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的浅吟低唱: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6、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恼人的单相思
——爱的憧憬
——遗憾的爱
——永恒的爱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品读诗中画
男主演? 女主演? 男女对演?
如果把诗歌拍成微电影,作为编剧,你会怎么写剧本?
(几幕?主角?动作神态?背景?)
解读一、男主演
人: 男子(游子)
事: 采芙蓉,望故乡(实写)
情: 思亲思乡
品读诗中画
解读二、女主演
人: 女子(思妇)
事:采芙蓉,想象丈夫望故乡(虚实结合)
情: 思乡思亲
解读三、男女对演
人: 女子(思妇)和男子(游子)
事: 思妇采芙蓉,游子望故乡(跨越时空)
情: 思亲思乡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中国诗歌中的赠送文化
品读赠送情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采芙蓉送丈夫
——把世间的最美送给最爱的人
红豆
《红豆》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传说:男子出征,其妻朝夕思念,泣于树下,流出血滴,化为红豆——相思豆。
《静女》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花草
《赠范晔》
陆凯
折梅逢驿使,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梅花
把最美送给最爱——古代赠物诗歌
古人对自然有很深的热爱,所以,赠送给最爱的人的往往是一方素巾、一把折扇,甚至是一株花、一枝柳或者一棵芳草,充满田园的诗意,带有青草的芳香。
品读曲笔手法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想象丈夫思念家乡、思念自己来写自己思念丈夫,此为虚写中的曲笔。
实写:眼中所见、耳中所听、鼻中所嗅等真实可感的景物。
虚写:过去的、未来的、联想的、想象的、梦境的。
曲笔:虚写的一种。借助想像,从对方着笔,用写对方思念自己来写自己思念对方。作用:抒情更含蓄,,深沉动人。
品读曲笔手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谈论自己、牵挂自己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曲笔
问:这首诗用什么手法抒情的?(6分)
答:曲笔(2分:点手法)。以兄弟们登高插茱萸时谈论自己、牵挂自己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2分:分析诗句),更含蓄的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作用、感情)
品读曲笔手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著远行人。
用想象家人夜深人静还在牵挂自己,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曲笔
问:这首诗用什么手法抒情的?(6分)
答:曲笔(2分:点手法)。用想象家人夜深人静还在牵挂自己,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2分:分析诗句),更含蓄的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作用、感情)
总结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虽然,
总有一个个不得不分离的理由,
总有一条条不得不踏上的路途。
但,分离,
让我们于泪痕中
望得见生命的诗意。
曲笔:
虚写的一种。从对方着笔,用写对方思念自己来写自己思念对方。
曲笔的作用:
抒情更委婉含蓄,深沉动人。
感情
手法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设想妻子独自望月思念自己,写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曲笔
品读曲笔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