P181—P186)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4.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如果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会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因而要有意识地培养查询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习惯;要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要在疏通词句,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新知自学
分小组背诵上节课所学的诗歌。
二、合作探究(20分钟左右)
学习《 水调歌头》 《 山坡羊.潼关怀古》
1.交流写作背景。2.朗读。3.结合注释,理解内容,体会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学习《水调歌头》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含义?
3.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
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
1.交流绍写作背景。2.朗读。3.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4.合作交流,品味鉴赏。
(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2)“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3)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小组试译课文,并小组展示。
三、知识巩固与运用(20分钟左右)
1.文天祥《过零丁洋》激励志士仁人“舍生取义”的 名句是: , 。
2.人们常常引用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离别的亲友的真挚祝福。
3.张养浩在《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4. 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酬”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乐天”是___________。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____。
③______ 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5、延伸阅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①。故垒②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③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扇纶巾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樽⑦还酹⑧江月。
[注释] ①风流人物:杰出不凡的人物。②故垒:旧营垒。③周郎:周瑜,字公谨。三国时东吴著名将领。④英发:指谈古不凡,见识卓异。⑤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装束,这里形容周瑜风度潇洒。⑥樯橹灰飞烟灭:指曹操大军的战船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用火攻之计烧毁。樯橹:这里指代船。樯:桅杆。⑦樽:古代的盛酒器具。⑧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1.这首诗所描写的赤壁之景的特点可用______________四个字来概括。
2.请把“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所表现的意境描述出来。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确实,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请仿照“风流倜傥的周瑜”的结构,举出两个你熟悉的三国人物。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部分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练习反馈:略。
延伸阅读:7.雄奇壮丽。8. 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9.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