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归园田居》课件(2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7《归园田居》课件(2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07 23:3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羽泉
再翻一座山 渡过一条河
就是外公外婆的村落
喝一口泉水 唱一支老歌
看那袅袅炊烟舞婆娑
采一朵野菊 插在你酒窝
酿出牛郎织女的传说
吹一首牧笛 暖在你心窝
看那斜阳 笑山坡
为了什么才离开 又为什么而归来
故乡是永远能给我原谅的胸怀
要走几段路 犯过几个错
才明白自己想要的太多
要恨几个人 伤过几次心
才了解为了爱要怎么做
一座城市 又一个城市
才知道流浪的路多颠簸
一次成功 又一次坎坷
才懂得陶渊明先生的快乐

学习目标
1、了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所处时代及生活经历。
2、赏析诗歌内容 与艺术手法 体味诗人的情感。
3、背诵全诗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 自号“五柳先生”,晋浔阳 人。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29岁才出仕,几次为官都是祭酒、参军等小官。仕途不得志,加上老庄思想及隐逸风气盛行,他时隐时仕。39岁因生活窘迫亲自参加了劳动,但又不足以自给, 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职而归,从此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
其作品 多写退隐后农村生活,表现农村风物,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开创田园诗一体,成为“田园诗人”, 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此后,田园诗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五斗米的故事

归 园 田 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适:适应,迎合。
暧暧(ài):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xū)里:村落
樊笼:官场生活。
自然:自然界或田园生活。
感知课文并释义
韵:气质,本性。
羁(jī)鸟:笼中鸟。
拙(zhuō):愚拙。
荫(yìn):遮盖。
解题
“归园田居”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
题眼:归
探究、合作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作者 以此比喻 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2、为何而归?
明确:“性本爱丘山”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原文诗句回答)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本性使然,而是一次失误。
“守拙归园田”
守拙,即守住“正直善良”的本性。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官员皆是尔虞我诈左右逢源。所以,正直良善之辈就会感到压抑束缚,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归园田是他最好的归宿 ,以此守住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找到本我和真我。
“归园田” →“守拙”→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小结
追问:如何理解“守拙”?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追问: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有哪些?请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诗人是如何描绘这些田园景色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景语
情语
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恬淡
舒畅
对自由安逸 的
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
手法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
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
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
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
征。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
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
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
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
多的艺术效果。
作者描写的一切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的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
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摆脱官场回到了自然,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心情愉快。他将平常的农村景物写入诗中,这些景物 便与诗人闲适喜悦之情融合一起,构成一个完美的诗意。因此我们读起来也会感受到盎然的诗意,普通事物也具有了美感。
4、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闲适、喜悦、怡然自得的心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主旨:作者在诗中描绘了美好的田园生活, 抒发了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表达了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小结
艺术特色:
1、善用比喻。比喻使表达的思想更生动形象
2、语言朴实清新 。采用白描手法,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寓情于景,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的画卷。
3 、写景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感;反衬手法突出田园生活优美宁静。
拓展
归园田居(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三)
归园田居(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归园田居(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作业:
1、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场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2、背诵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