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无端崖之辞
解
题:
语出《庄子·天下》:“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
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走近庄子:
庄子其人
庄子其著
庄子其文
中文名:
别名:
职业:
出生地:
生活年代:
主要成就
:
代表作品
:
中文名:
庄周
别名:
庄子
职业:
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生活年代:
战国时期
国籍:
宋国
主要成就
: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及发扬者
“庄子哲学”思想体系
代表作品
:
《庄子》
庄
子
其
人
《庄子》
共33篇
内篇(7)为庄周所作。
外篇(15)
杂篇(11)
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庄子其著: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其文
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1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Zhuó,用斧头砍
对象
听任,任意
è,白色土
对象
Yǐng,楚国都城
以“郢人斫垩”的寓言故事,形象表达了庄子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匠石
————
郢人
运斤成风
立不失容
庄子
————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故庄子与惠子同匠石和郢人,双方的对立与配合是自然和谐、天衣无缝的。他们的对立与配合,不仅凝聚着思想互异的默契,凝聚着友谊,而且也凝聚着个体生命得以最自由最充分发挥的自然真实。所以,人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却极为笃厚,就像庄子与他的好友“惠子”。
知音何处寻?
请说出结成“知己好友”的相关人物。
1、管仲和鲍叔牙(管鲍之交)
2、廉颇和蔺相如(刎颈之交)
3、俞伯牙与钟子期
4、白居易和琵琶女(共15张PPT)
《庄子》
恶乎往而不可
自由
生命
疏通重点词句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
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今一犯人之形
,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选文中写了哪几个人哪几件事?你的感受是什么。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找出给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对安时处顺这种思想的理解。
语言:
四人:以无为首句——生死一体
子舆:浸假而化句——安时处顺
所谓县解句——自我解脱
物不胜天句——人力难为
子来:阴阳于人句——唯命之从
载我以形句——善待生死
大冶铸金句——违命必毁
天地为炉句——安时处顺
行为表现:
(子舆)其心闲而无事,跰
鲜而鉴于井
(子来)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犁)叱!避!无怛化!
(子来)成然寐,蘧然觉。
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安然对待,顺应变化,实现突围,培养生命的韧性。
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
——刘熙载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枉作。
——王羲之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
——鲍鹏山
苏轼带着官场文坛泼给他的满身污水走
进了黄州。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是庄子化成黄州的清风明月,领他走出困境。
这样想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了好几年,最后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人生不设限:
你我真的无法掌控所发生的事,但我们可以控制如何回应。
露丝的墓志铭:
“不能跳舞就弹琴吧,不能弹琴就歌唱吧,不能歌唱就倾听吧,让心在热爱中欢快地跳跃,心跳停止了,就让灵魂在天地间继续舞蹈吧!”据说,这是所有英国人最喜欢的墓志铭。
联系旧知讨论
对于人生,儒道两家有着各自的思考,联系所学的文章试加以比较。你欣赏谁的做法?
课外延伸
阅读: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共10张PPT)
分角色朗读,读准字音
知识回顾
跳读文章,找出文中出现的“被动句”,并翻译
悟
读
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他们分别是怎样看待栎树的?
为什么这样看待?
庄子赞同谁?反对谁?
文中的那句话表达了这一观点?
若与予也皆物也,
奈何哉其相物也?
悟读--释题
要珍重生命;
更要尊重生命
深入:反对生命的异化;
尊
生
战国时,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战伐侵功不可胜数,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死伤何止百万,人命如草芥。在这样一个“以征伐为贤”的时代,庄子却始终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
这一思想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沉痛感悟;
同时,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存在不“尊生”的现象?试举例谈一谈你的想法。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为命题作文——“尊重生命”写一段开头
要求:①50字左右;
②至少包含两种以上
的修辞手法。
写一写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逍遥游》
其实庄子就像这样一棵大树:当我们在现实的跑道上疲于奔命时,他为我们挺立起依靠,让我们得以片刻舒缓和休憩;当我们在俗尘的闹市里倍觉焦灼时,他为我们撑起一片树荫,让我们宁心静气;当我们在人生的奔流中感到身心憔悴时,他为我们送来氧气和舟楫,让我们暂获疗救;当我们在生命的大道上无路可走,彷徨失措时,他为我们孤独地在深夜里看守着心灵的月亮,让我们含泪又悠游。
根据课堂学习,完成命题作文——“尊重生命”,字数要求800字以上。
作业(共7张PPT)
东
海
之
大
乐?
第一则
《庄子·秋水》
复习巩固
翻译下列句子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译文:
而且我还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节义轻,开始我还不相信
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
置身于天地之间
,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译文:
走近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
,字子休(一作子沐),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
、
和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
”,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
”,然文采更胜老子。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
,
”。
周
思想家
哲学家
文学家
老庄
老庄哲学
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走近庄子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
色彩,并采
用
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pì?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浪漫主义
寓言故事
解读文本,把握关键
成语
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视的样子。
大方之家: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
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CCTV-10中有这样一句
广告词:
高度决定视野
,
角度改变观念,
尺度把握人生。
庄子名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共20张PPT)
鹏之徙于南冥
庄周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
此小大之辩也。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C
冥—溟
辩—辨
而—能
2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C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
范增数目项王。
C
3
选出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
4
与“
‘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莫之夭阏者
B
彼且奚适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D
5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1鹏之背,
;怒而
飞,
。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
4
,小年不及大年。
5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
腹犹果然
小知不及大知
至人无己
鹏之徙于南冥
庄周
第一段
鲲鹏
野马、尘埃
蜩与学鸠
万物皆有所待
小年:朝菌、蟪蛄、众人
大年:冥灵、大椿、彭祖
此小大之辨也
不及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第二段
小斥鴳大鲲鹏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皆有所待,且有小大之辩
知行德而:犹然可笑
宋荣子:犹有未树
列 子:犹有所待
世人皆有所待
第三段
什么是真正的“逍遥”?
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逍遥”?
庄子所说的“逍遥游”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顺应了万物本性、超越了一切现实困境、融合了物我,无所依赖、悠然自在的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逍遥游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皆有所待,且有小大之辩
世人亦有所待
真正的逍遥
破
立
写作手法:
1.驳论,先破后立
2.富于想象,借用寓言、运用对比说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有人说庄子的思想是积极的,有人说庄子思想是消极的,请谈谈你的观点。本文对你有何启示?
九万里高空的眼波
荡漾成满世界的秋水
云气之中
是飞离了北冥的你
苍天之下
是扶摇承载的羽翼
于是齐谐的世界里
留下了你潇洒的身影
你在怒
怒你垂天之翼下飘荡的野马尘埃
你在飞
飞你拼尽全力也无法飞出的天际
你在笑
笑你锋利的双爪下虚弱不堪的万丈红尘
你在追
追逐你缥缈宇宙中无穷无尽的逍遥游
鹏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作业: